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253节

  在古代,能被冠以“上手”这样称呼的,那无异于在临床、内外科领域都有极强的造诣。

  至于卫汛,他编撰的《四逆三部厥经》、《妇人胎藏经》、《小儿颅囟方》在魏晋时代享誉盛名,只不过,这些多以失传。

  唯独《小儿颅囟方》尚存有一些条文记载于《永乐大典》之中!

  不夸张的说,他的能力,是足够将医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而这…也是关麟选杜度与韦汛的原因。

  关麟没有将王叔和带来,是因为他擅长的是儿科,科目不对。

  偏偏他又擅长脉学,这对留下来照顾张仲景的病情有所帮助。

  而杜度的“上手”与韦汛的“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或许…更有益于他们从这冗杂的医书中,互相论证,从而寻觅出能治愈张仲景“重度伤寒”的方法。

  ——关麟能做的,只有这么多了!

  “其实…”张星彩意味深长的接着问,“云旗弟明明可以告诉他们真相,何必去做这个恶人?”

  “真相?”关麟笑着一摊手,“真相重要么?人们只愿意相信自己主观臆想的东西,谁会在乎真相呢?”

  “这杜度与韦汛早已把我当成坏人,我若说这些医书是救他们师傅的?他们会信么?保不齐,非但不信,还要以为我是害他们师傅的,从而宁死不屈…”

  “现在就挺好…他们把我当坏人,为了能出去这牢狱,为了能在张仲景面前尽到最后的孝道,他们会不遗余力的去背诵,去记忆…若是将这些医书都谙熟于心,倒背如流,或许,就能创造奇迹吧?”

  关麟一口气解释了一大堆。

  其实,他不是个特别在意别人眼光的人。

  他做的每一件事,下的每一步棋,都是为了能在这乱世中活下去。

  为了能让他爹,他哥,他姐,他弟活下去。

  也为了能让大伯、三叔、诸葛军师、法正军师以及这‘济世救人’、‘好人当长命’的张仲景活下去。

  还有太多…太多“季汉”的人活下去。

  他是一个逆子不假!

  可逆子表象下,他需要背负的东西,又何其之多?何其之重呢?

  …

  …

  冬夜,斥候策马在小道上疾驰,他在襄阳城门下马,跌跌撞撞的上前去砸门。

  城楼上探出了一个守卫,厉声问:“什么人?”

  斥候回报:“江夏斥候,八百里加急军情要上报满府君!快开门——”

  楼上的两个守卫小声私语,大门缓缓开启,发出艰涩的声响。

  斥候上马一跃而过,凌乱的马蹄声惊醒了沉睡的襄阳。

  建安二十年冬。

  关羽引兵出江陵,兵分三路,兵锋直指江夏的屏障——沔口!

  白日一战,偏厢车、连弩之下,文聘军进退维谷,退入沔口。

  整个沔口之外,满是曹魏残破的兵器、旗帜,还有死去的兵卒!

  今夜,关羽大军于沔口安营三处大寨,互为犄角。

  ——局势迫在眉睫,间不容发!

  …

  …

第167章 老爹,咱能不能心里有点数?

  襄阳城。

  牛金与一干部将,都汇聚在衙署大堂,牛金急的直搓手,其余几个部将也在窃窃私语。

  有文官问:“怎么输的这么快?枯水期之下,河道水位低,骑兵可踏河而过,文聘将军手中握有襄樊骑兵,不应该如此溃败呀!”

  另一个文官低声道:“你没听说曹纯将军与虎豹骑是如何被困在落日谷的么?”

  这…很明显。

  方才的文官一怔,连忙道:“你的意思,又是那连弩?又是那偏厢车?”

  这时的满宠匆匆从内室出来,他明显是从睡梦中被唤醒,束发没有带冠,内里穿着睡衣,赤足踏一双木屐,急声道。

  “怎么回事?”

  有文吏忐忑的呈上军报,连连禀报道。“方才接到江夏战报,关羽引大军抢占荆江,于今日正午在荆江处与文聘兵马交战。”

  满宠皱着眉接过军报,问:“伤亡几何?文聘如今在何处?”

  牛金与一干文武不安的对视,满宠察觉了不对,展开军报仔细一看,震惊地瞪大了眼睛。

  他难以置信的自语:“骑兵竟会伤亡过半!”

  牛金拱手:“满府君,枯水期本利于我北方骑兵,可那关羽仗着偏厢车与连弩,于荆江摆下阵仗,文聘将军破不得阵,伤亡过半…如今荆江已经被关羽控制,江夏与襄樊被关羽分割成两截,当务之急是想办法联络到文聘将军,防止江夏北境落入那关羽之手。”

  牛金接着说。“若江夏以北归于关羽,那…那襄樊将彻底孤立无援,三面受敌,如此…不等曹丞相赶至襄樊,怕是…怕是就完犊子了!”

  难为牛金,本是曹仁家的一个种地的,这些年跟着曹仁走南闯北,也涨了不少的见识。

  满宠听到这些,哪会不知干系重大。

  襄樊距离东川何止千里?如今,莫说是曹丞相支援,怕就连曹仁遇刺的信笺,他都尚未收到。

  等他赶来主持大局,势危矣!

  这…

  好一个迫在眉睫、间不容发的时刻啊。

  “鸣钟击鼓,召集所有将军、幕僚来衙署议事!”

  沉睡的襄阳城,忽然间响起一阵铿锵刺耳的钟声。

  一个刚刚败退回来,面色尤有些狼狈的将军,正在退往城中,突然听到这钟声,不由得抬头。

  一旁的甲士问道:“文将军…这是满府君。”

  “嘘…”这将军比出一个食指,他小声提醒道:“莫声张,如今…那关羽在江夏,他不知我在襄樊,而这…是我胜他唯一的机会!”

  …

  …

  一幅巨大的舆图挂起。

  上面标记了几个点,襄阳、樊城、文聘沔口大营。

  而在这中间,还有四处,其中三处呈犄角之势,是关羽设下的兵营。

  最靠近沔口的是中军,西侧靠近襄樊的是关家军囤积军械之所,靠近江夏以南的则是关家军囤积粮草之所。

  除了这三处外,还剩下一处标记点,则是‘伏虎山’、‘卓刀泉’那石碑附近,停靠关家军船舶的地方。

  今晚,关羽特地召集一众军官议事。

  关平、关兴、关银屏、关索都齐聚于此。

  倒是,因为被军务耽搁关羽与周仓还没赶来。

  白日里打了胜仗,一干关家子女的心情都不错,趁着父亲没来。

  纷纷聊起一些有趣的话题。

  “也不知道,‘伏虎山’、‘卓刀泉’的答案,四弟能否答出来…”

  关银屏掰着手指头,不由得想到关麟那边。

  今日,她也上战场了,指挥着手下一百连弩手,从侧翼发出连弩,中距离重创了文聘的兵马,击乱了其阵型,为父亲关羽的突袭创造了条件。

  志得意满之余,她开始畅想。

  若是四弟能回答出那‘伏虎山’、‘卓刀泉’的答案。

  父亲就会给她加兵一千。

  那她就可以指挥一千连弩手,自然,于战场上是无往而不利。

  “三姐既已选了四哥,那何必多虑?”关索对四哥关麟,那素来是怀揣着满满的信心,他笑着道:“这荆州的事儿,就没有四哥不知道的,倒是…”

  因为大捷,大家伙儿都颇为高兴,关索就朝关兴开起了玩笑。

  “倒是二哥,倘若二哥输了,一千兵可拿不出来…到时候,去后勤做一年军需官,怕是要把二哥给憋坏了。”

  “莫高兴的太早,等四弟答对了再说吧!”

  关兴一如既往的板着脸,就跟关羽一样。

  一干儿子中,就数关兴是最像关羽的儿子!

  还是关平感慨道:“往返此间,多有驿馆,飞鸽更替十分迅捷,一日之内,信笺就能传到长沙…算算时辰,今夜…差不多四弟就能收到了。就是不知他收到后是一筹莫展呢?还是…对答如流!”

  “大哥希望是哪个呢?”关银屏饶有兴致的问。

  “我嘛…”如今的关平也是三十五岁的人了,相比较这些年轻的弟弟妹妹们,他更沉稳许多,他看看关银屏、关索,“我自然希望四弟能答出来了…”

  说到这儿,他不忘看看关兴,“当然,为兄也不想自己与二弟输…”

  “输了就输了呗,那怕什么?”关索连忙道:“不就是去后勤军中做军需官么?四哥跟我讲,当年平叛黄巾时,那曹操也是从军需官做起的!”

  关兴打断道:“明明是骑都尉,你却说军需官。”

  关索直接解释。“那是因为,起初的将军皇甫嵩看不上曹操,觉得他是靠裙带关系才当上这骑都尉的,直接打发他去后勤做军需官了!”

  “倒是这后勤‘军需’最是锻炼人,四哥讲,大到记录军备物资,从国库接收多少?每天发放多少?还需要多少?整个训练其间还有多少天?先头、后勤部队发送粮食需要提前多少天。小到,各个兵勇的赏赐,每日两餐吃些什么?都要亲力亲为…乃至于,所有账目每天需早晚两次报备军司马,以便将军掌握具体的情况。”

  关索说了一大堆。

  关兴不以为意,他一向看不起那些后勤运输的。

  关平却有些惊喜,“五弟…这些当真是四弟告诉伱的?”

  “是啊…”关索仿佛被打开了话匣子,“四哥还说,军需官的话,最累人的还不是这些收发粮草的杂务,而是各个兵工厂运送军械的时间,根本就无法保证。”

首节 上一节 253/12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