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第66节

  张允便干咳几声,面带几分傲色道:

  “舅舅的叮嘱,允牢记在心。”

  “允也是自幼熟读兵法的,何况此去穰县,并非与那大耳贼交锋,只是佯攻而已。”

  “舅舅放心,允自有分寸!”

  刘表这才宽心,又鼓励叮嘱了几句,方令张允统兵而去。

  目送外甥远去,刘表抬头望向了北面方向,嘴角扬起一抹轻蔑之色。

  “刘备,你以一郡之兵,竟妄想与吾一州之兵抗衡,当真是不自量力。”

  “这一战,老夫就让你明白,谁才是名符其实的汉室宗亲!”

  …

  育阳城外,刘军大营。

  某军帐外。

  刚刚吃饱喝足的萧方,在帐中活动起了筋骨。

  “姐夫,你这是在做什么?”

  诸葛亮眼眸满是新奇,上下打量着萧方。

  “这叫太极拳,是姐夫我自创的养身之术。”

  “来来来,阿亮,跟我一起练,我教你。”

  萧方停下了拳脚,向诸葛亮召手。

  “太极拳?”

  “养生之术?”

  诸葛亮满脸茫然,忙是摇了摇头。

  萧方脸一板,教诲道:

  “咱们做谋士的脑子里整天想着阴谋诡计,心里事儿装多了容易短命,得懂得劳逸结合,给自己减压。”

  “听姐夫的,老老实实跟我练!”

  萧方拿出了姐夫的权威,硬是把诸葛亮拉了起来。

  诸葛亮似懂非懂,碍不过萧方命令,只得勉为其难的跟着学了起来。

  “白鹤亮翅…手挥琵琶…右鞭腿,左正蹬…”

  “错了错了,我说的是右鞭腿左正蹬,不是左鞭腿右正蹬…”

  萧方这边正教的认真,帐外刘备带着张飞张绣等诸将,已来到帐门外。

  瞧见眼前这一幕,刘备几人皆是一愣。

  “兄长,你说军师这慢慢悠悠抬胳膊踢腿儿,这是在做甚?”

  张飞瞪大眼睛,满眼茫然的问道。

  刘备眼神亦是困惑,摇头道:

  “景略言行举止,素来不徇常理,为兄也看不出景略他在做什么?”

  随后跟入的许褚,忙是干咳一声,提醒刘备到了。

  萧方回头一看,才发现刘备不知何时已到。

  “主公怎么来我这帐了。”

  萧方忙是停下打拳,笑着迎上前来。

  “军师,你适才这是…”

  刘备眼中好奇依旧,学着萧方的样子做了一式白鹤亮翅。

  萧方一笑,便边刘备斟满汤茶,边道:

  “此拳法名叫太极拳,是方闲暇时所创,养身健体罢了。”

  太极拳?

  刘备回头看向了张飞和张绣等一众武将,心想你们都武艺高强,应该知道这太极拳是什么拳法吧?

  众人纷纷摇头,眼神皆是茫然。

  “主公亲自前来,莫非是南面有紧急军情?”

  萧方将汤碗送到刘备手中,及时将他的注意力转移回来。

  刘备这才想起正事,茶也来不及喝,便将手中帛书军报递给萧方。

  “我斥侯来报,刘表将四万多大军分为前后两军。”

  “刘表亲统前军先行,直扑穰阳,蔡瑁则统后军相隔三十余里,随后北上。”

  “估计最多两日,刘表前军就将进抵穰县城下。”

  萧方接过军报反复看过,又叫诸葛亮拿来地图,细细的比对。

  深思良久后,反问道:“主公打算如何应对?”

  刘备便手指地图,说道:

  “育阳距离穰县更近,备原打算率军日夜兼程急行军,抢先一步抵达穰县。”

  “如此合文长所部,我们就有一万八千余兵马,便能以逸待劳,依托穰县据挡刘表兵锋。”

  “待刘表久攻不下,锐气丧尽之时,我们再行反攻。”

  不得不说,老刘在用兵方面确实是经验丰富,这一套应对之策甚是得当。

  只是这一战的对象,却非张济。

  张济身边,并无一位得力的谋士,刘表身边,可是有蒯越这个号称荆襄第一谋士的人物。

  “依那蒯越智计,主公的应对之策,定在其意料之中。”

  “主公若真如此用兵,就中了他声东击西之计了!”

  萧方抬起手来,往地图上宛城一指:

  “刘表明为夺还穰县,实则是想直取宛城,毕其功于一役!”

  刘备身形一凛,脸色蓦然一变。

第60章 想偷咱家?咱就将计就计!军师要灭三倍之敌?狂了点吧!

  刘备目光,即刻在地图上扫视,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若如军师判断,刘景升这一计当真是够狠。”

  “宛城若失,我们就要重蹈失徐州的覆辙,辛苦得来的这片立足之地,便将付之东流!”

  刘备语气神情中,颇有几分心有余悸的意味。

  毕竟失徐州时的惨烈,他实在是不想再经历一次。

  萧方则神色如常,只不以为然道:“刘表没这个本事,我料此计多半是蒯越的手笔。”

  刘备重重点头,感叹道:

  “荆襄多奇士,人言这蒯越号称荆州第一谋士,果然名不虚传。”

  左右诸将们,也听明白了其中玄机。

  张绣剑眉凝起,指着地图道:

  “若是如此的话,蒯越此计,就会使我们陷入了两难境地。”

  “主公若不率主力去救穰县,则魏文长三千兵马,恐难抵挡数倍荆州兵的围攻。”

  “若主公去救穰县,则育阳一线兵力不足,便无法阻挡刘表主力,介时育阳若是有失,则宛城不保,后果更不堪设想。”

  “我军兵少,终究是软肋呀。”

  张绣到底乃西凉宿将,一语道破了敌我优劣之势。

  刘备深以为然。

  相对于刘表而言,他自知现下最大的软肋,就是兵少。

  除却留守宛城,以及防范曹操之兵,满打满算只能凑齐一万五千余人。

  而刘表家大业大,此番北上却动用了近四万余荆州兵。

  三倍多的兵力优势啊。

  哪怕是佯攻穰县的那一员人马,恐怕数量也与他的主力相当。

  正是兵力上的劣势,导致了张绣所说,面对蒯越此计时,兵力捉襟见肘,两头不能相顾的困境。

  “景略,文锦言之有理。”

  “以我军现下兵力,既要守住穰县,又要阻挡敌军直插宛城,实在是兵力不济。”

  “依备之见,我们是否放弃穰县,收缩兵力据守育阳一线,介时再见机行事?”

  刘备思虑再三,萌生了壮士断腕的念头。

  张飞一听,立时跳了起来,大声反对道:

  “兄长,穰县可是襄阳北面屏障之一,城墙高厚。”

  “咱这次要是弃了,下次再想攻下来,只怕没那么容易啦!”

  刘备一声叹息,面无几分无奈:

  “穰县之坚,为兄自然知晓,只是我军兵少却是不争的事实。”

  “要穰县还是要宛城,我们必须要有所取舍。”

  一席话,将张飞给堵了回去,嘴里嘟嘟囔囔不情不愿,却又束手无策。

  众人尽皆沉默下来,似乎尽皆默认,放弃穰县乃是唯一的选择。

首节 上一节 66/6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餐馆通古代

下一篇: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