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第52节

  淳于越以严厉著称,多少个调皮捣蛋的孩子被其管理的服服帖帖的,嬴政也是想让淳于越给子婴收收性子。

  可没想到,这才几天,淳老就来告状了,本以为是打了一顿淳于越,可没想到,是捉起捉迷藏。

  “淳老,你且放心,我让人带你去找。”

  嬴政把淳于越扶了起来,把蒙毅给招了进来。

  “快,带淳老去找找,子婴这小子,还能飞了不成。”

第70章 纸张的妙用

  蒙毅当然知道子婴在哪里,眼下大王都发了令,便带着淳于越来找子婴。

  看着眼前的院子,淳于越愣了愣神。

  敢情自己找了一大圈,子婴竟然在隔壁啊。

  整理了下衣裳后,淳于越敲响了院门。

  不一会,黑夫过来开了门。

  见是淳老和蒙毅,便让了开来。

  淳于越心情无比畅快,大步踏入了院内,却见着满院子的竹竿上,晒着不知名的绿色东西。

  而子婴则是躺在竹椅上酣睡,一旁的项羽,拿着个大蒲扇,一边比划着,顺道给子婴扇着风。

  好家伙,这四岁的小娃娃,倒还真的会享受。

  清了清嗓子,走到跟前,项羽见状也停了下来。

  淳于越望着还在酣睡的子婴,也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叫醒。

  毕竟,这是大王的长孙啊,还是灭楚立下大功的人。

  这样一比,自己这个大儒,倒是没什么看头。

  可项羽停了扇风,觉得热的子婴睁开了眼,就见淳于越正望着自己。

  子婴一个激灵坐直了身子。

  淳于越见状心中有了底气,笑道:“小公子,今日课时也该开始了。”

  一想到又要听到之乎者也这些,子婴便头大。

  前几日两人还在争论,到底是修身好,还是格物好。

  想了下,子婴忽地起身拉着淳于越到了院子内,指着竹竿上晾着的纸张,笑道:

  “老先生,这是我格物的新玩意,你要不要看看?”

  好在,自己的纸张也成了品,等的就是给淳于越看看。

  “啊?”淳于越这才正视这些个东西,子婴喜欢搞发明他是知道的,马具就是他捣鼓出来的。

  淳于越也试过,确实比以前骑马好了很多。

  眼见这绿油油的奇怪玩意,心中也是多了一份好奇。

  伸手摸索了一下,这类似于布帛的玩意,柔软粗糙,还有一股子竹子味,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

  淳于越斟酌了下,问道:“小公子,这是新的布帛?用来做衣服的?”

  子婴摇着头,让黑夫切下来一块,便笑道:“这是用来写字的。”

  淳于越一愣神,拿着纸张在手中细细瞅着,这细软的感觉和布帛一般,可是略微粗糙。

  便疑惑道:“此物能写字?”

  子婴重重点头。

  “来,研墨!”淳于越一听便来了兴致,得试试此物的效果。

  等黑夫研好了墨后,便在纸上书写了起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子婴望着这一手小篆,确实漂亮,可细想了下,和赵高的文字比,又差了点火候。

  淳于越拿着纸张吹干了墨,心中一喜,果然真的可以写字。

  可一想,这种程度,布帛也可以做到,并非稀奇。

  笑问道:“不错,和布帛差不多,只是不知这等东西,卖多少钱一匹?”

  要是成本和布帛一样,或者差不多,意义并不大。

  子婴没有回答,望着旁边的项羽。

  项羽也是明白什么意思,于是竖起了五根手指头,冷声道:“五根竹子。”

  “什么?”淳于越愣了愣神,没听清楚,便重复了一句,“五个珍珠?”

  珍珠这东西齐国倒是产的多,可价值就不低了,还不如用布帛来书写。

  “淳老,材料是五根竹子。”蒙毅倒是听清楚了,便回道。

  “五根竹子?”淳于越一呆,这院子里晾晒着的,竟然只要五根竹子就可以造好了?

  珍珠珍贵,可这竹子却并不稀罕,咸阳往北的山岭上,可到处都是。

  而五根竹子便可以造出这般多的材料,那这成本得多低?

  见淳于越不信,子婴便拉着他去一旁的盆里瞅了瞅,那里还是项羽刚削好打碎的竹浆,还未晾晒成型。

  捞了一把在手里细细揉捏,又放在鼻子上闻了闻,淳于越这才相信,这玩意真是竹子做的。

  “淳老,若是把做竹简的材料,换做这东西,你说得剩下多少空间?想想你那三大屋子的书简。”子婴见时机差不多了,便说道。

  “三大屋子……”淳于越呆呆地想了想,那三大屋子的竹简可是他从齐国千辛万苦带过来的,若是真换了这东西,单是面积得减少多少?

  手上这东西的价值,他立马知晓了,连忙问:“这东西有个名字吗?”

  "这个东西叫纸,是我从竹浆晾晒成型后发现的。"

  子婴随便编了个理由,毕竟,眼下这造纸术还很粗糙,可已经可以取代竹简来书写了。

  “好东西,好东西啊!!”淳于越心中大喜,作为读书人,自然知道这纸的价值,顿时眼睛亮了起来。

  “当然是好东西。”子婴笑道,“所以淳老,你那套修生养息虽然有点道理,可我觉得还是得靠格物才能推进发展,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一说到自己的信仰,淳于越却笑不出来。

  他浸淫儒学一辈子,虽说没有造出这纸来,可也是桃李天下,自认为儒学才是劝人遵循长幼尊卑,维稳社会的好学识。

  他斟酌了下,便说道:“这纸是好东西,你的格物也是不错,促进发展,可这毕竟是小道。而儒学,是劝人向善,引导人学习律法,遵守规则,此乃大道,不可放在一起比较。”

  子婴差点没哭出来,便说:“这道理我都懂,儒学必然是治国安邦的好学识,我想说的,是你别逼我天天背那些之乎者也。”

  “此话当真?”一听得子婴心中所想,淳于越却是跳了起来,没想到大王长孙也认为儒学适合治国,若是等子婴当了大王,那不就是儒学翻身的时候了吗?

  “自然是真的。”子婴不假思索道。

  毕竟,往后的社会也论证了,儒学确是治国经典,影响了后世几千年。

  淳于越心中大喜,自己本以为得花个几年,才能教导子婴认可儒学,可没想到这般简单。

  他拿着手中的纸,激动的不知道该如何,想了下,便大喊道:“大喜啊!大喜啊!!大王,有大喜啊!!”

  说着,便拿着纸,状若疯癫地跑了出去。

  众人愣愣地互相望了一眼,也不知道淳老是激动子婴认可儒学,还是激动这纸张的问世?

  子婴也懒得管,再度躺在椅子上,对着项羽道:

  “不管他,继续吧。”

  项羽闻言,拿着蒲扇又比划了起来。

第71章 激动的淳于越

  淳于越拿着纸张,一路跑着,也不顾周围人的眼光。

  好在,自己本身教导扶苏,在王宫内的人也都熟悉,侍卫们也没管淳于越。

  嬴政还在和李斯商讨齐国不遵守贸易的事,却又听着淳于越大呼小叫地过来了。

  这一次,门口的侍卫都没来得及通传。

  淳于越便被门槛扳倒,摔了个狗吃屎。

  “哎呀,淳老啊,何故这般焦急啊?”李斯见状,连忙上前搀扶。

  嬴政也一脸疑惑,站起身,想要问问究竟。

  淳于越才去了没多久,怎么又回来了?

  这般焦急的模样,难道是被子婴给打了回来?

  这一摔,倒是把淳于越摔得七荤八素,刚才一路跑来倒没觉得多累,可一停下来,气就喘不过来气了。

  李斯连忙给淳于越顺着气,嬴政见状,赶忙让人端水来。

  瞧着喘息不已的淳于越,嬴政心里也是焦急。

  这淳老可是五十多岁了,绝对的高寿,要是被子婴给气死。

  自己到时候怎么向天下人交代?尤其是那些个喜欢用笔杆子讽刺人的儒生。

  好在,喝下了水后,淳于越的气顺了起来。

  等不那么喘了,他连忙道:“大王,喜报啊,喜报啊!”

  淳于越手上拿着纸张,激动地连跪礼都忘了。

  “淳老莫慌,有什么喜报,值得你这般着急?”

  淳于越这才意识到自己忘了礼数,赶忙行了一礼后,把手上的纸张递了过去。

  “大王请看这是何物!”

  李斯拿着纸张递给了嬴政,瞧着手里的纸张,嬴政露出狐疑之色。

  半晌也没明白这东西的用处。

首节 上一节 52/1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谍影:大哥,为啥让我做特工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