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315节

  “可若只是如此,我张仲景是欠恩公一条命,或许会报恩,却绝不会认主。可若是再加上恩公的才学,恩公胸藏的医书千卷,呵呵…我张仲景行医半生,如何看不出,那《千金方》,那《唐本草》的博大精深,又岂是山野村医能够编纂而出?公子对医理、药理见解之非凡,让我佩服不已,如此才学…我张仲景身为杏林中人,如何能不趋之若鹜?此为报恩,此为赎罪,此亦为品学恩公之医理啊!”

  惊讶不说,单单听到张仲景要学自己的医理,关麟就觉得怪怪的。

  他虽是后世中医学专业的学生,但无外乎是多背下了几本医书、药书。

  这些在后世一点都不值钱,会背的人多了…

  中医真正值钱的是师徒弟子间手把手的传承,是丰富的行医阅历与经验!

  谁曾想,他背下的这些医书,在张仲景眼里却是无比宝贵的财富。

  他关麟倒成奇货可居了。

  所以…

  关麟始终觉得,他的医术…就是给张仲景提鞋都不配。

  突然,变成人家张仲景主动给他提鞋,这就多少有点…

  咳咳…

  当即关麟不好意思的轻咳出声。

  “恩公不必多虑。”张仲景的话还在继续,“我张仲景今日携弟子、义女认主,并非是我等下贱,也并非是我等自轻,恰恰相反,乃是我等作为杏林中人,以济世苍生为己任,恩公胸有方剂万千,却未入杏林,此为杏林之损失!”

  “我不敢奢望恩公入杏林济世救人,我也能感受出来,恩公必是在用另外一种方式,救济苍生…我更不敢偷学恩公之方剂,于是只能认恩公为主,求为恩公效力的同时,习得一方半剂,也让恩公的医术能够在杏林发扬光大,让杏林中人更多的救人于疾苦…”

  “我张仲景一生所求,乃治病救人,依附于恩公,既能报恩,又能救人、更能使恩公方剂流传于世,造福万万千千之黎庶,如此何乐而不为呢?”

  听到这儿,关麟面色微变。

  张飞却听得热血翻涌,连忙嚷嚷道:“云旗?你特娘的今儿个怎生扭扭捏捏的,就不是认你做师傅?认你做义父?主仆而已…门客而已,仲景神医都说到这份儿上了,至于这么犯难嘛?”

  张星彩也望向关麟的,亦是一副期翼的眼神。

  像是劝他接受。

  话已经说到这份儿上了,关麟觉得再推迟就显得有些装逼了,人家张仲景都自降身份,他还总考虑着戳脊梁骨的事儿,格局就小了。

  再说了,无论是救法孝直,还是两年后的东方世界的那一次“瘟疫”大劫…

  张仲景此人,至关重要啊!

  心念于此,关麟总算开口,“既仲景神医坚持如此,我若再推迟就显得矫揉做作了,不过…我倒是要与仲景神医约法三章!”

  “主公但是无妨…”

  “仲景神医切莫称我为‘主公’,认我为主是仲景神医执意如此做,可对外,仲景神医只需唤我云旗即可,莫要喊什么‘主人’、‘主公’的,让我爹、三叔、大伯听到笑话,至于仲景神医的弟子,可唤我一声‘公子’,既已是自己人…就都莫要见外,而我则称呼仲景神医为‘先生’,称呼诸位为‘师兄’、‘师姐’…”

  “如此条件,若仲景神医不答应,这认主之事就此作罢。”

  说到底,这世道…“主公”这俩字能乱叫么?

  叫不好,脑袋就没了。

  “这样么?既主…呵呵,既云旗公子这样讲,那我与一干弟子遵守既是!”

  张仲景拱手,连忙更改了称呼。

  “还有一点…”关麟眨巴了下眼睛,他郑重的问张仲景,“我有一个想法,将所有荆州杏林中医术高明之人均收编入官府,在各郡县开设官医署,能一日医治成百上千人,凡是诊断费用、药材费用,由医署定价…统一管理,统一培训,医署中的医者均享有‘官籍’身份,不再私自牟利,由各地官府发放俸禄?仲景神医觉得…是否可行?”

  这一番话,关麟表情严肃,问的是一本正经。

  是啊…

  奇货可居的张仲景如今机缘巧合之下已经成为了关麟的门客。

  那关麟可太有兴趣在荆州与巴蜀…搞出点动静了。

  ——整合杏林资源。

  ——搞一个官方背景的“医院”!

  ——搞出一批医术精湛,有官府编制的郎中、大夫!

  ——再由关麟提供医学教材书籍,由张仲景负责培训,那…这岂不就是——神医训练营!

  而这一套组合拳打下去。

  或许,两年后的那场大瘟疫,对于曹魏,对于东吴是大祸临头,可对于蜀汉…就能够轻而易举的化解。

  需知…

  在历史上,原本三国的博弈中。

  曹魏之所以资源上总是源源不断,蜀汉的资源总是极容易匮乏,除了一个矿打九个矿外,最重要的就是人口。

  而对此,曹操简直发挥出了极其“不要脸”的精神。

  那就是每到一处,强制将本地的百姓移民到他的地盘。

  就比如汉中,曹操打下来以后,将张教主的八万多教徒迁到了洛阳和邺城,非教徒者更是几近搬空。

  而在古代,往往大规模的徒民,大量的人口就会死在路上。

  迁入关中的人也会不满,好不容易在汉中扎下了根,那边气候与生活也不错,你说迁就迁…日你曹阿瞒大爷的。

  另一方面,迁入地的原住民也会怨恨,别说古代,就是后世一个城市大规模的迁入农民工,官老爷都要头疼,如何安置了。

  方言、习惯、约定俗成的规矩都要磨合,少不了几万张怨声载道的嘴。

  但是曹操的态度很明确,你们迁移的路上爱死不死,爱怨恨不怨恨,反正能多迁入曹魏地盘一个百姓,他曹操就不亏。

  哪怕是死在路上,也好过在巴蜀为蜀汉的大业“添砖加瓦”。

  基于曹操的这个“非常”手段,曹操越打,人口越多,蜀汉的则越打人口越少,到后面…生产力与兵员,自然严重不足!

  而觊觎这个问题。

  关麟就琢磨着,有什么办法?能让这些百姓想方设法“偷丶渡”回来?

  至少…目前为止,关麟能想到的就是医院,大疫来临之际。

  哪里医疗资源丰富,哪里能救命,那百姓们不用宣传,就是不要命了…也得往那儿迁!偷着也要迁!

  这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倒是张仲景,听过关麟要“整合杏林”的想法,他露出一脸的惊愕装。

  旋即反问:“云旗公子当真要如此做么?”

  “——当真!”

  “此事颇为大胆,我也不知这些杏林之人作何感想?”张仲景顿了一下,“我倒是能将他们聚集起来…”

  不等张仲景把话说完,关麟豁然起身,“这就够了,只要能聚集起来,那我有办法让他们加入官医署!”

  关麟的眼眸中金光闪烁。

  就宛若,这荆州中医院——他是开定了!

  …

  …

第192章 有云旗这个领袖在,年轻人可不好惹

  诸葛恪席地坐在一处军帐里。

  他眉头紧蹙,看着面前摊着的那封关麟交给他的竹简,旁边的蜡烛在昏暗的夜色里一跳一跳。

  廖化进来说,“你今天也真是走了狗屎运了,如此那般胆大包天的对关公说话,到最后,关公竟都没有责罚你。”

  诸葛恪冷笑着说,“这说明云旗公子说的是对的,我是他的人,关公最多只敢吓我,不敢动我。”

  “呵呵…”听到这儿,廖化就“呵呵”了。

  ——『云旗公子那是关公的儿子…你算个啥呀!』

  一时间…

  廖化不知道是该赞扬诸葛恪初生之犊不畏虎呢?

  还是感慨,又是一个要坚持在作死之路上走到底的。

  终究…

  一路星夜兼程的赶来,两人又都是为云旗公子办事儿。

  两人间的关系似乎莫名的就拉近了不少。

  廖化提醒道:“伱别以为这次是替云旗公子办事儿就有恃无恐了,关公素来严苛,也仅仅是对云旗公子网开一面,你与云旗公子不同,方才你吟出那让关公下罪己书的信笺时,我浑身是冷汗直冒,就快要吓死了。”

  “关公最后不也没有责罚我!”诸葛恪迎上廖化的目光,“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云旗公子的眼界果然非同一般,他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而按照这个去推断,或许…他提议让关公放弃襄樊,改攻江夏,这个主意是对的。”

  ——呼!

  廖化长吁出一口长气,一摊手,“江夏是好打,可架不住襄樊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究竟打哪个?谁知道呢?”

  就在这时…

  诸葛恪眼珠子眨动,他缓缓起身感慨道:“如果我所料不差,究竟打哪个,已经有定论了…”

  “啊——”俨然,廖化并不能理解诸葛恪这话的意思。

  诸葛恪换了一种说法:“在打襄樊,还是江夏的问题上,云旗公子已经赢了…还是稳操胜券!”

  “你在胡说些什么?”廖化一边把手伸到诸葛恪的额头上,他发现,这额头也不烫啊,怎么就开始说胡话了。

  诸葛恪笑了笑,“廖主薄你想啊,前面…刚刚有关麟公子成功预测到文聘烧船的行动,关公借着这条情报大获全胜,现在,云旗公子又借我之口,讲述出…关家军若征襄樊,十死无生,身首异处…”

  “若廖主薄你是一名普通的士卒,你会怎么想?你会是何种态度?不用多久,这条消息就会传遍三军。到时候…若是攻江夏,士气会如何?可若是关公一意孤行,尤自攻襄樊,士气又会如何?”

  这…

  廖化也是深谙兵法、韬略之人,如今被诸葛恪这么一提醒,他像是刹那间恍然大悟。

  “噢…原来是这样!”

  他伸手敲了敲脑门…他像是一下子就看懂了云旗公子布下的这个局。

  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啊!

  四公子从来就没觉得诸葛恪有能耐成功说服关公。

首节 上一节 315/12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