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680节

  故而,关麟真没想过要强攻。

  听着关麟的话,看着关麟面颊上表情的变化,黄月英感慨道:“想不到,你与那些将军不同,还是个悲天悯人的人,不过…你问我这襄樊气候的预测…”

  言及此处,黄月英一边摇头,一边轻吟,“夫鸿蒙分判,阴阳始列,轻清上浮者为天,其质阳也;重浊下凝者为地,其质阴也…世上万物相交,阴阳推移,变化发展,无穷无尽,根本就没有相同的天时,也没有相同的地利与人和…基于此,你让我于今日就预判明年七、八月的天气?我如何能算准?”

  这…

  随着黄月英的话,关麟突然发现,他太年轻太单纯了。

  想想也是,灾害天气…后世的天气预报都未必能预报准,更别说这个时代的黄月英了,关麟寻思着…看来他的期望有些太高了。

  天气这种事儿,这压根没法预判!

  正想改个方式不问暴雨了,改问如何挖通汉水?哪里建立蓄水池?如何引水倒灌?

  这相当于把一个天文气象问题,改变成物理学问题。

  不曾想…

  黄月英的声音再度传出:“虽是无法预判,不过…倒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

  这…

  关麟的眼睛一下子睁大。

  “规律?”

  “没错。”黄月英颔首,她指着黄家湾,“我自幼生活在那里,又喜欢记录各种各样的事情,包括每年的暴雨,水流,气象…我发现,每隔三年襄樊之间汉水就会出现一场长达数日的暴雨,暴雨引得汉水暴涨…故而每过三年,汉水都会淹没了黄家湾,我与父亲都需要出去避难,所以我记得十分清楚!至于再长的话,十年间,襄樊之间的汉水必定会有一次灾害,这个地方志中都有记载。”

  三年?

  十年?

  关麟回忆起来,按照他这段时间的走访、问询。

  在二一三年,也就是建安十八年,襄樊是有过一场暴雨的,暴雨差点冲垮了樊城西侧的平鲁城,整个襄阳都收到了巨大的威胁。

  按照关家军军士的描述,老爹关羽本欲趁着这场大水去进攻襄樊,可那一年是大伯刘备与刘璋决裂,西线战场压力巨大,故而没有趁势北伐。

  许多关家军的军士都应证过这一条。

  然后再三年之后,也就是建安二十四年,那就是历史上老爹水淹七军的年份了,如果…是按照这个去推断,黄月英提出的这个“规律”就有迹可循,就显得有点儿靠谱了!

  当即,关麟的眼眸中直接就放光。

  甚至,他已经在考虑如何利用这场“大自然的规律”,然后配合掘开堤坝,引汉水倒灌…

  如果是这样,那…曹军人数越多,反倒是败的越惨。

  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关麟想办法把曹军悉数给引来,然后几十万大军,一场倒灌…悉数被淹没于此,成为了水中的鱼虾!

  这才是——生生的断了曹操的根!

  一劳永逸!

  果然,黄月英的话还在继续,“按照我记忆中的规律,襄樊这边三年一大水,十年一灾害,若是云旗你要利用暴雨,那或许明年的涨水期能利用起来,可若是计划用的是暴雨引发的灾害,那或许还不够…”

  黄月英眨巴了下眼睛,“所以…”

  不等黄月英继续说,关麟抢先拱手,做出一副循循善诱,求知若渴的模样,“此间襄樊水道,黄夫人无比熟悉…哪里挖通沟渠引汉水,哪里提前修堤坝储水,这些…还需黄夫人指教了。”

  这个…

  一个彬彬有礼的年轻人在月色下躬身行礼,这份知书达理的模样,这份月色下气氛烘托,让黄月英心头一阵肆意的遐想。

  她在想,如果…如果她与孔明有一个儿子,也该这么大了吧?

  心念于此,黄月英笑道:“你无需向我行礼,我既来此,就会帮你把整个图纸给绘制出来…只不过…”

  俨然,黄月英还有其他的要求。

  关麟直接插口道:“晚辈懂,这次引水倒灌,晚辈只是为了取胜,不是为了伤及无辜,夺下樊城之后,必定当先救助百姓,避免生灵涂炭。”

  黄月英从小生活在黄家湾,对周围的百姓都是有感情的…

  她也不忍因为她而导致生灵涂炭。

  “战场无情,终究要有人迈出这无情的一步,可你能这么想,我便放心了…”

  说到这儿,这引水倒灌樊城的计划算是敲定。

  黄月英本还想再问问那“沔水山庄”,那“工坊”,那一系列奇怪发明,特别是她的叔父黄忠一直在尝试的“复合弓”的事儿。

  甚至想通过关麟问问父亲黄承彦的身体,问问他最近的状态。

  这些,黄月英根本没办法问黄承彦,一问黄承彦就开始抱怨,说什么“女儿都是给外人养的”、什么“嫁出去女儿,泼出去的水!”

  简直像极了一个见到女儿后,无比唠叨的老父亲。

  倒是关麟抢先开口:“其实,晚辈今日还有一事…”

  黄月英故意白了关麟一眼,玩笑似的说道:“你这小子,我方才来,你便提出两件事儿…”

  “后面这件事儿,不是晚辈的事儿,乃是…”说着话,关麟朝一旁的兵士一招手,“诸葛元逊,你还在等什么?还不来拜见你娘?”

  关麟的话音刚落…

  只见的一个翩翩公子快步走来,他低着头,似乎还有些羞涩。

  当他行至黄月英身旁时。

  “啪嗒”一声,他直接跪下了,“孩儿诸葛恪拜见母亲大人——”

  这一刻,黄月英才意识到,这位…怕就是大哥诸葛瑾过继给夫君的儿子诸葛恪吧。

  似乎年龄上有些大了,不过倒是长的很英俊,也彬彬有礼,气度不凡…

  总体上,黄月英是满意的。

  “你便是元逊,便是…恪儿?”

  随着这一道声音,月色下…

  诸葛恪总算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母亲”;

  黄月英也总算第一次有了儿子!

  这一夜的月亮格外的圆,上面仿佛书写着的是“团聚”二字!

  …

  …

  邺城,宫殿。

  夏侯惇的儿子夏侯楙,带着一干群情激奋的部将气势汹汹地大步而来。

  夏侯楙带头双膝重重跪地,撕心裂肺地痛呼一声,“爹,韩浩将军死了,死在那张飞的手上,爹,孩儿请战,去巴蜀也行,去荆州也行,孩儿要去替韩浩报仇!”

  夏侯惇半坐在床上,咳嗽不止…

  韩浩是他夏侯惇一手提拔起来的副将啊,他是河内郡人,先是袁术的骑都尉,被夏侯惇看重,这才加入曹营。

  昔日夏侯惇反攻濮阳,被吕布派遣的刺客给擒住,众人慌乱之时,唯独韩浩喊话,“难道我会因为一个大将军,而放任你们为所欲为吗?”

  一句话吓破了贼人胆…也让夏侯惇得以脱困。

  在荒乱乏粮之时,韩浩急农救荒,参定屯田!

  后北伐袁氏,北定四州,韩浩更是被任命与史涣共同负责掌管禁军,是曹操、夏侯惇最信任的人。

  要知道,在夏侯惇眼睛瞎以前,掌管禁军的是夏侯惇哪!

  也正因为如此,韩浩在曹营中地位极高,人缘极好,如今他死于张飞之手,一众将军已经吵翻了天,群情激奋,甚至使得夏侯惇的咳嗽声听上去都有几分凄凉。

  ——咳咳咳…

  夏侯惇也很悲痛,他勉力站起身来,他的儿子夏侯楙来难过为父捶背。

  “我瞎了一只眼后,就负责屯田、征兵事宜,久疏战阵…元嗣的死,没有人比我更悲痛!可我还能怎么样?”

  夏侯惇这辈子打仗没赢过,他不会天真的以为,成为残疾人后,他的战力就突飞猛进的发展。

  儿子夏侯楙提醒道:“爹,丞相不是刚刚发来让招兵的诏令么?这诏令,不是让父亲负责么…”

  夏侯惇狐疑的望着儿子。

  “你的意思是?”

  “加重!”夏侯楙狠狠的说,“蜀军杀了韩浩,咱们需得让他们十倍偿还!”

  懂了,突然间,夏侯惇就全懂了。

  他沉吟了一下,经过了短暂的思索,他张口道:“也罢,各郡的征兵令按照本将军说的做,

  一个月内,若不能完成征募一千兵士的郡,不能完成征募五百兵士的县,不光即刻罢黜,更要贬为白身,我大魏永不录用!”

  这话刚刚脱口,夏侯楙连连摇头。

  “这不行,爹…咱们应该改成,若是不能宛城征募一千兵士,不光要贬为白身,更要严刑盘问,珠链三族!”

  这…

  若按照夏侯楙说的,敢情别人当官赚钱,他们曹魏这边当官,那简直是要命——

  …

  …

第378章 又一个太史慈!又一个周公瑾!

  曹操的命令是征兵;

  夏侯惇执行的命令是强征;

  可若是按照夏侯楙的说法,那就是暴力强征。

  原本而言,大魏数百郡县,能完成征募数量的有三成就不错了,大不了完不成,就辞官贬为白身。

  可若是珠链三族?那就是新的故事了。

  势必,那些无法完成的征兵任务的郡县,会出现“抓壮丁”的情形,这对于曹操晚年最在乎的“民心”、“民望”无疑是巨大的摧残。

  可…当考虑到这次征兵的目的。

  夏侯惇不由得握紧双拳。

首节 上一节 680/12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