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第824节
“那可如何是好!”
公孙渊满脸愤愤,双手紧握成拳,大声问道:
“难道,我们就要眼睁睁看着汉军修墙,将我们围困至死吗?”
“难道我们就只能坐以待毙,任人宰割吗?”
柳毅一时语塞,眉头紧锁,额头上冒出汗珠。
他来回踱步,苦苦思索对策,竟不知该如何应对这棘手的局面。
“砰!”
公孙康猛的一拍城墙,震得城墙上的尘土簌簌落下。
他咬牙切齿,恨恨说道:
“难道,本王就要被萧方这奸贼,困死在这城中不成?”
此时,城头之上的辽东国文武百官,一个个都面色沮丧,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他们有的低头不语,有的唉声叹气,仿佛已经看到了襄平城覆灭的命运。
“辽东王,不如去向高句丽王求援吧。”
在这令人窒息的叹息声中,曹宇缓缓开口说道。
他面容眼神中透着一丝狡黠。
公孙康缓缓转过头,目光看向曹宇,眼中闪过一丝希望。
“辽东一旦覆灭,高句丽也难以独善其身,存活不了多久。
唇亡齿寒的道理,高句丽人自然清楚。
我愿亲自前往高句丽,劝服其发兵来援!
我必当晓以利害,让高句丽王清楚,只有与大王你联手,才能抵御汉军之进攻。”
曹宇信心满满的献计道。
公孙康目光转向柳毅,询问道:
“柳毅,你怎么看?”
柳毅沉吟片刻,长叹一声道:
“大王,事到如今,也别无他法啊。
只是臣担心,那高句丽王未必会轻易答应出兵。”
公孙康再无顾虑,当即拍板道:
“好,曹公子,你速去高句丽求援吧。
本王在此等着你的援兵前来!”
曹宇暗松一口气,拱手说道:
“大王放心,我不出十日,定率高句丽回来!”
当天,曹宇便带着一队精兵,趁着汉军围墙尚未完全修合之际,快马加鞭,一路向北疾驰而去。
马蹄声如雷,扬起一路尘土,渐渐消失在远方。
……
与此同时,汉营之中军大帐内,气氛庄重而严肃。
大帐中灯火通明,将领们围坐在一起,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凝重。
萧方端坐在主位之上,目光扫视着众将。
半晌后,他缓缓开口道:
“如今襄平城久攻不下,你们有何破城之策,说吧?”
“那曹宇建议公孙康将城墙加厚,如今厚达三丈,就算襄阳炮日夜轰击,只怕也不能轰塌”
“那柳毅也必定会向公孙康献计,在城墙内挖掘深壕,以防我地道攻城。”
“想破襄平,难啊!”
马谡皱着眉头分析道。。
邓艾点头表示赞同,说道:
“且辽东与高句丽相接,我担心公孙康见势危,会勾结高句丽人。
一旦高句丽发兵,我军将为敌夹击,形势将危急也。”
此言一出,众将皆神色动容,心中忧虑更甚。
有的将领眉头紧锁,有的将领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
“现下就要入秋了,一旦秋雨降临,地面必然泥泞不堪,这将极大地不利于我军运粮。”
“倘若粮草供应不济,高句丽人从发动夹攻,那形势可就更不堪设想啊。”
张辽亦是满脸顾虑说道。。
萧方却不以为然,说道:
“只要灭了公孙康,便可统一天下,实现再造大汉之伟业。”
“所以这襄平城,我非破不可!”
“公孙康想耗多久,我就陪他耗到底!”
“我倒要看看,公孙康的家底厚,还是我大汉的家底强!”
萧方态度霸道,毅然做出了决断。
他大手一挥,下令加强围困,同时加快粮草的运输和储备。
于是,围城之战就此开始。
第696章 公孙康:什么,那萧方竟要冰封襄平城?
时光匆匆,两月之后,汉军在城外成功筑起数道土墙。
土墙高大厚实,联绵不绝,将城池围得水泄不通,俨然变成了一座死城。
土墙上,汉军士兵们严阵以待,弓弩上弦,刀剑出鞘,随时准备迎接敌军的反击。
萧方围而不攻,摆出一副与公孙康比拼家底的架势。
公孙康以为萧方粮草充足,能够与他一直耗下去,却不知萧方心中早有盘算。
汉军在围城期间,源源不断的粮草被运往前线。
运粮的队伍浩浩荡荡,一辆辆粮车满载着粮食,在官道上蜿蜒前行。
尽管此时已入雨季,道路泥泞不堪,车轮在泥泞中艰难地转动着,但粮草始终供应充分,从未出现过短缺的情况。
这背后,只因大汉国力雄厚,底蕴深厚。
各地官府积极组织百姓运粮,百姓们纷纷响应,他们推着车背着粮袋,不顾风雨,将粮食送到前线。
而襄平城中,公孙康的信心却日渐低落。
城中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氛,百姓们面黄肌瘦,眼神中透着恐惧和绝望。
据柳毅此前分析,汉军最多围城四月便会退兵。
然而,转眼之间三月已过,汉军却毫无退兵的征兆。
柳毅推算失策,这让公孙康怎能不忧心忡忡。
他整日坐在府中,眉头紧锁,茶饭不思。
襄平城中粮草仅够支撑半年,转眼间三个月已过。
为了能够坚持更久的时间,公孙康无奈之下,只得下令减少军民的供给。
士兵们原本就食不果腹,如今口粮又大幅减少,一个个饿得面黄肌瘦,有气无力。
他们的斗志也随之受到严重挫伤,训练时也无精打采,战斗力大打折扣。
百姓们被强行征调粮草,更是怨声载道,民怨沸腾。
街头巷尾,到处都是百姓们的抱怨声和哭声。
粮草虽勉强还能维持一段时间,但柴草却已远远不够用了。
城池被围,辽东军根本无法外出打柴。
他们四处寻找柴草,把城中的树木砍得精光,连树枝树叶都不放过。
烧尽柴草之后,他们只能无奈地拆毁房舍生火。
一时间,城中烟尘弥漫,哭声震天。
又是半月过去,冬至悄然而至。
天空中阴云密布,寒风呼啸着席卷而来,仿佛要把整个世界都冻结。
初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瞬间将大地染成了白色。
气温骤然下降,襄平城内一片天寒地冻的景象。
城中房舍的门窗早已被拆毁用于烧火,根本无法抵挡风雪的侵袭。
寒风如刀,透过破败的墙壁,直直地灌进屋内。
满城军民只能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他们的身体被冻得通红,手脚也长满了冻疮。
孩子们冻得哇哇大哭,老人们则躺在床上,奄奄一息。
在饥饿与严寒的双重折磨下,襄平城摇摇欲坠,仿佛随时都会崩塌。
而高句丽的援兵,却迟迟未到,公孙康心中的绝望之情,愈发浓重。
他整日坐在王座上,眼神呆滞,仿佛失去了灵魂一般。
又半月过去,北风呼啸而过,大雪纷纷扬扬降下,气温已然降至冰点以下。
上一篇:我的餐馆通古代
下一篇: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