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674节

  “也不是全无迹象…”司马懿道:“那关云旗说的…这毒性会引入阴郄穴、行间穴、足三里穴、中府穴、涌泉穴中…这几个穴位我每每按压都会疼痛,且日复一日越来越疼,若是没有中毒?为何这疼痛会逐步加剧呢?”

  司马懿的话张春华无法回答…

  当然,他们这对夫妻哪里知道,这就是所谓的“心理作用”…

  类似于阴郄穴、行间穴、足三里穴、中府穴、涌泉穴,谁按压都会疼。

  只不过,越是聪明的人越是心思活络,越有“被迫害的妄想”,觉得一日比一日疼。

  就在司马懿与张春华凝眉之际…

  本已黄昏,理应步入沉睡的寿春城,忽然响起一阵铿锵刺耳的钟声。

  司马懿连忙收敛心神,睁开眼睛往窗外去看,张春华也跟着他向外看,她疑惑的问:“这是什么声音?”

  司马懿望着虚空的黑暗喃喃道:“这钟声,是出大事儿了!可战事…似乎襄樊近来,并无战事啊!”

  想到这儿,司马懿的眉头凝的更紧了。

  等等…

  他忽然意识到什么,连忙道:“是益州,是巴蜀…一定是那边遭遇大溃败了!”

  当即司马懿披上外袍,迅速的往衙署方向行去。

  …

  与司马懿宅府紧邻的另一处府邸,这里是张辽临时的落脚点、休息之处。

  因为六次向曹操请求饶恕卓荣,而引得曹操震怒,被下令幽禁于此府邸,闭门思过的张辽,他也听到了这道钟声。

  受制于曹操的吩咐,他只能在府邸中,无法出门。

  可这每一次声音的撞响,都让他的心情愈发沉重。

  救卓荣,那时知恩图报!

  可张辽的心始终系着大魏。

  “出事了——”

  “出事了——”

  一连两声,张辽忍不住握住拳头,对大魏,对曹操的担忧之情呼之欲出!

  …

  …

第374章 毒士登场,一计擒关羽,一计守汉中

  按理说,司马懿这等“军司马”的身份是没有资格参加曹操“霸府”中举行的军事会议的。

  但他还是很快听说了“三巴”、“梓潼”地区的惨败。

  不过一月…蜀中风云突变!

  司马懿一大早就在曹真将府的堂前等候。

  说起来,曹真并不喜欢司马懿,可碍于两人都是站在曹丕立场的,许多消息自是互通有无。

  直等到正午时,曹真大步进来,司马懿忙迎上去,他担忧的问。

  “怎么?败的很惨么?”

  曹真急道:“用丞相的话说,危如累卵,间不容发,这次蜀军的攻势太猛了!”

  司马懿颔首,“三巴丢了、梓潼丢了,蜀军兵锋将直接指向汉中…偏偏这个时候襄阳城也丢了,各地都需要兵马,丞相就是派兵去支援巴蜀也抽不出兵马来!”

  司马懿小声嘀咕了一阵,突然想到了什么,连忙问:“子桓那边可有消息?东吴可接受丞相提及的停战?”

  一提到子桓,一提到“停战”,曹真就一肚子气,顿时变得垂头丧气直跺脚起来,“子桓是到了东吴,可一连十几日,东吴那碧眼儿也不知道是什么心思,只是好生款待子桓,却从不接见,甚至不派人看守,任凭子桓自由出入,不加以丝毫阻拦!”

  曹真的话让司马懿皱了皱眉头,他叹息道:“看来,那孙权还是没有决定是联刘,还是联曹啊,他是想再观望一下…”

  “观望?”曹真恨恨的说,“他若是再观望,汉中与樊城都丢了,关羽已经在点兵了…关家军悉数出动,还是那一招‘绝北道’!他是要彻底阻绝宛洛对樊城的支援,将樊城困死!”

  司马懿安慰道:“樊城的兵马倒是不少,粮食也足够支撑一年!只是…樊城的城墙不算坚固,特别是汉水那边,涨水期时…面对荆州水军,那才是一道劫难,若樊城丢了,那只剩下迁都这一条路了!”

  司马懿尽可能的多表达一些自己的看法,这样他可以套出更多的情报。

  他的立场并不坚定,但将所有的情报都收纳于心头,总是能占据属于他的“主动”!

  “好了…不说了。”曹真无奈的摆摆手,“丞相今晚还要议事,这次不止是霸府的人参加,你若有什么法子就提前准备下,今晚禀报于丞相。”

  “多谢…”司马懿拱手。

  曹真脚步一顿,他最终叹了口气,“多事之秋,若不是因为子桓将你视为知己,我岂会告诉你这些。”

  说罢,曹真就叹着气走入了宅府。

  只剩下司马懿站在原地,就连那背影都显得徘徊、犹豫!

  …

  …

  不过是半年内,接连发生的挫折,本就让曹操时长头晕欲裂。

  近段时间发生的事儿,更是让他彻夜难眠,此刻的曹操双眼熬的通红,他拄着拐杖在屋子中徘徊、踱步…

  ——张辽的事儿;

  ——襄阳的事儿;

  ——汉中的事儿;

  原本一对关家父子就让曹操头疼不已,现在好了,又多个有勇有谋的张翼德,还多出张辽与华佗女弟子、东吴凌统之间的恩怨情仇。

  这些事情,一桩桩一件件都让曹操的心情悲怆至极,联想到近半年来,大魏的局势一步步的走向低迷,走向崩溃…

  有那么一瞬间,曹操都会生出一种感觉,诺大的曹魏,不知为何,仿佛一夕间就要崩塌,就要瓦解。

  可这种想法只是持续了一个刹那。

  曹操就强行撑起身子,昂起了那高傲的头颅,他知道,大魏…所有人都能垮掉,可唯独他不行,他是整个曹魏兵士的军魂,他是整个大魏的倚仗。

  可终究,再强悍的曹操也扛不住岁月的冲刷。

  他老了,他真的老了。

  他的一根根神经开始变得愈发敏感与脆弱,他神情恍惚,他踱步到一边,口中吟道:“汉中、樊城、文远…”

  依旧是这压在他心头的三座大山。

  “呼…”

  一声长长的呼气,曹操又踱步到另一边,他继续喃喃吟道:“如今子桓出使江东,这孙仲谋是既不接见,也不拒绝…他是要坐山观虎斗啊!他是要看孤能不能顶住这刘、关、张的此一轮攻势!他一如既往的会算计啊!”

  吟出这一番话时,曹操的神情变得愈发萧索…

  这时,许褚来了,他还没禀报什么,曹操当先抬手,“让孤猜猜,仲康这个时候来,多半是张文远又替那华佗的女弟子求情了吧?”

  “不…”许褚老实人,如实禀报,“是…他来了!”

  许褚没有说具体的名字,只用了一个“他”来代替。

  俨然…这个人是曹操特地传召的。

  也正是这个“他”字出现,曹操一改此前表情上的阴霾,一双虎目骤然瞪大,他惊喜道:“这老家伙总算舍得再为孤出一计了!”

  言及此处时,曹操想到的是一个老家伙,是一个大忽悠,是一个“老不死的”,这家伙出道以来一共出了“一言”、“三计”。

  偏偏,这一言引得天下大乱,开启了汉室的分崩离析,是群雄逐鹿的伊始;

  至于三计;

  一计使得曹操一炮害三贤;

  一计助曹操胜袁绍官渡大战;

  一计骗得马超,平定关中。

  当然,如果按照历史原本的轨迹,这老家伙、大忽悠还有两计呢?

  一计荐世子,奠定大魏继承人;

  还有一计则是阻伐吴,稳固三国!

  可谓是“一言乱天下,五计定三国…”

  也难怪曹操说他舍得再出一计,这个“大忽悠”太懂得明哲保身,他健谈…可对于这一条条“毒计”却是惜字如金…

  ——不到最关键的时候,他不张口啊!

  “他人在哪?”曹操亢奋的问道。

  许褚如实禀报:“刚下马车,按照丞相吩咐,是秘密赶至寿春,如今在书房。”

  “传…不…”曹操本想说传他过来,可当即直接一甩手,他自己个儿就否定了这个想法,他的眼瞳已经变得愈发亢奋了起来。

  “孤亲自去见他——”

  这话脱口,曹操来不及穿鞋,就向外疾行。

  许褚似乎还有话讲,连忙追上曹操:“丞相,他方才下马时提及,此番他一共带来两计——一计可擒关羽,一计可守汉中!”

  此言一出,曹操脚步一顿。

  “哈哈…哈哈哈哈…”

  突然间,曹操面颊上的阴云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晴空万里。

  他心头暗道。

  ——『关家四郎,伱不是喜欢斗心眼儿么?』

  ——『论及心眼儿,你这竖子?又能斗得过孤手下的这个老毒物么?呵呵,这老毒物,毒着呢!』

  …

  …

  庐江、舒县,治父山。

  站在小乔面前的四人中,除了孙策的儿子孙绍,太史慈的儿子太史享外,如今又多出了两个年轻人。

首节 上一节 674/12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