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第980节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传来,“见吴侯之前,不妨魏使先看看这个…”

  这声音是吕蒙发出的,他卧床许久,久病初愈,可穿上铠甲的他,再没有半点病榻上的颓然与病态,他声如洪钟、步履铿锵,仿佛是刻意要震慑眼前的大魏使者。

  而随着吕蒙的话,一众官员让开了一条道…

  却见得吴国宫殿正前的一处高台上,三十余刀斧手正在磨刀,而他们的身旁,一个个被五花大绑的赤膊男子,正被压上断头台。

  看这些男子的身形高大威猛,断然是北方人,曹丕当即就反应过来,是魏人!

  就在这时,宫殿内传出孙权的大啸声:“台下的乃何人?”

  吕蒙拱手朝向石阶之上的宫殿,“乃魏人!”

  “所犯何事?”

  “背信弃义,不守承诺——”

  “孤最恨此不守承诺之人…斩了吧!”

  吕蒙与孙权的对话语速及快。

  而随着吕蒙的一声,“斩!背信弃义者——”

  那些刀斧手仿佛早就准备好了一般。

  钢刀也迎着日影高高的抬起,随着“哗”的一声,钢刀落下…三十余人头滚轮在地上,与地面摩擦发出“嘭、嘭”的声响。

  这…

  ——『又是一轮嘲弄与威慑么?』

  曹丕心头如此想,可面色却再也无法做到之前的隐忍,眉头深重的凝起…反观从宫殿中徐徐走出的孙权,他宛若没事儿人一般,朝着台阶之下的百官,也朝着吕蒙、曹丕、刘桢问道:“魏人是不是就擅长不守承诺?背信弃义?”

  俨然,孙权这话映射的是曹魏背弃东吴,转儿联合关家父子谋他的东吴…无疑这话也让孙权占稳了舆论上的上风。

  至少对曹魏,孙权与东吴是站的笔挺的,是应该更悲愤的一方!

  随着这三十余魏人人头落地。

  这般宣泄…也让在场每一个东吴文武长长的呼出一口浊气,仿佛这一段时间受到的所有委屈都释放了一般。

  “哈哈哈哈…”吕蒙大笑着出声,“魏人知信?魏人知义?”

  这话他刻意抬高了声调,是反问句…

  而随着他的话,众人默契的都大笑了起来,“哈哈哈哈”,这笑声仿佛是他们情绪进一步的宣泄。

  有人肆意的大啸着回答:“魏人不知信!魏人怎知义?”

  这…听到这儿,曹丕还能忍,可刘桢已经是有些忍无可忍,他的脸皮是薄,可不代表…他就能甘心让人如此践踏他与大魏的尊严。

  文人是有风骨的,身为建安七子之一,这份风骨更是不容践踏——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刘桢义愤填膺的说道:“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子相像罢了,他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其原因在于水土!”

  “我大魏上上下下素来重诺守信,整个大魏疆域,也从未听说过有人因失信、背义而被问斩的,可今日当此东吴宫廷,如此多魏人因失信被杀…这不正说明是东吴的水土唆使百姓背信弃义么?”

  刘桢饱读诗书,他是用《晏子使楚》中晏子回应讽刺楚王的方式去,回应孙权与东吴的满朝文武,但…他错就错在,东吴与楚国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楚王要脸,而孙权可以完全不要脸!

  果然…

  “明明是魏人急功好利,背信弃义,却将此祸嫁祸于我吴地,胆大包天…主公,臣请将此巧言辞令、蛊惑人心者绑了,杖毙!”

  这话是吕蒙吟出的…曹丕的心头登时就生起不降的预感。

  接下来事态的发展也应证了曹丕的猜想。

  随着孙权一声,“准…”

  当即,就有车下虎卫将刘桢擒住,随着一记铁棍砸在他的膝盖处,刘桢整个人跌倒。

  紧接着,那硕大的木棍不断的砸下来…

  “啊…啊…子桓…”

  留下的唯有刘桢的哀嚎声。

  曹丕连忙拱手,“吴侯…”

  他的话方才吟出,可车下虎卫仿佛提前得到了某些命令,一记记重棍砸下来,等到曹丕发声时,“啊”刘桢发出最后一道哀嚎,然后就再没了声音。

  这时,吕蒙走到刘桢的身前,用脚在他的脸上踩了踩,似乎毫无动静,这才伸手去触摸他的鼻息。

  死了——

  吕蒙像是意料之中。

  当即朝孙权禀报道:“吴侯,这巧言令色者已然伏诛…”

  “噢!”孙权站在高处,居高临下的望着这一切,也用余光去瞟向曹丕,“魏使?还想说些什么?”

  这…

  曹丕无比悲痛的望着倒下的刘桢,先是吴质…又是刘桢,这一刻,他切实感受到了,如今的时局下,一个敌国使者,一个敌国君王之子的生命,就像是蝼蚁一般,任人宰割。

  曹丕也是醉了…这好端端的局面怎么就一、两个月里风云突变,他这“东吴座上宾”,“铁定的魏世子”的计划…到底是从哪里开始付诸东流?

  “魏使?怎么不说话了…”

  见曹丕愕然,孙权接着问,语气低沉,是一如既往的压迫。

  曹丕只能隐忍,隐忍,再隐忍,他咬牙:“没…没什么…吴侯若无其他要事,在下就…就告退!”

  “若无其他要事?哈哈哈…”孙权笑了,“今日孤传召满朝文武,这些文武中有许多人失去了子嗣,有的更是失去了父母、兄弟,是啊…不过两个月,东吴亡了数万人,几百艘战船,十余处城郡,这都是因你大魏背信弃义所至?你曹丕竟还有脸说…若无其他要事?哈哈…哈哈哈…今日,孤与诸臣就是要声讨你,也声讨你爹,声讨那逆魏,孤要让江东、让天下人知晓…逆魏当诛,你们曹氏父子背信弃义,为朝廷耻,为世人笑!”

  果然…

  曹丕想对了,这种时局下的召见…吴侯是要羞辱他,羞辱大魏,声讨他的父亲,也声讨大魏!

  可…

  曹丕就是猜到了这些,他又能做什么呢?

  他只能紧紧的咬住牙,他知道,今日这一关…怕是不好过了。

  更重的羞辱,更多东吴朝臣的讥讽、嘲笑在所难免。

  孙权是要用这一次的朝堂向江东证明他的决战之意!

  他绝不会妥协,绝不会认输!

  那么…

  基于此,曹丕不由得在心头,重重的沉吟:

  ——『我会被祭旗么?』

  ——『我还有命能回去么?』

  …

  …

  傍晚时分,夕阳残照在斑驳的宫门上,曹丕黯然走出宫门。

  他的面颊通红,他的脸上不知道被多少老臣扇了多少下;

  甚至…他的衣衫都被强行脱下,然后被强迫穿上女装;

  就这么一身赤红的女衣,他赤着脚…蓬头垢面的一步步向外走出。

  门外…早有百姓闻讯赶来,一枚枚鸡蛋、石子、烂菜叶朝他砸去。

  似乎,所有江东儿郎的死,一切东吴的愤怒悉数都由他一人承受。

  羞辱,这是深深的羞辱…

  曹丕一言不发,沉默的朝那满是“坎坷”与“磨难”的大道上行去。

  有那么一瞬间,他意识到,除非东吴亡国,否则…这份屈辱,他还将一直承受下去。

  大群百姓跟着曹丕走,人声嘈杂。

  就在这时,只见得宫门的楼上几只烂木盒子挂起,里面装着的赫然是吴质、刘桢,还有那一个个本是无辜,仅仅因为是“魏人”的身份就被割去首级,遭此大难的无辜商贾、黎庶。

  老百姓们莫不愤愤然的交头私语。

  “就是因为那逆魏的背叛,我东吴才遭逢此难…”

  “这么多江东儿郎就都白死了么?当杀那曹丕…否则不足以解我等心头之恨!”

  “抗击逆魏…抗击逆魏!”

  在战局极端不利的情形下,最难控制的便是人心。

  恰恰吕蒙最懂人心。

  他醒来后帮孙权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转移矛盾。

  塑造出一个卑鄙无耻的“敌人”,然后让这“敌人”成为众矢之的,以此转移所有江东百姓的注意力。

  让他们的愤怒有地方宣泄。

  无疑,荆州与关家父子是东吴背刺的一方…东吴是背刺不成反被背刺,也正是基于此…荆州,根本无法成为百姓心目中那众矢之的存在。

  故而,曹操、曹丕、曹魏就成为了江东百姓宣泄愤怒的那个人、那个势力!

  然而,这才只是第一步。

  就在曹丕一步步的走出宫门之际,吕蒙登上宫门,居高临下的宣读着吴侯的诏书:

  ——“孤身为东吴国主,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所图唯保境安民,保一方乐土…然,逆魏背叛,致使东吴遭逢大难…当此危难之际,孤不得以征召兵马于庐江,抵敌于国门之外,逆魏势大,兼之荆州助力,孤亦知此举御敌艰难万险,所能做的唯独抚恤与补偿!”

  ——“即日起…大赦江东,老人给予给养,征战子弟的家小日日给与抚恤,若庐江能坚守三十日,则前线兵卒家小…均可分得良田十亩,若能坚守百日,则分得良田白亩!若能坚守一年,则分赏百金——”

  这…

  曹丕默默聆听,不禁喃喃道:“东吴何时有这般缜密的心计了?一辱一赏赐,这是…要重振军心、民意么?”

  这时…忽然“踏踏踏”的脚步声由远而近,五千余车下虎骑踏步而来,将整个宫廷团团围住。

  这突然发生的一幕让所有东吴的百姓一脸不解之色。

  吕蒙的声音再直传出。

  “诸位父老乡亲都散了吧…接下来,便是吴侯与诸大族族长商议!”

  “诸大族族长高风亮节,直此东吴危难之际,有意重新丈量土地,将田亩分给江东诸百姓…分给江东诸战士,诸位…就等着好消息吧!”

首节 上一节 980/12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