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576节

  “听说那河内司马氏二子司马懿的夫人怀孕诞下第二个儿子时,因为难产,命悬一线,那时是华佗神医为其剖腹取子,母子平安,神乎其技啊…”

  说到这儿,人群中一个小女孩说:“阿娘,你不是说华佗神医被那曹操杀了么?”

  此言一出,众皆沉默…

  除了惋惜华佗神医的不幸外,也对关羽胳膊处的伤势添满了担忧,刮骨疗毒?哪是说起来这么容易呢?

  华佗之后?还有谁能刮骨?

  倒是卓荣…听到了这么一番话,有些动容,不知道是想念师傅,还是心系于病患胳膊处的毒疮。

  凌统微微凝眉,心头暗道:

  ——『不曾想,竟有一日与这关云长‘同病相怜’!』

  其实准确的说不是“同病相怜”…

  关羽是毒加金汁,凌统是疮口、灼烧加污水感染,但严重程度已经十分接近了,唯独因为“乌头”的药效,让关羽更痛苦一点儿。

  卓恕适时的靠近卓荣,小声道:“如此倒是正好,妹是华佗的弟子,普天之下若有一人能为关公刮骨疗毒,那一定唯独妹妹了,倒是…妹可以以这个向关羽交换,让他授意仲景神医救治凌统将军…如此,岂不两全其美?”

  卓恕这一番合乎情理的提议一出口就被卓荣否定。

  “师傅教授我的是医者只有救人,没有交换…仲景神医与师傅并称为当世神医,他一定也与师傅一般,医者仁心,不会放任病患痛苦!”

  说到这儿…

  卓荣再度指指天,提醒道:“哥…那午时的宴席,你怕是赶不上了!”

  “啊…”这时,卓恕方才醒转,他直接抛下马车,“我跑着去…”

  说话间,他挤出这蜂拥的人群,快步往诸葛恪的府邸那边跑去。

  一时间,这马车中倒是只剩下卓荣与凌统二人。

  原本,卓荣已经吩咐马夫缓缓前行,可最终,沉吟再三,还是喊停了马夫…她再度下了马车,挤到那告示处,伸手将告示撕了下来,她大声吟道。

  “我能为关公刮骨疗毒——”

  当即就有几名文吏将卓荣围在当中问长问短,凌统看着卓荣这副模样,再加上方才被卓恕挑动心弦,一时间,他发现他对这位卓荣姑娘充满了好奇。

  又不止是好奇…

  仿佛他的心头真的生出了几许情愫。

  …

  …

  荆州,江陵城西城郊。

  不过是几个月,如今的沔水山庄已经扩充了整整一倍,围墙就快修到江陵城的西城门了。

  与之对应的是这里的“劳力”从原本的两千余人,发展到了如今有超过六千人,工于其中,生活于其中。

  因为“证审”的缘故,凡是能加入到其中的,均是与曹魏、东吴没有任何牵连者,均是身份清白之辈。

  他们必须要经过几轮严格的“审查”,更需要至少三个人签字作保。

  沔水山庄的成分,由此可见一斑。

  除此之外,丐帮弟子的家眷,兵士的家眷也可以来此做工,赚补家用…沔水山庄对其中的“劳力”算是十分慷慨。

  其实很多劳力不过是为了吃饱饭,穿上衣,可真的到其中,他们才惊愕的发现,他们甚至还能攒下来一定的积蓄,甚至每天可以休息六个时辰(十二个小时),简直太良心了!

  在乱世中,再没有地方,能找到这样的营生了!

  再没有地方,能这样吃饱饭、穿上衣,赚着钱的活着。

  而在黄承彦与刘晔的统筹下,这些人分为了许多部门,大多数是做军械的,也有少数是做生产工具,诸如农具…还有一些是在沔水山庄后种植耕田。

  与其说是种植…

  不如更精准点儿说,是尝试新农具的使用,“龙骨水车”、“水转百戏”、“水力鼓风机”等等,已经纷纷投入农业生产。

  如今的这一代,在刘晔的改良下,已经是第三代。

  只等明年的收成,从那收成的数字里见真章…

  不得不说,黄承彦毕竟年龄不小了,许多事情有心无力,倒是刘晔的出现,为这里注入了全新的生机。

  关键是他仿佛沉浸其中,对关麟留下的那数不尽的制造图,不光是军械,是农业,是生产工具,他均是热衷至极,

  仿佛这个新世界的大门打开后,他刘晔就留恋其中,完全拔不出来了——

  当然,除了军械、农具、耕种…

  这里还有不少人从事“后勤”,让这里的每一个人能吃饱饭,穿好衣,休息的时候有一个避风之所,这在乱世已经是神仙般的日子了。

  故而,沔水山庄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劳力,都对这位黄承彦,对“关四公子”感恩戴德!

  此刻,关麟刚刚抵达这边…

  因为张星彩提前来告诉黄承彦——『‘关四’他想吃鱼了,吃荆河里的大鱼!』

  黄承彦当即就心领神会。

  他回想起此前与关麟在这沔水山庄后的湖泊前,一边钓鱼一边感慨。

  那时候的黄承彦钓上一条小鱼,饶有兴致的说关麟这个忘年交说:“今晚你小子有口福了,有‘鱼肉’吃了!”

  哪曾想,关麟却是对那“小鱼”不屑一顾,只是笑着说,“老黄,咱能不能有点儿追求,这湖这么小,也就这些小鱼了,咱什么档次?能吃这么小的鱼?放生了,快放生了!”

  那时候的黄承彦直接笑了,反问关麟,“若放了这小鱼,那可就没有鱼汤咯。”

  “小鱼煲的汤没劲…”关麟直接说,“早晚有一天,咱们得干下来襄樊,咱们吃那襄江里的大鱼…我听说那襄江里的鱼一支十几斤重,味道别提多鲜美了,还有…有朝一日,咱们也得把中原也给干下来,到时候咱们吃黄河大鲤鱼,那个味道更是鲜掉舌头!”

  黄承彦本觉得关麟是在吹牛…

  可看他信誓旦旦的模样,莫名的觉得,竟还真有点儿谱,黄承彦接着说,“咱先别说黄河大鲤鱼,襄江里的大鱼,咱怎么吃?”

  “煮着吃、蒸着吃呗!”关麟笑着回答。

  当然,他知道黄承彦问的不是这个问题,接着补充道,“其实很简单,不用咱们终极目标的十万秦弩,就五万蹶张弩,咱们找个靠近襄樊的山,万弩齐发,朝着襄阳城的上空射他一个时辰…什么狗屁襄樊,统统都没了,到时候,谁还能拦住咱们去襄江里捞鱼?”

  那时候的关麟还在与黄承彦畅想秦弩五万齐发的壮观景象。

  这是五万弩啊…

  用脚蹬的蹶张弩,从天而降,遮天蔽日!

  也就是那一次…

  黄承彦记住了…关麟这小子早晚一天要吃襄樊的大鱼。

  倒是没曾想,这“吃鱼”的日子来的这么快,这小子变得这么“心急”!

  黄承彦与刘晔匆匆赶到锻造“秦弩”的巨大工房时,关麟早就到这里了,他在详细的观看着匠人们组装弩机。

  其实这里制造的秦弩是做了一些改良的。

  蹶张弩倚靠双腿与腰去射击,张力大小是可以达到三石的。

  但黄承彦与刘晔…对此做了一些改良,通过大量的尝试,将“秦弩”的长短、弓弦的张力进行了优化,甚至增加到了一些“物理”学当中借力的原理,在每一张弩矢上增加了“助力的机械”装置。

  又优化了箭矢又与弩机上的凹槽摩擦所丧失的一部分动能。

  更是为秦弩增加了关键的部位“郭”。

  要知道,在后世,很多专家提出,限制秦弩威力的其实是“郭”,秦弩没有关键性的部件“郭”,所以威力不够强!

  只是…

  现在,在黄承彦与刘晔的精益求精下,何止加上了“郭”,简直是焕然一新!

  按照匠人所言…

  如今的秦弩,真实的张力大小,在双腿的极限力量下,可以达到五石,射程超过三百五十步!

  如果顺风,甚至可以达到五百步!

  当然,这虽然不像后世“瞎逼逼”说秦弩的射程超过AK47两倍,但三百五十步单单靠人的腰肢与双腿,已经是弩矢中的极限了吧?

  “云旗公子…”看到关麟,刘晔当先开口。

  黄承彦也轻吟出一声,“云旗…”

  他知道关羽如今的状况,也知道关麟的心情不好,他没有用“臭小子”这样的称呼,也没有直接一句“臭小子你还知道来我这儿”的数落。

  甚至,他看着如今关麟那冷峻的表情,他还有些担忧,担心他不要因为替父找回场子,而太过冲动、鲁莽!

  “黄老,刘先生…”听到他俩的声音,关麟转过身,目光炯炯,他指着这些秦弩问道:“现在,咱们有多少秦弩了!”

  这个…

  刘晔与黄承彦彼此互视,刘晔说了个大概的数目。

  “一万七八千吧…”

  其实,秦弩早在几个月前就开始制造,再加上沔水山庄六千劳力,制造的速度很快。

  可架不住…还有八牛弩,还有龙骨水车等一系列农具的制造。

  分担下来…一万七、八已经算是不错的数字了。

  只是…

  这个数字还是让关麟有些失望,“少了点儿!”

  这…

  刘晔微微凝眉,黄承彦则问道:“你是打算提前用这秦弩?不攒到十万枚,一起用了?”

  “藏不住了。”关麟吧唧了下嘴巴,“老爹都被人欺负了,做儿子的,不报这份仇,传出去还以为我关家满门都是怂蛋呢!”

  “那?你需要多少!”

  “至少四万吧!”面对黄承彦的询问,关麟说出了一个数字。

  秦弩强,不是强在个体,而是强在弩阵…强在数万枚弩矢的齐发,在于范围伤害,太少了根本无法达成遮天蔽日的效果。

  只不过,四万这个数字,差的有点儿多呀!

  “若是四万支秦弩,制造的话…哪怕全力以赴,也至少还得三个月…”刘晔在脑海中经过了复杂计算,得出了这么一个数字。

  “三个月太久…”关麟感慨道:“一个月之内我就要见到…”

  “可…”刘晔再度张口,“秦弩的制造工艺,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让弩矢的威力大打折扣,故而一个匠人全力之下,一个月能制造出两枚秦弩,这已经是极限…”

首节 上一节 576/12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