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143节

  关羽惊呼出声,俨然,他也没想到,三弟会在这个时间出现在这里。

  张飞身边,杨仪也在,杨仪本想拱手向关羽行礼。

  哪曾想,张飞那大嗓门再度吟出,“二哥方才聊什么呢?在二哥面前,谁的尾巴敢翘到天上去?二哥不跟他计较,可俺张飞不许,俺替二哥把这尾巴给打下来!”

  “还有,啥曹纯、虎豹骑啊?说起这人,俺就来气!他要敢在俺面前,看俺不捅他一万个透明窟窿。”

  似乎是提起了曹纯,勾起了张飞某段不堪回首的记忆,他顿时气性就涌上来了。

  倒是杨仪…

  看透一切真相的他“吧唧”着嘴巴,心里嘀咕着。

  三爷呀…你还跟人家曹纯算账呢?

  人家夏侯渊的宝贝侄女儿,如今都成你媳妇了!

  还替伱生了张苞、张星彩这一对龙凤胎!

  真要算账,人家夏侯渊找谁算账去呢?

  当然,杨仪也只敢在心里想想,他是不敢得罪这位“张三爷”!

  迎上关羽的目光,他当即拱手。

  ——“下官杨仪,拜见关公!”

  ——“奉刘皇叔与诸葛军师之命,此番不远千里来此,只为考教一名公子!”

  …

  …

  ——完胜。

  这是战报中的前两个字。

  说起来,这两个字,其实很少出现在三国时期的战场。

  因为要做到“完胜”,条件太过苛刻。

  其一,必须是重创敌军,且己方毫无损伤。

  其二,必须是能对接下来的整个战局,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古代战场,能做到重创敌军、产生深远影响都极其困难,更别提…还要毫发无损。

  可…

  此刻,关家军中清点战果,书写战报的文吏,毫不迟疑的在战报中写上了“完胜”这两个字。

  的确是完胜…

  将近万余关家军,大多均是在远程射杀,或是车阵据敌,根本就没有近战,除非失足掉进山谷,否则根本没有机会损失一兵一卒!

  而,好不容易最后能短兵相交。

  可…敌人就剩下不到一千了,且丢盔弃甲,迎着那长枪就往偏厢车上爬。

  简直是毫无战意,只期盼着逃出生天。

  此刻的落日谷,也下起了瓢泼大雨…似乎上天也着意洗去,这山谷中到处都流淌着的鲜血。

  山谷中,隐隐约约还能传来哭泣声,这是被俘虏的虎豹骑兵士。

  也不知道,他们是在为为自己的前路担忧。

  还是为虎豹骑,这支百胜之师第一次如此狼狈溃败而哭泣不已?

  ——骄傲不再!

  一时间,就连暴雨拂地也遮不住这份悲戚!

  三千多具尸体…遍布于郊野,任人摘取,这些首级,随便拿出一些,都是极大的功劳。

  而关家军的晋升…全部是拿战功,拿敌人的人头换取的。

  不过…

  此刻的关家军,将近万人,没有一个人去贪这份功劳。

  这是因为,关家军继承了他们将军关羽最大的特点——要脸!

  他们知道,纵此地有三千多敌人尸体,纵此战…俘虏了数百虎豹骑,纵缴获的辎重、铠甲、兵器、战马都足够供给一支两千人的军队。

  但…

  这些跟他们没有关系。

  之所以能达成这样的战绩,不是因为别的,只因为那连弩的“无坚不摧”,只因为那偏厢车的“坚如磐石!”

  这一刻的他们,一个个只是呆呆的望着偏厢车,痴痴的望着那连弩上刻着的名字。

  不由得,发至身心的感慨。

  ——『这黄老邪,还真是强大呀!』

  除此之外,还有四公子。

  得知是“引蛇出洞”,“请他们的将军大公子出兵”的是四公子后,每一个关家军,都不由得朝四公子竖起大拇指。

  引蛇出洞…

  瓮中捉鳖…

  这番布局,这般谋算,四公子的功劳…当与那黄老邪并驾齐驱!

  ——『四公子,也很强大呀!』

  …

  …

第116章 曹子孝,我恨你,我要杀了你

  “这是大功一件哪!”军帐中的关兴颇为兴奋,隔着门,望向那被雨水冲刷着的战场,“将士们若知道四弟便是那‘黄老邪’,还不知道会如何的惊讶?”

  “不能告诉他们。”关平连忙摆手,“如此一战,‘黄老邪’势必会成为众矢之,成为曹魏所有将领心头之恨,四弟又不识武,暴露出去反倒平添了许多危险。”

  “是啊…”关索也附和道:“如今知道黄老邪身份的除了父亲、马良军师、周仓叔外,唯独我们兄弟三人,便是出于保护四哥的目的,也不该把这事儿泄露出去。”

  关平与关索的话让关兴恍然大悟。

  他敲着脑门,连连点头。

  过了片刻,他话锋一转,“这一仗打的真是过瘾哪,虽功劳是四弟…不,应该说功劳是‘黄老邪’与‘四弟’的…但咱们兄弟,连同这些关家军也算是与有荣焉吧!”

  与有荣焉…四个字,关兴特地加重了语气。

  似乎有点意味深长的味道。

  毕竟,歼灭虎豹骑三千,俘敌一千,缴获军辎无数,这份功劳…就算“黄老邪”与“关麟”两个人,吃得下么?

  关兴是渴望分一杯羹。

  需知,关家军是按照汉军的军制。

  五人为伍,十人为什,伍长之上是什长,五什一队设队长,两队一屯为屯长,两队一曲有军侯,五曲一部设司马,三曲一军设校尉!

  这么大的功劳,关兴作为屯长,但凡分到一些,那自是少不得扶摇直上。

  或许可以晋升为军侯,甚至破格升为司马也说不定。

  与其它的兵士晋升不同,作为关羽的儿子,关兴自不用为了恩荫妻子、扬眉吐气而努力,他只是渴望在父亲的面前证明自己。

  而证明自己最直接的方式,便是手下有更多的兵马。

  然后,像是大哥关平一样,能主导一场战役。

  当然…关兴并不贪婪,首功…他还是要让给四弟关麟,以及那位并不神秘的“黄老邪”!

  他只要“一点点”功劳就好。

  越是往这边去想,关兴越是兴奋…仿佛他已经如愿成为军侯、成为司马了。

  只是…

  关索的声音像是泼了一盆冷水,“弟提议,把所有的功劳都归于四哥与黄老邪!”

  啊…

  此言一出,关兴一怔。

  心里嘀咕着。

  ——『五弟的意思是,战报上,一点儿都不留么?』

  当即,关兴质疑道:“的确,四弟的引蛇出洞,与设计布防,至关重要,这偏厢车与连弩的发明对于此战更是举足轻重,可…我们没有功劳,总归也该有些苦劳吧?”

  不等关兴的话脱口。

  关平的话接踵而出。

  “这件事儿上,我支持五弟。”

  关平表态了。

  而随着他的表态,关索会意的笑出声来,关兴的脸色则是有些古怪。

  “大哥…”

  关兴还想争取,却被关平伸手止住,他解释道。

  “如今父亲与四弟的关系如何?安国也知道的一清二楚吧?父亲正生着四弟的气,四弟也寸步不让,他们是针尖对上了麦芒啊!也正是因此,四弟才会找到为兄,让为兄带一支兵马前来埋伏…也才有了这场大捷。”

  “可…安国你可想过,父亲与四弟争执的焦点是什么?四弟在得胜桥时那翻激昂的述说,又是为了什么?”

  “不都是因为父亲不给四弟兵马,不封他军衔,乃至于武库中的兵器,都不许四弟的部曲佩戴么?”

  讲到这儿,关平的话愈发的语重心长,“为兄且问安国,从你内心出发,你来说,依伱之间…四弟该领兵?该有军衔么?”

  这…

  关兴下意识的抿了抿唇,如果是昨天,他一定会直接且坚定的回答——不该!

  关家军中,怎么能有一个不识武艺,手无缚鸡,还妄图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呢?

首节 上一节 143/12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