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209节

  刘备让张飞来求医,现在倒好,这神医自己都快“嘎”了。

  完犊子了!

  这事儿,不彻底…完犊子了么?

  …

  …

  长沙郡,捞刀河畔。

  一处不起眼的农舍,院落中,一个四十岁的妇人正在抚琴。

  尽管岁月的痕迹作用在这妇人的脸上,平添出了许多细纹…

  可这些,依旧无法遮掩,她那绝美的身子,与面颊上的“风韵”…

  这把年纪,尤自这般风韵,很难让人想象,她年轻时…会是何等的倾国倾城,国色天香?

  “——铮铮铿铿…”

  琴声响亮,又富有节奏,随着调声起,琴声变得激越铿锵,似是饱含着抚琴者无尽的幽怨、悲愤之意。

  就像是一个人在向命运抗争。

  可行至曲中,声调又委婉悠扬了起来。

  似是…在无尽的抗争过后,一切又归于沉寂。

  整个下半首曲子,就像是抚琴者…心灰意冷之下,选择随波逐流,任凭这时代的巨浪将她淹没,将她化为一粒尘埃,与世浮沉。

  突然,“铮”的一声…

  琴弦崩断…像是老天爷再度给“命运”添上了一抹不公,未到曲终,琴声却戛然而止。

  “咳咳咳…”

  就在这时,里屋传来剧烈的咳嗽声。

  原来是屋中还躺着一个六十多岁的老者,虽是年迈,可他看似无比的慈祥,究是躺在病榻上,尤自不减医者才特有的稳重与端庄…

  他正是著写出《伤寒杂病论》,解决了曾肆虐大汉,致使其老家十室九空伤寒难题的…当世“医圣”张仲景。

  “——咳咳!”

  伴随着又一阵的咳嗽,这一声似乎更严重了许多,张仲景的嘴边满是血迹,这种从喉咙中咳出来的血,最是痛苦。

  女人连忙拿丝帕去擦拭…

  张仲景却摆摆手,“他…他们回来了么?”

  张仲景一生钻研医术,并未婚配,更无子嗣,他提到的“他们”是他的三个弟子——王叔和、杜度、韦汛。

  按照《后汉书》的记载,张仲景的这三个弟子中。

  王叔和尤其擅长儿科,被称之为儿科鼻祖;

  杜度器宇深重,获其师之传,亦成名医,人称“上手名医”。

  卫汛著有《四逆三部厥经》、《妇人胎藏经》及《小儿颅囟方》,在妇科与儿科领域颇有造诣。

  当然,如今的他们还很年轻,依旧陪伴在师傅张仲景的身边。

  至于照顾张仲景的女子,她姓“任”,乃是张仲景二十年前曾赴南阳行医时,救下的一个女子,那时这女子不过豆蔻年华,却是刚出月子,心灰意冷,几欲寻死。

  张仲景为了救她,就把她收在身边,一边医治,一边开导。

  到最后,张仲景得知其身份,将她收为义女。

  一晃…

  已经二十年过去了。

  因为膝下无女,二十年来,张仲景对此女视若己出,此女也将张仲景视为亲身慈父。

  “义父先喝口水…他们三个还没回来。”

  女子端来水,一口一口的喂给张仲景。

  张仲景只是轻轻抿了一口,旋即叹出口气,“虽均是伤寒,可马栏山的李三、关山的许老太、城里的杜氏…均是不同症状,受病有深浅,使药有重轻,三分需外治,七分靠内养…我担心他们…他们…咳咳咳…咳咳咳…”

  又是吐出了一口鲜血。

  哪怕在病榻上,不能坐堂。

  可…张仲景依旧没有忘了他医者的责任,每每夜晚,他就会让三个弟子,将他们今日诊断时遇到的疑难病症讲述出来,然后详加指导,教授他们如何诊治。

  每每弟子再度诊断,张仲景也会担心…担心弟子经验不足,问错了脉,用错了药。

  这倒不是张仲景信不过弟子。

  要知道,《伤寒杂病论》中用辩证法记载了二十二篇有关“伤寒”的文章。

  其中更是有三百九十七条治法,载方一百一十三首,共计五万余字,单单竹简就用了三十卷。

  除非张仲景自己去问诊、下药…

  否则,许多病症病理类似,极容易因为疏忽,而导致治疗的南辕北辙。

  女子托着丝啪,让张仲景将血咳在丝帕上。

  她则忧心的问:“义父总是救人,可…可到了最后,又有谁来救义父呢?”

  张仲景回道:“医者仁心,为父只愿勤求古训,心怀济人之志…其它的,随他去吧,随他去吧…”

  “可…”女子在垂泪,她嗓子宛若哽咽住一般、

  过了半天才开口,“二十年前义父在南阳救了女儿,可…可现如今,女儿看着义父身患如此伤寒,却…却无能为力?有时候,女儿真…真的恨不得用女儿的命换义父的命…义父留在世上,比女儿有用太多了!”

  说到最后,已经是声泪俱下,声嘶力竭。

  “咳…”张仲景的咳声戛然而止,他努力的伸出那虚弱的手,不断的轻抚着眼前的义女。

  过得许久,他方才喃喃:“伱…你经历的更多,你…你更是苦命人哪!”

  就在这时…

  “——师傅。”

  三个男弟子的声音远远传来。

  女子连忙用袖子擦拭了一把眼角的泪水,她勉力的挤出几许笑容,旋即起身出门迎上。

  他们三个正是义父收下的年轻弟子。

  ——王叔和、杜度、韦汛!

  “你们师傅正念道你们呢?”

  “师姐、师傅放心…”那为首的弟子不过二十岁出头,可看似十分聪慧,单单从女子的话中,都猜到了师傅的担忧。

  他一脸笑吟吟的模样,大声喊道:“都治好了,药到病除,乡亲们还送了我们一只鸡、一只鱼,今晚正好都炖了给师傅好生食补。”

  “是啊,用了师傅的方子,自是药到病除!哈哈…”

  因为治愈好了病患,张仲景的心情也像是大好。

  他勉力的也笑出声来。

  一时间,这不起眼的小屋内外,满是欢声。

  只是…

  在这里,谁都知道,他们的师傅,这位无比虚弱、浑身冰冷的老者…

  他以残存的“病体”扛到如今,究竟忍受了多少痛苦?

  他想洒脱一点,彻底放手,可他又不能这样,他必须把这医治“伤寒”的本领传给他们。

  所谓——得人不传,恐成坠绪!

  …

  …

  江陵城,此刻的关麟,坐在太守府的书房,正揣着下巴。

  张星彩坐在他的身侧。

  对面主位上跪坐着的则是太守糜芳。

  关麟跟着糜芳到太守府,可不仅仅是为了那一千部曲的“债务”,可不是为了混一顿饭。

  他是来谈合作的。

  合作那“软绵绵防侧漏的小翅膀”!

  自打一大早,张星彩提出,还需要这“小翅膀”时,关麟就即刻派人去告知贼曹掾属的马秉。

  让他试着先用之前晾晒好的“纸张”,配上棉花…

  加工一番,看能不能今儿个就制造出来几个。

  除了给张星彩解决燃眉之急外…

  糜芳这边,既是谈合作,也同样需要样品哪。

  说起来,关麟知道糜芳是有门路的,他既有能耐把军火倒卖出去,就一定有能耐…能把这“小翅膀”也给贩卖出去。

  ——北方氏族林立,不差钱的多,市场还是很广阔的!

  只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干。

  哪怕是等到下午了,贼曹掾属那“小翅膀”的样品还是没有送来,这就有点尴尬了呀。

  关麟已经派人去催促…

  当然,关麟是知道的,其中有一道工序,将纸浆晒干,这需要大量的时间。

  但是,关麟等不起啊!

  他派人去告诉马良,让人扇风,加快吹干,今儿必须送来“样品!”

  反倒是糜芳的眼珠子转动…

  他也等了俩时辰了,可关麟口中的“生意”还没送来。

  糜芳都寻思着,是不是这小子在唬他呀?

首节 上一节 209/12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