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第114节

  却见是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见到子婴,便是立刻跪拜:“小人李守安,乃出海队伍第34船船首,见过小公子。”

  那日子婴在琅琊港送别船队,这李守安也是见过子婴。

  只是时间过了几年,这小公子却也长大了许多,尤其这气势上,真就有了大王不少影子。

  身后的黑夫见并不是惊来见小公子,便已知大事不好,身形一个趔趄,差点栽倒。

  好在,身旁的韩信和项羽,一左一右架住了黑夫。

  两人和黑夫朝夕相处多年,一直把他当大哥来看,却见惊没回来,便知黑夫心中难受。

  “起来吧,你且说说,为何只有你一只宝船归来?”子婴问道。

  李守安又行了一礼,这才起身,便诉说起了自己出海的经历。

  当初,这百艘宝船浩浩荡荡南下,便按照子婴的说法,顺着沿路朝着南边驶去。

  一路运气颇为不错,倒真没遇到什么大风大浪,沿路登岸进行补给,倒还顺利。

  这一路所见所闻,颇为惊奇,这些个沿岸地方竟还有不少人居住,只是却颇为原始,和大秦这穿着相比,简直和野人一般。

  好在,惊得了小公子的教诲,倒没有骚扰这些个原住民,每到一处,便寻找小公子所交代的种子,可却一直未有所获。

  待到了第四个月,他们便登陆到了一片大陆,只是这片大陆的居民,倒并不原始,银子也可以用来交易,且不崇敬鬼神,倒是修建不了不少庙宇进行供奉。

  虽然新奇,可惊并未决定多待,只想着采购一些个物资,再度西行,毕竟,小公子可是嘱托了,这西行之路没那般好走。

  这当地的官方人士,原本对大秦的军队倒也是客气,帮着采购东西,也询问了不少大秦的风土人情。

  见大秦出手阔绰,也许是生了歹意。

  在第四日的夜间,这地方的军队,竟然袭击了大秦的舰队,一夜奋战,舰队连夜起航,却是折损了三十多艘宝船,一千多的秦军锐士。

  就连最大的那艘宝船也被贼人抢去,小公子那“赢”字玄旗,也被他们抢了去。

  “哼!想必便是那孔雀王朝了。”

  听这李守安的描述,子婴便已猜出了地点。

  能和大秦掰掰手腕的,恐怕这附近也就这地方了,只是子婴没想到,这帮人,竟然这般狼子野心,敢直接攻击有着数千人的大秦军队。

  不过,从另一方面,也能看出,这孔雀王朝的发展比子婴想的要好。

  如果算下来,这个王朝统一应该有百余年的时间,果然算得上是一个强敌。

  待到离了这孔雀王朝后,惊还剩六十余艘宝船,可却迎来了最大的困难。

  暴风雨和疾病!

  在一次风浪中,便有十艘宝船被大海所吞没。

  过了暴风雨后,这队伍里,却又染起了瘟疫,将士们,只能将一个个生病的兄弟,扔进了大海。

  在被这恐怖的暴风雨侵袭后,又过了小半年的时间,又来到了一处大陆,可这五十艘宝船上,却也只剩下不到两千人了。

  好在,在这大陆上,他们遇到了一众黑人,见到秦人后,却是将他们封为神明下凡,非要跟着他们一起走。

  考虑了下航海人力所需,惊便在补给完后,让愿意跟随他们的黑人,都上了船,这一上,便又补充到了三千余人。

  李守安一边说着,一边看着小公子的脸色,原本以为这等离奇的经历一定能引得众人叹为观止。

  从小公子身后这帮人的表情来看,确实这般,可唯独子婴面不改色,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等绕过了非洲,便又来到了一处大陆,惊也在这上面寻到了小公子让寻的种子,装满了整整四十多艘宝船后,便返航了。

  等到了孔雀王朝海域,这惊竟然要再度登陆,要把小公子丢失的旗帜给抢回来。

  子婴问道:“你是说,最后剩余17艘宝船,唯独让你这艘先行回来?”

  “是,小人共带回玉米两千斤,红薯一千五百斤,此外还有不明种子五百余斤。”

  子婴点点头,重点是玉米和红薯,这些个种子都与惊详细说明,至于其他是啥,子婴估计也是美洲大陆的特产,不知是土豆还是南瓜这些。

  可惊竟然登陆要和孔雀王朝死磕,这倒是子婴没想到的。

  不过细想之下也是常理,我大秦横扫六合,什么时候吃过这种亏?

  身后的黑夫此刻,却是直接跪下了。

  “惊意气用事,坏了公子的大事,还请公子责罚!”

  子婴深吸一口气,安慰道:“何罪之有?能带来这般多的种子,惊……乃是我大秦的功臣,不比灭掉一国的功劳差,大父也要来这琅琊港,便在这等上一等吧。”

  时间上算下来,这惊若是顺利,也就会在这数天内抵达琅琊港。

  想了下,子婴好奇问道:“你说到这上船的黑人,他们人在哪?”

  ……

第159章 玉米和红薯,可亩产千斤!

  黑夫听了子婴的安慰,心中顿时松了口气。

  不光是子婴好奇,身后的韩信和项羽等人,也是好奇的紧。

  这人……到底黑成什么样?

  等到李守安把人带出来,除了子婴外,全场的人都沉默了。

  若不是李守安提前说了,这帮人都是自己人,恐怕众人会把这些人当作妖邪来看。

  没办法,这一辈子在这六国腹地生活,第一次见到黑人,任谁也避免不了。

  当然,除了子婴。

  李守安乐呵呵地把人打出来,看到一个个瞪大眼睛的表情,心中很是满意。

  毕竟,当初他们也是这般惊叹。

  可当看到子婴一脸平静,李守安心中不免感慨,不愧为大王的长孙,遇到这等稀奇之事,却又这般淡定。

  只是这些黑人,貌似不懂什么礼仪之道,也听不懂他们说话,倒是可以用手语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流。

  眼下初冬时节,这些人竟只裹了个粗布麻衣,一见了子婴这等奢华衣物之人,便畏畏缩缩。

  在李守安的指挥下,黑人们便跪了下去。

  子婴也有些无语,这惊不但带回来种子,还带回来这些个黑人。

  不过细想一下,在大秦生活,恐怕比在非洲生活要好得多。

  想到这里,子婴便说道:“你们都是大秦的功臣,等大父到了,我自会为你们请赏。”

  李守安见状,立刻让黑人跟着一起,跪拜了下去。

  ……

  三日后。

  县衙内。

  嬴政高坐台上,听着下方的李守安细细地说着离奇的事。

  忍不住轻皱眉头。

  听闻被孔雀王朝偷袭,嬴政轻哼一声,正待发作,却又闻得,带回了些黑人,这倒让嬴政有点疑惑。

  便说道:“你且让这些人过来见见朕。”

  不光是嬴政好奇,这殿堂内,谁不好奇,最为好奇的,还要属徐福了。

  只是,自从手脚皆废,他便只能让人抬着走。

  没办法,这废掉的手脚全在一边,他连杵拐都办不到,只能让人抬着。

  他细细地听着出海的经历,脑海中在寻思着仙岛的信息。

  可却压根没有听到一丝关于仙岛的信息,不过,徐福倒是觉得。

  这沿途的瘟疫,以及这狂风暴雨乃是上苍对这些人不敬的惩罚。

  等到了最后,徐福细想一下,却是轻声笑了。

  这小公子错了,一开始便应该往东走,他却往南走。

  自然免不了要遭受处罚,至于所谓什么“玉米”“红薯”这等稀奇古怪的东西,徐福不以为然。

  倒是这黑人,徐福也是好奇的紧。

  待到这群黑人一现身,这殿堂内便是一阵惊呼。

  嬴政张大眼睛,皱着眉,心中不免赞叹:“这天下还真是大啊,连这般人都有。”

  而徐福更是惊叫了起来:“此等异人,从何而来?莫非为地狱而来,与我等不同,必有所图!”

  其他人惊讶,那是因为没见过,可徐福惊讶,却是害怕。

  毕竟,小公子子婴本就是煞星下凡,自己只是和他接触一段时间,便已断手断脚。

  而他所召回的黑人,必然也是地狱的使者。

  子婴见状,却是轻笑道:“天师莫怕,这些黑人虽非我大秦之人,可却对我大秦有功,若不是他们,这些个种子便到不了我大秦。”

  “小公子莫要胡言,这等异人,哪知其心中所想?再说了,所谓的种子,有何用?”

  是啊,李守安一直说这‘玉米’、‘红薯’,这些个东西,到底有什么用?

  不光徐福有疑问,在场除了嬴政外,都有些不解。

  嬴政也是有点疑惑,子婴本说要去海外寻得海图为大秦开疆扩土,可这带回来的却是种子,这种地到底有何作用?

  眼见大家有疑问,嬴政便问道:“子婴,你来说说,这种子到底有何作用?”

  子婴深吸一口气,望着李斯笑问道:“不知丞相大人,我大秦治下,所种何种粮食,亩产多少斤?”

  李斯不敢怠慢,连忙行了一礼回道:“公子问对人了,我大秦主要粟、黍、麦为主,各地略有不同,可相差不大,而粮食产量则以石为计数,一亩产一石相差不大,也就是100斤左右,若是地方肥沃,雨水充沛,也就150斤左右。”

  子婴点点头,回道:“也就是一亩最多150斤,我就算良田肥沃,最多最多也超不得200斤左右。”

  “那是自然。”李斯肯定道。

  “可这玉米和红薯,若是在我大秦治下引种,最低五百斤亩产,若是耕种条件良好,最高两千斤也不是不可能。”

  眼下,这大秦的种植水平低下,对于虫害防治也没有太多手段,子婴便给这两种作物打了个折,最低500斤还是可以的。

  可众人听闻500斤的产量,还是张大了嘴巴,震撼不已。

首节 上一节 114/1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谍影:大哥,为啥让我做特工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