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73节

  ——“你这老头不厚道!”

  …

  …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常恐秋节至,凉……”

  江陵城的渡口,一艘乌篷船内伴随着琴弦的波动,清丽的女声缓缓吟出。

  诸葛瑾与诸葛恪本欲上船,却因为这声音脚步一顿,驻足于岸边,静待那船坞中人儿!

  不多时,一位翩跹女子徐徐走出,女子看似年龄不大,不过二十岁,那张稚气未脱的脸颊上,蕴含着浓郁的惆怅。

  纯净又惆怅,矛盾的集合,恰恰是这独特的气质,让诸葛瑾与诸葛恪的目光都死死的盯住他。

  “小女子孙茹见过诸葛先生。”

  这女子正是孙茹,孙策的三女儿,陆逊的正妻。

  听到声音,也看清楚船坞中走出女子的面貌,诸葛瑾心头一怔,连忙拱手,“原来是孙三小姐…下官失礼,失礼。”

  孙茹一身干练的女子劲装,淡淡的道:“妾奉夫君之命特来送诸葛先生父子。”

  “不敢当…”诸葛瑾再度拱手,毕竟是孙策的女儿,哪怕嫁为人妻,身份上依旧贵重。

  行礼过后,诸葛瑾方才不失分寸的问道:“在下以为会是伯言来送,倒是不曾想,劳驾孙三小姐…”

  “自舍其身,施于天下,明以洞察,哲以保身。”孙茹款款道:“夫君总是向妾提及先生的为官之道,夫君对先生敬仰不已,妾亦敬仰不已…”

  “哪里,哪里…”诸葛瑾的脑海中飞速的转动,他已经意识到,陆逊派孙茹来送他,不会那么简单。

  可到底是因为什么?诸葛瑾一时又想不透。

  倒是诸葛恪,也拱手朝孙茹行了一礼。“晚辈诸葛恪拜见孙夫人…”

  谦恭有礼…落落大方。

  孙茹目光朝下,也看向诸葛恪,感慨道:“想必这位就是蓝田生玉的诸葛元逊了吧?果然,小小年纪,就颇有名士之风。”

  孙茹提到的“蓝田生玉”,是孙权曾对诸葛恪的赞誉。

  别看诸葛恪年龄不大,却是远近闻名的奇才,名气极大,文采飞扬,特别是辩论…难逢敌手。

  孙权见到他以后觉得异常惊奇,于是就对诸葛瑾称赞:“蓝田出产美玉,果然是名不虚传。”

  一时间,“蓝田生玉”就传开了,到后来,成了东吴地界,诸葛瑾父子独有的赞誉。

  当然…孙茹越是这样,诸葛恪越是心如明镜,她一定有事要求父亲。

  “晚辈就不打扰父亲与孙夫人了!”

  诸葛恪再度拱手当先进了船舱。

  孙茹朝他投去赞许的目光,而随着诸葛恪的离开,这一方渡口只剩下她与诸葛瑾两人。

  “孙夫人有话不妨直言,若是在下能效劳的,自当竭尽全力。”

  诸葛瑾当先开口。

  “不愧是诸葛先生,慧眼如炬,洞悉万物。”

  孙茹轻轻咬了下唇,旋即一丝不苟的问道:“妾守在此处就是想问先生,诚如先生这样东吴朝堂上的‘老人’,想必一定知晓我母亲与弟弟现如今,究竟身处何方?”

  母亲!

  弟弟!

  孙茹是问大乔与孙绍的下落。

  而这话脱口,诸葛瑾下意识的浑身一个寒颤,双腿踉跄,竟差点跌倒在地!

  ——这是一道送命题!

  …

  …

第75章 双双家女付王侯,倾国定伶汉鼎休

  ——大乔!

  当孙策与大乔的女儿孙茹询问诸葛瑾时,不怪诸葛瑾谈之色变。

  自从孙策死后,在大乔与周瑜的支持下,孙权成功继位起,大乔与其子孙绍,就很难不与“权利中心”联系在一起。

  在江东,经常会有一种说法,如今的江东之主,孙权该还给孙绍。

  或者说——孙权得位不正!

  而从孙权坐稳江东起,大乔与孙绍便神秘的失踪了,不止是离开了政治的中心,就连她们在哪?她们是生是死,也鲜有人知。

  甚至,许多探寻大乔下落的,也神秘的失踪,或是死亡!

  有关大乔的故事一度在江东被封禁,可私下里,自少不得众说纷坛。

  ——江东有二乔,河北甄宓俏!

  似乎,自从孙策攻取皖县,将桥公长女大乔纳为妾室,将桥公次女小乔赐给周瑜起,其姐妹的国色天香就成为了江东百姓茶闲饭余谈论的焦点话题。

  ——双双家女付王侯,倾国定伶汉鼎休!

  而随着曹操兴建铜雀台,曹植铜雀台上一句“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勾勒出父亲曹操意图将大乔、小乔纳入铜雀台中的美好愿景。

  也正是从这一句诗起,在江东,大乔、小乔的名字再次被送上了风口浪尖。

  之后,才是赤壁之战!

  才是东风与周郎便,才是刘备借荆州,才是顶住三分。

  当然…

  这些都不重要。

  因为那时候的大乔早已失去了夫君,她携一幼子神秘的消失在了江东。

  有人说,大乔与孙绍因为身份的缘故被孙权软禁了。

  也有的说,她们已经死了。

  可无论是哪一样,明眼人都知道,大乔与孙绍一定并不自由!

  ——谁识深闺残井水,至今似有泪痕流!

  至于,大乔如今在何处?

  作为江东重臣的诸葛瑾,他自然知道,可他…不能说。

  “孙三小姐,请恕在下直言。”诸葛瑾低着头。

  “诸葛先生直说即可。”孙茹的眼神中满是迫切。

  诸葛瑾沉吟了一下,这才侃侃道:“方才孙三小姐也说老夫是明以洞察,哲以保身,在下别的长处没有,可哪些问题能回答?哪些问题不能回答,老夫心里还是通透的。”

  这话,无疑是直截了当的拒绝了孙茹对母亲的问询。

  孙茹并不死心,她话锋一转,“小女子也是听闻,昔日家母并非自愿嫁给家父,是家父逼迫所致,那时家母与姨母想要投井自尽,但又念及阿翁,家母这才坐在井边,相互安慰感慨,最终为了阿翁,也只能以妾室之身嫁于家父…诸葛先生洞悉万物,这故事又是真是假?”

  ——『旁敲侧击么?』

  诸葛瑾微微抬眸,他沉吟了片刻。

  他意识到,孙茹讲述这个故事是假,旁敲侧击问出大乔与孙绍的下落才是真的。

  “孙三小姐,在下还是那句话,有的问题在下能回答,有的却万万不能回答,有关大乔夫人的…孙三小姐还是莫要再问了,在下什么也不知道?”

  “不知道么?”孙茹轻轻咬住红唇,她抬起眼,接着问:“是有人不让先生说吧?”

  “孙三小姐不该这么讲…”诸葛瑾拱手,有那么一瞬间,他感觉到了一丝面前女人柔弱表象下的凌厉与森然。

  甚至,孙茹那激动之余的抬手,也让诸葛瑾警惕了起来。

  终于,孙茹放下了手。

  只是经历短暂的一瞬间,她又变回了那个温文儒雅的大家闺秀,“先生莫怪,是小女子唐突了。”

  “若孙三小姐没有别的事儿,在下就先回江东了,孙三小姐与伯言留在江陵,干系重大千万小心!”

  诸葛瑾拱手还了一礼,礼毕…诸葛瑾快步退入了船舱,却见得诸葛恪正附耳在舱门听。

  “你都听到了?”

  诸葛瑾露出几许嗔怒…

  “是…”诸葛恪颔首,不过,他反应很快,当即压低声音反问父亲,“孩儿觉得,大乔夫人与孙绍公子是被吴侯软禁起来了吧?”

  “不许胡说…”

  “爹,你慌了!”

  “你再胡说!”诸葛瑾狡辩似的回答,他紧张的表情被诸葛恪看的清清楚楚。

  诸葛恪冷笑一声,感慨道:“咱们这位吴侯还真是两张面目,又是人,又是鬼呢!”

  “再胡说!伱不要命了!”诸葛瑾一把捂住诸葛恪的嘴巴。

  诸葛恪挣扎着站起,“好了,好了,孩儿不说了,孩儿也只是想劝父亲,与虎为谋,千万小心!”

  “这个不用你说!”诸葛瑾无奈的叹出口气,有这么个聪慧的孩儿,他也很是无奈。

  诸葛恪却是眼珠子转动,忍不住又添了一问。

  “父亲,孩儿有种感觉?不知道该不该说。”

  “那就别说!”

  “孩儿偏要说…”诸葛恪眸光一定,感慨道:“若是那这位孙夫人连同她的夫君继续这么查下去,或许到最后…”

  “你闭嘴…”诸葛瑾猜到了诸葛恪想说什么。

  他一改往昔的和颜悦色,变得言辞冷冽。

  只不过,他的内心中亦是万般苦楚。

  ——『恪儿呀恪儿…这是能说的么?』

  ——『恪儿呀恪儿,这又是我们诸葛氏,能够左右的么?』

首节 上一节 73/12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