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441节

  这些益州人,那一声声幽幽的叹息,仿佛石沉大海,经不起半点波澜。

  倒是有人提醒道。

  “话说回来,这次主公召集咱们这么多人去祭奠、吊唁亡灵?到底是祭奠谁呀?谁这么大的面子?”

  随着这一句的出现,满座寂然了片刻。

  终于有一个声音传出,“多半是那刘璋之父刘焉的吧,主公与他同为汉室宗亲,又屡次三番提及,谋取益州…是不得以而为之,对不起他呀!祭奠一番倒是也符合情理。”

  “也对。”当即就有人附和,“曹操一个奸贼,在攻破邺城时,一边屠城,却不忘去吊唁袁绍,听说在袁绍的坟前哭的撕心裂肺,死去活来…咱们主公如此仁德?又岂会比不上那曹贼呢?”

  “若是如此,待会儿到刘焉的宗祠前,咱们也需跟主公一道,悲从心中来,哭的要撕心裂肺一些…”

  这一句句的议论传入马谡,也传入杨仪的耳中。

  马谡微微摇头,“原来是祭奠刘焉哪,呵呵,世人皆慕虚名,究是刘皇叔也不能免俗啊!”

  杨仪听着,依旧不说话。

  他觉得…因为云旗那封答卷中提及的,今天这“祭奠”怕是没有那么简单咯!

  拭目以待吧!

  …

  那边厢。

  诸葛亮与刘备坐在同一处马车内,法正也在…

  刘备要推行什么,单单诸葛亮的支持是不够的,因为诸葛亮身后的仅仅是“荆州一派”,而法正背后的是如今更庞大的“东州派”。

  “——天地间,人为贵。立君牧民,为之轨则。车辙马迹,经纬四极。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刘备侃侃道:“曹操纵是大奸大恶,却也会在一篇《度关山》中写出这样的‘人为贵,立君牧民,为之轨则’的诗句,想来他也是悟出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他是清楚的…曹魏若只要立足一代、两代,那或许只用宗室与氏族足以,不用在乎黎庶的死活,可若想曹魏历经千秋万代,屹立不倒,就一定要有这份‘天地间,人为贵’的清醒认知。”

  刘备说到这儿,诸葛亮却从怀中拿出另一封竹简,交给法正。

  他解释道:“此为曹操在其属国颁布的《租调制》,早在建安五年时,就开始颁布,予以实施,近些年推广到整个北方!”

  “说这《租调制》改变了大汉绵延四百年的口赋(人头税),丝毫都不夸张,而这不查不知道,一查之下,触目惊心哪!”

  诸葛亮的语气很重,其中带着几分痛惜。

  此前,诸葛亮与刘备一门心思都在“蜀中内部”,在“抵御曹军”上,从未静下心来去查看曹魏的政令。

  而恰恰云旗的一封答卷,将“废除人头税”,推行“摊丁入亩”映入了刘备与诸葛亮的眼帘。

  这也使得他们对曹魏的农政、田赋制度产生了浓郁的兴趣。

  这不调查不知道,一查之下,曹操在“税赋”的改革上已经遥遥领先他们。

  曹魏的《租调制》可是一定程度上废除了人头税…

  简单点说相当于,曹操直接取消了他辖下九州的“人头税”,将之改良为“按户计算”,每户每年固定的份额。

  也就是,每亩收田租四斛,每户征收户调绢‘二匹’…

  不得随意增加。

  比起原本按人头缴税,这等缴税的手段,无疑极大程度的缓解了整个家庭的赋税负担。

  也就是说,一个家庭生一个和生五个,缴纳的税是一样多的。

  事实上,两汉在田租制之外,还要缴纳刍税和稾税,这就相当于“田租附加税”。

  可以说,在税收这一项上,曹魏是领先于蜀汉与东吴的。

  也是更得人心的!

  而这些…

  如果不是因为关麟的答卷,刘备与诸葛亮不会注意到这里,法正更不会注意到。

  他们还被蒙在鼓里!

  故而,此刻的法正看着竹简,已经有些触目惊心的味道了。

  “东吴的赋税都是直接归于各大氏族的,也就是说,只有我们巴蜀与荆州,还在按照大汉原本的租赋制在收取百姓繁重的人头税么?”

  法正一针见血的问到了最关键的所在。

  诸葛亮重重的点头,语气中却带着几分悲壮。

  “是啊…倒是不曾想,我巴蜀与荆州的百姓,倒成为负担最重的那个了。”

  “孝直啊——”刘备正想开口,想要继续去引导,去劝。

  哪曾想,法正大手一摆。

  “主公不必多说。”

  法正展眉道:“且不提东吴,曹魏在赋税的改革上已经走到了我们的前面,而关云旗提及的这一封‘废除人头税’、‘摊丁入亩’比之曹魏的租调制,不知道高明了多少倍?这无疑对主公是有利的,而但凡对主公有利,我法正又如何不会全力支持呢?孔明你只管说,该怎么做…这些东州的官员,我来游说,他们支持也就罢了,不支持的,我有一百种方法让他们不反对!”

  说到最后,法正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冷冽。

  说起来,法正也是绝顶聪明之人,诸葛亮能看出“摊丁入亩”的能量,他法正又如何看不出来呢?

  同样的,法正也看能出,这摊丁入亩是比曹魏的“租调制”高明何止十倍,但实施起来,也会更困难十倍!

  可既是对“好基友”大有裨益的,他法正如何能畏惧不前?

  这种时候,他必须走到最前面。

  看着法正这副模样,刘备微微捋须,笑道:“孔明,我说的不错吧?这摊丁入亩,孝直必是支持我们的!”

  诸葛亮轻挥羽扇,似乎法正那番掷地有声的话,让他心头的大石头能够安然落地。

  “孝直既如此说,亮就放心了…”

  “只是…”法正突然吟出这两个字,一下子让诸葛亮的心情再度悬起。

  法正的话还在继续,“我只是在想,究是曹操在废除人头税之后,也只能想出以户为单位收取税赋,以此鼓励百姓生育,这算是微微的改变;可‘摊丁入亩’直接将人丁的税赋悉数摊于田亩!”

  “谁有田,谁交税,如此精妙绝伦绝伦的制度,我只是很难想象,这是出自于一个十五岁公子之口?二将军这个儿子有些灵性啊…”

  “哈哈哈…”

  闻言,诸葛亮悬起的心再度落下,他笑着一挥羽扇感慨道:

  “何止是有些灵性…”

  刘备则补充道:“我二弟还想让此子拜师孔明,可此子敢拜,孔明却不敢收啊!”

  噢…

  法正先是惊讶,旋即也笑了。

  是啊,能想出“摊丁入亩”这样一劳永逸的税制;

  能一次性的解决未来千秋万代的人口繁育难题;

  更能以区区一个政令,就造福万万千千黎庶与百姓。

  这样灵性的年轻公子?

  谁敢当他的师傅啊?

  “主公,所谓万事开头难,这摊丁入亩,第一步打算如何?”法正已经急不可耐,浑身上下有些蠢蠢欲动的味道。

  “孔明已经部署好了一切,有孝直的支持,我就放心了。”刘备满怀信心,他再度笑道:“孝直,你且看好吧!”

  一时间,刘备的眼芒坚毅。

  法正则重重的点头,他的眼神中满怀期待,竟像是对这“摊丁入亩”望眼欲穿一般。

  说起来,那些被繁重的人头税压的喘不过气来的黎庶,法正从来没有太大的关心与关怀,他与徐庶、荀彧不同,他从不是一个悲天悯人者!

  这件事儿中,他最关心的是…对他那志同道合、臭味相投的好基友“刘备”,是否有利?

  只要对“好基友”有利…

  他法正便是豁出去也得上。

  而这么一个“摊丁入亩”,之所以让诸葛亮,让刘备,让法正纷纷侧目,且义无反顾的推行。

  根本的原因…

  在于民心与民望!

  在于普天之下的民心与民望。

  举个例子,这就类似于后世即将推行的“房产税”。

  降低其它的缴税金额,将更多的税收全部摊到房产里…

  谁的房产多,谁握有的资源多,谁就要交重税!

  ——合情合理!

  且与摊丁入亩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都是让大户承担他们享受一切资源后的那份“义务”!

  而无论是古今…

  “摊丁入亩”这都是一项能让“天地巨变”的大改革了!

  …

  …

  江陵城,西城郊。

  一处普通的农舍,貂蝉的声音从中传出。

  “姜枣甘蔗饧夫人可千万记清楚了?将大枣去核洗净,将干姜洗净切片,加甘蔗饧一起煎煮后趁热服用…每日服一剂,分两次服完,到时候夫人应该就不会再有小腹绵绵作痛的感觉了…以后葵水来之前,都可以先备上这些,有备无患。”

  此刻的貂蝉,就像是一个女神医一般,正在谆谆嘱咐着她的病患。

  大乔默默地记下。“谢谢女大夫了…”

  貂蝉笑了笑,似乎很享受这种为她人医治病症的感觉,她淡淡的道:“治病救人,我辈医者,义不容辞,何必言谢呢?倒是…夫人,若是有病痛可以随时去江陵城的官医署,就在西门,距离这边并不远…那里随时都有女大夫的。”

  貂蝉已经收好了医箱…

  她缓缓起身,不忘感慨道:“人言多子多福,夫人好福气呀,怕是不止三个孩子吧?只是…我方才还在疑惑,夫人的身边怎生一个孩子都不在呢?”

首节 上一节 441/12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