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842节

  曹操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一把拉住了严畯的手,“莫非就是撰写出那《潮水论》的严先生…”

  “不才,正是在下!”

  “哈哈哈…久闻严先生对水流、水攻极其精通,不曾想,今日竟在这里能向严先生讨教!”

  曹操表现出了他礼贤下士的一面。

  这让严畯一阵受宠若惊,直呼:“不敢,不敢——”

  寒暄过后,严畯也不藏着掖着,他是带着孙权的希望来的,带着鲜明的目的来的,索性直抒胸臆,“大王…某不惜远途而来,就是为了告知魏王一件事儿!”

  “何事?”

  “如今那关羽正在开凿堤坝,其目的某推断,是要在七、八月涨水期时,引汉水倒灌樊城、平鲁城、郾城——”

  唔…

  严畯的话让曹操大惊,他如何会想到,一个黄皓,一个严畯…前后脚送来了两条如此类似的情报!

  当然,如果是黄皓、朱灵父子的情报,曹操多少是有些怀疑的。

  是需要去佐证的。

  但…严畯,这可是编纂出《潮水论》的大家,再考虑到现如今魏、吴之间的“暧昧”关系!

  他的话,很有说服力!

  “又是引水倒灌么?”

  曹操下意识的轻声感慨。

  严畯好奇,“难道大王还从其他地方听说那关羽引水倒灌?”

  “没有!”曹操颇为豪放的摆了摆手,这一刻,他不再拘泥于这情报的来源。

  他展现出了雷厉风行的一面,“严先生可有办法,使得那汉水倒灌襄阳,而非樊城?”

  这…

  无疑,曹操提出的是一条难度极大的提议!

  考虑到樊城与襄阳一水之隔,汉江水仅仅倒灌南岸,这在“引水”时,需要极其缜密的设计!

  如果再考虑到,关羽在南岸挖掘蓄水池,无疑…这个难度更大。

  严畯不是个自负的人,他轻声沉吟,“改变水流流向的话,需要实地考察才行——”

  莫名的,严畯的话让曹操欣喜。

  “哈哈哈。”他大笑起来,“上天派先生来助我夺回襄阳——”

  就在曹操这一句方才吟出之际。

  “报——”

  许褚急匆匆的从门外跑来,一贯稳重、步履结实的他,这一次竟跑的有些踉跄,整个人也显得十分慌乱。

  这还是许褚第一次以这幅模样出现在曹操的身前。

  “怎么了?仲康?”

  曹操主动问道。

  许褚则如实道:“刚刚得到消息,那关家四郎…那关家四郎,他死了,他被刺客刺杀了!”

  …

  …

第456章 诈死,这是孙刘联盟一贯的手法!

  魏王宫王坐后的帷幕微微的抖动了一下,很明显,里面藏着人。

  但,这不重要。

  也没有人会在意。

  因为:——『关麟死了?』

  这是包括曹操、严畯、李典以及帷幕后的人同时生出的、下意识的反应。

  可以说,当许褚吟出这一句时,整个此间的气氛都凝固了,就连许褚的语气也磕磕绊绊,似乎尤自不信,他听到的这条情报。

  许褚的话还在继续…

  包括“不明杀手”深夜刺杀关麟;

  包括整个江夏城满城素缟;

  包括张星彩愤怒之下,紧紧的咬住那些杀手水性极佳的特点,更包括她愤怒之下一剑刺向鲁肃,鲁肃左肩中剑!

  这一切的一切都太巧了,巧的严丝合缝,巧的无懈可击,可偏偏,越是如此…曹操越是一个字都不信。

  当然,他例行的询问严畯:“既杀手水性极佳,那东吴可又派遣杀手前去?”

  这…

  严畯懵了,按理说,他出使魏国,这么大的事儿,吴侯没理由瞒着他呀,可…可明明他什么也不知道。

  “回禀大王,此事,某并不知晓…容我致信一封问过吴侯,再行回禀魏王!”

  严畯的话音刚落,曹操的声音立时传出,“孤听闻,吴侯手下有一支精通于暗杀的军团,是叫无难兵吧?”

  曹操这是在刻意彰显他情报收集能力的同时,也威慑到眼前的东吴使者,让他不敢说假话!

  严畯是个缜密的人,事实上,他本就不会说假话,“某倒是听说过吾主吴侯手下有一支精锐的无难兵…但其是暗杀?还是别的,某就一概不知了!”

  “你退下吧——”曹操直接吩咐,连带着目光转向李典,“李将军,你与严先生一路同来,这段时间,便由你安顿其生活所需,若有任何情报,即刻禀报于孤!”

  “喏——”李典答应一声,就领着严畯退下。

  至于,方才提及的,改变汉江水域的流向,由严畯亲自赴汉江考察、研判,这个因为“关麟之死”的事被迫搁浅。

  一切的行动,都要等…近一步情报送来的时候。

  随着李典与严畯快步离去,许褚知道帷幕后有人,也识趣的退出房间,把这里留给曹操与帷幕之后的男人。

  是贾诩。

  贾诩并没有刻意回避许褚,在李典与严畯离去的时候,他已经拄着一根古朴的拐杖缓缓走出。

  曹操当先开口:“这两件事儿,文和怎么看?”

  贾诩直到走到属于他的谋士的位置,缓缓站定后,才说:“两件事么?为何,老头子我的耳朵里只听到了一件事啊?”

  贾诩的回话让曹操登时虎目一亮,旋即,“哈哈哈哈哈”,他毫不顾忌的笑了出来,“看起来,文和与孤是想到一块儿去了!”

  随着曹操的话,贾诩幽幽的说:“诈死,这可是孙刘联盟一贯的手法。昔日周瑜诈死,骗了子孝将军,赚了南郡;关羽诈死,骗了徐晃,取了襄阳;这次轮到他关麟炸死?呵呵…这次他又想骗了谁,赚了哪座城呢?”

  这就是顶级谋士,往往能将一次次失败的精力抽丝剥茧,稳、准、狠的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判断出即将到来的敌人的谋划与部署。

  “接着说。”曹操的虎目睁开,深深的凝视着贾诩。

  贾诩继续则分析,“其实,无论是周瑜诈死也好,关羽诈死也罢,都做的无比逼真,料想此次那严畯从东吴得到的情报也会是,关麟已死无疑…可越是这样,越是危险!”

  “大魏已在诈死、诈降这两件事上吃过太多的亏,而无论是诈死、还是诈降目的无外乎两条,其一是迷惑敌人,让敌人大意,其二则是遮掩其暗中进行的行动!”

  说到这儿,贾诩把话题转向曹操,“大王觉得,那关麟以‘诈死’吸引我等的注意力,他潜藏在暗处的行动,还有那黄皓与严畯提供的线索?又是什么?”

  这便是贾诩的高明之处。

  他在向曹操提建议时,永远只会把“引导”的部分讲完,最后显而易见“结论”的部分,他一定会让给曹操去说。

  如此,方能彰显出曹操的英明!

  这也是历史上的贾诩能够历经两朝,活到七十七岁,得以善终,配享文帝庙的原因之一!

  果然…

  在贾诩那深入浅出的分析下,曹操的眼色猛地凝起,语气更添严肃与一丝不苟,“孤知道了,那关麟诈死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孤把注意力放到他的身边,从而忽视了关羽那引水倒灌樊城的行动,这一计,妙啊!”

  终于,最后的结论由曹操吟出,贾诩如释重负的呼出口气,他已经分析到这里,接下来,他只需要沉默就好,一切交给这位“英明”、“果决”的魏王!

  “传孤旨意,昭示天下,逆贼关麟伏诛…这诏书,文和伱来写!”

  “是!”

  随着贾诩的一声答应。

  “许褚何在?”

  “末将在!”

  才出门不久的许褚再次折返了回来。

  曹操吩咐道:“即刻派人护送严畯过兖州从汝南抵至樊城,实地考察汉江一线!”

  “喏…”

  许褚本要拱手,却猛然想到方才议论的,连忙提醒曹操:“大王,不需要等东吴给严畯的回信么?”

  “不需要了——”曹操颇为豪放的一挥手,“他关麟想诈死,那孤就给他来个将计就计!”

  心念于此。

  曹操的目光一愣,眸色如刀。

  『孤岂会在诈死一计上?吃三次亏?关麟小儿,你是在小觑孤——』

  …

  …

  比起洛阳城,新修建魏王宫那九九八十一级台阶,预示着九九归一之意。

  许昌的魏王宫就显得朴素好多,不过四十九级台阶,李典领着严畯正一级一级台阶的往下走。

  从宫殿通往大门,还需要经历一处长长的甬道,侍卫们要么在墙外关防,要么在宫殿的台阶上驻守,整个道路异常清静。

  李典与严畯都有心事…

  无他,都是关麟遇刺殒命一事!

  两人一边走着,一边思考,直到…迎面撞上一个步履极快、豪放不羁的男人。

  是——李藐!

首节 上一节 842/12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