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374节

  别人打仗,是越打兵越少,他打仗素来是越打兵越多。

  当然,他二十岁入主孙权将军府,屯过田,当过县令,垦田修水,深受百姓的爱戴,被百姓称为“神君”。

  这些就不说了。

  有记载的,陆逊的第一战,是他征讨吴郡和会稽的山贼——得兵两千。

  第二战,参与征讨鄱阳山贼尤突,配合贺齐——得兵八千;

  第三战,征讨丹阳地区山越,用疑兵之计,得兵数万。

  三次征讨,三战三捷。

  陆家军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像是有繁殖能力一样,越打越多,越打越多。

  原本吴郡四大家族,顾陆朱张…陆家排第二。

  可愣是因为陆逊一个人,已经遥遥超越顾家,是名副其实的第一。

  而造成这些的原因。

  是因为陆逊是三国时代统帅之中,少有的能看到“辩证”关系的。

  即所谓——山贼与山越的辩证关系。

  那便是——利益!

  陆逊很擅长化祸害为利益…

  将贼人化为部曲!

  就冲着这一点,十个交州士变也不是陆逊的对手。

  保不齐交州打完了,单单陆逊手上又多出了大几万兵。

  这是关麟不愿意见到的。

  呼…

  想到这儿,关麟轻轻的呼出口气,他抬眼问韩玄,也问巩志。“说说吧,交州花了这么大的价钱,让你们将他引荐于本公子…所谓何事?”

  这个…

  巩志望向韩玄,韩玄则是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样子,他像是早就料到关麟会有这么一问。

  “呵呵…”浅笑一声,韩玄不紧不慢的回道:“四公子绝顶聪明?怎会看不出此间的利害关系呢?”

  “这份好处,四公子这儿有一份,我韩玄,还有巩志都有一份,然我韩玄虽爱财,但讲究取之有道…而我都能看出,不论如何,交州万不能落入那东吴之手,更何况…交州士变家族能拿出这份见面礼,那必定于四公子,于荆州有利可图。如此这般…其登门求见四公子?是什么事儿?四公子心如明镜,岂会不知?”

  讲到这儿,韩玄顿了一下,接下来的话愈发的语重心长。

  “四公子不差钱,可这世上谁会嫌钱多呢?更何况,交好交州,让他们牵制东吴,如此对四公子,对关公,对荆州有百利而无一害啊!”

  嘶…

  随着韩玄的这一番话,关麟是瞪大了眼睛。

  他心头下意识浮起的就是一句话。

  ——『《三国演义》误人子弟啊!这韩玄哪里是个蠢材,哪里是个尖酸刻薄的人,人家的格局,这一番话直接打开了一眼,这是个深谙为官之道,能看清楚时局的高手啊!』

  甚至,有那么一瞬间…

  关麟感受到久违的“高手过招”时才有的心情与悸动。

  谁特喵的说蜀汉人才凋零了!

  人放对了地方,那是人才?

  人若放错了地方,那就是垃圾!

  …

  …

  还有一章在赶。啥时候写完啥时候发…今天肯定会有。

第219章 吴下阿蒙斥吴侯,孙权,你不如狗!

  一个韩玄,一个交州。

  一时间引发了关麟的思考。

  先说韩玄。

  哪怕只是短暂的聊天,关麟已经觉得,这是个人才。

  比起《三国演义》中杜撰的小人形象。

  无疑,《韩玄墓记》中的更真实许多——“玄与三郡俱降,兵不血刃,百姓安堵,可谓识逆顺之理,有安全之德矣。”

  一个“识逆顺之理”、“有安全之德”,将这个人物的评价拔高了许多。

  结合他方才提及的交州问题。

  隐喻的提出让关麟利用交州“士变家族”制衡“东吴孙氏一族”的方略。

  具体的就是通过暗中支持“士变家族”,制衡东吴的同时,还能从中获利,一箭双雕。

  关麟不知道,韩玄能有这番见识,是他“识逆顺之理”的缘故?

  还是他久居长沙,对这边的时局更了解。

  或者兼而有之。

  总的来说…关麟觉得,韩玄的提议,很靠谱,很富有建设性。

  而最让关麟惊喜的是,对于收受“交州好处”这事儿,韩玄是完全不藏着掖着,悉数讲明。

  这相当于主动把他的把柄交给关麟…

  无异于,这样的方式…让韩玄能最大程度,获取到关麟的“信任”。

  这样的人物——不简单哪。

  下意识的,关麟已经决定要重用这位长沙郡的老太守——韩玄老同志!

  再说交州…

  事实上,最近交州的战局,关麟并不知情…他的手还伸不到交州那边。

  韩玄的话来的掐到时候,也给关麟提了个醒儿,让关麟必须得更多关注东吴与交州这边。

  试想一下,若是放任陆逊打下交州。

  那相当于交州也成为东吴的一部分。

  东吴跟蜀汉一样,也变成两个矿了。

  准确的说,考虑到荆州襄樊尚未收服,蜀汉只有一个半的矿。

  而交州交趾地区被陆逊占领后,军事上,产生最直观的后果,便是东吴除了水路外,在陆路上也拥有了对长沙郡的绝对威胁。

  这会让荆州在局势上产生巨大的被动。

  防范东吴水路的背刺就够操心了,再加上陆路…防不胜防啊!

  基于这一点…

  了解到交州的情况后,就算士变不主动来找关麟,关麟也会想方设法联系到他们。

  突然间,荆南的局势就变得复杂了起来了。

  或许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

  关麟…乃至于老爹关羽,乃至于荆州,特别是长沙地区的战略,势必要以“交”制“吴”。

  暗中扶持交州制衡东吴,以此确保南线战场始终占据主动。

  从这点上看,韩玄、巩志作为能联络到交州的人,此二人也变的异乎寻常的重要。

  呼——

  想到这儿,关麟轻呼口气,接着问:“韩公是爽快人,我关麟也是爽快人,这士变家族见肯定是要见一下的,不过…还望韩公告知,交州士变家族所求为何?我关麟能提供给他们什么帮助?”

  “军械!”韩玄不假思索道:“类似于那连弩、偏厢车、木牛流马的军械…能抵御陆家军,击退东吴兵的军械。”

  说到这儿,韩玄顿了一下,感慨道:“这士变的先祖乃是鲁国汶阳人,为躲避新莽末年的动乱而移居交州,经过七世才到士燮这一代!”

  “如今士变的年岁,已经将近八旬了,被任命为交州七郡督,交趾太守都有三十多年,在士家七代治理之下,交州地方得以开垦,三十年来没有战患,可谓是十分殷实…除了交州七郡外,他还占岭南疆土过半…在当地极富有威望,享誉盛名…可以说,只要交州军备能跟上,他们是有与东吴兵一较长短资本的!”

  韩玄介绍的这些,关麟倒是有所谓耳闻。

  《三国志》中有过记载,士燮性格宽厚有器量,谦虚下士。

  中原的士人中前往依附避难的人数以百计。

  其中名声较大的有——薛琮、程秉、刘巴、许靖、袁徽等等。

  袁徽在给尚书令荀彧的信中也提到过:“交趾士府君既学问优博,又通晓治政,处于大乱之中,保全一郡之地,二十余年疆界内没有战祸,百姓没有失去他们的产业,商人旅客,都蒙受他的好处。”

  就单单从二十余年疆界内没有战祸,也能推断出,士变的威望何其之高?交州何止富饶?军械储备何其地下?

  交州,就像是这乱世中的一方世外桃源一样。

  甚而有之,这位士变老同志的影响力都到国外去了,越国都把他当老神仙,追赠“善感嘉应灵武大王”!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士变有钱缺军械,关麟有军械缺钱,双方合则两利!

  “为何交州士变买军械?他独选我关麟呢?谁告诉他?我关麟有军械的?”关麟一摊手,试探着问道。

  “哈哈。”韩玄笑道:“四公子啊,咱们心如明镜,当今荆州,能制作出那连弩、偏厢车、木牛流马的唯独黄老邪。同样的,当今荆州,若有一个人能联络到那黄老邪,那必定是关麟公子啊…”

  言及此处,韩玄的眼眸微微的眯起,那眼中多出了几许意味深长。“一些话,韩某不该说透啊!”

  ——『这韩玄很通透嘛!』

  关麟心头暗道…

  嘴上却说。“可…当初,这交州士家采购过黄老邪的一批军械,最终却在那长沙郡关山石洞里不欢而散,闹得并不愉快啊!”

  关麟接着问。

  韩玄轻捋胡须,“愉快如何?不愉快又如何?当务之急,咱们与关四公子要的是金银,是粮食,那士变要的是军械,是能抵御陆家军的方法…曾经的不愉快,曾经的不欢而散,四公子不提,士变家族又如何会提?大家心如明镜,又心照不宣罢了…”

首节 上一节 374/12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