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1093节

  ——『这些农人…阿斗究竟对他们做了些什么?才能让他们如此感激,如此的衷心效力…毫无怨言!』

  其实,不光是刘备,还有诸葛亮,还有法正,还有赵云,乃至于糜竺、孙乾、简雍、诸葛恪等人…俱是一脸疑惑。

  这到底咋回事儿啊?

  他们虽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可眼前的一幕。

  无疑…让他们笃定,这必定是一桩大事儿,是一桩关乎农人,关乎耕地,也关乎公子刘禅的大事儿。

  而意识到这些,刘备深深的吁出口气,且抛开方才阿斗的态度,至少证明…这小子…并没有做坏事儿,他虽顽劣了些,但至少…还是个守诚之人!

  对于将“仁德”深深的镌刻在脸上,也镌刻在心头的刘备而言,一个哪怕是不学无术,但却是善良、仁慈的儿子,比什么都重要。

  “你们都站起来吧…”刘备亲自将这些农人扶起,“我何曾说过要责怪阿斗?既…他对你们有恩,我又非昏庸之人,如何会责怪他呢?来…给这些百姓搬一些胡凳来,都坐下…坐下…”

  有人说刘备的仁德是装出来的。

  可如果一个人能把“仁德”去装一辈子,那他就不是装,他的仁德便是最真的那份!

  “我刘备本以为自己是教子无方啊…本以为是我教的孩子为难诸位,可没曾想…我刘备教的虽不好,但阿斗的心性纯良,他做的事情…比我教的好…只是,我有一事不明…”

  刘备用最和缓的语气朝向这些瘦骨嶙峋的农人。

  “我不懂,为何你们都要帮他说话呢?阿斗到底做了什么?让你们如此感激?如此为他伸张正义?”

  其实,不光刘备有此疑问,诸葛亮、法正更是对此无比好奇。

  说起来,他们又是摊丁入亩,又是废除人头数。

  可…似乎农人除了生娃的积极性增加了许多外,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依旧没有提高,更别说对新政令的感恩戴德。

  反倒是阿斗…

  他究竟做了什么?方才顺理成章的得到了这些农人的感恩戴德呢?

  这…面对刘备的疑问,这些农人彼此互视,有几个张开嘴巴,可最终又把嘴巴阖上,像是欲言又止。

  “怎么?不能说么?是你们受到了什么威胁么?”

  刘备的眸光转冷…

  刘禅直接脱口,“这有啥不能说的?你们怕什么?别怕…我爹问什么,你们就说什么,天塌下来,我给你们撑着!”

  说话间,刘禅一掐腰,一副这些农人带头大哥的既视感。

  这…

  总算,那为首的老者开口了,“其实,是公子把耕地分给我们了…”

  分地?

  分耕地?

  刘备与诸葛亮、法正俱是一惊…

  ——『阿斗竟将耕地分给农民了么?』

  要知道,这事儿太大了。

  考虑到刘禅将那些大地主隐瞒的田产一并收揽,那这份耕地数量将是巨大的,将是可怕的。

  如果按照逆魏的土地政策,那会推行“计牛输谷”,会推行“军屯、民屯”…

  哪怕这样,农人们替逆魏耕地,有自己的一份收成,如此这般…都已经足够让天下农人感恩戴德了。

  可阿斗却更直接…直接到就…就直接把耕地给分了么?

  正直刘备、诸葛亮等人疑惑之际。

  “公子何曾把耕地分给我们了…”另一个农人反驳道:“公子只是将这些耕地按照我等家里的人口分给我们去耕种而已…”

  这…

  随着这农人的话,刘备、诸葛亮、法正等人更不懂了。

  什么叫…不曾把耕地分给他们?

  什么又叫,只是将这些耕地分给他们耕种而已?

  这难道…不一样么?

  “嗐…还是我来说吧!”刘禅急的脚指头都快要能扣出一套房子了,他直接道:“爹,诸葛师傅、法正军师…这些农人说的没错,我的确将所有的土地分给他们耕种,但…这些耕地并不属于他们,但是…他们每个都与我签有契约,按照契约的约定进行耕种与生产、经营,这些耕种所得、生产所得、经营所得…只需要按照契约,每年上缴一小部分作为租金,除此之外,还要按比例正常缴纳田税…除此之外,所得的一切粮食悉数归他们所有!”

  似乎是刘禅意识到自己这一番话有些晦涩难懂,于是,他连忙补充道:

  “简单点说,就是我把土地直接租给他们,他们自己去种,种出来成果后,大头是他们的,小头是我的…除此之外,那些没有开垦的无主之地也是如此,谁替我开垦,那我就租给他十年…谁开垦的越多,我便租给的越多!”

  这…

  刘禅的话已经让刘备,让诸葛亮眼前一亮…

  这方法似乎与逆魏的“计牛输谷”类似。

  但无疑,这一条更胜一筹,是啊,即便耕地并不是农人的,但农人享有这耕地的生产、耕种、经营的权利,他们可以在这耕地上做任何能搞钱的事情。

  因为契约的存在,他们只要按时缴纳田税,缴纳租金,这地永远便是他们的…

  这方法,无疑能够最大程度的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

  为了多赚钱,他们一定会拼了命的耕种,小心呵护这一份份分得的田产。

  为了这地永远归他们所有,他们定会按时较难微薄的租金,也不会像那些豪绅、地主一样隐瞒收成、偷税漏税。

  甚至,他们若还有余力,还可以继续开垦,继续签订契约,继续扩大耕种规模…

  毫不夸张的讲,刘禅的这一条方法,整个蜀中地区那原本一潭死水,黯淡无光的农业一下子就将焕发出勃勃生机!

  刘备、诸葛亮都是治国的高手,更是清楚,农事的稳定对于未来北伐作用的举足轻重。

  特别是诸葛亮,哪怕他只是听刘禅说了这短短的一番话,可他的眼界已经放眼到明年、后年…

  乃至于,他能感觉出来,这“法子”简直是“添丁入亩”最佳的拍档,最有效的补充。

  活了!

  巴蜀的农事彻彻底底的活过来了!

  一时间,诸葛亮难掩心头的兴奋与狂喜,他那欣然的表情溢于言表。

  刘备则问刘禅:“你这是跟谁学的?你所做的这些,又叫做什么?”

  面对刘备的疑问,刘禅直接脱口,“这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啊…我云旗师傅在治理江夏时就是使用的这个方法,爹何曾听说过我二叔北伐或是东征时缺了粮食?”

  ——『又是云旗么?』

  刘备、诸葛亮、法正的心头几乎同时吟出这么一句。

  刘禅的话还在继续,“我师傅说了,现在的时代背景下,受制于新农具的研制与推广,指望着农业水平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不现实,与其…让那些大地主收益,通过瞒报田亩与人口赚的盆满钵满,不如将这些田亩化整为零,分发给一个个农户。”

  “将耕种、生产、经营的模式从集体为主,剥削盘剥为主…划拨为家庭为主…如此这般,就能调动起农人的积极性,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只有这样,才能让地方的农事蓬勃发展,才能真正的让农人们富庶起来!甚至…孩儿听过师傅的话,颇有感悟,这想法…真正发人深省之处,还有两处!”

  这…

  刘备的眼睛都瞪圆了,阿斗竟还…还发人深省了。

  还是两处?

  的确,刘禅这番鞭辟入里,深入简出的道理,言之凿凿的方略…让此间大堂内所有的人都惊诧不已。

  这还是那个…不学无术的阿斗么?

  话说回来…阿斗只是去了一次荆州,只是拜那关家逆子关麟为师,就…就能蜕变到这等程度么?

  此时的刘禅顿了一下,接着说,“云旗师傅的方略,孩儿自从回到蜀中后就想了许久,孩儿还特地算了一笔账,如今蜀中的田税之所以并不多,多是因为田亩并非在农人之手,他们看似晨曦而作,日落而归,一日日的操劳忙碌,可最终却依旧食不果腹,甚至不知道是在为谁耕种!”

  “反倒是那些地主豪绅,一个个富得流油,动动嘴唇,就能够换取堆积如山的粮仓…这种粮食的分配结构是不合理的…孩儿深省之处,便是如何让粮食的分配变得合理!”

  提到这个话题,刘禅深入的继续讲。

  “如果八成的农人掌握的仅仅是两成的财富,反倒是两成的地主掌握八成的财富,那这般资源的分配便是不合理的,便是巨大的隐患,可据我所知,在蜀中…何止是二、八分开,依我看…九成五的财富都掌握在那些地主的手里…如此这般,农人们哪里还能看得到希望?看不到希望?他们还要处理一大堆因为贫穷而滋生的苦难!他们每日的耕种只能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所以,把地给更需要的人,把粮食也分给更需要的人,这便是蜀中在耕地这一项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制约着其它各项问题的关键,除此之外…还有第二条发人深省的!”

  呃…

  刘禅的话几乎震慑到了所有人。

  粮食分配,耕地分配么?

  这就像是一个不合理却存在了几百年的规则,很多人知道这个规则,有官员,有士人,有农人,有百姓,有商人,也有地主…

  但就是这么一个存在了几百年的规则,却从未有一个人去触碰他,去推翻他。

  又或者说,从未有真正的农民起义获得过成功,就算短暂的成功,那些农民起义中的首脑人物也会重复一个个“屠龙少年”变成“恶龙”的故事。

  他们会制定出一项新的不合理的规则…然后周而复始的重复着。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是不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的!

  但…工人阶级的产生与发展,却离不开农民阶级!

  没有粮食,一切发展都是口嗨,都是枉然!

  “你…接着说…”

  刘备的声调都有些发颤,他的一双瞳孔瞪的无比巨大,此时此刻,他竟对刘禅接下来的话无比期待,望眼欲穿。

  “很简单,云旗师傅曾经提到过无数次现有耕地、粮食、财富分配的不合理,最重要的是耕地,是粮食…而这些,最一劳永逸的方法,云旗师傅也提及过,那便是六个字‘打土豪,分田地’,真正的还田于农…真正的让农人当家做主,作耕地的主人,也真正的做到耕者有其田!”

  “可…云旗师傅又说,现在这个想法太过超前,很难实现,要实现…必须要一步步的来,我深思的地方便是在这里。这个想法怎么就超前了?还田于农,对国而言,利于田税,对民而言,立于富庶,对三兴汉室而言,这是重要的保障…这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儿,我不懂…为何云旗师傅说太过超前,说要一步步来,若是我…直接就大刀阔斧的做,直接就把田从那些豪绅地主手中收回来…只要还田于民,蜀中的粮草必定年年聪颖,百姓们不缺粮食了,那接下来诸如…荆州沔水山庄的一系列工坊也才能真正的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三兴大汉也才更有希望!”

  说到这儿,刘禅顿了一下,他抬眼颇为严肃且郑重的望向诸葛亮,也望向刘备,望向法正…

  “孩儿觉得发人深省的地方就在于此,其它的…孩儿就不知道了,还望爹、诸葛师傅指教,也请爹与诸葛师傅替孩儿指点迷津,还田于民,这种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儿,怎么就不能在现在推行?”

  呼…呼…

  无疑,刘禅的话将此间的气氛推向了另一种形式的高潮。

  乃至于让刘备、诸葛亮、法正、赵云、糜竺、简雍、孙乾、杨仪、诸葛恪等人…一个个都惊住了,都震撼了。

  都觉得天雷滚滚,仿佛什么东西在脑袋里不断的轰鸣,脑瓜子都“嗡嗡”的!

  振聋发聩…

  好一番振聋发聩的话语!

  好一番真知灼见哪!

首节 上一节 1093/12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