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第101节

  在整个咸阳的世家中,王绾绝对算得上是顶尖的。

  可这等世家,在冲撞了皇室后,依旧需要低头。

  好在,招惹的是小公子子婴,这咸阳城内倒不觉得丢脸。

  毕竟,哪怕王绾给小公子磕几个头,也是应该的。

  第二件事,便是皇宫发布诏书,陛下要建立太学,专门培养名士,为朝内选拔人才。

  这消息一放出,整个咸阳城都沸腾了,也没人再讨论到底是王绾下跪,还是他孙子下跪了。

  要知道,这以前做官,都得靠人推荐。

  可普通百姓家里的孩子,哪里有机会遇到贵人?

  可这一次,若是自己学业尚可,能考入太学,便是半只脚踏入了官场。

  而最后一则消息,则是只在儒家内部传开,陛下要编纂一本百科全书,淳于越要招募三千儒生,共同编纂这本奇书。

  那些个没有去地方教学的儒生,听到这些个消息,一个个蠢蠢欲动。

  ……

  次日,听完韩信的汇报,子婴满意地点点头。

  这项仁政的下发,必然会对稳固大秦统治有所裨益。

  下层的百姓有了上升渠道,自然会想着法进入上层,而大父也说的很清楚,这考核之事必当公平公正,切不可徇私舞弊。

  大秦的严苛律法,可不是摆着看的,想必也没人有这个胆子。

  正笑料之际,却有侍卫通传,这王崇文在宫外求见。

  子婴见状,便让韩信去领着王崇文进来。

  “参见公子。”

  王崇文一入院内,就对着子婴跪了下来。

  虽然大父身为丞相,可自己毕竟还是庶民,王崇文知道与在场之人的差距。

  来之前,王绾也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搭上小公子这条线,到时候王家还能再富贵几十年。

  否则,等到王绾去世,这王家就没落了。

  王崇文谨记教诲,跪在地上不敢抬头,等着子婴发话。

  “起来吧。”见王崇文这般礼数,子婴很是满意,继续道:“今日我找你前来,是有要事安排。”

  昨日小公子找淳于越安排了几件大事,王崇文也是听说了,大秦一统后两年多时间,终于要对朝内的律法制度进行改革,任何一个参与之人,皆是未来的栋梁。

  王崇文心中激动,嘴上却稳住了语气,询问道:“但请小公子吩咐,王崇文一定竭尽所能。”

  他虽然今年才十二岁,可身高已经达到了大秦成年的标准,已经过了六尺,而项羽的身高更是达到了六尺五寸。

  “你可知匈奴和月氏国?”子婴询问道。

  王崇文一愣,可还是老实回答:“回公子,知晓。咸阳城内,有这两国的不少行商。”

  子婴点点头,笑道:“若是派你去这两国,你可愿意去?”

  一旁的项羽和韩信闻言,眼眸闪动,本就好奇公子找这王崇文来做何事,现在一听,这是要对匈奴动手了啊。

  刚升为将军的两人,自然期待着再立功勋,可这大秦四周,能打的也就只有匈奴了。

  王崇文却是呆住了,本以为是什么好事,没想到竟然让自己去匈奴和月氏国?

  这两国路途遥远,这匈奴更是时不时来劫掠大秦,危险的紧。

  要去这两国干嘛?

  联想到眼前的公子,乃是打下了三个国家的狠人。

  王崇文心中一紧,便小心问道:“公子是否准备攻打匈奴和月氏?”

第140章 匈奴便是下一个目标

  韩信和项羽,立刻站直了身子,等着公子回答。

  子婴点了点头,回道:“这匈奴肆意劫掠我大秦,已是几百年矣,这一次,自当是一劳永逸,解决这个祸害。”

  韩信和项羽互望一眼,两人眼中皆是战意。

  王崇文闻言,却是疑惑道:“可是,派我去匈奴,能做何事?”

  “自然是大事。”子婴笑道:“我要你扮成行商,把这匈奴内部大小部落的各种情况,全部打探清楚。”

  月氏和匈奴有行商来大秦,这大秦自然也有行商去这两国。

  只要有足够的利润,便有人愿意冒风险。

  可毕竟是去匈奴,出了塞外,安全便得不到保障。

  好在,匈奴虽然劫掠大秦,可却没有打这些个行商的主意。

  毕竟,他们也需要交换大秦的手工艺品,那么多的牛羊,他们也想换成好东西。

  这些子婴清楚,王崇文自然也清楚,他家里可是不少匈奴换来的皮毛缝制的衣裳。

  偶尔也能买到不少风干的牛羊肉,都是补身子的好东西。

  而大秦的岩盐、丝绸、陶器乃至美酒,对于匈奴和月氏都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

  思索了下,王崇文觉得还是过于危险,更何况,公子都没允诺好处呢。

  便问道:“公子,此一行九死一生,若是安然归来……”

  他话说到一半,便看着子婴。

  子婴知道他心中所想,回道:“若是安然归来,我自当为你请功,这安全也勿担忧,此去会派几个好手随行,只是人手不能太多。”

  一般七八人的商队去匈奴,还引不起别人的怀疑。

  粗略算来,这匈奴也有不少时间未袭扰大秦,这段时间行商间的贸易,还是很频繁的。

  虽然子婴这般说了,可王崇文心中还是害怕。

  在他的印象里,匈奴人本就残暴无道,多年来趁着大秦没有空,便四处劫掠,导致这上郡周边的百姓,不断南迁。

  现在让他去匈奴行商,还得打探消息,这和送死可没什么区别。

  何况,他本就是富家公子,就算入不了仕,也能富裕一辈子,完全没必要。

  想到这里,王崇文便有些犹豫,面露难色道:“公子,在下何德何能,能担起这般大的重担?”

  见王崇文心生退意,子婴也不意外,娇生惯养的公子能去这偏远地方吃苦就怪了。

  可这等事,若是寻个普通人未必能圆满完成,也就王崇文这种八面玲珑之人,倒是合适的人选。

  想了下,子婴回道:“王崇文,莫要看轻了自己,你身为丞相的孙子,岂是这般甘愿落于人下?”

  子婴说着,让开了位置,身后的项羽和韩信则是往外挪了挪身子。

  让王崇文可以看得清两人。

  这一番小动作,让王崇文十分尴尬,他本就比项羽年长两岁,眼下连这韩信都成了将军。

  而自己,依旧只是个庶民。

  见王崇文在犹豫,一旁的韩信立刻说道:“公子,若是王公子不方便,这一趟便让我去吧,韩信定当完成任务,不负公子所托。”

  子婴立马接过话茬:“也不是不行,只是你和崇文相比,倒少了点圆滑。”

  “韩信自知愚钝,愿以性命担保,可断然不会坏了公子大事。”

  王崇文一听,顿时就不干了。

  这可是公子给自己的任务,这韩信怎么能这般出来抢夺?

  一想到早上出门,大父和自己说的话。

  “崇文,你可千万要记住了,只要成了公子心腹,我们家便可安然数十年。”

  大父的嘱托还萦绕在耳旁,可公子下的任务却要被人抢走。

  王崇文一咬牙,豁了出去说道:“公子,崇文愿往!这一差事,恐怕整个大秦唯独只有我合适。”

  “哦?”子婴倒很诧异,“为什么只有你合适?”

  “这行商往来各国,端是一个口舌伶俐见风使舵之人,而且身上得有足够的市井之气,这一点,我王崇文敢说第二,没人敢认第一。”

  不学无术,游手好闲,这一点,王崇文可以说是咸阳城内第一。

  毕竟,自己的大父,可是当朝丞相,谁人不给他个面子?

  见王崇文这般,子婴笑了起来,半晌后,说道:“看来这差事非你不可了啊。”

  “那是自然,莫怪在下吹牛,韩将军对于这人情世故,到还是稚嫩了点。”

  既然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子婴自然不好拒绝。

  “那好,这事就全权让你去办,找城内寻两个靠得住的匈奴行商,不要暴露身份,带着你去匈奴游上一遭,也没那么危险。”

  王崇文连连称是,心中默默记下,回去后,还得和大父再商量一下,这一路的规划必须得妥当才行。

  应承了下来,王崇文便细问道:“不知公子,此次前去,哪些个事最为要紧?”

  “一来,是这沿路的舆图,各个部落的情况,好生探听。”子婴思索了下,继续道:“二来,若是可以结交一些当地的官员,则是更好。”

  王崇文眼睛一亮,这不就是让自己去贿赂的么?

  “公子放心,此事我家大父最是在行。”

  这话倒没吹牛,王绾的外交手段已经印证了这一点。

  待到约定好出发日期后,王崇文这才出了皇宫。

  见人走了,韩信这才问道:“公子,此一去莫不是需要个一年半载,这匈奴之地,真要继续放任?”

  项羽闻言也是点头,在他看来,何必这般麻烦,大秦王师百万,压根不怕匈奴人。

  倒不如立刻找陛下请命,带兵前去剿灭匈奴。

  见两人这般焦急,子婴笑道:“没那么容易,匈奴人逐水草而居,压根就没有固定的城池地点,扎了帐篷便是家,你打过去,人家退到草原深处,你走了,人家又回来了,如何根除?”

  韩信倒还真没想到这点,“公子的意思是?这一战,要一劳永逸?”

首节 上一节 101/1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谍影:大哥,为啥让我做特工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