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868节

  当关羽听到这一条消息后,他那枣红色的面颊顿时变了颜色,像是因为紧张与不可思议而变得有些发白。

  从大红枣变成了冬枣的颜色。

  周仓紧张兮兮的还在禀报,只是口齿都有些磕绊:“昨日一天…刘禅公子就烧了三座烽火台,若…若不是他最后一次失足跌倒,被关家军士抓捕住,怕是…怕是烧的就不止三座烽火台了…对了,赵子龙将军也在…如今,他看护着刘禅公子,守军不知道该如何发落,故而当即快马加急,禀报二将军!”

  随着周仓的话,关羽的丹凤眼几乎开阖到了极点,茫然、疑惑、不解、诧异…总总情绪悉数加于这丹凤眼中。

  徐庶恰巧也在,他也露出了极致不可思议的表情。

  他疑惑的问:“刘禅公子怎么会无缘无故的去烧烽火台呢?”

  这个问题也是关羽想问的。

  他的丹凤眼中翻动着异常强烈复杂的情绪,有不可置信,却又仿佛…他知道了什么。

  呵…刘禅怎么会烧烽火台呢?

  这很明显…是关麟授意的!

  “二将军,徐军师…守军也问了,问他为何烧烽火台…他却说…”

  这次周仓的话方才吟出一半,却被关羽打断。

  “不要说了!”

  是啊…

  关麟名义上还在诈死,不论他诈死的目的是什么,从刘禅口中,都不应该说出,是关麟授意他做的。

  哪怕是现在,关羽还担心这会暴漏儿子关麟的计划。

  不过…

  他虽止住周仓去说,心里却不自禁的去想。

  ——『云旗这是要干嘛?不是诈死么?装都不装一下了么?眼看着就要引水倒灌樊城了,他这又是要行哪一招?怎么子龙也跟着他们胡闹?』

  关羽茫然了…越发搞不懂儿子的想法了。

  就在这时…

  徐庶“吧唧”了嘴巴,他仿佛从这一条情报的抽丝剥茧中,寻觅到了什么。

  没错…有问题,有大问题!

  徐庶当即问周仓,“周将军可知晓,刘禅公子是怎么烧的烽火台?烽火台那么高,难道没有提前防备么?”

  这就是“军师”的价值,历史上的关羽以一己之力抗击曹魏、东吴…的确很虎!

  但,他之所以最终败走麦城,除了大意、性格之外…

  与他身边缺乏的是一位能将总总信息抽丝剥茧,提炼出最关键因素的军师…也息息相关。

  如今,徐庶的出山,弥补了关羽这方面的缺陷,让他能够更容易看清楚“层层迷雾”下的真相!

  徐庶这么一问,关羽也收敛起心神,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这个问题上,他淡淡的道:“是啊,烽火台就是察觉敌人进攻用的?怎么这么容易让刘禅靠近?又一连焚毁三处烽火台?”

  这个问题,周仓还真知道…

  他连忙如实禀报,“是白衣,刘禅与一干手下均乔装扮成了白衣商贾,白衣白船…骗过了烽火台上的守军,这才…这才使得其靠近,轻而易举的将烽火台焚烧!”

  果然…

  周仓的回答应证了徐庶的猜想。

  徐庶的眼眸转向关羽,他一丝不苟的说:“看来,这才是云旗公子授意刘禅公子焚烧烽火台的真正用意…”

  说到这儿,徐庶进一步提醒,“刘禅公子焚烧烽火台,让我想到了四个月前,那是烽火台初建,吕蒙率战船赴荆南去接孙夫人,烽火台倒是悉数观测到,并第一时间点燃烽火,让江陵城、长沙城知悉…可还是这件事儿,云长莫要忘了,阻拦吕蒙战船的还有几十艘交州的战船,这些船舶…数目繁多,且悉数为战船,怎么烽火台就没有一点儿消息?”

  徐庶说话不喜欢绕弯子,遇到问题,他一定会锋利的、一针见血的点明,绝不姑息,“云长啊,得亏那是交州…是云旗盟友的战船,若是换作…东吴的战船呢?若是东吴奇袭呢?那是不是只要用白衣商船做掩护,就能轻而易举的突破烽火台的视线,给与长沙、江陵突然一击!”

  说到这儿,徐庶顿了顿,他沉吟了下,接着说,“这么看来,无论是刘禅公子的这把火,还是他背后公子授意的这把火…这是在提醒咱们哪!这火…放的好,也放的无比及时!”

  随着徐庶的话…

  关羽竟感觉双腿一软,他一屁股坐在了竹席上。

  徐庶是军师,他是在分析。

  可关羽是统帅,他会根据徐庶的分析,纵观全局的去推演…特别是如今这多事之秋。

  换句话说,他倒是能引水倒灌襄樊,可若是东吴要从背后捅刀子?那…烽火台,根本就拦不住!

  ——『白衣商船!』

  ——『白衣渡江!』

  关羽心里吟到这两个词,这使得他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终于,在良久的沉吟后,关羽方才张口。

  他却只吟出了五个字:“好一把火啊!”

  其实,他心里想的是。

  『这烽火台防不住东吴,那不如不要,那不如统统烧了——』

  …

  …

  六十艘伪装成商贾船舶的艨艟战船,早已刷上了白漆。

  船舶上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箱子,从远处看,这就像是承载货物的商船…谁也不会想到,这些箱子分两种,外围的是商品,内部的却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

  与此同时,三千精锐的江东水军,如今焕然一新…一个个言行举止像极了精明的商贾。

  这…

  便是吕蒙计划中“白衣渡江”的军队!

  七月初七,这是孙权与曹操约定夹攻襄樊的日子。

  之所以定在这个时间,不是因为七夕的浪漫,而是因为东吴的水利大家严畯…凭借经验,推导出来的,七月初七…涨水期之下的汉水水流会达到峰值。

  这也是最佳的引水倒灌襄樊的良机。

  同样,也是让关羽腹背受敌的良机。

  今日是六月二十九…距离约定的时间,已经很近了,吕蒙也在做最后的部署…最后的演练。

  “烽火台都在何处?哪里是视野的盲点?若是被发现了,该如何回答,这些…四个月以来,我们已经训练过无数次!今日,你们中每一个校尉,都再跟我过一遍!屯长向校尉过一遍,什长向屯长过一遍,伍长向什长…每个人都要过一遍!”

  因为对手是关家父子…

  吕蒙特地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不敢有丝毫懈怠。

  甚至,在江东的水域,他专程建起了几十座简易的烽火台,就是为了让将士们模拟实战…可以说,四个月来,每一天,每一个夜晚,就连将士们睡梦时,都在模拟…如何突破这烽火台。

  如何在烽火台的视野之下,悄无声息的继续前进,然后抵达长沙、江陵…

  给与那关家军致命一击!

  所谓…功成名就!

  这一战打好了,那便是英雄,便是扬名天下,可若是打输了,那,只有三个字——毋宁死!

  吕蒙还在做最后的训练…

  不到实战的那一天,他一刻、一炷香、一息都不敢懈怠,不敢浪费。

  哪曾想…

  就在这时。

  “报——”

  一声通传,一名东吴的水军密探前来禀报,“烽火台烧了…”

  唔…

  吕蒙倒是听说了,两日前…有三处烽火台莫名奇妙的起火。

  因为关羽对消息的封锁,就是斥候、密探也没有探明原因!

  当然,涨水期前…会有一段格外天干气燥的日子,不小心失火,这并不奇怪。

  吕蒙也只能往这方面去想,甚至还多想到,或许是——天助我也!

  要知道,没少了几个烽火台,那东吴水军潜入的成功率无疑就会放大许多,这点…吕蒙最是心如明镜。

  “不就是那三个烽火台,这消息昨日就有密探报过了!”

  吕蒙挥挥手,向这密探示意——你的消息过时了!

  哪曾想,这单膝跪地的密探,突然抬头,他两颊的肌肉像是因为紧张而突然绷紧,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不是那三个烽火台,而是…而是全部的烽火台,悉数引燃了,都…都一并烧了——”

  …

  …

第468章 这才是你诈死隐瞒的计划么?

  第468章 这…才是你诈死隐瞒的计划么?

  ——出师未捷身先死。

  这是唐朝时期杜甫感怀诸葛亮时做的句子。

  倒是此情此景,丝毫不夸张的说,如今的吕蒙,大抵他的心情就是如此。

  身虽未死,但出师注定未捷!

  这啥情况?

  什么情况?

  这边,再东吴与曹魏都约定好进攻的日期的大背景下。

  再他吕蒙四个月以来带着一干精锐水军,夜以继日、苦苦训练的潜入、突破之法,苦苦寻觅破解、演练破解“烽火台”的方略。

  可…一切的一切,随着…这样一条情报的出现,好像都没有用了!

  ——没有任何卵用了!

  烽火台烧了!

首节 上一节 868/12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