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第33节

  毕竟,子婴可是长孙,乃是王族。

  见台下三人默不作声,蒙毅叮嘱道:“王将军,大王说了,你可要好生辅佐小公子。”

  这会王翦才反应了过来,如果子婴不是自己的外孙,王翦都认为这是故意设的局,让他不去索取赏赐,让大王猜忌。

  可既然是外孙,想必大王还有其他的安排,于是抬头望着子婴道:

  “小公子,大王是否还有别的安排?”

  “当然。”子婴扫了一眼外大父的表情,憋着笑,把大父的计划告诉了王翦。

  听完后,王翦这才展颜,立刻神色凝重,对着王贲道:“兵贵神速,你即刻亲率五万大军,随小公子的护卫,星夜前往胃城,务必拿下寿春!”

  王贲自知事关重大,立刻应了一声,“诺。”便出了营帐点兵去了。

  安排完后,王翦一脸认真地望向子婴,道:“统帅,请下令吧!”

  子婴倒是没客气,小手一挥道:“先把城墙上的旗子都换了,告诉项燕,他的对手是谁!”

第44章 子婴的嘱托,项羽要抓活的

  原本还在嬉闹的秦军大营,立刻忙碌了起来。

  将士们按照命令,把土城内的“王”字旗帜全部撤下,换上了“赢”字玄色旗。

  而王贲,则秘密点了五万兵马,只待前线发生战事后,立刻带着惊悄摸出了土城,直奔胃城而去。

  临走之前,子婴找到王贲,道:“舅父此去寿春,可替子婴留意一个人。”

  王贲诚惶诚恐,他赶忙道:“小公子言重了,不知要留意哪一个人?”

  “项羽,项燕的孙子。”

  “啊?”王贲略感惊讶,思索下,便笑道:“好,此去寿春,若是在城内找到这小子,一定捆到军前,让那项燕投降。”

  没想到自己这外甥,考虑的这般周到,王贲心领神会,抓了项燕的孙子,这一战胜算更大。

  子婴却是摇头,“莫要捆了,好生招待着,我留此人有大用处。”

  “这……”王贲十分不解,眼看着自己这三岁的外甥,说话却这般老道,也拿不住他要拿下项羽,到底是自己的意思,还是大王的意思了。

  子婴当然不想伤害项羽,这可是万人敌,而且还是幼年时期,稍加培养,这可就是大秦的一把利剑。

  以后马踏匈奴,西征欧洲,项羽绝对是不二之选。

  于是郑重道:“舅父只管照做,待灭了楚国,我与他好生聊聊,可愿为大秦效力。”

  王贲心中一动,这才明白子婴的想法,这是要给自己培养部下。

  可秦国交恶多年,这一战后,项燕能不能活着都两说,真能降服他孙子?

  “小公子想要部下早说。”王贲笑道,“我老秦人不乏猛士,回头我给你挑几个,绝对各个是万里挑一的好手。”

  子婴摇摇头,笑而不语。

  王贲无奈,只得应了这个差事,可心中却不以为意。

  ……

  陈地。

  楚国大营内。

  项燕手捧舆图,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上北下南,各个通路要塞均是瞧了个遍。

  良久,他放下手中舆图,叹了口气,道:“这一战,我楚国实在被动,南北皆无去处,只得死守这陈地。”

  一旁昌平君默不作声,听到项燕的话,鼓气道:“武安君,莫着急,我已派人去了齐国和燕国,劝说他们联合起来出兵,只要三国联手,想必秦国也不敢造次。”

  “嘿嘿。”项燕一笑,“昌平君,我料想你这使者去了也白搭。”

  “此话怎讲?”

  “燕国土地十不存一,若不是寄居在苦寒之地,大秦早就顺手灭了。”项燕轻敲着桌面,思索道:“那齐国太平了几十年,早忘了如何打仗,齐王建又是个贪图安逸之人,怎会联楚抗秦?”

  项燕想的透彻,七国已经去了三个,现在剩下的四个,唯有楚国有抗秦之力。

  昌平君郑重道:“虽不一定成功,可总比坐以待毙好,若信使劝不了齐王,我便亲自前去。”

  项燕很是感动,现在的昌平君可是秦国头号通缉,秦齐虽未结盟,可齐王建的妹妹离秋,乃是国夫人。

  秦王嬴政贬了芈华夫人,离秋上位,这反而助长了秦齐之间的关系。

  若是昌平君贸然去齐国,搞不好会被扣下交于秦国。

  “昌平君……”项燕想说点什么,可却实在没得法子。

  主动权在秦国,他们只能被动放手。

  “武安君莫劝,齐王看不清形势,以为灭楚国和他齐国没有关系。当初灭赵国时,我也这般想的,可谁知,这嬴政胃口太大……”提到此处,昌平君懊恼不已。

  “唉……”项燕叹了口气,“秦国自古都是虎狼之师,哪会偏安一隅,更何况当今秦王更是有雄霸天下的想法,当初的求贤令,我也谏言大王吸纳人才,可大王不听……”

  提到秦王嬴政,两人都沉默了,若是各国国君拿出来相比,其他国家不值一提。

  气氛有点低沉,昌平君想了会此刻的战事,便问:“武安君,若是秦国不攻,我等就这般耗着了?”

  秦国的实力他很清楚,要是纯粹耗着,楚国可不是对手。

  “这是王翦最大的缺点,步步为营,却也成了他最大的优点。现在两国兵力悬殊,他这步步为营,却是占了先机。”项燕叹道。

  兹事体大,四十万大军已经是楚国全部的力量,项燕也不敢用奇谋冒这个风险。

  一步错,则万劫不复。

  王翦也明白这个道理,此刻两人对拼的就是耐心。

  昌平君愁眉不展,道:“王翦与我相识多年,他的性格我清楚,明摆着的优势,他不会放手,可我担心……秦国会不会有其他计谋?”

  当初的秦赵之战,就是这般反间计,引得李牧被杀。

  现在两军胶灼,秦国朝内有能力的大臣太多,保不准谁会献计,来一个奇袭的计谋。

  项燕摇摇头,“昌平君你未谋军事,不懂这其中的繁琐,两军对垒可不是鼓声一动,便各自厮杀,讲究的,乃是个军阵协作,方能发挥这般作用。我懂,王翦也懂,故我俩都未轻举妄动,谁敢冲锋破了这阵势,谁就落了下风,我倒是想着那王翦真个先进攻,我好布阵防守。”

  昌平君默默点头,按照王翦那块石头的性格,断然不会主动进攻,唯一的可能就只能等自己的信使了。

  就在这时,门外来报:

  “将军!秦军换帅了!”

  项燕和昌平君互望一眼,心中疑惑,眼下大军对峙,秦军怎么会在这个节骨点换帅。

  带着疑惑,两人出了营帐直奔城墙。

  站在城墙上,两人望向了对面的土城,只见之前的王翦旗帜,这会全部被换了下来,成了“赢”字旗。

  项燕带着疑惑,问:“昌平君,这大秦内部,还有嬴姓的将军吗?”

  昌平君立马摇摇头,哼了一声,“哪有什么赢姓的将军,你瞧那玄色旗,这可是王室的标志,是嬴政来前线督战了。”

  项燕这才释然,转念一想,道:“若是嬴政来前线,搞不好还真有转机!”

  话音刚落,对面的土城城门大开,一队队的秦军蜂拥而出,几十骑骑兵率先冲杀,直奔正在叫骂的十几楚兵。

  楚国叫骂了月余,也没见秦军出击,这十几人愣了半晌才发现是奔着自己来的,赶忙上马准备逃跑。

  可这时已经晚了,秦军骑兵急速追上,顷刻间就围杀了这十几名楚军。

  ……

第45章 子婴击鼓,秦军出击

  楚军这边每日都是军阵列队,毕竟每日叫骂,怕的就是秦军这一手突然袭击。

  没想到,这一次真的来了。

  可绞杀了十几名楚军后,秦军却未进攻,反倒是在土城前,摆好了架势。

  城墙上的项燕数了下,人数并不多,约莫就一万人。

  陈地和土城相距五百丈远,这般的距离可不够骑兵冲杀,但,军阵厮杀的距离够了。

  见秦军出来,昌平君心中一喜,暗道:“这嬴政果然没什么耐心,我楚国的机会来了!”

  可看到秦军列阵,并未攻击,心中疑惑,望向一旁的项燕,却见武安君正盯着对面的土城。

  只见,土城城墙上,王翦不知何时正站在上面,而他的脖子上,正架着一个三岁小娃,项燕疑惑不解。

  问,“昌平君,那王翦脖子上的孩子是谁?”

  这会的昌平君也已看清,却是叹口气道:“那人是嬴政的孙子,子婴。”

  “子婴?”项燕默默地念了下这个名字,总感觉有点熟悉,片刻后却是惊叫道:“子婴?那个破了我运粮队的子婴?”

  昌平君点点头,“不错,可武安君莫慌,三岁小孩能有什么计谋?这不过是嬴政搞的障眼法而已,王世子弟却要封爵真是笑话。”

  可看到子婴健健康康的,昌平君的内心还是一阵温暖,当初他叛了秦国,就是笃定咸阳芈家不会受牵连。

  大王,可不舍得斩杀自己的子嗣。

  虽说最后连着扶苏也流放了,可一切都在昌平君的计算内。

  唯一让他意外的,就是子婴,这本是个让芈家烦恼的小孩,原本以为痴傻蠢笨,三岁了也口不能言。

  可没成想,这孩子倒是惹得嬴政的欢喜,莫须有给了他个军功,封了个爵位。

  再到后面,把个能工巧匠的马具,也硬生生地套给了子婴。

  这让昌平君对嬴政的评价又低了一档,为君者过于注重亲情,那就走不远。

  不想自己,成大事,直接舍弃了家庭。

  听了昌平君的话,项燕的内心稍安了下,可当初听到子婴名号时,还是让他吃惊不少。

  “这子婴看来是受了嬴政的溺宠,瞧这秦军统帅,竟然肩扛着,成何体统。”项燕也给予了评价。

  联想到自己的孙子项羽,项燕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假以时日,项羽一定能成为独当一面的统帅。

  反观这嬴政孙子,竟然这般娇养,坐在了统帅的头上,堂堂六十万大军统帅,竟然这般儿戏。

  这样的人,长大了能有什么出息?

  城下两军对垒,各自摆开阵势,可若没有擂鼓为号,军队是不会行动的。

首节 上一节 33/1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谍影:大哥,为啥让我做特工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