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第613节
曹操望着一张张苦闷萎靡的脸,知道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必须要想办法提振信心。
关中已经失了,若再失了信心,还如何抵挡刘备接下来的进攻?
曹操捂着隐隐作痛的头颅,暗暗咬牙,思绪飞转。
突然间,脑中的剧痛如抽丝一般没了。
头风好了!
曹操长吐一口气时,眼珠转了一转,心中已有了主意。
“哈哈哈~~”
皇帐内,突然间响起了曹操的大笑声。
众臣抬起头来,茫然愣怔的望向他们的天子,个个神色困惑。
大秦都败到了这般地步,你曹操连手指都被人家马超削断了两根,你还有心情笑得出口?
笑声渐止,曹操脸上已换作一抹傲色:
“胜负乃兵家常事,朕当年官渡兵败,整个中原皆为袁绍所得,仅带尔等几万人马远赴关中,处境不比现在要凶险万倍?”
“可后来呢,朕还不是与尔等度过了难关,打下了我大秦这份基业!”
“现下朕虽失了关中,却仍有凉州和益州握在手中,南有秦岭之险,东有陇山之固,仍旧能以地利来抵消大耳贼兵力上的优势。”
“我大秦不会亡,尔等的荣华富贵也不会失去,你们何必如此颓丧?”
曹操的豪言壮语回荡在帐中,众臣精神渐渐振作起来。
“陛下言之有理,我们大秦还没到走投无路之时!”
“我们从长安,武关,北地各处要隘,至少撤回了近八万余兵马,收复失地虽希望不大,守住陇山防线却不在话下。”
“何况,益州还有百万丁口,可以源源不断为我们补充兵员,助陛下重振军威!”
“诸位,陛下说的没错,我们没有必要灰心丧气,我们要打起精神来,追随陛下,与大耳贼再战!”
身为曹操的铁粉,秦国武官之首,宗室大将之首,夏侯惇自然第一个跳出来,响应曹操的激励人心。
众臣如被注入一针强心剂,萎靡低落的情绪为之一振,脸上重新燃起了几分信心。
一时间,众臣是慷慨表态,尽皆表示愿尽全力,追随曹操,死保陇西。
曹操嘴角钩起几分满意笑容,遂向众臣压了压手:
“咱们信心自然是要有,却也不能再轻视大耳贼,尔等有何御敌之策,不妨畅所欲言。”
话音未落。
张松便一跃而起,拱手道:
“陛下,大耳贼欲侵我凉州,必先取陇西,而欲取陇西,就先要越陇山。”
“陇山诸道之中,就以我们西撤所走的陇水道,最为便捷平坦,臣以为刘备将来必也会走此道,来犯我陇西。”
“而扼守此道的关键所在,就是我们所在的这座街亭城。”
张松向脚下一指,接着说道:
“然臣观此城,城墙矮旧,明显并非坚城,不利于我军扼守。”
“故臣以为,陛下可留七千兵马于街亭,就地征调民夫重新加固修筑这街亭城。”
“刘备新得长安关中,势必会花数月时间休整士卒,安抚关中各郡县,待后方稳固之后再会大军来犯。”
“这几个月的时间,足够我们将这街亭城,打造成一座坚不可摧的雄关坚城!”
“介时刘备纵有百万大军来犯,我们又有何惧?”
第490章 危难时刻,还得靠自家人啊!来的这么快?刘备又不按套路出牌!
张松洋洋洒洒的又为曹操献上一道御敌方略。
曹操却眉头深锁,默不作声。
他是被张松坑太多次了。
蒲坂关失守,黄河防线被汉军轻松攻破,是张松的战略失策。
据渭口城阻汉军于渭水以北,也是张松的杰作,却再次为刘备所破。
两次战略失策,直接导致了汉军兵临长安城下。
虽说长安失陷不能怪张松,要记在郭嘉的账上,可若非张松两次战略失误,刘备又怎么可能杀到长安城下?
这一次,张松又献上了修筑街亭城,据守陇山的方略。
尽管以曹操的明断睿智,看得出来张松的方略,乃是当下最现实有效的方略,却仍不免心有余悸,不敢轻用。
只是碍于张松蜀人代表的身份,曹操又不好当面质疑张松的战略,一时间只能默不作声。
“陛下,臣的方略,陛下以为如何?”
张松也不去揣摩曹操心思,见其不表态,便进一步问道。
曹操只得干咳几声,目光向郭嘉看去,寻求其意见。
虽说长安失守郭嘉难辞其咎,但在现下这种人材凋零的情况下,除了张松之外,他能用到的谋士也就剩个郭嘉了。
不愿问,却不得不问。
郭嘉沉思良久后,拱手道:
“臣附议张永年之策,刘备若要侵我陇西,陇水道确实是最便捷平坦的一条路,势必是其主攻之路。”
“若要阻住陇水道,街亭乃关键所在,确实当尽快修筑加固,以确保其足够坚固,至少能抵挡汉军的汉威炮轰击。”
顿了一顿,郭嘉又补充道:
“不过除了陇水道之外,陇山间还有其他几条谷道,虽是比较崎岖,却亦可连通东西。”
“这些谷道,我们也需严加戒备,要尽快修筑关隘要塞,以防将来刘备使声东击西之计。”
得到了郭嘉的认可,曹操紧皱的眉头方才松展,心中多了几分底气。
“好好好,永年的方略,确实是保有陇西的万全之策。”
曹操点头大赞,接着目光向众将一扫:
“尔等谁愿率七千精兵,留守街亭,修筑加固城池,为将来抗击大耳贼大举来犯做准备?”
众将多是低下了头来,无人请缨。
留守街亭,修筑城池倒没什么,这还是个有油水可捞的差事。
关键是修完城之后,不是一走了之,还得留下来守。
守街亭,将来就要直面汉军大举来攻。
这可是个风险极大的任务啊。
众将皆没有必死决心,为曹操死守街亭,冲着阻挡汉军西进的排头兵。
曹操脸色一沉,眼中掠起失望之色。
正要发作时。
一年轻武将腾的跃起,慨然道:
“陛下,臣愿率军留守街亭,为陛下修筑一座扼守陇山,如同潼关一般坚固的雄关坚城!”
曹操精神一振。
主动请缨者,正是自家“千里驹”曹休。
关键时刻,还得靠自家人啊…
心中感慨过后,曹操欣然大赞:
“好好好,不愧是吾曹家千里驹,朕就给你七千精兵,街亭城朕就交给你了!”
曹休慨然领命,又大表一番决心。
“尔等谁愿为副将,辅佐文烈镇守街亭,修筑城池关隘?”
曹操目光又扫向众臣。
曹休虽是年轻一代中翘楚,却毕竟年轻,这么重的担子令他一人挑起,曹操总归不放心。
众将尽皆低头,依旧无人请缨。
“陛下,臣愿为副将,助曹将军镇守街亭!”
角落里一员武将起身请命。
曹操目光越过众臣,落在了那个不起眼的武将身上,一时间竟想不出他是谁。
“你是…”
“末将王平,愿辅佐曹将军镇守街亭!”
那武将似乎看出曹操不记得自己,再次请命,顺便报上了名号。
曹操“哦”了一声,这才想了起来。
没记错的话,这个王平应该是汉中人,原属于张鲁部下,是他当初平定汉中时,跟着张鲁归降。
此人并非名将,这些年来又没什么亮眼表现,他不记得其名也正常。
若非关中失守,秦国众将战死降汉者甚多,中间出现了不少空档,以这王平的官职地位,原本今日是没有机会参加这场军议的。
“王…王子均是吧,你当真有胆量辅佐文烈去守街亭?”
曹操没有当场应其所请,言语中略有顾虑。
王平却没丝毫犹豫,慨然一拱手:
“臣自归顺大秦以来,食君之?却无机会为君分忧,臣今愿去守街亭,以报君恩!”
曹操听明白了。
报君恩什么的是场面话,这个王平是想抓住这次机会,露脸建功,好搏一个飞黄腾达。
有这种心思的人,才会倍加用命,用起来才顺手。
上一篇:我的餐馆通古代
下一篇: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