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369节

  可…

  若他忠诚?那关麟口中的“吕城”从何而来?

  这位关四公子的话绝非空穴来风。

  尽管尚未查明真相,可孙权已经对陆逊生出了重重的怀疑,甚至已经从心里将陆逊归为“周瑜”、“太史慈”那样的威胁。

  而往往被孙权视作威胁的人,下场都不好!

  “主公…”吕蒙压低声音,“陆家依旧在查,不过…有件事儿,末将却不得不立刻禀报吴侯。”

  “何事?”孙权的眼睛凝的更紧了,碧绿色的眼芒摄人心魄。

  “陆逊在攻下交州的南海郡、苍梧郡后,便停止了继续进军…这原本倒是没什么,但有一个特殊的人却突然赶往交州。”

  “是谁?”孙权急问。

  “已故伯符将军之女——孙茹。”吕蒙毫不隐瞒,脱口而出。“也不知是她私自赶往,还是陆伯言将她接去的,倒是走的很是隐秘,像是刻意隐瞒行程,若非末将专程留意,绝不会注意到这里。”

  呼…

  吕蒙的话脱口,孙权轻轻的呼出口气。

  他发现,他已经坐不住了,他一边踱步,一边思索了起来。

  ——攻下南海、苍梧后,再不进军…

  或许陆逊只是为了休整。

  也或许是他不敢继续进攻,不敢将整个交州吃下!

  孙权是制衡大师,他如何看不出,陆逊是个对时局无比透彻之人。

  “太史慈”前车之鉴,他如何敢成为第二个“太史慈”了?

  他不敢再继续进攻了。

  而这本没什么。

  可…

  出征在外,却突然将妻子秘密接去,恰恰他的这位妻子,乃是孙策的女儿,是他孙权的侄女儿…

  这就有些意味深长了。

  见孙权沉默,吕蒙继续道:“主公可还记得‘鸿雁’?”

  唔…

  吕蒙的话,让孙权那碧绿色的眼芒,一夕间瞪得浑圆硕大。

  他的情绪像是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也激动了起来。“你说什么?‘鸿雁’不是十年前就已经被铲除了么?”

  孙权与吕蒙提到的“鸿雁”是一个暗中的秘密团体。

  这些人成分很复杂。

  多是曾被小霸王孙伯符救过之平民、百姓…

  他们联合起来,组建了“鸿雁”这个组织,目的是为了调查小霸王孙伯符之死的真相。

  所谓,江东官府公告的,小霸王孙伯符是被“许贡三门客”刺杀!

  这事儿,疑点太多,他们一个字也不信。

  鸿雁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还原真相。

  孙权以“鸿雁”蛊惑人心,煽动叛乱,挑拨离间为由,曾在十年前,专程委派吕蒙予以清剿。

  也正是因此,十年来,江东再无“鸿雁”!

  可今夜,这个名字却突然再度被吕蒙提起…

  如何能不让孙权脸色大变?心情悸动连连。

  吕蒙沉吟了一下,继续道:“十年前‘鸿雁’是消失在东吴,可近来却隐隐有风声,‘鸿雁’尤自存在,且存在于交州的苍梧地界…似乎,对于伯符将军的死,他们很是执着,依旧在暗中调查。”

  “子明的意思…”孙权的脸色已经变得阴沉至极,“伱是说孙茹…不,是这陆伯言,是陆家,它与这‘鸿雁’有关!”

  “目前还只是猜测…”吕蒙如实道:“或许是巧合,但…世间哪有这么巧的事儿?那关四公子能说出唯独主公、伯言、末将三人知晓的‘吕城兴建’一事,那陆伯言在攻下苍梧后停止进军,那孙茹在这个时间点秘密的潜往交州…还有…还有鸿雁在交州秘密调查…”

  不等吕蒙把话讲完。

  孙权几乎暴走。“查,这陆伯言,这孙茹,这鸿雁,给孤查到底——”

  孙权的心情像是刹那间爆发,他的手都在颤抖,颤巍巍将手中那名唤“百里”的宝剑塞入了吕蒙的手中,“此剑名唤百里,乃孤用天石所铸六剑之一,见此剑如见孤!”

  孙权的声音愈发冷凝、阴郁。

  “孤将此剑赠予子明,调查此事期间,子明便如孤一般,子明莫不要有任何顾虑,不管是他陆逊,还是孙茹,亦或者还牵连到其它家族,凡是涉及到‘鸿雁’者,你替孤诛了这些人!诛了这些家族!”

  言及此处,孙权的手重重的拍在吕蒙的肩膀上。

  “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宁错杀一千,也…莫要放走一个!”

  这一刻的孙权,他的言辞冷冽至极。

  反观吕蒙,他诚惶诚恐的接过了孙权的佩剑…单膝跪地,重重的回道:

  ——“喏!”

  如果说,以往吕蒙只是在调查。

  那么现在,有“百里”剑在手,吕蒙就不止是调查了,这是要真真切切的“背后动刀子”了!

  所谓——背刺!

  吕蒙可太擅长了!

  …

  不多时,吕蒙手持着“百里剑”走出了此间中军大帐。

  一时间,这军帐中又只剩下孙权一人。

  而此刻的孙权,他哪里还有半点心情去关注沙盘,关注这合肥城,关注这战事。

  一个“鸿雁”,不…是“鸿雁”背后,兄长遇刺的真相,已经深深的将他填满…

  他像是整个脱力了一般,无比虚弱的坐在竹席上。

  “呼——”

  “呼——”

  粗重的呼气声不断地响起。

  仿佛,十五年前的那一幕又出现在他的眼前。

  那是建安五年的五月初五。

  他的兄长,小霸王孙策在丹徒山中打猎,被刺客用箭射中面门!

  那是在医治三个月后,孙策病情好转,他独自从床榻上坐起,取来了镜子。

  曾经的他“美姿颜”,乃是与“美周郎”并称的——江东第一美男子!

  可如今,他的面颊只剩下丑陋。

  后来…

  传言说,孙策是看到了镜子里自己那丑陋的面颊,激怒攻心,病情加重…最终不治殒命。

  可事实真的如此么?

  这中间的真相。

  唯独那一日,同在屋中的孙权一人清楚。

  大哥孙策是拿起了镜子,可他看到的根本不是自己的面颊。

  而是…而是镜子里,他最亲爱的——弟弟啊!

  孙权尤自记得,大哥激怒攻心,乃至于吐血前的最后三句话。

  ——“你来了?”

  ——“何必如此算计?”

  ——“这江山你若要,我便让给你!”

  …

  …

  Ps:

  今儿就两章,当我恳求诸位读者老爷,给作者小放个假…

  不敢出远门旅游,怕耽误更新,可我家这边的曹操墓开了,总得去看看哈!

  我去替诸位读者老爷问候下曹操。

  明儿恢复三更!

第217章 孤不杀伯符,伯符却因孤而死

  雁过留声,可人过,却未必留名。

  就算将这名字侥幸留下了,可史书上的寥寥几笔,哪里能写得尽一些“英雄人物”绚烂的一生!

  后世提起三国,往往想到的是魏、蜀!

  这是因为《三国志》是以魏为本,《三国演义》是以蜀汉为主角。

  似乎…吴国,像是一个小透明一样。

  事实上,蜀亡于魏,魏又被晋所篡,明明吴国才是三国中活到最后的那个。

  可又有几人在意呢?

  《三国志》大抵是可信的。

  这是因为《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个靠谱的人。

首节 上一节 369/12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