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刚成仙秦人皇,你跟我说这是洪荒

刚成仙秦人皇,你跟我说这是洪荒 第76节

  道家,作为诸子百家之首,透过道家,就可以看出诸子百家的立场了。

  “……太乙山附近驻有三千铁鹰锐士,朕把他们交给你,若有变故的话,你可以调动他们,踏平太乙山!”

  赢宣从案桌上拿起了半枚虎符,稍作沉吟,心念沟通气运空间,取出那卷‘一字长蛇阵’的军阵图,以及一张裹尸布,递给了满脸疑惑的扶苏,轻声道:“你拿着虎符,自可调动铁鹰锐士,至于这军阵图的话,伱到时候交给司马将军,他自会知道怎么做。”

  司马昌,也即是铁鹰锐士的将领,太乙山下那三千铁鹰锐士,就是由他所率领。

  而且与章邯一样,司马昌也是赢宣的心腹将领,甚至后者跟随赢宣的时间,还要在章邯之前。

  也正如此,司马昌早早就进入了军中,成为了一名铁鹰锐士,并且在赢宣的推荐下,获得祖龙的赏识,成为了铁鹰锐士的‘千人将’,爵位至左更。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铁鹰锐士的主将也是姓司马,乃是司马昌的父亲,与王翦、蒙武等人,同为大秦上将军。

  只是,其人名声不显,虽然统领铁鹰锐士,但碍于这支大秦精锐的重要性,身为主将,司马昌的父亲极少露面,深居简出。

  这也与铁鹰锐士有关,这支精锐对大秦太重要,每一次出动,都意味着发生了足以影响整个大秦的事件。

  某种程度上,铁鹰锐士的出动,可以代表大秦宣战!

  从这一点,足以看出赢宣将铁鹰锐士的调动交到扶苏的手上,意味着什么。

  一旁的章邯看着扶苏手中,那代表铁鹰锐士的一半虎符,眼中都忍不住流露出了几分异色。

  虽然他的浮屠军也是大秦精锐,更是战果斐然,修持有军魂之法。

  但与铁鹰锐士相比……还是差了一筹。

  “司马将军吗?”

  扶苏接过虎符,摩挲了一下,有些感慨道:“正好,我也许久没有见过他了,此番前往太乙山,正该与他见见,叙一叙旧。”

  言语间,扶苏语气轻松,并没有丝毫紧迫感,似乎丝毫不惧那太乙山的威势。

  看着这一幕,赢宣眸光微垂,倒是并不意外。

  作为大秦长公子,没有这样的气魄,文武百官,又怎会一致认为扶苏是最适合,成为祖龙之后的大秦皇帝?

  若是以前的话,扶苏因自幼跟随大儒修行,身上还有一些软弱的气质和心性,让人怀疑,他能否成为大秦皇帝。

  那么,在北方戍边数年之后,无时无刻不经历厮杀,已经褪去那一点文儒之气的扶苏,无疑是被满朝文武都认可了。

  但赢宣心中没有丝毫位置受到威胁的感觉。

  因为,当初举荐扶苏前往北方戍边的人……就是他!

  “军阵图,没想到陛下还有这等好东西,我也只是偶然听闻,这可是兵家至宝啊!”扶苏收起虎符,目光看向了手上那卷一字长蛇阵的军阵图,眼神忍不住微变。

  他在北方戍边多年,自是对这等兵家至宝不陌生。

  要知道,北方之地,蒙恬率领的数十万大军里,就有这等军阵图,乃是兵家那几位先祖、大神通留下的宝物。

  其以军阵刻图,布阵之法与天地之道,相交而合,最终成形,便是这等军阵图。

  可以瞬间让数以万计的将士,领悟军阵之法,以凡人之力,去对抗仙神!

  这对于任何一位领兵大将来说,都是求之不得的宝物,只见在旁的章邯都看出神了,便足以说明一切。

  “陛下,这又是什么?”扶苏目光一转,看向了那张裹尸布,忍不住挑了下眉。

  虎符和军阵图就算了,这两样东西确实不凡。

  但这块破布……怎么看着有些诡异?

  闻言,章邯恋恋不舍的收回目光,也看了过去,面露疑惑,心中有一些猜测。

  这玩意他看着怎么像是军中的……裹尸布?

  “能保你命的东西。”赢宣淡淡道。

  裹尸布,是他之前从气运转盘中获得的东西,其本身来历就极为不凡。

  虽然是裹尸布,但裹的是仙神,因此发生了些许变化,蕴有无穷威能,不弱于寻常的先天灵宝。

  但真正让赢宣在意的是裹尸布里的那玩意……这才是赢宣敢说保扶苏之命的底气。

  “保命?”扶苏挑了下眉,有些惊异的看着手中裹尸布。

  就这块破布,能保他的命?

  开什么玩笑?

  但扶苏转念一想,毕竟是赢宣的好意,便也一并收了下来。

  随后,扶苏又与赢宣相议一阵,这才怀揣赢宣亲手拟的帝旨离开,直接出了咸阳城,往太乙山去。

第91章 佛门的野心,既浮屠难镇,终有一日,

  千军万马踏灵山!

  “陛下,让长公子孤身前去太乙山,会不会有些冒险了?”

  殿外,章邯望着那道离去的背影,忍不住微微抬头,看了眼面前负手而立的大秦二世皇帝。

  虽然道家在诸子百家之中,不算是势力最庞大,但却是最为深不可测的。

  即便在九流十家里,道家也是位列前茅,甚至很可能是第一。

  就连大行于世的儒家,都可能远远不及道家的底蕴雄厚。

  这种情况下,哪怕扶苏是大秦长公子,但太乙山未必就会忌惮,甚至若是暴蕴之死,与太乙山的人有关,可能还会因此对扶苏出手。

  “要说危险,现在世间还有比咸阳城更危险的地方吗?”赢宣淡淡的道。

  章邯神色微顿,垂首沉默,不再言语。

  “局势如此,他身为大秦长公子,这是他应该担起的责任,别无选择。”

  赢宣远眺咸阳城,仿佛能窥见这城中的人间烟火,繁荣至华,万民所愿。

  他从没有强迫过扶苏,这是后者自己选择的。

  “太乙山那位北冥子,不知道陨落了没有,若是没有陨落……那可是一位太乙金仙!”章邯想了想,还是开口道出了心中的担忧。

  他并非是为扶苏开脱,而是如果扶苏有个一星半点的闪失,只怕刚刚稳固的朝堂,又会掀起波澜了。

  毕竟,扶苏不只是大秦长公子,同时还是三公之一的太尉,执掌大秦数十万大军,地位上甚至比王翦、蒙武等上将军还要高。

  “不必担忧。”赢宣神色平静,没有多解释。

  章邯眸光一闪,想起赢宣刚刚交给扶苏的东西,忍不住有些好奇。

  虎符和军阵图最多保证扶苏此行顺畅,但不一定能保住扶苏性命……所以关键是那块裹尸布?

  那到底是什么宝物,竟然让陛下有此自信?

  冥冥中,章邯忽然惊觉眼前这位大秦二世皇帝,身上竟是不知何时笼罩了重重迷雾,让人难以看清。

  “佛门那边是怎么回事?”

  就在章邯出神之时,赢宣忽然开口,打断了他的思绪。

  “回陛下,伏虎去而复返,交给了臣这个竹简,并未多说什么,但臣觉得兹事体大,便来入宫奏禀了。”章邯道。

  不久前,伏虎在被章邯以浮屠军势逼退后,前后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就又回来了。

  而且,这一次还带来了一份迦叶所写的竹简,言明交给大秦皇帝。

  章邯本就有意入宫奏禀,想求赢宣给一个旨意,让伏虎不再来纠缠。

  迦叶的竹简正好就让章邯捎上,并且一并递呈给了赢宣。

  “伏虎……没想到,你还成为了香饽饽,那位灵山罗汉是个直性子,能让他做出如此不顾脸皮的行为,可见迦叶对你的看重。”赢宣若有所思的道。

  灵山十八罗汉,他虽然并不全了解,但作为其中最负盛名的迦叶和伏虎,赢宣还是不陌生的。

  从此前灵山僧徒入咸阳,进宫觐见的时候,也能看出伏虎是没什么城府的人。

  反观是那位被尊为灵山佛子的迦叶……就有些让人看不透了。

  “陛下折煞臣了,旁人不知,臣却心知肚明,什么大秦将星,不过只是陛下的卒子!”章邯摇了摇头,恭敬的说道。

  赢宣见状笑了下,看着章邯道:“不必这么谦卑,朕还没小心眼到这种地步。”

  闻言,章邯没有说话,只是头稍稍低的更下去了一点。

  没有人知道,他这个大秦将星,并不是自身有什么天纵之才,只是赢宣的随手一次赏赐。

  甚至浮屠军这支连杀两位金仙境大修行者的精锐,也不过是来自一道军魂……而那正是赢宣的赏赐!

  因此,每每想到这一点,章邯都细思极恐!

  自家这位二世皇帝陛下,到底藏了多少秘密,又有多少底牌?

  “不过,这倒也是好事,至少知道了这群西边来的和尚,到底是在打着什么主意!”

  赢宣话锋一转,从大袖中拿出了一份竹简,瞳眸里蒙上了一层冷色。

  正是迦叶亲手所写的那份竹简,内容很是单一,简而言之,就是请求大秦皇帝,册封佛门为国教。

  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点,就是迦叶并没有指名道姓,而是以大秦皇帝之称。

  “隐隐的威胁,若是我不肯,便要换一个皇帝吗?”赢宣眸光闪烁。

  这种威胁的手段,若是其他人来做,他自是不会放在心上。

  但是佛门……尤其是灵山,赢宣就不能无视了。

  “所以,灵山的目的还是国教,以此居于皇权之上,攫取人间的气运去反哺西方,使得西方能借此兴盛起来。”

  赢宣心头划过一丝明悟,远眺天地的眸底里,也是渐渐有些许变化。

  那两位西方圣人,昔年为了成圣,立下的诸多宏愿,他自是知道的。

  如今,佛门在三界中的许多动作,大多就与这两位圣人,昔年为了成圣立下的宏愿有关。

  当然,背后应该还有更深层次的意味……甚至与紫霄宫中那位道祖鸿钧有关!

  但后者的层次就太高了,即便赢宣洞悉历史与神话,也很难揣摩那等存在的心思。

  “这种事情暂且还未浮出水面,可以不去理会,眼下最要紧的,还是迦叶和伏虎这两位罗汉的直面威胁……啧,来日若是有机会,我一定要马踏灵山,让这群秃驴也尝尝卧虎在侧的感觉!”

  赢宣长舒了口气,心中并没有多少紧迫感。

  他如今已经突破至玄仙境,又有凝聚了大秦国运而成的护国真龙,只要不是那位灵山之主,如来佛祖亲自驾临,即便是来几位菩萨,赢宣也有不惧的底气。

  当然,最大的底牌,还是他从气运转盘中所获得的‘东西’。

首节 上一节 76/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