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谍影:大哥,为啥让我做特工

民国谍影:大哥,为啥让我做特工 第88节

第一条措施是针对山城政府在租界的司法权,如果公共租界的江苏高等法院第二分院以及法租界的江苏高等法院第三分院被维新政府接管,那么山城政府在上海租界的司法管辖权就彻底丧失了,意味着山城政府在租界的影响力也跟着受到了巨大的削弱。

这不啻是打了山城政府狠狠一个耳光,而且打到了山城政府的痛处,傅全庵想的出来,确实够聪明,够毒够狠。

而第二条措施则主要是针对军统潜伏在租界的越界筑路区域的地下人员。

越界筑路区域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属于租界,是殖民者在原租界基础上大肆扩张的结果。

英、法租界最初设立时,面积都不超过千亩,后来大肆扩张租界范围,其中主要手段就是越界筑路。

早在19世纪60年代初,殖民者就开始使用越界筑路的手段来扩展地盘。

先在界外收买一些土地,取得筑路权。然后,悄悄地修造一条马路把大块地方包围在内,并在这个区域再修筑起一些道路,互相贯通。

同时,派出巡捕到界外马路巡逻,成为惯例后,即正式设置岗警,使居民于不知不觉之间接受其统治。最后,在合适的时机胁迫中国政府把这些地块正式划入租界。

据统计,从1862年至1925年,工部局在公共租界之外越界筑路41条,圈占土地面积达5万亩。

工部局越界筑路之后,即于该地设警巡逻值岗,征收捐税,编订门牌,严重损害中国主权。

尽管当地居民及中国政府强烈抗议,但工部局对此置若罔闻。

租界通过修筑界外马路,将警权和治外法权扩展到条约规定的区域之外,租界警察不仅担负起马路的巡逻任务,保护马路所经区域内的财产。

还对越界筑路区征收地税和房捐。随着租界地域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土地的增值,税收也逐年递升。

法租界自19世纪60年代从上海县城西门至徐家汇筑成军路后,越界筑路数量也日见增长,仅1900年至1914年,越界筑路20多条。

1913年,法国公使康德向中国政府提出界外马路警权问题,企图再一次扩充租界面积。

袁世凯政府为取得帝国主义支持,答应了法租界的扩张要求。

1914年4月,外交部江苏交涉员杨晟同法国驻沪领事甘世东签订关于法租界界外马路协定十一条,以法租界当局驱逐在法租界活动的革命党人为条件,给予法租界当局在越界筑路区域行使警政和征税权。

从而使法租界以西迄徐家汇的整个越界筑路地段全部划归工部局管辖,成为事实上的新租界。

通过这种“阳以划清警权之名,而阴行扩充租界之实”的方式,法租界面积扩大到15150亩,为1849年法租界初辟时的15倍。

越界筑路区域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成为人口稠密的地方,拥有许多洋房和别墅,随着日本人占领上海,这里更是拥入了大量的人口。

因为这里由租界当局控制管辖,日伪汉奸们尚未敢公开染指,所以很多抗日力量也潜伏在这一区域,特别是军统和红党的地下组织。

日伪视之为眼中钉肉中刺,一直有进入这个区域的野心,极司菲尔路76号其实就在越界筑路区域,特工总部之所以设在这里,就是这个初衷。

现在傅全庵向租界当局摊牌,要收回越界区域的警权,可以说是顺应了日本人的心思,为打击抗日力量提供了便利,也不可谓不歹毒。

袁野心里已经想好了,他不会提前把这个情报告诉渔翁,他吸取了上次租界易旗的教训,反正山城迟早也会知道的。

如果自己报告了,山城方面提前做出反应,那自己就麻烦了,不用说,肯定怀疑到自己头上,那么自己以前所做的努力都白费了,而且处境危险了,他绝不会做这个傻事。

而且袁野认为,就像租界易旗一样,租界当局不敢得罪日本人,估计也会退让,不会把山城的利益放在眼里,山城方面做再多的抗争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袁野担忧的是,日伪势力可以肆无忌惮地把手伸进越界筑路区后,今后抗日组织的处境将更加危险了。

不过这个危险迟早也要到来,两年后,也就是1941年日军偷袭珍珠港以后,就会侵入租界,占领包括越界筑路区在内的整个租界,哪里都不安全了,那是最危险的时刻。

袁野进了柴如海办公室,关上门,刚刚坐下来,柴如海就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说道:

“时凯,情况不太妙啊。”

“如海,什么事让你如此担心。”

袁野故作奇怪地问道。

柴如海于是把李承宗逃跑的事以及傅全庵报复山城政府的事说了一遍。

最后叹了一口气说道:

“李承宗逃跑的事我倒不担心,他坐实了是军统的内鬼,我就没有嫌疑了,我担心的是后面这件事。

这件事对山城方面可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亏傅全庵想的出来,不用说,山城方面肯定要进行报复。

他傅全庵倒好,以养病为名,躲在家里,军统特工暂时不能拿他怎么样,可是把我推到了危险的境地。

我开始还没想到,刚才才反应过来,我是这个事的具体经办人,你说军统杀不了傅全庵,而把怒火发泄到我头上,会不会拿我开刀,这如何是好?

时凯,你脑子比我好用,你能不能想想办法,帮我渡过这个难关。”

第151章 一举两得

柴如海说完,眼神期待地看着袁野,显然他已经把希望完全寄托到袁野身上。

袁野不仅给他指明了今后的方向,而且在市政府大门口发生刺杀案时,在弹雨来袭时,袁野把他扑倒在地,救了他一命。

他相信这次袁野也能救他一把,这个老同学就是上天给他派来的福星。

袁野知道柴如海的担心不是多余,收回租界司法权和越界筑路警权的事明显比租界易帜的事更严重。

山城方面知道后,一定会暴跳如雷,什么事都可能做的出来,刺杀柴如海是绝对有可能的。

他知道柴如海并不想做这种事,柴如海在自己的一再劝说下,心里已经开始和死不悔改的大汉奸傅全庵划清界限。

他觉得柴如海本质并不算坏,在自己的争取下,是有可能为山城方面服务的,为抗日事业做出贡献,当然这要一步一步来,不能操之过急。

如果自己能把他发展成功,即使自己以后不在市政府了,柴如海也能成为自己的耳目,为自己提供重要的情报。

所以他不能让柴如海就这样死了,他要想办法救他,他认为要向渔翁要求,不要对柴如海动手,当然理由是说杀了柴如海,会影响自己的潜伏。

他相信渔翁会支持他,但是他也不能保证,山城方面怎么想,就一定会听渔翁的反映,如果不听呢?

这都是有可能的,所以自己要做两手准备,除了向渔翁要求外,自己也要另外想办法尽最大可能保证柴如海的安全。

袁野心想,要是朱祥能被说服,尽快杀了傅全庵,就没有这么多麻烦了。

可是现在一切还是未知数,也不知道朱祥是怎么想,还需要等待。

在傅全庵没死之前,柴如海都可能会有麻烦的,这段时间自己要费点心了。

在柴如海期待的目光中,袁野说道:

“军统杀不了傅全庵,非常有可能会对你动手,确实不可吊以轻心。

我们关系这么好,我绝不可能见死不救,我已经想出了办法。”

紧张不安的柴如海一听袁野有办法,如同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迫不及待地问道:

“时凯,你快说,到底是什么办法?”

袁野看着柴如海,故意不紧不慢地说道:

“看你的急样,听我慢慢说。”

“我能不急吗,这可是人命关天的事。”

柴如海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他知道袁野这么从容,一定是这个办法肯定能救的了他。

袁野笑道:

“我觉得收回司法权和警权这两件事,从准备通函开始,到上门去通知租界当局,最后肯定还要磋商交涉,整个过程你都不要急,要慢慢做,尽量拖时间,拖到傅全庵回市政府上班。

他已经休息几天了,不可能总待在家里,应该很快会回来的,等他回来,你就说你人微言轻,你去交涉不起什么作用,让他去和租界当局交涉。

这么大的事,他一个市长不去怎么能行,租界易旗的事,连外交部长陈禄都来了,何况这个事比易旗的事更重要。

这就是你的借口,而且是非常正当的借口,我相信傅全庵听了,不会有疑心的。

只要他去租界和租界当局交涉,军统知道了,就会寻找机会对他下手,陈禄不就是在去法国领事馆交涉时被杀的吗?

从陈禄被杀一事就可以看出,军统特工的能力太可怕了,说不定傅全庵就会落的个和陈禄一样的下场。

你想,军统有机会刺杀他,还会想着对你动手吗?”

袁野想出这个办法,他也是考虑如果朱祥不能被说服,在傅全庵家不能杀了傅全庵,正好可以利用傅全庵去与租界当局交涉的机会,像杀陈禄一样杀了傅全庵。

袁野相信即使傅全庵安保严密,但是在租界里,肯定还是能找到机会杀了他的。

这是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既救了柴如海,又杀了傅全庵,岂不是两全其美。

柴如海一听,眼睛一亮,兴奋地说道:

“果然是个好办法,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听你的,我就慢慢拖,拖到傅全庵来上班。”

袁野又叮嘱道:

“你也不能大意,拖当然要拖,在傅全庵回市府上班前,你就在办公室待着,哪儿也不要去。

送通函的事,让我代替你带他们去,你如果要外出的话,一定要让我跟着,还要带上警卫大队的人。”

柴如海点点头,说道:

“还是你想的周到,我一切都听你的,你救了我一次,这一次你又救了我。

时凯,说实话,我都不知道怎么谢你,以后你有为难的时候,和我说,只要我能帮的上忙,我一定会尽我所能去帮你。”

柴如海言辞恳切,完全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神情也颇为感动。

袁野看在眼里,知道这是柴如海的真心流露,自己对他的工作没有白做,更坚定了以后让柴如海为抗日做贡献的念头。

袁野也很真诚地说道:

“如海,你也不要太见外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人有困难的时候都需别人的帮助,何况我们的关系呢。

你既使不说,我也相信,我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也一定会帮助我的。”

柴如海点点头,在他心中,他和袁野已经没有上下级的关系了,他现在已经更多的是把袁野视作一个放心的可以依靠的兄长,其实他们两人的年纪差不多,袁野还比他小几个月。

他现在已经彻底放下心来,心情也好了起来,当袁野离开办公室后,他也笑容满面地走出办公室,因为他想到还有工作要安排。

大办公室里的人看见柴如海走出办公室,一副心情大好的样子,与开始走进办公室阴沉的脸相比判若两人,心里都很奇怪,心想:

“这个袁时凯进了科长办公室,才一会功夫,也不知道说了什么,科长瞬间就像变了个人样。”

大家正好奇之间,柴如海说道:

“根据市长的指示,要收回租界的司法权,以及越界筑路区域的警权,需要和租界当局交涉,你们把交给租界当局的通函写好,这个通函很重要,一定要反复斟酌,写得有理有据,写到我满意为止。”

第152章 分析的有道理

崔建问道:

“科长,时间上有要求吗?要写得好的话,估计要花一点时间。”

安石民也说道:

”科长你也知道,慢工出细活,你不能催的太急了。”

首节 上一节 88/11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盗墓:民国军阀,开局劫了陈皮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