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第66节

  眼下,虽六国已平定,可南方的百越,以及北方的匈奴,还需要花点时间解决。

  等解决了这俩后,才是大秦真正踏入西域的时刻。

  目送走了船队,子婴便带着队伍回了齐国都城临淄。

  王翦早已率着大军,等候多时。

  等子婴到了后,便率着大军返程了。

  三十万的齐军直接投降,让这一战没消耗多少兵力。

  更何况,齐国本来较为富庶,这一战并未造成百姓多大的伤亡,受伤的只是那些个世家贵族罢了。

  齐国的王侯,秦国可不承认。

  想要爵位,你得立功。

  大军浩浩荡荡回了咸阳城,这一路,周遭的百姓夹道欢迎,虽未至新年,可这氛围比新年还要热闹。

  几百年的战乱时代,终于在老秦人几代人的拼搏之下,顺利告结。

  嬴政出城接了子婴后,便在宫内大摆宴席三天,群臣士族皆是喝的个人仰马翻。

  末了,嬴政才当着众臣的面,开口道:“招李信、蒙恬等,所有驻外大将归朝,半月后,寡人要为尔等好生封赏!”

  听到大王要封赏了,群臣一个个眼露精光,像极了等待老板发年终奖的员工。

  可这赏赐,却要比年终奖厚重的多了。

  嬴政又望向了自己的孙子,笑道:“派人叫你父母回来吧,历练一年多,也该够了。”

  “谢大父。”子婴连忙谢恩。

  王翦听完后,更是乐开了花,大王这个时候让扶苏回来,意图有点明显。

  朝内排的上号的大臣,都嗅到了一丝味道,似乎到了这个份上,又合情合理了起来。

  而赵高,则是坐在自己位子上,和周边大大臣笑谈闲聊,一点也看不出个异样。

  嬴政微眯着眼睛,把群臣各自的表现,皆是看在了眼里。

  待到宴会散罢,这些个大臣却还都在兴奋地议论着。

  齐国一统,华夏大地再度归一,这是何等的盛事?大王又要重重嘉赏,让不少本就有了大功的臣子,一个个翘首以待。

  多年来悬而未决的太子之位,好似在这一刻已经定了下来。

  不少个大臣私底下,已经开始商讨,这一场灭六国的头功到底是谁。

  可讨论来讨论去,也没个统一的答案。

  待到宴会散去,嬴政却喝的有点儿迷糊,在蒙毅的搀扶下,回了自己的书房。

  扶得大王坐下后,蒙毅赶紧去倒水。

  待水倒好后,一回头,却见大王哪有宿醉的表情,正冷冷地盯着自己。

  吓得蒙毅立马跪了下来,惊呼道:“大王……”

  嬴政揉了揉太阳穴,背靠在椅子上,低声道:“起来吧。”

  “诺……大王喝点水吧。”

  嬴政接过水杯,望着蒙毅道:“你跟了我多少年了?”

  “回大王,蒙毅自八岁起,便一直跟在大王身旁,服侍左右。”

  “是啊,那也有二十年了啊。”

  不知道大王提这些干什么,蒙毅低头不敢搭话。

  良久后,嬴政坐直了身体,声音也变的清冷:“这朝堂上,让寡人可以放心的,没有几人,各自心里的算盘打的叮当响。”

  蒙毅闻言,立刻跪了下去:“大王,蒙毅忠心耿耿,日月可见!”

  “没说你,起来!”

  片刻后,嬴政又自顾自地说道:“这枕边人,乃至子嗣都不可信,都想着法儿讨好着孤,可要是孤对谁好,那便就有人存着心去害他。”

  蒙毅内心“咯噔”一下,隐隐猜出大王说的是谁。

  “我这孙子啊,聪明伶俐,像极了寡人小时候,可是啊……”嬴政叹了口气,“锋芒毕露,总不是好事,这不,便被人惦记上了。”

  蒙毅心中一惊,便开口问道:“大王说的,可是渡口之战?”

  “这般紧密的情报,都能泄露了出去,可见,这伙人的势力可不小。”嬴政敲着桌子重重道:“孤的孙儿,年纪轻,不懂得藏拙,这性子,估计是改不了了,咱们做长辈的,自当要帮衬一把,事都这样了,若是真不拿出个交代,我这大王也不用做了。”

  蒙毅再度跪了下去,轻声道:“请大王安排,蒙毅自当全力以赴。”

  “安排人手,好好查查,知道这等机密消息的人不多。这最近,有没有人离开咸阳,全都查查。”嬴政眼中杀气流淌,继续道:“记住,调查的人手,都查查背景,一定要用信得过的。”

  “诺!”

  待到蒙毅出去,嬴政缓缓闭上了眼睛,喃喃道:

  “竟敢对我孙儿这般惦记,等寡人找着了你……哼!”

第90章 父母相见,淳于越又来了

  宴席过后的第二天,王燕便与扶苏回了王宫。

  子婴正躺在院落内的藤椅上,晒着太阳,忽地就被人抱了起来亲了两口。

  “什么人?”在睡梦中被人惊醒,子婴被吓了一跳。

  瞧得清晰了,却是自己的母亲王燕,正抱着自己。

  “这岁数不大,倒学会养生了?”王燕抱着子婴笑道。

  见到自己的母亲,子婴很开心,问道:“怎么母亲今日便到了,孩儿还以为得多等两天呢。”

  “得了王令,我与你父亲,便日夜赶了回来。”

  一旁的黑夫项羽和韩信见状,立刻行礼叫人。

  “参见公子、参见夫人!”

  “免礼吧,我在雍城都听说了,多亏了你们几个照顾,子婴才这般安全。”扶苏摆了摆手,笑着回道。

  一家人团聚,本就是幸福的时刻。

  三人也很机灵,又行了礼,便想着退出去。

  就在此时,院落的门却被打开,淳于越高高兴兴地拿着一张白纸,跑了进来。

  “喜事儿,喜事儿啊。”

  淳于越一边跑着,一边兴奋地叫着。

  这几个月,淳于越一直在工坊忙碌,已经很少穿着青衫长袍,倒不如一些工匠短衫来得轻便,再加上不修边幅,扶苏一时间未认出来是谁。

  却见一个糟老头子,拿着纸张跑过来嚷嚷,顿时皱着眉,喝道:“哪里来的匠人,一点个礼仪都不懂。”

  淳于越本还高高兴兴,工艺上的再度突破,让他第一时间便来寻子婴。

  一进院落,目光便放在了子婴身上,压根没有注意到其他人。

  待到扶苏呵斥自己,淳于越才发现自己的弟子回来了。

  被扶苏这般训斥,饶是淳于越也老脸一红,立刻站直了身子,恢复到往日严肃的神情,干咳了一声道:“老夫,来的匆忙,倒是疏忽了礼仪。”

  一年半时间未见过淳于越,再加上眼前的造型,很难让扶苏相信,这人就是自己的老师。

  可这份从容的气质,却是装不来的。

  扶苏心中微颤,立马作揖行礼,道:“原来是恩师,学生失礼了。”

  按理说,自己期待了许久的学生扶苏重回王宫,淳于越应该很兴奋才对。

  以前,淳于越也是这般认为的,可真当见到扶苏归来,他此刻的心情倒是没什么起伏。

  “难道这就是小公司所言,格物带来的更高境界?”淳于越心中无声低语了一句。

  对于自己现在的心态,很是满意。

  可学生回来,该有的鼓励还是要有,便问道:“在雍城,可曾荒废了学业?”

  扶苏立刻回道:“弟子不敢懈怠,每逢一三五日便朗诵《诗经》、《尚书》、《礼仪》,二四六日则朗诵《周易》、《春秋》、《论语》,七八九日便进行默写。”

  子婴闻言,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好家伙,这等于一个月只给自己休3天啊,本来大父是让你去改变性格的,你倒好,反而是去啃书了。

  于是忍不住小声嘀咕道:“母亲,父亲竟然这般用功?”

  王燕也是不满道:“就一书呆子。”

  听了这话,子婴跟着笑了。

  身旁的三人,跟随着子婴也没觉得淳于越有什么高深的地方,今日见大王公子这般谦逊,才意识到,淳于越乃是大儒。

  一旁的黑夫心中忍不住赞叹,细数了一下公子学习的时间,公子扶苏竟然这般勤勉,一月几乎天天都在练习。

  一想到自己,顿时觉得松散懈怠,当即下定决心,得日日苦练,学好本领,保护小公子安全。

  而项羽则是心中不屑,这等读书之人最是迂腐,可毕竟是小公子的爹,他脸上倒没什么鄙夷神情,倒是小公子和母亲的亲昵,让项羽甚是羡慕。

  一想起这次从齐国回来,小公子的提议,项羽便心动不已。

  “项羽,这次你也算立了大功,我会为你请赏。另外,是否有考虑将家人接来咸阳?也省的日夜分离。”

  项羽当时就心动了,可愿不愿意来,还得看父母,于是便修书一封,等待父母的反馈。

  而另一旁的韩信,也是心中鄙夷,这等儒学的圣贤书,他也觉得不读也罢,哪里有《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这等奇书,来的快哉?

  淳于越一听扶苏没有落下功课,顿时心痒难耐,便就出了几道题,让扶苏现场对答。

  王燕觉得颇为无趣,放下子婴,便一招手让随行的侍女递过来两条红巾。

  王燕拿了其中的一个红巾,便走到项羽跟前道:“项羽对吧,这次黄河渡口,可多亏你救了我儿性命。”

  说完,便拿着一条红巾要给项羽系上。

  项羽自然知晓尊卑,立刻单膝下跪道:“夫人不可,项羽自己来便是,护住小公子本就是在下职责,偏不敢领取什么功劳。”

  王燕没让项羽自己系,依旧给项羽系好,笑道:“这红巾乃是我亲手绣的,本不是甚值钱物件,且就当母亲替儿子感激的赠礼,我亲手系上也是应该。”

首节 上一节 66/1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谍影:大哥,为啥让我做特工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