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571节

  聊到这里,似乎话题也到了完结、终章的地步。

  孙茹适时的走到弟弟孙绍的面前,为他整理了下衣服与发髻,旋即缓缓的从怀中取出一封信笺,交到了弟弟孙绍的手里,郑重的说:“这是娘的亲笔信,或许…用作你们‘鸿雁’争取周循支持的过程中,能派上大用处…”

  孙绍与孙茹的母亲是大乔…

  周循的母亲是小乔,这一对姐妹虽有许多年未曾相见,可彼此间都念着对方。

  对于小乔而言,姐姐大乔的家书可抵得上万金了。

  孙绍小心翼翼的收好母亲的信笺,朝姐姐孙茹,朝姐夫陆逊深深的躬身,拱手一拜。

  “多谢三姐,多谢姐夫…也多谢…云旗公子!”

  陆逊则再三提醒道:“交州的士燮家族与云旗公子相交莫逆,长沙郡的韩玄韩老也是自己人,若是鸿雁遇到什么棘手的难题,事发突然,荆州太远,你们可以先求助于交州士燮家族与长沙郡的韩老…云旗公子向他们特地交代过,他们均会鼎力相助!”

  随着这淡淡的一席话传出。

  孙绍与太史享最后的顾虑与茫然刹那间消失…烟消云散!

  他们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该如何表达,唯独再度躬身行礼,以此来表达他们内心中的悸动。

  “好了…”

  陆逊拍了拍孙绍与太史享的肩膀,“我也该走了,咱们都有各自的使命,只希望下一次见面的时候,鸿雁再不是雁去无痕,而是鸿雁南飞、鸿雁当头!”

  随后…

  四人在这港口庄重的道别,孙绍与太史享的乌篷船先行离开,驶入归途。

  不多时,关麟的船队也扬帆起航,承载着为“老子”报仇雪恨的心情,踏江而去——

  …

  …

  琅琊国通往寿春城的官道上。

  “哈哈哈…”

  曹操那志得意满的大笑声从马车中传出,他正在爽然的大笑。

  程昱对曹操是一副钦佩不已的模样,他感慨道:“果然,最了解关羽的还是丞相啊…如丞相所言,那关羽果真去攻樊城了。”

  “唯独可惜…”曹植补充道:“可惜子孝叔、徐晃将军、庞德将军没能手刃了这关羽,否贼…何止是樊城守住了,怕是三位将军合力之下,南郡都要收复了!”

  “这不奇怪。”曹操像是意料之中一般,十分释然的一摆手,他端坐在马车中,心情大好的解释道:“毕竟那可是关云长啊,吕布之后,云长的武艺冠绝天下,子孝方才醒转,如何会使出全力?公明又是事先受挫,怕有七成的力气都不错了!唯独庞令明一人,还不足以擒到他…倒是令明一支毒箭能射伤他,已是不易!”

  就在刚刚,在官道上…

  一名信使将近来襄樊战场发生的事儿,详细的讲述给了曹操。

  包括关羽攻樊城,包括曹仁、徐晃、庞德三路夹击,关羽中箭退回江陵…

  襄樊困局迎刃而解。

  除此之外,还有三件“小事儿”。

  其一是出使交州,被陆逊俘虏送至江夏安陆城的司马懿回来了。

  没有用刑,没有拷打,就这么直接放回来了。

  其二是朱灵、朱术这一对父子在此前江夏一战中,被关羽表为首功,将其功绩送往成都,此外…大肆奖赏。

  其三是蒋干,这个昔日里劝说周瑜未果,被曹操发配为县长的蒋干,竟然…制造出那弥天大火。

  在江夏,纵火焚烧八万曹军的…正是他!

  在襄樊与淮南,制造出那该死的‘燃烧罐’焚烧曹军营寨的也是他!

  这让曹操十足的意外,直呼…看走眼了!

  当然,这些都是“小节”

  此刻,车厢内几人的话题还是在关羽中箭败退这件事儿上。

  曹操仿佛丝毫不介意关羽逃回江陵,他只是眼眸眯起,感慨道:“至少襄樊稳住了,这也让孤和大魏都能喘出一口气。”

  言外之意,这一场大捷的意义,是为曹操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去处理内部的事宜!

  比如,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大汉的“房本”更名过户为大魏的手续。

  现在看来,这道手续还差两步,需要迅速的完成。

  程昱顺着曹操的话感慨道:“这些年,丞相南征北战,大魏的确需要一个时间去休养生息了…关羽中箭,关家军遭受重创,这的确为大魏争取到了许多休整的时间!”

  其实,程昱是除了曹操外,最明哲的那个…

  这次十万大军南征失败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程昱已经能感受到,意识到…

  曹操已经彻底放弃了一统天下的想法,他已经感觉到了,在他这个年纪…

  在如今大魏的局势下,一统天下已经变成了一种奢望。

  倒是…朱灵父子与司马懿…

  程昱话锋一转,“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倒是没曾想,这次江夏兵败,始于内部,终于内部,丞相待那朱灵父子不薄,可他们却…”

  不等程昱把话讲完…

  曹操伸出手示意程昱不要再说,他的眼眸微微的眯起,沉吟道:

  “那关家四郎诡计多端,论及攻心的手段,足可比肩那诸葛孔明与周公瑾!”

  “现有的情报,孤无法判断出朱灵父子是否真的是朝秦暮楚、两面三刀之辈,可这关麟大肆嘉奖朱灵父子,让云长向刘备表奏奇功,单单此举…就让朱灵父子能遭受曹魏将士们无穷无尽的记恨!”

  “如此这般,不论此前朱灵父子是效忠于谁?现在,他们父子已经没有选择了,就算昔日是诈降,今日也要变成真降,心悦诚服的降,这关麟是在向孤挑衅哪!”

  这…

  程昱顿了一下,没有继续说。

  倒是曹操,话题引到了朱灵父子,这仿佛打开了曹操的话匣子,他问曹植,“子健,孤问你,那关麟将司马仲达放回,你怎么看?”

  这个…

  曹植微微顿了一下,他略微思索后,直接迎上父亲曹操的目光,“诚如父亲所言,那关麟诡计多端,此番,他对司马懿不打不问,不上大刑,不加羞辱就放他回来,孩儿觉得…这多半也是那关麟的一计…”

  “司马懿是河内大族,关系盘根错节,与朝中许多公卿交好,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又在父亲年轻时,对父亲有过举荐、提携之恩…故而,这关麟不杀司马懿,反倒是将他放回来,这明摆着是让父亲猜忌于司马懿,猜忌于司马家…”

  “继而加罪于河内司马氏一族,想要借父亲的刀杀掉司马懿,以此让司马氏一族记恨父亲,让那些与司马氏一族交好的大族记恨父亲…此所谓借刀杀人!”

  曹植将他的见解娓娓讲出。

  只是,越是说到后面,他越是带着几许胆怯,他的余光瞟向父亲曹操,像是在观察他的表情,更像是他心存疑窦,并不能拿的准,

  “哈哈哈哈哈…”

  反倒是曹操,因为曹植的话,爽然大笑了起来。

  笑声良久不觉…

  程昱好奇的问:“丞相何故发笑?”

  待得笑声止住,曹操方才道:“我是笑子健还是一如既往的仁慈、善良啊…”

  曹操的目光充满爱怜的看着这个儿子,“杨修擅露,司马懿擅藏,孤早就看出,杨修或许有才,却不适合辅佐于你,倒是那司马懿,他的辅佐却能让子桓如虎添翼!”

  “昔日孤曾经问过司马懿,孤问他,若让他辅佐子健?如何?谁曾想,他直接惊恐的跪倒,说什么‘臣才德平庸,辅助不了平原侯’,还说‘平原侯,也不会让他司马懿辅佐’,还让孤明察…呵呵…”

  说到这儿,曹操顿了一下,“那时候孤就察觉出来,那杨德祖比不过这司马仲达,有司马仲达的相助,在世子之位的争夺上,子桓无异于占尽先机,子健也没少吃苦吧?”

  “可方才,孤问子健,如何看待这司马懿的归来,这本是绝佳的时机,你若欲除掉那司马懿,只需向孤进言一番,易如反掌,可你…还是一如既往的仁慈!”

  曹植看着曹操,犹豫又精神的说道:“父亲,不管我与二哥谁做了世子,我们都是骨肉同胞,孩儿实在不忍有太多人死在…死在这世子争夺之下…若…若要因为世子争夺,让大魏分崩离析,让父亲的骨肉残杀,那孩儿…孩儿宁愿…”

  “闭嘴!”曹操突然厉声道,“你什么时候才能明白,为父当年为何要让你娶崔琰之女,却要把那甄宓赐给你二哥?你究竟什么时候才能明白,为父为何要逼你去争取这世子位!”

  “孩儿…孩儿…”

  不等曹植把话说出…曹操摇头,“你身上有为父最缺乏的东西,大魏的扬帆起航需要孤的霸道与残忍,可大魏若要千秋万代,也需要你的仁慈…”

  “孤杀了百万人,千里无鸡鸣,白骨露於野,这是孤不得不经历的惨痛,却不是孤期待的将来…孤不想在百年之后、千年之后,人人议论起大魏时,都将大魏与残忍联系在一起,孤让天下人怕大魏,可唯独你,能让天下人敬大魏,你身上的担子,大魏后续的担子,比孤重十倍!”

  自古,武之后是文,战乱之后是休养生息!

  其实曹操已经意识到,一统天下,不止是他这一代无法完成,甚至再往后两代、三代也难以企及…

  三足鼎立,这个局面,还是太稳了!

  再往后,就看时局的变幻,就看谁更得人心,看谁能尽可能少的犯错误!

  曹操已经六十岁了,他能做的已经不多了,他只能将大魏现有的疆域守得固若金汤。

  接下来的就交给后人吧!

  人…都是如此…

  年轻的时候,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不畏人言。

  可越是老了,越是在乎这些了,更在乎史书上的记载,在乎后人对他的看法,对大魏的评价!

  “子健哪子健,让天下人明白我们曹家真正的功业,这副担子很重,很重!比一统天下还要重!”

  随着曹操的又一声强调。

  这个傲睨天下的英雄,看着自己心爱的儿子,充满了担心和无奈,脸上尽是一个老父亲的舐犊之情。

  程昱看着这一幕,听着这一对父子的交谈…

  他终于理解,为何曹操不惜数百里,亲自登门来请臧霸出山!

  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他是想用自己最后的一份脸面,一份信誉,一份威望替他的儿子去请出最坚固的防线,去守住这诺大的江山!

  程昱又岂会知晓…

  曹操与臧霸在屋内畅聊时,他说过这么一句。

  ——“孤老了,孤也知道你义薄云天,孤杀了你的大兄吕奉先,你不会真心的为孤效力,故而…孤也不强求…”

  ——“可宣高啊,你看看你身后这些弟兄,他们曾经追随你,追随吕奉先南征北战,可现在,他们也老了,孤在时,能护着你们,可孤死了以后呢?孤的儿子,孤的孙儿又能如孤一般护着你们么?你身后这些弟兄的儿子,他们的孙儿又要如何自处?就要藏在这泰山里一辈子么?”

  ——“帮帮孤吧,就当是帮你这些弟兄,帮他们的后人!帮孤守住南阳,南阳是南都,那里有沃野千里的土地,有山河大川,那里可比琅琊国肥沃、繁荣多了,带着你的兵马,你的族人统统迁到那边去,孤不要你开疆拓土,孤只要你能守住南阳,孤愿意把南阳都赠给你,封为你的属国,如何?如何?”

  曹操的话,十足的清醒…

  他的世界里从来都是非黑即白,既然无法一统,那接下来几年,他要做的只剩下两件事儿。

首节 上一节 571/12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