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641节

  如今…

  摊丁入亩还引发了许多事儿。

  废除人头税后,许多改革也必须一并推行,且每一步如履薄冰。

  也得亏是诸葛亮,能在重重巨压之下顶住…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在他的一系列举措、方式下,迎刃而解。

  不夸张的说,诸葛亮的治国之才,放眼整个华夏的历史也是最顶端的存在!

  原本,这一夜他是打算过目那些重新丈量过的土地,看看有没有纰漏,明面上的丈量与私下里丈量的数目能不能对上,这关乎未来的税收,诸葛亮不敢大意。

  可就在这时…

  他收到了张飞的急件,奇袭瓦口,将曹军连同迁徒百姓困于八蒙山中。

  这让诸葛亮深深的呼出口气,仿佛心头的一块儿大石头落下了一多半儿。

  不由得感慨道:“好啊,总算是保住了这几万百姓…”

  人口对于如今的巴蜀太重要了,因为刘备与诸葛亮坚持要“以人为本”,坚持要调动最广大底层百姓的积极性,联合他们,去推翻曹操在中原建立的秩序!

  …故而,每一个农户,每一个佃农,每一个百姓对于如今的巴蜀都至关重要。

  除此之外,还有一条是信心!

  摊丁入亩政策的推行,最大的阻力来自于本地的豪强,一场大捷足够威慑他们,也足够给万万千千的百姓更多信心,让人民的力量更凝聚,也让阻力变得更小!

  感慨之余,诸葛亮不由得颔首。

  “有孝直待在主公身边,战事无忧矣!”

  是啊,刘备太信任法正。

  法正的临阵谋划、临阵调度统筹的能力又太强了,强到就连诸葛亮都要自愧不如。

  刘备与他在一起出兵,无论是统率,还是计略部署时大胆与缜密的平衡,都足以让诸葛亮放心,也能让诸葛亮安心操持治国。

  做他最擅长的事儿。

  只是,这边能让诸葛亮安心,终究,诸葛亮最担心的还是荆州啊!

  他担心的是关羽,准确的说,是担心关羽的性子啊!

  ——北据曹操,南和东吴!

  这是诸葛亮离开荆州时留给关羽的八字方针,可有两年了,诸葛亮始终担心的就是这个,担心的是关羽那自负的性格。

  却在这时,诸葛亮刚刚想到关羽,荆州的急报已经传来。

  诸葛亮迅速的展开…

  一连串的字眼映入眼帘。

  ——大捷!攻下襄阳!重挫曹军!

  整篇战报写满的其实就是是十四个字——关羽诈死赚襄阳,逆子关麟立大功!

  这…

  偏偏这战报中的每一个字,都让诸葛亮的精神为之一振,甚至看到最后,身子里的血液都在翻滚,激动…他太激动了!

  诸葛亮在看过一遍急报后,忍不住又把急报再看了一遍,然后又是一遍…

  每一遍,都能让他那还悬在半空中的石头落下一分,每一遍,也能让他的心情更悸动一分。

  终于…在看到第四遍急报时,诸葛亮长长的喘出口气。

  他沉吟道:“总算,荆州那边…我最担心的事情解决了!”

  是啊…

  比起攻下襄樊,比起重创曹军,最让诸葛亮欣喜且兴奋的是关羽对儿子关麟的巨大认同,是关羽对身边众文武巨大的认同…

  甚至主动请缨,将襄阳太守让给儿子关麟去做,甚至主动为傅士仁、廖化请功。

  诸葛亮看得远,也看的深。

  从这一个小小的举动,从这字里行间,他就能看出…关羽变了,向积极的方向变了,而彻底放下自负与高傲的他,其实才是最无敌的。

  终于,在巨大的振奋之下,诸葛亮睁大了眼眸,便是他…都从未想到过,荆州能有如此局面!

  他太高兴了,太兴奋了…

  他忍不住双手拍在桌案上,用颤巍巍的语气吟道:“荆州,从此稳如泰山!”

  随着这一句话的吟出,诸葛亮仿佛释然了一般,他转过身望向了身后的舆图。

  他的眼睛先是瞟向樊城,瞟向樊城后的许都城的位置,他喃喃自问。

  “荆州,这一对关家父子,能打到许都么?”

  然后,他的眼睛再度望到江夏,望到合肥,望到东吴。

  这时,他沉吟了许久,像是在思虑,在细细的思虑。

  终于…

  在长达百息之后,他轻声张口,吟出了他的担忧:“诚然,鲁子敬会一如既往的支持孙刘联盟,可…随着云旗的一鸣惊人,锋芒毕露,那孙仲谋的心头会没有一丝丝的悸动与担忧么?”

  没错…

  诸葛亮有些担心了。

  他担心的点从关羽的傲气与自负,转变成了关麟的一鸣惊人与锋芒毕露,他担心…因为这份锋芒毕露,会引发东吴巨大的担忧,从而…从东吴孙权的层面,背弃这份同盟协定!

  这是隐患!

  这是巨大的隐患哪!

  这边厢,诸葛亮凝眉沉思,表情忧虑…

  那边厢,马谡站在门外,他目睹了诸葛亮看到这封战报时情绪的变化,从惊诧到愕然,再到震惊,再到不可思议,最后转变成巨大的亢奋与狂喜,再然后…就回归于平静,变得沉吟,变得忧虑!

  这…

  马谡不知道,诸葛亮为何会发生如此心态的变化。

  但他意识到,似乎小一辈人物中,他马谡最可塑、最翘楚的头衔,怕是在这一刻彻底保不住了!

  他感受到了威胁,感受到了来自关麟巨大的威胁!

  他恨恨的把最凶狠的话埋在心头。

  ——『这小子…似乎有点能耐!』

  ——『可他要取代我?取代我在军师心目中的地位,哼,想都别想!』

  …

  …

第356章 洛阳城,铁打的李藐,流水的公子

  襄阳城,太守府衙重地,一杆高挂的“麟”字大旗在府门外扬起,此刻正被夜里的江风吹的猎猎作响!

  此间太守府也终于迎来了它全新的主人。

  此刻,月上眉梢,已是深夜。

  可这里书房内依旧是灯火通明,桌案上堆着一迭迭厚厚的白纸,关麟正草草在上面写着什么,可每写好一张,关麟不由得蹙眉,久久凝思。

  陆逊已经被士武领了进来。

  原本要召陆逊、诸葛恪、刘晔三人,最终,关麟只召来了陆逊。

  如今,陆逊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与关麟的判断出奇的一致,他也觉得凌统要完,张辽亦是凶多吉少。

  当然,这本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事儿,张辽与凌统分属魏、吴,哪怕因为一个女医者殒命,这在荆州看来,似乎并无损失,甚至削弱了敌人,算是这位‘脑子清奇’的女大夫送来的神助攻了。

  可,当陆逊听到关麟的目的,是想要将张辽与凌统救到荆州,一如当初将他陆逊,将整个陆家的族人救出东吴一般时,陆逊迟疑了,他的眼眸中多出了许多闪躲与犹豫。

  考虑到曹操的生性多疑与孙权的阴狠厉辣…

  这个任务可并不轻松。

  ——关麟的想法也有些天马行空!

  关麟依旧在写信,依旧是写了,然后栾成一团,随手扔到地上,俨然对这封信的内容,或者说他的计划不满意。

  中间,他不忘询问陆逊,“太史享与孙绍的鸿雁,如今在东吴如何呢?”

  在东吴,如果要救凌统,那身处东吴的太史享与孙绍,乃至于“鸿雁”是关麟为数不多能打出的牌!

  关麟必须知道有关鸿雁的具体情况。

  陆逊如实说:“太史享与孙绍早就抵达东吴,但尚未见到周循,也并未去拜访小乔,因为我提供的一些线索,他们正在收集‘周瑜’逝世时的重要证据…”

  “周循…”关麟喃喃吟出这个名字,仿佛也因为这个名字,关麟产生了一些全新的思路。

  他奋笔急书,迅速的在白纸上写满了字,等到最后一个字落笔,他将这白纸塞入信封中,亲手封上了朱漆,然后递到了陆逊的手里。

  尽管没有看到这封信笺的内容,可从方才关麟的话语以及神态中,陆逊还是读出一些特殊的味道。

  他反问道:“云旗是想通过‘鸿雁’去救凌统?”

  “不!”关麟摆手,“鸿雁于东吴,其实并没有什么能量,若要救凌统,我们需要借他人之手,最好还是借一个望族、大族之手!”

  提示到这份儿上,陆逊恍然大悟,“你的意思是?想选周循?选周家?”

  面对的陆逊的疑问,关麟微微颔首,他郑重的道:“尽管周瑜不在,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周家依旧有能量…我听你说过这周循又睿智、机灵颇得孙权的器重,手中还握有超过一万人的部曲!”

  “这至少说明孙权虽阴狠厉辣,总是做见不得人的事儿,可还是要脸的,不可能在明面上把事儿做的那么绝!所以…如果能让周家为我们所用,且主动请缨揽下凌统这件事儿,那或许凌统…就能够出现转机!”

  听着关麟的话,陆逊微微沉思了片刻,最终他点头表示认同…

  当然,现在这种情况下,要救凌统…

  依旧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儿!

  权且死马当做活马医吧!

  说完了凌统这边,还有一个张辽。

  陆逊把话音引了到曹魏,“那张辽的话?云旗你打算怎么救?他似乎比凌统的处境更危险,要运送出来更难…”

  言及此处,陆逊吧唧了下嘴巴,淡淡的沉吟道:“这些年曹操的猜忌杀死过多少人,吕伯奢、边让、陈宫、孔融、周不疑、娄圭、崔琰、荀彧…曹操他可不管…”

首节 上一节 641/12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