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1033节

  ——『夷州自古以来就是我中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也正是基于此,关麟顿时有一种特殊的使命感…

  他直接将对应“浯洲”、“仙洲”中“夷州”的位置告诉了陆凯,甚至亲笔撰写了一封信交给陆凯…让其返回的过程中,交于士燮…

  这信,正是关麟在出海,在占领夷州,将夷州收为大汉版图的行动中,寻求士燮家族在财力与船舶、兵马上的支持与助力。

  然后,就有了陆凯带领陆家部曲,带领士燮的兵马乘大福船寻到夷州。

  说起来,他们的登陆夷州还是在卫温之前。

  而岛上的习俗…因为陆凯也听得关麟娓娓讲述过一番,面对岛上高山族击鼓聚集,拿着长矛、弓箭、木棍冲了过来,陆凯指挥若定…用更先进的兵器轻而易举的战胜了他们。

  之后,便是高山族退去后,陆凯也鸣金收兵,就地安营扎寨…他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准确的说,他在等待…关麟下一步的预言,高山族一定会派人来求见。

  果不其然…

  高山族的使者来了,因为高山族这边的规矩,双方交战,打败的一方要派人到对方道谢,赠送礼物,乞求原谅,算是和解。

  陆凯予以隆重接待,并且回赠了礼物,还交给了这些高山族耕种,新农具的使用,以及铸造技术…甚至帮助他们训练军队。

  一来二去…这些高山族的人竟把陆凯当做首领一般对待。

  之后,便是卫温在吕蒙的授意下赶来这岛屿…

  照例,高山族击鼓聚集,又一次杀出来…

  只是区别在于,上一次他们对陆凯动武时,用的是长矛、弓箭、木棍,可这一次…因为铸造业的发展,他们已经能够使用铁器,身着铁甲。

  再加上高山族本就英勇善战…又是陆地战,卫温与吴军被痛击,只能被迫回到战船上。

  按理说…这样的局面已经不错了。

  陆凯算是控制住整个夷州的局势,他只需要联合高山族守住这夷州,就已经完成了云旗公子的任务!

  但…就在这种时候,他却力排众议…亲自去东吴的战船处与卫温谈判。

  卫温也没想到,荆州那边…竟然提前派人占据了这里,他更没想到的是,陆凯起初是一言不发,可他只发一言就让卫温深深的蛰伏!

  “江东的战事想必卫将军也有所耳闻,近来小船传来的消息,东吴已经濒临灭亡,若这夷州归于东吴,那孙权溃败…退入这夷州,到时候…夷州还归于中华么?你、我都是炎黄子孙,能眼睁睁的看着这夷州孤悬海外么?若如此,你与我有对得起将来那万万千千的华夏儿女么?”

  也就是这一番话让卫温有一种振聋发聩,五雷灌顶的感觉。

  也就是这一番话,让卫温决定…江东归谁,夷州便归谁,绝不允许这岛屿…孤悬海外!

  此刻…

  在听过兵士的禀报后,卫温朝向身侧的陆凯。

  “陆公子,接下来要如何?还请示下!”

  俨然,就这么一番话…卫温已经把姿态摆到极低,事实上,从江东消息传回,关羽攻破芜湖,建业归降,孙权逃遁起,卫温就已经决定归降于荆州,让这夷州与江东、荆州连为一体。

  “尽量活捉吧…”陆凯轻声道:“小心一些,孙权手下还是有一支兵卒的,好在人数不多,你、我联手,加上高山族…应该足以击败!”

  就在陆凯的话音刚刚落下之际…

  “报…”又一名兵士前来禀报,“孙权登陆,但…但其左肋处有刀伤,双膝中箭…整个人显得无比虚弱!”

  唔…

  就在陆凯与卫温惊讶之际。

  “报…”又一个兵士传来消息,“孙权族弟孙朗将孙权擒拿…孙朗提及,他们已经要归降荆州,归降关四公子,还提及…若我等要救孙权,他们纵是人少,也要与我等拼个玉石俱焚!”

  这…

  一连两条传报,无疑…如果说前面一条还只是让陆凯与卫温惊讶的话,那么后面一条…则是有几许惊诧、震撼的味道了。

  “你是说…”陆凯还是有些不信,“你是说…孙朗将孙权擒拿了?还扬言…即将归降关四公子?”

  “是…”两名兵士齐齐颔首。“孙权的伤势作不得假。”

  这下…陆凯笑了,一边笑,他一边望向卫温:“快…撤下埋伏,这是大水淹了龙王庙…咱们都是自己人哪——”

  言及此处…陆凯像是又想到了什么,“快,快发快船,将这边的消息传回江东,也传至云旗公子那边,告诉他…孙权已经擒获,江东的战事彻底…彻底结束了!”

  …

  …

第541章 曹操:江东可以丢,关四必须死!

  江水潺潺,江上浮着烟雾。

  关麟与陆逊站在江边,身旁一干兵士严阵以待,陆逊的儿子陆延已经将最新的情报传回。

  “公子、父亲,刚刚得到消息,在夷州港口处…陆凯将孙权抓住了,孙权遭遇族人背叛,本就身负重伤,连带其手下的五千虎骑悉数缴械归降,陆凯可谓是兵不血刃的就将其擒获…如今正行船赶回江东。”

  陆延禀报此事时颇为激动…

  毕竟孙权是陆凯抓住的,陆家是陆家的族人,自然…这一次,陆家是大大的露脸!

  陆逊闻言也松了口气,大喜道:“擒住就好,总算是有惊无险,大功告成。”

  关麟却淡然的回道:“此言还早。”

  说话间,他已经转身,往官署方向行去…

  连带着呼喊:“传鲁子敬先生,孙登公子——”

  不多时…

  关麟在衙署大堂居中而坐,面前摆放着的是江东的六郡七十二县的沙盘,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城郡已经卸下了吴字大旗,改挂起“关”字的旗帜。

  可更多的,却依旧是一片红色的旌旗。

  连成一片,宛若海洋…

  俨然,在江东,更多的城池依旧还在负嵎顽抗。

  鲁肃还没到,关麟指点着沙盘,手指指向的正是会稽城方向,“听说,江东的兵马集聚于此会稽城,如今其它的城郡多在观望,会稽降…则江东彻底归降,会稽若坚守…那这一座座城池,我爹即便能打下来,可曹操会给我们这么多的时间么?”

  陆延疑惑的问:“孙权都已经擒获,那会稽城还坚守什么?”

  陆逊凝着眉解答儿子的疑惑,“气节!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自先秦时期屈原的这首《国殇》传扬天下,世上便不缺守节而死之人…或许…”

  说到这儿,陆逊沉吟了一下,继而吟出了几个名字,“阚泽、吕范…这些都是忠贞、守节之人,即便是孙权被擒,可他们…宁可战死,也绝不会归降。”

  阚泽…这位圆周率的始祖级人物,东吴的大星象家、学者…他在十三岁时,梦见自己名字清楚地悬在月中,从那时起他就下定决心要做一个清白之人,一生忠贞,不侍二主!

  说他不会归降,陆延还觉得情有可原,但那吕范…

  “父亲曾告诉过孩儿,那吕范不是与孙权有些嫌隙么?”

  陆延好奇的问。

  “没错!”陆逊感慨道:“昔日孙策治理江东之际,孙权年少,曾经因私事有求于吕范,吕范说要先禀报孙策,不敢擅作主张,至此两人有隙!”

  “既如此…那…”

  不等陆延的疑问再度抛出,陆逊不紧不慢的继续说道:“可…之后,孙权任县长,曾拿钱供自己私用,孙策每次查账,都是功曹周谷帮着孙权写假账,让他没有受到责问,孙权当时很高兴,可等到他继承父兄遗志,治理江东后,他重用的却是吕范而非做假账的周谷,哪怕吕范正直严厉、不通人情…可孙权却依旧将他比作大汉中兴的功臣‘吴汉’!士为知己者死…吕范如何会不知晓孙权的苦心?若然东吴有一人坚守到最后,那一定是他!”

  提及东吴…往往不自禁的就会想到东吴十二虎臣,想到江东鼠辈。

  可在这十二虎臣以外…在那鼠辈之外!

  也会有许多名字,他们也同样的做出过许多伟大、忠义的事儿。

  无疑…吕范与阚泽就是其中之二!

  而随着陆逊的分析,关麟轻轻的点着沙盘,口中喃喃:“会稽…会稽…”

  彻底收服江东的两个必要条件:

  孙权!

  会稽!

  如今已得其一,那么第二个…就显得迫在眉睫。

  陆延焦急的说,“那怎么办?真不成…就攻城吧!如今荆州军悉数抵达江东,又有新型的攻城器械…若是不计死亡,攻下会稽并非难事…”

  陆逊则在一旁冷静的分析道:“不好,东吴这些年在孙权的治下…在开疆拓土上虽未有寸功,但百姓却是生活的颇为安逸,也养成了安居而厌战的性格,若然荆州军刚刚到这边就发起战乱,大兴杀戮,纵是攻下会稽来,将来…这里的民心也不好安!再说了,都这种时候…就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的伤亡,未来这些兵卒都是对抗北境曹操的关键!”

  陆逊与陆延的话,关麟听在耳中,他蹙眉不语…摊开竹简,反复看着那封夷州快船传回的信笺…继而打开一封崭新的竹简,缓缓摊开…打算开始写信。

  陆逊在一旁看着,读着,“…依依归望…云旗,你这是又写信给会稽城那边么?这有用么?若是归降…那吕范、阚泽早就降了…”

  关麟漫然回答:“驽马恋栈…平东吴,从来拼的不是勇力,也不是兵力,而是人心。”

  陆逊还是有些担忧:“可是那些人…”

  “所以我需要一个特殊的送信的人。”

  陆逊立刻说道:“不然,让我去…陆家在东吴也算是大族了,颇为名望…或许…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这时…

  “哐”的一声,大门被推开,一道苍劲有力的声音传出,“我去!”

  是鲁肃…

  连同一起来的还有孙登与骆统。

  鲁肃凝视着关麟,郑重其事的说,“云旗,在江东…论及名望,谁能比得过我,我去劝说吕范他们归降,不再做无畏抵抗,让江东免遭生灵涂炭。”

  关麟微微抿唇,他是想让鲁肃去的…但他又怕,这些东吴直臣的怒火会烧到鲁肃的身上,对他不利…这才请他来商议,却没想到…

  “子敬先生,我担心…那吕范为了他的气节,不顾后果的杀人,我不想让你去涉县,但除了你之外…我又不知该派谁?”

  鲁肃恳切的劝说道,“旁人位卑言轻,难以服众,我去,就彰显出云旗你的诚意,只是,我要问云旗一句,我听闻仲谋已然重伤,双腿尽废,若是他归来后,你要如何相待?”

  这句话吟出…

  孙登、骆统的眼眸也紧紧的盯着关麟。

  关麟沉默片刻,他起身,一把抓住鲁肃,两人一道走了出去。

  两人驾马走到江边…

  关麟拔出一把小刀插在江岸上,这一边的江水仿佛被这小刀划破…形成了两道细流。

  关麟朗声说道:“我可以以江水为誓,我攻伐江东乃是被迫还击之举,是屡屡被孙权背刺之下的无奈之举,也是笃定这三足鼎立之下,吴、蜀两足势必亡于内耗,不得以而为之的自救之举,我占江东为安社稷,救国家,不滥杀,不屠戮,只要孙权回来,我必定不会为难他…留他一命,何况他双腿已断,已然是个废人,我何必为难一个废人!”

  说到这儿,关麟抬起手,语气愈发郑重其事,“关麟绝不食言,皇天后土,同为照鉴!”

首节 上一节 1033/12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