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1269节

  徐晃道:“夏侯将军所言极是,我们就静候郭将军的佳音吧…”

  曹操听到了这般争执,却也是不置可否,说到底,他还是对宗室将军更袒护些。

  见这原本升起的剑拔弩张的气氛被徐晃拦住,曹操索性转移话题。

  “倒是不知道洛阳那边如何了?”

  提到洛阳,徐晃连忙说:“就在方才还收到洛阳急报,算算急报发来的时间,文远将军多半就要到虎牢了,而现在的彰公子则是已经在强渡洛水,要强行夺下那河内郡了!”

  这话脱口,曹操的眼睛眯起,他沉吟了一下,方才问道:

  “你们说那关麟会不会对吾儿半渡而击呢?”

  话题刚刚引到洛阳战局。

  “报…报——”

  一个斥候连滚带爬的闯入了这军帐,他整个人是趴着的。

  他的面色惶恐之际,就好像…就好像他亲眼所见,看到了…看到了恶鬼一般的情形!

  那模样…

  至少三魂六魄被勾去了一多半儿!

  惶惶然便宛若一只丧家之犬般!

  …

  …

第675章 天谴已至,压力给到曹操这边

  这两年,曹魏的斥候、探马、信使、传令兵,无疑…成为了新晋的四大高危行业。

  就比如这一次,当这斥候连滚带爬的闯入了这军帐,他趴在地上,顾不得起身,禀报道:“禀大王,六万大军…六万大军没…没了——”

  不论他的神情如何痛苦、惊悚,可他的话无疑惊吓到了此间大帐中的所有人。

  “你说什么?”

  夏侯渊毫不客气的回应一声,连带着一脚踹在他的胸口上。

  这斥候被踢翻在地,却是连滚带爬的再度爬起,跪的笔直,“将军,将军…小的所言非虚,小的所言非虚啊!六万大军…阳平关出击的六万大军被…被埋伏在定军山入口,那蜀将张飞三声巨吼,石破惊天,竟是喊得山崩地裂,六万魏军悉数…悉数都被巨石埋没,都葬送在那定军山的入口。”

  这…

  随着这斥候的话再度吟出,夏侯渊的那再度伸出的腿,不由得缩了回去。

  第一次听到六万大军没了,他怀疑这斥候是谎报军情,是扰乱军心,可重重的一脚之后,他还这么说,那…那…

  那多半证明,他说的是事实——

  但…六万人?

  就是六万只猪站在那儿让蜀军去砍,也得砍上几天几夜吧?

  至于什么张飞三声巨吼石破天惊,山崩地裂,这话…唬唬三岁小儿还差不多!怎么可能?

  但…

  郭淮夙来谨慎,对此间地形了如指掌,若是两侧山石埋伏?他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一时间,无论是夏侯渊,还是曹操,眸光深深的凝起。

  在他们看来,这…这一切的一切都无法解释啊!

  就在这时,接二连三的探马纷纷赶回,一个个闯入这中军大帐,单膝跪地禀报道:“禀报大王,禀报夏侯将军,六万阳平关大军在定军山入口遇伏,被石块淹没,几乎…几乎全军覆没!”

  一个人说的还有可能是假的,可这么多探马同时表明…那无疑,无论是这六万魏军遇伏,还是他们因为山石碎裂全军覆没的这件事儿,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夏侯渊下意识的回头朝向曹操:“大哥…”

  曹操的一双虎目则是在满满的惊愕中显得有些无神,过了片刻,他方才问道:“那定军山入口处的石壁比铁都要坚硬,张飞的嗓子岂能吼破?而开凿那里的石壁,除非是蜀军大营…那刘玄德的兵马动了!他动了么?”

  “不曾啊…”夏侯渊连忙回道:“我已派威儿、荣儿密切盯着蜀军定军山上的大营,若是有动,当第一时间回报,即便是没来得及回报,可旦夕间覆灭我六万大军?蜀军必定是大举进犯,威儿、荣儿当会率手下直取其大营…可现在,什么情况都没有,那说明…”

  一句话说到最后,夏侯渊哑然了。

  他意识到一个可怕的事实…

  或许,刘备压根就没有出动大军,可即便如此,他们也能撬动两侧石壁,轻而易举的解决了这六万魏军,一劳永逸的解决了后路截断的风险。

  这…

  这说明蜀军还藏有大量的兵马!

  这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是噩耗中的噩耗!

  这时,夏侯渊不由得再度把眼眸转向大哥曹操的身上。

  曹操的双腿已是有些踉跄,他闭着眼,无语凝噎许久,像是才缓缓从这个悲剧的事实中醒转。

  他叹息道:“看来蜀军中有高人哪,是那法正?亦或者是…是那千里之外的关麟?”

  “报——”

  这时有一条消息传来,斥候连忙禀报,“禀大王,已经查明,埋伏阳平关六万魏军的是…是一支从蜀中驰援而来的兵马,他们也是这段时间屡屡奇袭我军各军团的兵马,约…约有三千人!其箭矢上均刻着一个‘禅’字,为首将军乃是…乃是那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

  呼…

  听到这一条传报,曹操与夏侯渊均是一言不发,显然还在回想,回想这个“禅”字,回想诸葛恪的名字。

  倒是一旁久久还未发声的贾诩,在沉吟了良久之后,喃喃吟道:“那大耳贼的儿子不正唤作刘禅刘阿斗么?至于诸葛恪,呵呵,琅琊少年诸葛恪,他们以前可都是在荆州跟在那关麟身边过的!”

  呃…

  也就是贾诩这一句话,让曹操与夏侯渊陡然间全明白了。

  如果这件事儿牵扯到那关四关麟身上,那一切的一切就都解释的通了!

  三千埋伏六万如何?

  呵呵,这两年来,这关麟一出手就泯灭超过十万魏军的战役还少么?

  “报——”

  有关定军山脚的情报犹如雨后春笋一般,这次的探马将更细致的情报送回,“禀报大王,夏侯将军,已经查明…导致山石碎裂的并非是那张飞的怒吼,而是那诸葛恪带领的三千蜀军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竟是将两侧山峦那坚硬如铁的石壁给生生炸开,还是在同一时间,因为发生的太快…六万魏军无处闪躲,那张飞又守住出口,故而…故而几乎全军覆没,郭淮将军、张既军师…悉数,悉数战死——”

  当这一道消息传出之时,曹操的神色肉眼可见的变得冷寂,变得暗沉如水,变得昏暗如墨。

  夏侯渊看出了大兄的心情,连忙斥退眼前的斥候与探马。

  “出去,都出去——”

  “喏!”

  随着这些探马、斥候整齐的声音,这些人一齐退出。

  可曹操那悲愤的心情并无半分的起色。

  是啊,他的优势本也就只有几万兵马,只有占得先机、先发制人。

  可现在…

  毫不夸张的说,他不惜声东击西、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调来十余万大军…如此费尽心力方才谋得的局面,一夕间全都葬送了。

  现在的刘备…退路畅通,粮道畅通,他才是真正的进可攻,退可守…

  最重要的是军心——

  六万兵士的折损,这足以将整个魏军的军心降至谷底,如果…如果蜀军在宣扬出那神话般的张飞三声怒吼石破天惊。

  这几乎类似于“天谴”,压力刹那间就全部都集中在魏军的身上了。

  再加上天子已经落入敌手!

  将士们心中会不会想…他们是在逆天而行?这…这才是最可怕的!

  心念于此,曹操的心情更添凝重,他咬着牙吟道:

  “鸣钟,所有文武帐中议事——”

  …

  …

  定军山上,蜀军大营。

  刘备站在一个山坡前,俯瞰着整个定军山糜烂的战场,不由得感慨道:“想不到,魏军中最擅长大军团调度的荀攸走了,可他的本事却被那曹孟德学了个精光。”

  之所以如此感慨,是因为就在方才,法正细致的为刘备复盘了一番这定军山的战场。

  连带着与官渡之前的白马、延津一战做出最直接、最横向的对比。

  白马、延津之战是曹操屯兵延津伪装渡河,迷惑袁绍大军也渡了河,曹操却出其不意的自引轻兵疾袭白马,解了白马之围。

  诚然这一战有关羽斩颜良的功勋,可战略上却是倚仗的荀攸的奇计。

  而在随军的谋士中,分工其实极其复杂,有专门在战前搞用将的;

  有专门刺探将士情绪的;

  有专门考察地形的,还有专门帮主帅分析敌方将领的;

  更有临机决断,在微观战场负责大军团调动的;

  曹操精于宏观战略的部署,在微观战场的大军团调动上并不擅长,而荀攸最擅长这个,故而利用疑兵、伪装、军团调动…助曹操声东击西赢了白马、延津一战。

  如今细细的去分析可见,定军山一战,疑兵、伪装…关中兵马的调度,这些…简直与那荀攸的奇策,与那延津、白马一战一模一样!

  法正也顺着刘备的话感慨道:“荀攸一生为那曹操献出了十二奇策…一策比一策奇,一策比一策险!曹操又极擅长学习,如今观其调兵…观其在整个定军山上的部署,可见已领会到这十二奇策的精髓…”

  说到这儿,法正顿了一下,然后思虑了许久,还是郑重的说,“主公必须要做出决断了,阳平关的魏军很快就会封锁助我们的退路,我们现在若要撤离还来得及,可若是依旧坚守下去,留给我们辗转腾挪的空间会越来越少…主公,理智的说,我该劝你放弃这一战,放弃这些离散的兵勇,即刻撤离…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可我却…却…”

  说到最后,法正欲言又止,俨然…一些话他想说却又说不出口。

  “孝直,我懂你的意思!”

  刘备转过身望向那定军山间的山道,“我一生以仁义、信义立足于世,我谋得宗室刘璋之疆域已是犯了不仁不义之罪名,然事急从权,天下黎庶多体恤于我,可…我刘备今日若背弃这数万离散的将士独自逃离?那敢问天下,还会有人站在我这一边么?我刘备岂不是成为那世间第一伪善,被世人…被万万世所唾弃么?”

  说到这儿,刘备“唉”的一声叹出口气,他的声音也带着些许颓然,“孝直啊,我知你临阵之部署,大军团之调度不亚于那曹魏的谋主荀攸,也知,倘若不是因为身后这支来自阳平关的数万魏军掣肘,你必不会被束缚住身手、拳脚,可事已至此,是我对不起你,让你的才华无法施展!”

  作为好基友,法正能读懂刘备,刘备也能读懂法正…

  他们是惺惺相惜,是臭味相投。

首节 上一节 1269/12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