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402节

  要不是糜芳试着在自家的商铺里卖了卖,只是小规模,小范围的卖了卖。

  他都不敢相信…

  这玩意,何止是赚钱哪,简直就是送钱,是老天爷下金子…就看他糜芳接不接了。

  不夸张的说,关麟去长沙的这段时间。

  这所谓的“小翅膀”一经问世。

  在整个江陵…瞬间就卖爆了。

  当然,因为在自家夫人身上试过。

  糜芳也曾想到过,这“小翅膀”会很好卖,但他还是发现他浅薄了…

  这玩意何止是好卖?

  根本就是巨大的供不应求…

  是哪怕再扩大几倍的生产,依旧会长久的、持续的供不应求!

  不夸张的说,自打关麟去长沙后,贼曹掾属的任务就剩下一个,那就是生产、生产、还特喵的是生产!

  招募大量的女工,就是为了生产…飞速的生产!

  可哪怕如此,还是不够,每日的新货,用不了半个时辰就被采购一空。

  导致糜芳不得不限量采购。

  只不过,他是限量了…

  可架不住女人们发动全家老幼来购买,每日糜家商铺从开门之前就排起了长龙。

  而最夸张的是…

  从卖的第三天起,大量的关家军竟然来排队采买。

  糜芳本是一头雾水,后来他才知道…

  原来,这“小翅膀”止血的特性,不止是女人能用啊…战场上的将士,流血更是习以为常的事儿!

  女人用这“小翅膀”止血是周期性的…

  可战士们用这“小翅膀”止血,是战场上不得以而为之,是万万不能断的呀!

  只要有女人,只要有战场,就永远有止血的需求!

  这是源源不断的宝藏!

  也就是从第三日起…

  不止是女人、男人、老人、小孩、兵士、儒生…

  无论是豪门贵族,还是寻常农户,不论是书香门第,还是市井无赖,所有人都在拼命的抢购这“小翅膀”!

  在这等盛况下,供不应求这四个字,已经显得无比浅薄。

  江陵城百姓的需求,怕是再生产一个月,都不够!

  糜芳有一种感觉。

  云旗的这单生意,单单他们糜家已经接不下来了,必须得…得找合作伙伴了呀!

  于是,曾经贩卖军火的好搭档,傅士仁…就被糜芳想起。

  他特地将傅士仁唤来,就是为了让他长长见识,一睹这门生意中,存在的巨大商机。

  “哈哈哈哈…”

  此刻,面对傅士仁的质疑,糜芳只是一个劲儿的笑,笑他的单纯,笑他的浅薄…

  傅士仁则接着问:“我此前在公安还听闻,伏虎山一战,子方你打出了风采,我还为你高兴呢!我心里想,这次子方兄可算站起来了,可…可我为你高兴,你也不能耍我吧?这…这玩意怎么赚钱?赚个屁的钱!”

  “哈哈…”糜芳还在笑。

  终于,在漫长的笑容声中,他开口了。“这生意,可是云旗赏咱们兄弟饭吃啊,若是饭到了嘴边,你都不知道张张嘴,那我就算是看错人了。”

  糜芳还傲起来了…

  一副,这生意就放在这儿,聚宝盆就放在这儿,你傅士仁在做不做。

  “子方…”傅士仁语重心长,“最近我心情可不怎么好,你要耍我,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说话间,傅士仁双手握拳…

  一副心中憋着无名怒火,就快要爆发的既视感。

  “也罢,哈哈,我说什么你不会相信,还是带你去商铺亲眼看看吧。”

  糜芳满怀感慨,他一把拉住傅士仁的手,颇为郑重其事的道:“等你看过了这生意,你就知道…咱们这些年卖的军火,简直是卖了个屁!不…是卖的还不如个屁呢!”

  说话间,糜芳就拉着傅士仁往门外不远处糜家的商铺赶去。

  …

  …

  这边厢,糜芳要带傅士仁见见世面。

  那边厢的关麟。

  此刻的他,手握一个薄薄的面饼,蘸上料…卷上一迭经丝绸之路西域传入中原的大葱,然后将牛肉夹在其中,一口咬下…滋滋冒油,香气逼人。

  除了调料缺少几样…还有缺了最关键的辣椒面外…

  简直就是高仿版本的“淄博”烤肉了!

  倒是黄承彦…

  他手中握着一纸文章,这是关麟刚刚写的,说是吃烤肉有感而发。

  当然,如果是这样也就罢了,不值得黄承彦这么好奇。

  偏偏关麟还多出了一番与黄承彦的对话

  “那刘晔?老黄你知道吧?”

  “汉室宗亲,佐世之才,自然知道!”

  “我打算劝降他。”

  “啊…”

  不等黄承彦惊讶,关麟指着黄承彦手中的文章,笑吟吟的道:“这不,劝降他的方法,都写在这一篇文章上呢?老黄,你且品,细品!”

  这才有了黄承彦,眼眸一边眯起,一边吟着这文章上的字眼。

  想要一盔究竟。

  ——“戊戌年夏,马公任淄州太守,百业待兴,癸卯年春…吾辈系处功利场中,唯淄州,康衢烟月,政通人和…怀瑾握瑜,燔炉宴客,嘉言懿行,慷慨厚德,使海内翕然,驾马驱车,万民进淄赶烤。”

  言及此处…

  黄承彦觉得不对劲儿了,“这‘戊戌年夏,癸卯年春’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有…淄州?什么淄州…这‘进淄赶烤’又与劝降那佐世之才有何关联?”

  不等黄承彦把话讲完。

  关麟一边又将那裹着大葱、牛肉的面饼吞下,一边笑道:“老黄,你什么时候成急性子了,还没看完呢?接着看…接着看!”

  “劝降刘晔的法子就藏在这一篇‘进淄赶烤’的文章之中呢,你得品,得细品!”

  …

  …

第232章 张飞:退后,俺女婿要开始装逼了!

  汉室宗亲。

  不,准确的说,是汉室败类——刘晔。

  这个“衣带诏”事发后,替曹操监斩了董承一家的刘晔;

  这个官渡之战,献上霹雳车,帮助曹操大破袁绍的刘晔;

  这个淮南刘勋,宛城张绣,都在其的劝说下,奉土归曹,共同抗袁的刘晔;

  这个按照历史原本轨迹,上表曹丕代汉,并自告奋勇,与华歆一起扯住汉献帝的衣袖,迫他禅让的刘晔!

  如果从曹魏的角度去看,此刘晔是三朝元老,简直是忠贞肱骨之臣。

  可从汉室的角度去看,此刘晔简直妄为汉室宗亲,简直不配为光武皇帝刘秀的后人。

  但…

  在关麟看来。

  从天下大势的角度看来,刘晔其实是比刘备和诸葛亮更清醒的那个。

  他归曹不归汉的最大原因,是他意识到,汉王朝末年天下大乱的局面已然形成,很难力挽狂澜…

  也知大势面前,刘备、诸葛亮不过是螳臂当车,终将必败!

  而这一切的源头,便是汉武帝、光武帝好不容易筑造起来的汉家的脊梁与信仰,在桓灵二帝时期,彻底的崩塌。

  刘备说——“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刘备一生最痛恨的不是董卓,也不是曹操,而是致使这汉室崩坏的桓灵二帝啊!

  刘晔何尝不是如此?

  只不过,刘备的选择是一边恨,一边迎难而上,收拾桓灵二帝留下的烂摊子。

  刘晔则是选择随波逐流,良禽择木…顺势而为。

  从这个角度去看,无关乎忠义…只是信仰的崩塌,是汉魂的离散,是个人的选择。

  而关麟之所以有感而发,写出那“进淄赶烤”的文章…

  是因为,在穿越前…关麟的信仰也短暂的崩塌过。

  恰恰因为这“进淄赶烤”的事件,让他的信仰与希望再度点燃。

  曾几何时,在“进淄赶烤”这个事情出现之前,关麟但凡出去,就一定做好了随时被宰的准备。

  “旅游”几乎与“被宰”画上等号,“出去玩”与“快乐”渐行渐远。

首节 上一节 402/12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