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1225节

  张飞不甘心的痛呼,“大哥…”

  刘备缓慢沉重的转身,“退吧,按照我吩咐的,各军分别撤离,即刻撤离…”

  刘备转身回道营帐内,账外尤是传来张飞那高亢的声调,“大哥,弟弟我不甘心哪!俺纵是个粗人,却也知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一次不下汉中,那气就…就卸了呀!”

  反观大帐内的刘备…

  因为有影子的存在,他故意一个踉跄,做出沮丧的模样,他靠在桌案上,痛苦的咳嗽起来。

  “咳咳…咳咳咳…”

  他捂住嘴,可咳声却更大了,半晌之后,他方才痛苦难当的放下手,他默然凝视着自己的双手,这一刻,他无奈、茫然的身影被拉的狭长。

  …

  …

  阳平关上,夕阳西下,夏侯渊的手按在宝剑上,他那徘徊犹豫的身形将影子拉的狭长。

  贾诩则是眼眸微眯,静静地凝视着雄关下那狭窄的官道。

  这时,夏侯衡狂奔跑开,被绊了一下,扑倒在地,但他顾不得起身,抬起头满面狂喜地说,“爹,贾先生…蜀军撤退了,撤退了…”

  夏侯渊的剑落在地上,他身子一晃,似乎是因为几日的等待总算有了欣然的结果,他惊喜交加。

  夏侯衡则是爬起来,扶着夏侯渊,赶紧补充一句,“爹,是真的,我亲自去探的营…亲眼看到他们拔营西撤了…整个三军混乱不堪,哗然一片,不少兵士的口中都在抱怨着军中缺粮一事,就连刘备…听细作说,他将自己锁在中军大帐中,许久一动不动,谁也不见!爹,事不宜迟,我们的机会来了!”

  机会…

  夏侯衡口中的机会自然是指代贾诩的计划,出两支兵马,一支骚扰,一支阻截…不求力战,只求拖延,只需要拖得几日,蜀军断粮,那军中哗变…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这是一鼓作气擒拿刘备的计略…

  是大魏逆风翻盘的关键。

  夏侯渊显得很激动,“嗖”的一声,他当即拔出佩剑,口中吟道:“苍天助我立此大功——”

  然后,嘹亮的号角声响起,夏侯渊召集所有将士们前来会议。

  眼看着这几日的隐忍与等待就要收到成果,他的那激动、澎湃的心情溢于言表。

  反观贾诩,他是最后走入这会议的。

  他尤在思虑…

  ——『粮尽援绝,这总不会再生出什么变故吧?』

  夏侯渊已经朗声下令,“探子探得,蜀军化整为零向后撤离,我军应乘胜追击,阻挠起后撤!”

  “将军张郃何在?将军夏侯衡何在?”

  “末将在!”

  张郃与夏侯衡出列…

  “张郃,你引五千兵为先锋,夏侯衡,你引两万兵在后驰援,你们无需正面交手,只需不断的骚扰蜀军!蜀军军心溃散,无力再战,我会亲自率三万兵从阳平关出发…驻守险要,扼断其退路!我们前后夹击,耗也要把蜀军的粮食给耗干净了!”

  “是!”张郃与夏侯衡答道。

  就在各部将军各自点兵,就要引军出战之际…

  “报…急件…急件——”

  一名传令兵匆匆赶来,见夏侯渊正在向外走,脚步如风…这传令兵也顾不得别的,当即喊道:“大王有急件,不论蜀军如何动向,夏侯将军绝不能带兵出关——”

  …

  …

第650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

  不许出战?

  不许他夏侯渊出战?

  这什么意思?

  当这传令兵的声音传出,本就要上马的夏侯渊脚步一定,他大喊道:“为何大王不许我出关?我夏侯渊夙来身先士卒,每战必定冲锋在最前?我不出关?将士们如何卖命?”

  俨然,夏侯渊是在质问这传令兵。

  似乎是因为曹操下达的是死命令,且三令五申,故而这传令兵不卑不亢,直接迎上夏侯渊的目光,“大王只说不许夏侯将军出关,并未提及缘由,若要过问,将军当亲自问过大王。但若是出关,那便是有违王命!”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今日事关成败、胜负,本将军断没有龟缩城池的道理!”

  夏侯渊的话再度传出,声调激亢,倒是与这传令兵有一股针锋相对的味道。

  就在这骤然冷峻的气氛迅速笼罩于此间的时刻…

  贾诩似乎听出了什么,他“吧唧”了下嘴巴,略微沉吟了片刻,像是经过一个迅捷的脑回路,他想通了,也想明白了大王此番诏令的用意,当即,他站出一步。

  “夏侯将军切莫烦躁…”贾诩劝道:“谁不知道,将军所带神速营三日五百、六日一千,每战冲锋在前,士兵们受到将军鼓舞,故而各个死战,此亦为我大魏军中之美谈,但…今时不同往日啊。”

  “将军今日面对的乃是那大耳贼二十万兵马,是蜀军三路齐进,将军固然能出城击溃那大耳贼,可倘若阳平关战火起?或是敌军突然从下辨城走陈仓秘密出关呢?这些情况的突发都需要将军坐镇阳平关内运筹帷幄,此战…将军为帅,冲锋陷阵的事儿那是为将者之职!”

  俨然,贾诩的一番话成功说服了夏侯渊。

  尽管贾诩心里想到的并不是这个,但无疑…这一番话,极有效果。

  “文和说的有理…”夏侯渊那本就要翻身上马的姿势登时收回,他转过身,望向三子夏侯称:“称儿,你替为父去…”

  “我…”俨然,夏侯称没有想到,这么重要的任务,父亲会交给他。

  夏侯渊却是与其坚决:“昔日你与大王一同狩猎,弯弓搭箭,那袭击大王的猛虎都死于你的箭下?如今,不过是阻击一支绝粮之军?这是猛虎被拔去了爪牙?怎么?如此你反而不敢了?”

  夏侯称被这么一激,当即辩解道:“父亲错怪孩儿了,孩儿只是觉得…论资排辈,这么大的功劳还不应该落到孩儿的身上…”

  夏侯渊颔首,面上郑重的神色不变,“当年为父随你大伯陈留起兵,追讨董卓时,也是第一次带兵诛贼,沙场决战,不言退缩!今朝,为父坐镇中军,这份滔天的功劳就让给你了!也让你大伯听听,你不止能射杀猛虎,更能生擒那大耳贼!”

  父亲的一番话彻底将夏侯称的情绪激昂起来,他胸口起伏,郑重的一抱拳,“得令!”

  倒是张郃眼眸微眯,俨然,因为曹操的这道军令使得他有些踟蹰。

  ——『该不会是大王预测到这一战有什么危险吧?』

  也不知道是因为心生疑窦,还是别的…

  当即,张郃凝眉提醒道:“大王征战沙场多年,深谙用兵之道,精通用兵之法,如今下这道诏令,自是没有表面上那般简单,许是大王猜测到了什么,只是还未确认,依末将之间,不如派人先行去探查,秘密追逐那蜀军三日,一窥其是否真的断粮!若无疑诈,我等再出兵截杀不晚!”

  “三日…”夏侯渊的眉头紧凝,“三日,若是本将军的神速营,都足够退到梓潼了?到时候,人都没了?还截杀什么?”

  说到这儿,夏侯渊嘲弄似的望向张郃,笑问:“张将军本是我军先锋,怎么…在那八蒙山折了一臂后,就不敢出战击敌了么?若是如此也无妨,本将军只让长子率军前去,张将军就待在这关中,享受这份安乐窝里的悠然吧!”

  这是反话,是嘲弄…

  如此一番话,直接把张郃激怒了,“我从军三十载,沙场决战,何曾退缩?只是,今日不同,大王不会无缘无故下达如此诏令,此战我们需从长计议!万不可轻敌大意,一失足成千古恨!”

  夏侯渊点头,“从长计议?哼,这还有什么计议的?蜀军断粮,难不成…还能有粮食从天上掉下来,砸到那大耳贼的军中?说那么多废话,你到底做不做这先锋?你不做?有的是将军做?只是,到时候军中怕是会说,张将军何止断了一臂?这是在八蒙山把心气儿全给打丢了!”

  张郃一时间无言,但又不愿担上如此名声,只得单手抬起。

  “好,那末将便去!”

  听到张郃松口,夏侯渊这才缓缓笑出声来,一手拍向张郃的肩膀,“张将军,我两个儿子都去了,若不是大王这诏令,我亦会担任先锋,出征在外,身先士卒,你不会觉得本将军是要害你吧!”

  夏侯渊是尚义之人,从年轻时候能为杀人的曹操顶罪,就能看出一、二。

  他的心里只有大哥,只有大魏…

  反倒是张郃巧变制敌,是个善于思虑,心眼儿多如牛毛的将军。

  可…夏侯渊话都说到这儿了,他还能怎么样,只能郑重的说道。

  “将军放心,此战有我,有胜无败——”

  说到这儿,得令的将军纷纷便翻身上马前去点兵,察觉出些许端倪的贾诩想要对张郃说些诸如“千万小心”的话,可话到了嘴边,还是咽了回去。

  他只得心头喃喃。

  ——『看来大王是对那家伙有所忌惮哪!』

  ——『想来,大王也是拿不准,这汉中一战,那关麟是否参与其中,可终究…大王又不想放过如此剿灭蜀军的天赐良机,如果是这样…让残疾的张郃去试探,总是好过折损掉骠骑将军哪!』

  心念于此,贾诩的眸光闪烁。

  俨然,曹操的想法,老谋深算的贾诩,他的心里头…清楚着呢。

  或许,这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死道友,不死贫道!

  …

  …

  二十万蜀军撤离。

  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极难行走的山道,臃肿冗长的队伍,无一…不将撤离的速度一次又一次的放缓。

  黄忠不知道是计,看着这队伍不由得感慨道:“这么退,这要退到什么时候,莫说是两日之粮,就是再多十日之粮,怕也不足以退到梓潼啊。”

  赵云在一旁宽慰道:“黄老将军放心,不用十日,两日…差不多了。”

  俨然,知道一切真相的赵云,更坦然,心态也更平和。

  黄忠还想问,却听得赵云指挥兵士们的声音传出,“快,过来两小队…摘这树上的野果…动作要快…”

  随着赵云的吩咐,真的有两队兵马就在爬树。

  远远看上去,这支军队一边行军,一边爬树摘果、挖草料,既忙的是不亦乐乎,又显得很是滑稽!哪里还有一支军队该有的样子!

  反观另一边,张郃与夏侯称各自带着骑兵,一边奔驰,一边紧张的耳听六路,眼观八方。

  这种追逐战中,魏军骑兵的机动优势就得以完全展现。

  “将军…”一名兵士禀报:“前面五里处有一支蜀军的队伍,约有一万人,可兵士们垂头丧气,毫无斗志,甚至…在敌军将军的吩咐下,还在沿途搜刮野果、野草…整个显得狼狈不堪,宛若一群乌合之众。”

  听得如此吩咐…

  夏侯衡跃跃欲试,“好啊,如此羸弱之军,我等一番追击,怕是直接就垮了,又何需贾先生提及的反复骚扰?”

  张郃倒是有些狐疑,他是在八蒙山吃过亏的,是付出过包括一条胳膊在内的大代价的。

  故而,他显得十分谨慎,看着夏侯衡就要下令突击,张郃连忙抬手,“慢!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要谨慎,权且先保持五里的距离,继续探查,随时来报…”

  “喏…”

  眼看着亲卫就要去传令,夏侯衡不愿意了,他眉头冷凝。

首节 上一节 1225/12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