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1009节

  在孙绍瞠目结舌的表情下,匕首已经刺入了胳膊,然后缓慢的前滑。

  “你这是作甚?”孙绍一惊。

  周循没有回答,直等到匕首留下一个长长的痕迹,血开始向外涌出时,周循才一边撤下包裹,一边道:“打了这么许久,我总不能身上寸伤未落吧?”

  啊…孙绍没想到周循自残的目的竟是为了这个。

  “呵呵…”周循却是嘴角勾起,露出了淡淡的笑意,“孙权在此间有眼睛的,若没有真的见血,他哪里会相信我是死战不退,被迫撤离的?又如何会把边防的重任交给我?”

  呼…

  孙绍惊愕于周循的牺牲,但很快,他就懂了。

  这不是牺牲,这是他对孙权的恨,他对父仇的执念!

  就在这时,匕首再度扬起,“刷刷”又是两刃,这次是肩与小臂。

  鲜血淅沥沥的就往外流,孙绍忍着心头的不忍,撕下自己的衣步为他包裹伤口…周循伸手止住,“先不忙着包扎,让这血多流出…如此方才更真实——”

  这…

  孙绍咬着牙,看着那汨汨鲜血落下,他还是忍不住问了句,“不疼么?”

  回应他的是周循铿锵的话语:“只要能诛了那孙权,这点儿疼算得了什么?”

  “绍兄…真要说疼,你、我父亲昔日被孙权那狗贼背刺之时,他们不疼么?”

  这一句话,直接让孙绍愣在原地。

  滚滚长江东去。

  遥遥从天穹上俯瞰,艨艟战船一如既往的在行驶,可谁又知晓,承载着东吴的那艘大船,就快要行至陌路——

  …

  …

  建邺城,东吴行宫。

  不过是过了几日,这位三十多岁的东吴国主孙权,他仿佛整个人苍老了十岁。

  原本一头乌头浓密的头发,如今上面已是清晰的能看到丝丝斑白的痕迹。

  那紫色的胡须也像是顾不上修饰边际,而显得杂乱无章。

  他的面前摆放着两封案牍。

  自然,庐江与濡须失陷的消息早已传来,但…这两封战报,其中的每一个字都昭示着一个扎心的事实,那便是孙权委以重任的将军最终背叛了他,选择跪着生!

  反倒是被他孙权背刺陨亡的周瑜之后——周循。

  ——坚守濡须,死战不退…

  一副要站着死的忠贞义士的既视感!

  讽刺…

  这两封战报对于孙权而言,简直就是莫大的讽刺。

  有那么一瞬间,孙权权感觉他瞎了。

  要知道…他这些年的选择…被这几个月来的战事给全盘否定的同时,他的眼光也同样的被完全否定了。

  “庐江两万余兵马献城投降,那糜家兵不血刃,可濡须不过几千周家部曲,却是死战到底…子明啊,孤不想承认,但是这些年孤真的做错了…孤也第一次体会到大哥的苦心,体会到大兄为何要用霸道来占据江东…”

  说到这儿,孙权微微沉吟,然后摇着头张口,“大哥是对的,除了我们自己,除了从淮南带来的那些兄弟外,谁都靠不住!”

  诺大的行宫,唯独吕蒙与孙权两人。

  自打孙权幽禁氏族后,倒是调度起一支兵勇,强行分配了世家的耕地,振奋起江东士气的同时,却也出现了一个全新的难题…

  现如今…孙权身边可靠的人太少了。

  能信任,能统兵,能商量的,放眼望去…也只剩下吕蒙一人。

  “蒙也没想到…坚守到最后的竟是周循…而非蒋钦、贺齐…”吕蒙“唉”的叹出口气,“听人说,周循将军身上无数伤口,却尤自死战不退,力图夺回濡须…若非兵力悬殊,士气差距巨大,或许…主公,依臣之见,当此危难时刻东吴需要拥出一个将士们心目中的英雄,去用他的事迹鼓舞人心,周循将军正是这样一个英雄的标杆人物啊!”

  吕蒙也是一番感慨。

  哪曾想,就在这时。

  孙权的表情突然变得阴郁,他想到了一桩事儿,“当初贺齐、蒋钦驻守庐江时,也打过胜仗,也抵挡过关羽的进攻,可谁又能想到,他们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私下里竟将他们的族人统统迁走…”

  “主公的意思是…”

  “孤已经吃过亏了,孤不想重蹈覆辙…”孙权的眸光愈发的阴厉,“孤至少要知道,他周循的家人是否还在?若还在在,那孤才能让他周循成为我东吴的大英雄——”

  家人么?

  吕蒙已经知晓孙权的心思,那么…周循的家人,只能是小乔了!

  …

  …

  一名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

  买得五六七包粉,打扮八九十分娇——

  这还是孙权在周瑜死后,第一次登门周家府邸。

  初入其中,便闻得了那满院落的香气,这香气既能赶走蚊虫,还能提神醒脑。

  更可以摘了新鲜嫩叶放在茶水中浸泡、或直接咀嚼,浑身舒服…

  这是老天赐给秋季的神奇。

  因为是提前知晓孙权登门,小乔早已备好了茶水,孙权故意折了一片薄荷放到水中,饮上一口,一股浓烈的薄荷油辣得孙权张开嘴就要吐掉。

  小乔却轻声道:“吴侯且忍住…”

  果然,当孙权重新闭上嘴,咀嚼几下,薄荷叶的辛辣通过唾液进入骨髓,清凉爽快遍及全身,口中竟然有甜味儿。

  孙权啧啧称奇…

  小乔则解释道:“它还有个名字叫‘银丹草’,意指妙若仙丹…薄荷叶刚进口中,就像是每每生活中遭遇到的酸涩,但当唾液转化吸收它的汁液,感觉就会起些变化…若是张口吐掉,可就享受不到奇异的滋味了…”

  小乔像是耐心的讲解,讲到最后,不忘补上一句,“昔日的伯符将军与周郎最喜欢的便是这薄荷叶了…”

  因为提到的孙策与周瑜的名字,这让孙权微微有些愕然与惊慌,不过,因为薄荷叶的提神醒脑,他反应极快,刹那间就恢复了东吴国主的威仪。

  “许久不来这周府,不曾想…物是人非…”孙权感慨道:“但,唯独不变的是周家一门的忠烈啊,昔日有周公瑾,今日有周循…周家家风延续,忠肝义胆…孤要重赏!”

  “吴侯不必赏赐…”小乔落落大方,侃侃而谈,“周家已得不少恩惠,周郎先后侍奉两任东吴之主,从建立东吴到三分天下,循儿不过是步周郎之后尘,其实…妾始终有一种感觉,周郎对江东的庇护,一刻都未曾离开…”

  呼…

  小乔的话让孙权,也让随行的一干文武深受鼓舞。

  孙权郑重的朝小乔拱手,“总之,孤是要谢过这周家门楣的,乔夫人若有短缺随时派人告知于孤,孤就先回去了——”

  “妾送吴侯…”

  “不必——”

  孙权留下一句,已经领着一干人徐徐走出这周府大门。

  而方一踏出这周府大门,孙权急问吕蒙,“如何?可去探明了,周家的族人有不在的么?”

  “没有!”吕蒙如实回道:“方才每个阁宇都派人暗中查探过了,周府上上下下无一人迁徙…”

  吕蒙的话让孙权放下了所有的戒备…也就是从这一刻起,他对周家这个门楣的信任之情变得异常坚定,他留下五个字:“重赏乔夫人——”

  说罢,就要登马车…

  吕蒙则是眼珠子一定,连忙提醒道:“主公,当务之急是派人看守住周家啊…”

  这是防人之心不可无;

  也是防范于未然…

  “呵呵…”这次,孙权像是下意识的摇头,“不用!若周循要跑,那便早与那蒋钦、贺齐一般无二…何至于现在再跑?更不会现在才想起迁徒族人?周循是忠义之士,周家是忠义的门楣…”

  孙权的语气无比的笃定,只是话说到最后,他的面色有些颓然,“倒是周家如此,让孤对周郎充满了愧疚啊,或许昔日周郎那两分天下之策,西取益州,他真的并无私心!并无封锁山门,称霸巴蜀的打算!若…他从无私心,孤该听他的呀…”

  说到这儿,孙权这最后一句语气包含叹息之色,“也罢,世事无常,孤总是只能选择往前看——”

  孙权一边上马车,一边问吕蒙,“周循将军何时归来?”

  “明日一早…”

  “传令三军,由孤亲自带队,所有东吴文武、官员一并出城去迎接周循将军——”

  …

  …

  从庐江进攻江东,若是水陆,只能从两个港口进攻。

  其一是紧靠建邺城的芜湖港,其二是距离建业还有数百里之遥的虎林港。

  因为虎林港距离城池极远,补给不便,周围又是森林湿地,行军困难…且水道狭窄,易守难攻。

  故而,可以笃定若是进攻江东,首当其冲选择的还得是芜湖港。

  倒是今日…芜湖港口上十分热闹,旌旗招展,人山人海,无数鲜明的甲胄严阵以待,森然伫立。

  这等甲士林立的景象,却不是因为荆州的船队打来了,而是因为一人的归来,准确的说是凯旋——

  没错,在孙权与东吴的大肆宣扬下,蒋钦、贺齐自是成为众矢之的,可周循,这个昔日周郎之子,无疑成为了这个时代江东唯一的英雄。

  ——他的战绩,以三千周家部曲与三万以上的糜家军、关家军争夺濡须;

  ——六次沦陷,六次反攻夺回,最终以有限的兵力击杀十倍的敌军,全身而退!

  这是大捷!

  大捷呀!

  而他,无疑是血色残阳下的战神,是濡须口擎天一柱般的人物,他的英雄气荡荡…他是江东所有人公认的英雄人物——

  当然,这些未必是真实,但这种时候,孙权与东吴都需要一系列的虚假去遮掩真相,去挽回这岌岌可危的颓势,去振奋起所有江东军民的士气,只有这样…才能在即将到来的战役中殊死一搏!

  今日,孙权就是要树立一个典型…

  无疑,周循就是这个典型。

  一艘艘艨艟战船在芜湖港靠岸,周循也没想到,迎接他的是锣鼓喧天,是人潮涌动,是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首节 上一节 1009/12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