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345节

  可因为在初平二年,黄祖将孙坚射杀。

  黄氏一族江夏正脉与孙氏一族结怨。

  黄祖多次率部与东吴军队交战,射杀凌统他爹凌操,孙权的好岳父徐琨等人…

  最终在建安十三年,被周瑜的敢死队击败,兵败被杀。

  而他手下这支江夏水军自不可能投降东吴。

  辗转反侧,一部分归于荆州的长公子——刘琦。

  刘琦重病乃至于殒命后,又辗转到了关羽的手里。

  在关羽的打造下,成为了汉末罕见的精英级水陆两栖兵种——关家军。

  这也是为何,关羽一个半辈子打陆战的将军,手下水军却这么厉害的原因。

  除了关羽超强的学习能力,这支关家军的出身“江夏水军”的底子也功不可没。

  另一部分江夏水军,则归于刘表派下驻守江夏以北,且曾在江夏水军中,担任过副将的文聘手中。

  如此追本溯源…

  关羽是带着一支江夏水军,缴获了另一支江夏水军,双方本就是同源…

  大家伙儿都是当年跟孙坚、孙策、孙权死磕过的。

  打断骨头连着筋…

  这也是当周仓提到,关羽侧目的原因。

  在他看来,这俘虏的九千三百余江夏水军,一行招降,顺理成章加入关家军,无缝衔接,不过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待得周仓的战报说罢。

  此间官署一片欢腾,关羽捋着胡须,淡淡的问道。

  “料想这些江夏水军加入关家军,都愿意吧?”

  似乎,这注定是一个肯定且欢欣鼓舞的答案。

  可没曾想,周仓的话让关羽一惊。

  “回禀二将军,这九千三百余江夏水军俘虏,如今尚无法归降…”

  唔…

  关羽连忙问:“这是为何?”

  在他看来,这些江夏水军出自“黄祖”,不该像是虎豹骑、青州兵、兖州兵那样,对曹操充满归属感才对。

  周仓“唉”的一声,张开嘴,却因为莫大的沮丧而无法张口。

  关羽看到周仓的这副模样,心里更添疑窦。

  诸葛恪听到这儿,他宛若想到了什么。

  心下一凝。

  ——『是因为…这个吧?』

  关索已经抢先说:“周将军,这是因为他们的家人吧?”

  关索的话成功的吸引了此间官署内所有人的注意力。

  周仓则连连点头,肯定五公子的这个回答。

  “家人?”关羽喃喃吟道。

  关索却继续解释,“此前曹魏与东吴打响合肥之战时,我就提及将帅不和,曹魏多半难赢,可四哥立刻否定了我,他提到了曹军绝不会出现将帅不和,因为曹操算计到了这点,且对这些兵士家人的手段!”

  “什么手段?”关羽接着问。

  “那便是,凡前线作战的军士,他们的家人统统迁往大后方,比如…驻守合肥的李典,他有部曲数千人,家眷数万人,悉数被曹操安置于邺城充当人质。”

  关索回忆起…

  当初四哥关麟告诉他。

  当年曹操收编青州黄巾,挑选精壮男子组成青州军,青州军在前线打仗,家人悉数被曹操安置于后方,生产耕种。

  如此模式对曹操霸业的扬帆起航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

  便是为此,但凡接收降将,曹操悉数都是按照这个路子。

  再比如,曾经的曹操也十分信任马超与韩遂,这是因为马超的父亲与兄弟,韩遂的儿子在许都城做人质。

  可架不住马超不管这些,说出了那句赫赫有名的:

  ——“今超弃父,以将军为父,将军亦当弃子,以超为子。”

  然后就与曹操打起来了!

  当然,在以“孝”治天下的大汉,能做到马超这样完全不顾家人的还是少数。

  而曹操生性多疑,若归降军士的家人没有在后方。

  他绝对不会对这些军士及其将领委以重任。

  此刻,关索将这其中的曲折娓娓讲述给父亲关羽…讲述个这官署中所有人。

  诸葛恪微微凝眉。

  ——『果然如此,可…这就难办了,总不能让着九千多人吃干饭吧?』

  是啊。

  这种事儿,若是换作曹操,保不齐为了防止无法归降的俘虏吃干饭。

  他直接就屠了,一边屠,一边感慨:

  ——“唉呀,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什么鬼世道啊!”

  可…关羽,或者说刘备这边。

  有一条极致鲜明的规矩——绝不屠城,更不能坑杀降卒!以人为本!

  这也是为何,水淹七军后,于禁所部三万降卒,多数没降,但关羽却一个没杀,还拿本就不充分的粮食干养着他们!

  “原来如此——此曹孟德还真是狡诈呀!”

  关羽深深的叹出口气,感慨道。

  周仓的禀报还在继续,只是语气莫名的沉重了许多,“还有那刘晔,身为汉室宗亲,竟也执迷不悟…坚持不降!”

  关羽问:“他的父母妻儿也有在北境的吧。”

  “这个…”周仓挠挠头,“这个就不知道了。”

  需要…

  刘晔是有两个儿子的,其中一个比较嚣张的叫刘陶。

  曾大言不惭说:“孔丘算个锤子的圣人,智慧之士,面对一群愚劣,却不能控制天下,圣什么圣!”

  当然,他儿子说了什么,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只要有儿子在北方做人质,让刘晔归降也就变成了一件极其困难的事儿。

  “——呼!”

  关羽不由得长长的吁出口气。

  原本不错的心情,一下子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霾。

  关银屏感觉到了此间气氛的冷冽,连忙转移话题,“父亲,如此大捷…还没封赏我们呢?”

  “是啊…”

  因为关银屏的话,关羽的注意力转移,持续黯淡的心情多少收敛了几分,他当即道:“此战,诸位均有功勋,安国、维之、银屏悉数提拔为军校尉,各自增兵至千人…”

  “多谢父帅——”

  关兴、关银屏、关索异口同声。

  而随着这道声音的落下,关银屏与关索齐声补上一问。

  “那…四弟(哥)呢?”

  这次能兵不血刃的夺下江夏,关麟派廖化、诸葛恪千里奔来,拦截父亲攻樊城,立主父亲攻江夏,亦是功不可没呀!

  不只是关银屏、关索这样想。

  在关羽看来,这份功劳也仅仅次于那提供情报,告诉樊城有埋伏的“洪七公”了…

  呼…

  只是,如今提到关麟的奖励,关羽难免吁出口气。

  其实…此前他已经决定,这次要重赏关麟的。

  乃至于,算上以前的功勋,关羽打算为关麟加兵三千,且表奏兄长刘备,任命关麟为江夏太守。

  而这除了对他的奖励外,也算是关羽对这个儿子的格外器重与委以重任。

  可,这是建立在,江夏九千降卒归降的前提下。

  如今…

  这九千降卒…尚未归降。

  若是再给云旗加兵三千,关羽拿不出来。

  当即他犯难了。

  周仓也拱手道:“此战四公子虽未直接参战,却是居功至伟啊…关公理应重重嘉奖,也让关家军将士们看到赏赐,立下表率啊!”

  难得,周仓会如此不遗余力的为关麟请功。

  其实,别看这仗打的顺利,城夺得轻松,可在周仓看来,现在想想尤自后怕呀。

  探马已经传来情报,樊城是十面埋伏啊!

  倘若此次没有云旗公子的劝谏,没有洪七公那泄露天机的信笺,关公执意打樊城,现在…这般庆功的又会是谁呢?

  这事儿,细思极恐啊!

  诸葛恪也拱手,“言必信,功必奖,赏必罚,晚辈也请关公重赏关四公子。”

首节 上一节 345/12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