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667节

  当即,信使展开信笺念道:“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致书于征西将军夏侯妙才之前,尔等无学鼠辈,上逆苍穹,迁百姓于三巴,遭火弩于襄樊,两线困乏,人马猖狂;”

  “抛盈郊之戈甲,弃满地之刀枪;属下心崩而胆裂,将军断臂而狼忙!无面见关中之父老,何言相府之厅堂!史官秉笔而记录,百姓重口而传扬——翼德一出,魏军惊怖,一月夺三巴,半日下瓦口,儁乂闻阵而惕惕,子廉望风而惶惶!吾大汉天兵兵强而马壮,吾弟云长翼德奋以龙骁,激以虎荡,扫秦川为平壤,荡逆魏作丘荒——”

  随着刘备这封信,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的言出,夏侯渊胸口剧烈寒颤…

  他的一双瞳孔瞪得硕大,他想张口说点儿什么,或者说是反击点儿什么,可…最终,他发现他什么也说不出口。

  刘备这信写的是言之凿凿,是有理有据…他无从反驳。

  可…

  可…

  遥想当年,刘备什么吊样儿,夏侯渊再清楚不过,惶惶逃窜如丧家之犬,得庇护于一众诸侯羽翼之下,他何曾如何嚣张?

  他何曾敢言出“扫秦川为平壤,荡逆魏作丘荒”…

  狂起来了,这打了一辈子败仗的刘备,他狂起来了,嚣张起来了!

  “父亲,孩儿…”夏侯霸性子最烈,听得刘备如此嚣张之言语,他张口又要请战。

  可不等他说出“战”字,夏侯渊的声音当先传出,“传我军令,魏军各部各守扼要,武都郡以为汉中侧翼,增添兵马,严密布防…阳平关,本将军亲自驻防!”

  说到这儿,夏侯渊大手一甩,面朝张既:“德容,有劳你即刻写信一封,发于吾兄长魏公丞相,陈明汉中局势之危,请求吾兄速速支援——”

  要知道,这位“三日五百,六日一千”,行军神速,在曹魏南征北战,征讨叛逆中,立下过赫赫功勋、无数功勋,被人称作曹魏宗室第一急先锋的夏侯渊夏侯将军!

  纵观他一生的战场,他从来没有如此怯弱过…

  他从来都是主动出击!

  可这一次,面对蜀军的汹涌攻势,他竟选择如此保守…竟没有选择收复失地,与刘备决战。

  这在他的几个儿子看来不可思议,可在张既看来,他深深的颔首,且佩服夏侯渊如此沉得住气。

  是啊,宕渠八蒙山一战,三巴一战,瓦口关一战,蜀军这仗打的简直就是四个字——神乎其技。

  打的是目眩神迷,让人应接不暇,更别提着手准备。

  仿佛就有一只手,在始终推动着整个战场的局势,让张飞、让蜀军永远抢先一步,永远预判到他们魏军的预判!

  甚至有那么一瞬间,张既都觉得,他们大魏之于巴蜀的部署已经悉数被蜀军…不,是悉数被那“黑张飞”,被那“黑阎罗”给看穿了!

  现在,可不敢轻举妄动,也不是轻举妄动的时候啊!

  ——『夏侯将军还是沉得住气…』

  张既心头这么想,连忙拱手:“将军放心,这信…我即刻就写——”

  倒是夏侯渊,他一如既往的背对着众人,他的神色一如既往的萧索,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那“扫秦川为平壤,荡逆魏作丘荒”的字眼深入他的心头、脑海…

  他的心情变得愈发的悲怆。

  要知道,在他看来,这一仗,他不止是死了两个堂侄,不止是丢了三巴,丢了梓潼这汉中与蜀中的军事缓冲地带。

  他更深刻意识到的…是张飞张翼德!

  这个他最不想承认,却又不得不承认的“狗女婿”…

  时至今日,这“狗女婿”成长的速度惊人、骇人!

  他的名字已经深深的威胁到他的这个“便宜”的老丈人了。

  ——『涓儿…涓儿…』

  ——『张翼德、张翼德!』

  想到夏侯涓时,夏侯渊眼芒中露出的是慈祥,可再想到“张翼德”的名字时,夏侯渊竟如同每一个曹魏的兵勇那般…

  他想到的唯独三个字:

  ——『黑阎罗!』

  …

  …

  宕渠,八蒙山上,夺下三巴,攻取梓潼后,刘备带着法正、魏延、赵云等人又回到了宕渠的八蒙山上。

  巴賨部落的首领王平、朴胡、杜濩也带着各自手下跟随刘备到此。

  刘备是要对这里的巴賨部落进行安抚,承诺给他们,永不强制迁徙,更承诺给他们,秦昭襄王给与他们的优厚,刘备这边只会更甚。

  而做完对巴賨部落的安抚后,刘备登上八蒙山蒙头处,登上这最高的山峰,他俯瞰着这里的景色…

  曾几何时,这里还是曹刘争夺巴蜀的“中间地带”、“军事缓冲”,可现在…这里悉数归于他刘备。

  而这一切功劳,都是因为他的三弟张飞张翼德的全盘谋划、部署。

  ——算无遗策!

  ——料敌预先!

  何止是夏侯渊?

  何止是张既?

  便是他刘备也对张飞这一战的谋划、部署,直呼“神迹”…哪怕现在刘备都尤在梦里,如梦似幻。

  就在破败的魏营前,刘备注意到了一处石碑,石碑上是三弟张飞的字迹。

  ——汉将军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于八蒙立马勒铭。

  周围的賨人还用蹩脚的汉语议论着:“这是三将军夜袭八蒙山,断张郃一臂,大获全胜后,用丈八蛇矛在这里刻下的‘立马铭’!威慑曹魏宵小!”

  ——“三将军有勇有谋啊…”

  ——“汉室有黑阎罗这样的将军,何愁中兴无门?”

  这些议论声,将刘备也吸引到了这碑前…

  看着这碑,刘备当即“哈哈…”一笑,朝着身旁的赵云道:“还真是我三弟的字迹,人言我三弟粗犷,却鲜有人知,他最擅绘画,也擅书法…他的书法技艺,便是那张芝张伯英在世,也不过如此吧?”

  刘备提到的张芝是“草书之祖”,更是“凉州三明”之一张奂的儿子。

  初平三年,去世于家中,在后世与钟繇、王羲之和王献之并称“书中四贤”!

  在大汉书法界的地位不言而喻…

  此刻刘备名义上是用他来夸张飞的书法,实际上夸得是三弟的勇武、智略与才华呀!

  赵云附和道:“末将也没想到,三将军不仅武艺高强,更是精通书画,谋略部署更是当世一流,云望尘莫及,注定只能望其项背了!”

  以往赵云是佩服张飞的,但佩服的唯独是他的勇力与胆气,可这次不一样了,一个月定三巴,一日破瓦口,逼张郃断臂求生,这些战绩太显赫了,这其中的智谋太卓绝了,简直是料敌于先!算无遗策!

  不夸张的说,赵云已经感受到几许“小诸葛”的意味了…

  “哈哈哈…”刘备一改往昔的含蓄,站在这八蒙山头放肆的大笑了起来,他感慨道:“荆州有云长父子,巴中有翼德,大汉中兴,大事可期——”

  就在这时…

  法正匆匆也登上了山顶,他有伤在身,虽不严重,但如此急促的攀爬,还是透支着他的体力,俨然他是有要事禀报。

  刘备看着心疼,连忙去扶法正,“孝直?你剑伤在身,有事派人传我即可,何须攀爬此山巅?”

  法正根本顾不上去回答刘备的提问,更顾不上自己的伤口了。

  他从怀中取出一本厚厚的纸制书籍,连忙递给刘备:“主公且看…”

  “这是?”

  伴随着刘备的声音,他接过这卷书,却见书名上赫然写着七个大字——《斗战神·张飞本传》!

  当即,刘备就回想起了,“此前孝直提到过,荆州吾二弟之子关云旗赠给翼德这本书,翼德是爱不释手,彻夜追读…想来便是这本吧?”

  法正环视周遭,见到唯独赵云在刘备的身侧,这才放心的张口,“子龙不是外人,那我就说了。”

  “孝直有话但说无妨!”

  随着刘备的话,法正的脸色变得严肃与一丝不苟了起来,“瓦口寨、荡口关、八蒙山、宕渠、瓦口关、梓潼…翼德如此一战,让人目眩神驰,我也惊愕于翼德那神乎其技的部署、谋算、料敌预先…可我身为谋士更知晓谋士的养成,计略的制定,料敌之先机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人言东吴吕蒙‘三日不见、刮目相看’,可事实上为了这一句赞誉,吕蒙读了何止三年的兵书?可翼德…不过是去了趟荆州,回来后便脱胎换骨,故而…我笃定,这多半与那关麟赠予他的那本书籍《斗战神·张飞本传》有关!”

  说到这儿,法正继续道:“于是,我便擅作主张,以主公的名义派人问询三将军的副将,果然这《斗战神》是有抄录本的,我唤其以此抄录本临摹了三将军的这爱不释手的宝贝!”

  “翻开一阅,才发现竟是一则则故事,还有插图,我当时觉得也没有什么…直到…”

  法正将手指向《斗战神·张飞本传》这本书中,目前连载到的最后一回“第二十五回——粗中有细,‘假痴不颠’,诈作醉酒,诱蛇出洞,梦中擒贼”;

  面对着好长的题目…

  法正似乎打算要大说特说一番…

  在讲述前,他还特地咽了一口口水,平复了下心情,方才说:“就是这一章回的内容,不看还看,一看之下,我竟发现…这一章回的内容与翼德这八蒙山一战、瓦口关一战一模一样…何时进攻,何时埋伏,何时突围,如何利用地形破瓦口…”

  “唯独,这章回中还是写的保守了,写的是翼德需经过漫长的时间,方才寻觅到破敌之策,然后一击必杀,三巴、梓潼一战相持了足足三月有余,可翼德这边…却是出其不意,直击要害…这才有了八蒙山断张郃臂,瓦口关一夜破敌!”

  法正越说越是激动…越说越是澎湃。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替翼德谋划出此番八蒙山战局的不是别人,料敌预先、算无遗策的也不是别人。

  乃是荆州二将军关羽膝下第四子——关麟关云旗啊!

  这…

  法正的语速不快,可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传入刘备,传入赵云耳中,军是极大的震撼。

  ——『竟有人能提前预料到此间战局?还将他以故事的形势书写出来?』

  心念于此…

  刘备下意识的翻开这《斗战神》的第二十五回,眼芒从那些字眼中扫过。

  越是看到后面,刘备仿佛渐渐的已经能从张飞带给他的震惊中走走…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原来一切的谋划都在这《斗战神》里!』

  可随即,刘备就被一个更大的震惊所取代。

  他不由得望向法正,他与法正的想法再一次达成了完全的一致。

  也就是说…

  这一仗…三弟翼德不过是执行者。

  当然…他执行的也的确出色,这仗打的也极致的漂亮!

首节 上一节 667/12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