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第672节

  “你们就没有点自己的创意么,这是就盯着我一个人薅啊…”

  萧方冷冷一笑,尔后向张飞道:

  “翼德,速速派人过河给关平下令,命他率已过河的前军,即刻远离河滩。”

  “再令正在过河的士卒,全都退回南岸。”

  “立刻!”

  正准备动身过河的张飞,不由一愣,茫然道:

  “丞相,你这是啥意思?好端端的,为什么要撤回来?”

  萧方却无暇解释,沉声道:

  “稍后我再与你解释,现下你必须把兵马,全都给我撤回来。”

  “再晚片刻,我们这四万大军,便有灭顶之灾!”

  一句“灭顶之灾”,听的张飞是混身一颤,狠狠打了个冷战。

  算无遗策的谋圣都这么说了,他哪里还敢再质疑。

  “速速传令,命过河的兵马尽数撤回南岸!”

  “告诉我大侄子,叫他率已过河的前军,即刻远离河岸!”

  “快,要快~~”

  张飞不敢再多问,扯着嗓门大喝。

  斥侯即刻飞奔而去。

  已在河中的汉军士卒,被这突如其来的一道号令,个个都听的是莫名其妙。

  然军令如山,他们纵然是有心疑虑,却无人敢不遵号令。

  郭淮,凌统等众将,即刻喝斥着士卒,返身向南岸奔去。

  而在北岸。

  当关平接到张飞的军令时,同样是一脸的茫然不解。

  犹豫了片刻后,关平还是下令,命正列阵于岸边严阵以待的前军将士,即刻移身向北,远离河滩。

  四万汉军将士,在这一刻陷入了短暂的混乱之中。

  “丞相啊,为啥突然不渡河了,还要让前军远离河岸,俺实在是不明白啊。”

  号令传下后的张飞,忍不住向萧方嚷嚷着问道。

  萧方马鞭向着弱水一指,说道:

  “曹彰明知困守居延城,乃是坐以待毙,却还有这个底气不逃,定然是有恃无恐。”

  “适才马子岳不是说了,在这个季节,弱水水位应该不会这么低,这其中必有蹊跷。”

  “所在我推算,必是杨阜和郭嘉为曹彰献计,再次东施效颦,学我当年那一计。”

  “曹彰必是暗中派出人马,以沙囊在上游提前截断河面,蓄起了洪水,只等我军渡河之时,便掘开沙坝,妄图水淹我军。”

  “那居延城头的狼烟,正是曹彰给上游发信号,叫他们掘坝罢了。”

  “咱们若不把士卒撤回来,稍后这大水一到,我四万大军岂不是要被他冲个人仰马翻,全军覆没?”

  萧方终于将曹彰的图谋戳破。

  张飞骇然变色。

  左右众将,无不是幡然惊醒。

  惊醒的张飞,倒吸着凉气,大骂道:

  “好啊,曹彰这个狗崽子,竟然故伎重施,两次想用丞相你的计策来对付我们,可恨啊~~”

  就在张飞怒骂之时,上游洪流已挟着山崩地裂之势,滚滚而来。

第555章 邯郸学步还是没学成!一万想灭我七千?想多了!

  居延城头。

  一片欢呼雀跃。

  上至曹彰,下至秦军士卒,无不是欣喜若狂,激动万分。

  曹彰更是兴奋到额头青筋爆涨,眼珠似乎都要从眶中迸裂出来一般。

  他们居高临下,隐约已看到洪峰正从上游而来。

  他们所有人,都在迫不及待,巴巴盼着看到四万汉军,被上游而来的洪流,冲个七零八落的盛况。

  “汉军已有近七千余人过河,这七千人肯定是无一幸存。”

  “洪水一到,至少还有近两万人,会被洪水冲灭,汉军最多只有一万人能幸免此劫。”

  “剩下这一万人,必定是军心瓦解,望风而溃。”

  “殿下趁势过河追击,定然能将汉军一网打尽,全歼于这居延城南!”

  杨阜遥指着弱水两岸的汉军,面带着志在必得的冷笑,为曹彰钩勒起了蓝图。

  曹彰听着他的勾勒,越想越是兴奋,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他甚至已经开始幻想,萧方和张飞二人,被生擒活捉,屈辱的跪在他的面前,苦苦求降的画面。

  尤其是萧方。

  那可是汉朝的擎天之柱啊。

  若能将此人俘杀,秦国未必没有收复雍凉的希望,乃至于收复中原,扫灭汉国,也未尝就是痴心妄想。

  而他曹彰,将成为秦国扭转乾坤,反败为胜的最大功臣。

  凭着这盖世奇功,说不定曹操还会废除曹彰太子之位,改立他为太子!

  曹彰是越幻想越想,激动兴奋到拳头握到咔咔作响。

  “不好,汉军有异动!”

  郭嘉的一声惊呼,却将曹彰从美梦中惊醒。

  曹彰抬起头来,目光急是向弱水方向看去。

  视野之下,只见正在过河的汉军,好似惊弓之鸟般,忽然就开始向岸边奔去。

  转眼间,河面上的近万汉军,便是争先恐后,又奔回了南岸。

  而已经过河的北岸汉军,则迅速向北,远离了岸滩。

  “汉军怎么…怎么突然间不过河了?”

  “杨义山,这是怎么回事?”

  曹彰是脸色惊变,急是冲着杨阜吼问道。

  杨阜脸上的志在必得,此刻也变成了愕然惊异,额头冷汗是刷刷的往外翻滚。

  “这…这……”

  杨阜是吱吱唔唔,不知该如何解释。

  就在这转眼间,滚滚洪流已从上游卷涌而至,从居延城南一线漫卷而过。

  洪流一到,原本及膝的水位,陡然间爆涨数倍之高,甚至是越出了堤岸,流向了弱水两岸原野。

  所幸的是,汉军撤的及时,除了上千士卒来不及登岸远离,被洪流卷走之外,主力兵马全都撤至了安全地带,多数都安然无恙。

  曹彰是目瞪口呆,拳头不断的击打着城垛,恨怒不甘的看着汉军在关键时刻,逃过了覆没一劫。

  “必是在上游洪流发动之前,那萧方识破了杨义山的计策,提前令汉军停止渡河,远离河岸。”

  “杨义山啊,你这邯郸学步,终究还是没学成。”

  “唉——”

  郭嘉推测出了原由,不禁一声无奈的叹息。

  杨阜身形一震,蓦然间省悟过来。

  恼火,不甘,悲愤,惭愧…

  种种负面情绪,霎时间袭卷而来,笼罩了全身。

  “殿下,臣,臣……”

  计策再次失算,杨阜不知该如何面对曹彰。

  郭嘉却不给他辩解机会,忙是一拱手:

  “殿下,杨义山的计策已经失利,汉军可以说是毫发无伤,居延城势不可守,我们也万不是汉军对手。”

  “趁着汉军主力还未渡河,弱水水位尚未下降,即刻弃城北上,避往草原吧。”

  曹彰咬牙切齿,看着安然无恙的汉军,一脸的心有不甘。

  杨阜却眼珠转了几转,蓦的恢复了冷静,眼中重燃几分杀机。

  “殿下,臣计策虽为萧方识破,但我们未必没有重创汉军,守住居延的机会!”

  曹彰精神陡然一振,急是看向了杨阜。

  杨阜则一指北岸,冷笑道:

  “汉军主力虽撤回了南岸,但他前军却有七千士卒,被隔断在了北岸。”

  “我军一万余人,数量要胜于汉军,又是以逸待劳,可谓占尽优势。”

  “殿下何不大军倾巢而出,一鼓作气荡灭这七千汉军,同样是一场大胜。”

  “斩敌七千,足可算得上是重创汉军,大振我军军心。”

  “那萧方张飞二贼,受此重创,眼见军心受挫,多半得退兵南去。”

  “如此一来,我们至少得到了喘息的空隙,可从长计议!”

  杨阜一席话,霎时间点燃了曹彰的信心。

首节 上一节 672/8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餐馆通古代

下一篇: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