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第642节
于禁立刻警惕起来,当即召了成公英前来商量。
两人一合计,便由成公英亲自赴阎行营中,去试探虚实。
此时成公英已去了许久,至今没有消息,不免叫于禁心中越发不安起来。
“陛下说过,阎行和成公英曾背后捅过马超一刀,阎行忌惮马超报复,定然不可能降汉。”
“陛下神武雄略,洞察人心,应该不会判断有误吧…”
于禁喃喃自语,不断给自己打气。
脚步声响起。
一抬头,只见成公英匆匆忙忙入内,脸色凝重而惶然。
出事了!
于禁心头咯噔一下,急问道:
“伯明,情况怎么样,那阎茂是怎么回事?”
成公英一声长叹,却一脸无奈道:
“于将军,速令你的部下们,收拾收拾,准备撤离略阳吧。”
于禁懵了。
明明是叫成公英去询问阎茂之事,怎么这一趟回来,却让自己准备提桶跑路?
“伯明,你…你这是何意?”
于禁瞪大眼睛,一头雾水。
“我们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那阎茂果然是被刘备派回来,劝降他老子的!”
成公英一声长叹,只得将在阎行营中发生的一切,一一道来。
于禁身形僵硬,嘴巴渐渐大张,眼中涌起无尽骇然。
“那阎行虽是不忠,倒也不算不义。”
“他答应向刘备求情,放我们和五千益州兵安然撤出略阳,我猜想刘备为速破略阳,定然会答应。”
“于将军,我们能活了!”
成公英脸上又换上了几分庆幸之色。
于禁却越听越气,陡然大骂道:
“阎行这个无耻的背主之贼,他哪里是义,他是怕我出兵宰了他,所以才想到这般法子将我们打发出城!”
“这个逆贼,他还想投降大耳贼?”
“作梦!”
“来人啊,速速点起兵马,我要亲手宰了那个叛贼!”
于禁是怒不可遏,抄起长刀就要冲出去。
成公英大惊失色,忙将他揪住:
“于将军,都到了这份上了,你怎还这般不自量力呀!”
“阎行手中所握可是西凉兵,其精锐勇悍远胜你手中的益州兵,你怎么可能打得过他?”
“再者,你若是一翻脸兵戎相见,他即刻便会打开城门,放汉军入城。”
“到那时,你我和这五千将士,皆将死无葬身之地也!”
于禁一只脚已迈出门槛,另一只脚却留在了门槛内。
成公英暗松一口气,继续劝说道:
“于将军,非是咱们不坚守略阳,实在是我们谁也没料到,那阎行竟会叛国投敌!”
“现下大势已去,无论我们战与不战,略阳失守都已成定局。”
“我成公英倒是无所谓,你于将军却乃陛下元功宿将,乃我大秦擎天之柱,你若是折损在此,则陛下将痛失左膀右臂,我大秦痛失一国之柱石!”
“于将军啊,为了陛下,为了大秦,你也要活着撤离略阳呀。”
“何况,我们还能为陛下保住五千宝贵的士卒啊!”
成公英是苦口婆心的剖析起了利害关系。
至于什么擎天之柱,国之柱石之类,无非是要给于禁戴高帽,铺台阶而已。
身为大秦“老臣”,于禁也是要面子的嘛。
于禁留在门外的那条腿,缓缓的收了回来,脸上怒火渐渐熄灭,陷入了沉默之中。
良久后,于禁将手中刀狠狠的插在了地上,一声咬牙切齿的长叹。
“罢了,为了大秦,为了陛下,我于禁必须要保住有用之身。”
“阎行那无耻逆贼想投刘备,我由着他投便是。”
“我于禁对天起誓,有朝一日必亲手斩下那逆贼的狗头!”
第522章 放虎归山?他还不配做我大汉祸患!从今往后,我们同生共死!
略阳城外,汉营。
中军大帐内,刘备正负手盯着沙盘,目光着弥散着几分杀机。
众将则是磨拳擦掌,跃跃欲试。
他们都已做好准备,倘若阎行不肯投降,则大军继续攻城,将略阳夷为平地。
唯萧方气定神闲,似乎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启禀陛下,那阎茂来了!”
陈到兴冲冲而入。
刘备眼眸一亮,拂手道:“快传!”
须臾。
阎茂满面喜色入帐,跪伏于地,高声道:
“启禀陛下,臣父已幡然省悟,愿重归大汉,归降于陛下!”
刘备笑了。
众将满腔的战意,随之也烟销云散,松了口气之余,不免又略有些许失望。
阎行归降,意味着略阳不战而下。
刘备自然是高兴,但众将少了一桩功劳,心下失望也是人之常情。
“快快起来吧。”
刘备将阎茂扶起,欣慰的赞许道:
“令尊能深明大义,朕心甚慰,朕答应过你父子之事,必定君无戏言。”
天子的再次承诺,令阎茂心下更安。
匆忙谢恩后,阎茂拱手请道:
“陛下,臣父还有一桩事,想请陛下恩准,臣不知当讲不当讲?”
刘备一笑,拂手道:“但说无妨。”
阎茂稍稍酝酿后,便将阎行念在与曹操君臣一场的情份上,请求刘备能放于禁成公英,及所部五千益州兵安然撤离略阳之事,一一道了出来。
此言一出,众臣眼神微动,彼此对视起来。
“陛下,那个于禁倒无妨,关键是这个成公英,此人颇有些智谋。”
“据现有的细作情报来看,曹操偷袭陈仓之计,便是出自于此人之手。”
“倘若放走此人,等于是放虎归山,早晚必是个祸患呀。”
法正凑上近前,低声提醒刘备。
刘备犹豫不决,目光看向了萧方。
萧方却是不以为然一笑,傲然道:
“这成公英确实有些智谋,可那又如何呢?”
“当年曹操麾下,荀彧,荀攸,郭嘉,这些人哪个不是足智多谋,哪个不比那成公英强?”
“有这么多奇谋之士,曹操可曾胜过陛下一次?可有挡得住我大汉兵锋,守得住关中凉州?”
“区区一个成公英,何足道哉!”
萧方是霸气自负,言语中尽显对成公英的不屑一顾。
法正微微一震,为萧方的豪言自信所感染,不禁微微点头,以示赞同。
刘备则深以为然,遂无犹豫,欣然道:
“既是令尊如此重义,朕焉有不成全他的道理,你就告诉令尊,他的请求,朕准了!”
阎茂大喜,对刘备当即又是拜了几拜。
于是在商定好开城归降的具体时间细节后,阎茂便带着刘备的圣旨,再次还往了略阳城。
…
次日,天明时分。
略阳东门城楼上,秦字旗降下,汉字旗升起。
吊桥放下,城门大开,数以千计的西凉秦卒,放弃了兵甲武器,井然有序的开出城外,等候汉军收编。
与此同时,城南的汉军在刘备的诏令下,也如约打开了围营,让出了一条南下缺口。
于禁成公英二将,便怀揣着忐忑不安,带着五千益州兵出城,提心吊胆的穿越汉军围营,离城而去。
当穿越汉营一瞬,于禁如释重负,当即不顾一切的纵马狂奔。
五千秦军丢弃了兵器旗鼓,如惊弓之鸟般发足狂逃,唯恐刘备变卦反悔。
上一篇:我的餐馆通古代
下一篇: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