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第79节

  紧张了一上午的李斯,本以为大王不会往下追究。

  可没想到,小公子还惦记着,李斯本来不确定,小公子到底有没有从赵高口中问出实情。

  可眼下,小公子这番点拨,分明是知晓了。

  只是小公子为何不告诉大王?

  李斯想不通,心中沉闷,只如木偶般跟着小公子前往闹市。

  大秦律法严苛,可真正处以极刑的人却是不多。

  今日,又有车裂可以看,而且还是当朝大官,自然不少个咸阳百姓前来围观。

  李斯哆哆嗦嗦跟着小公子一起来到了闹市区,说是闹市区,可也就是城区外围的一片区域,李斯和子婴站在高楼上往下望去。

  乌泱泱的人群,把李斯吓了一跳,心情愈发的紧张。

  若是赵高在最后时刻,供出自己该如何是好?

  “听说了没,今个处刑的据说还是个大官呢。”

  楼下人群中,有人议论纷纷。

  “咋没听说,早就传开啦,据说宫内国夫人也是被这人给害死的呢。”

  “哟,国夫人死了?这人胆子竟然这般大,敢打大王的主意。”

  “你咋还叫大王,昨日城内不是下了诏书,大王以后就改成‘皇帝’啦,咱得换个叫法,叫皇上。”

  听着这些个百姓的闲聊,李斯顿时松了口气,可就在这时,赵高便被人押了上来。

  见犯人来了,台下嘈杂的声音便又大了起来。

  赵高蓬头垢面,低垂着头,直到别人将绳子套在他的四肢和脖子上,他才反应了过来。

  濒临死亡的时刻,倒是让赵高再度爆发了求生欲望,目光慌乱地扫向四周,却发现,这人群中竟然没有一个熟识的面孔。

  赵高身为中车府令,做事谦逊,自以为交友不少,在来秦国的“新人”中,也算是混的算好的。

  可在这人生的最后时刻,竟然没有一个人来送他一程,反而是一些个平头百姓,在这评足论道。

  赵高心中不甘,大声吼道:“李斯!你忘恩负义,这天大的罪责竟让我一个人担着,我赵高……冤枉啊!!”

  李斯刚松了一口气,却没想到这赵高上来就点了自己的名字,最要命的是小公子此刻还在自己的旁边。

  若是大家相互不提,李斯还能硬顶着装作无视,可赵高都喊出来了,李斯必须做点表示。

  望着眼前四岁孩童的背影,李斯却是生出了一种无力感,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刚刚被封侯没多久的李斯,便重重地跪了下来。

  并连着重重地在地上,磕起头来,李斯那般辛苦才有了今日的成就,可不想这般烟消云散。

  子婴并未理睬李斯,高楼下的赵高还在叫骂着,不光有李斯的名讳,还骂了其他的大臣,待到赵高骂起了子婴时,也把监督行刑的官员吓了一跳,赶忙让人堵住赵高的嘴。

  可赵高刚骂出来,台下的百姓倒是不愿意了,陛下的长孙子婴,可是给大家谋了不少的福利。

  这咸阳城内,还有不少他国迁民过来的贵族,正是小公子的谏言,自己才能正常生活,免于被当做奴隶的命运。

  不光在这咸阳城内,在这其他秦朝的郡县中,感恩小公子和大王的人,可是遍地都是。

  本来看热闹的百姓,与这赵高无冤无仇,可眼下,看不过去的人,便拾起地上能丢的石子土块,丢了上去。

  行刑的官员一看,场面有点混乱,便立刻下了令,让等候的马儿跑了起来。

  巨大的力道直接将赵高扯得四分五裂,子婴看完后,这才转身,好似刚知晓李斯在磕头,连声道:

  “李廷尉,为何这般,快快起身。”

  李斯此刻,已经满脸泪痕,自己边磕头边哭喊着,待到小公子来搀扶自己,额头上已有了斑斑血迹。

  李斯不敢起身,拱手道:“小公子明鉴,李斯只是贪酒失言,绝无悖逆我大秦之心啊。”

  见李斯这番情景,子婴便觉得火候差不多了,今日邀李斯前来,本就没想着处罚李斯,只是想要他一个态度。

  毕竟,大秦内部复杂,外戚的他国贵族已经被解决,可大臣内部的分化也很明显。

  首先,这王绾为首的老秦人一派如日中天,这万户侯的功劳本就是王绾该得的,倒无可厚非。

  眼下,已经砍掉了赵高这个‘新人’,若是连着李斯一起处罚,恐怕会影响到朝内局势的平衡。

  若是让王绾一家独大,是否会再出个赵高?

  子婴不知道,他只知道大父知晓赵高告密的军情,却又未往下深挖,这已经是最好的暗示了。

  大父不想处罚李斯,想让这些个‘新人’团体,可以平衡朝内的局势。

  于是子婴便安慰道:“李廷尉何故于此,这不过是个将死之人的胡言罢了,我与大父皆是相信,你李斯,对我大秦忠心耿耿。”

  听到小公子提到始皇,李斯真的是吓到了,本以为只是小公子带着自己前来,没想到身后竟然有始皇的影子。

  不过细想一下,也是应该,毕竟,子婴今年才四岁多,若是心思这般深邃还得了?

  于是连忙表着忠心,道:“我李斯,自当为大秦竭尽所能,身死不已。”

  李斯说完,子婴便又伸手把他扶了起来,可长时间跪着,又加上磕了不知道多个头,倒是有些晕乎乎的。

  一旁的项羽见状,也是过来搀扶,这才把李斯给扶了起来。

  又安抚了几句,子婴便让韩信送了李斯回宅。

  待到李斯走后,高楼内,项羽拱手问道:“公子,胡亥已然出城,是否需要我……”

  项羽没说完,只是在脖子处比划了一下。

  作为公子的利剑,项羽知道,一些脏活,得自己主动揽着。

  子婴见状,却是笑道:“我为始皇长孙,若是连个胡亥都容不下,又如何容得这天下?”

  项羽顿感惭愧,连忙低头请罪。

  子婴摆摆手,思索了下说道:“眼下天下一统,暂时不会有战事,你与韩信便去雍城吧,跟着我外大父,多学习点战场上的本事。”

  项羽见状,心中惊喜,立刻跪下道:“谢公子!”

  ……

第109章 半年的发展,即将东巡

  书房内。

  嬴政正在看着桌子上的文书。

  “这鲁地的学子,还真就踊跃报名啊。”嬴政自顾低语,他顿了顿,抬头问道:“子婴真的就让李斯跪下了?”

  守在一旁的蒙毅回道:

  “回陛下,正是。”

  嬴政叹了口气,喃喃道:“这小家伙,还真是厉害啊。”

  没想到,自己的一点小心思都让子婴猜到了,紧跟着便去寻了李斯来立威。

  原本,嬴政还想着等斩了赵高后,再把李斯拉过来敲打一番。

  可这事却被子婴先做了。

  “我嬴政有这等子嗣,何愁大秦传不了万代?”

  嬴政心情舒畅,便又埋头处理文书去了。

  ……

  春去秋来。

  转眼大半年的时间,便过去了。

  这或许是百姓几百年来,少有的安稳时刻。

  可到了秋冬时节,各地的急报却是一个比一个多。

  今年,北方遭遇大旱,本是收割的秋季,却收成大降,导致百姓饿殍,引发了不少叛乱事件。

  嬴政为此事,忙的焦头烂额,便又从各地调粮赈灾。

  只是没想到,刚解决赈灾的事后,各地却又爆发了小股的叛乱,让人调查才得知,这是一些守旧分子不满秦律的颁布,这才纠集一帮人来闹事。

  这叛乱自然上不了台面,可却引起了嬴政的警惕。

  大秦刚刚统一,眼下还处于动荡期也是正常,只是如何震慑这些个宵小,倒成了难题。

  自周王室后,大秦可以说疆域最大,各个郡县相距过远,秦律没有很好地落实在各地。

  还好,子婴发明的马具,让各地的奏章诏书可以及时下达,只是平叛的部队,没法及时抵达。

  待到军队抵达,这小股叛乱便又停歇了。

  这一日,嬴政在书房内,看着手中的奏章,心情烦闷。

  这是一份,关于楚郡地区,某个小贵族叛乱的急报。

  像这样的急报,这一月已不止一起,若是派兵前往,却又没有必要。

  可你若是不管,也会引起当地的损失。

  正苦恼之际,子婴一蹦一跳地进了书房。

  五岁的子婴又长高了不少,这书房的门槛都能轻易地跨过。

  两边通传见是小公子,便没有理会,子婴进了书房。

  一看到大父这张苦瓜脸,子婴笑着问道:“大父,这天下已定,为何见你苦着脸的时候反而更多呢?”

  嬴政闻言“哈哈”大笑,招着手让子婴来自己身边。

  待到子婴靠近,嬴政便又把子婴抱在了自己的怀里,只是子婴长大了不少,这椅子便就显得有些挤。

  见自己孙子有点难受,嬴政便说道:“明天让人把这椅子换了,让咱爷孙都能坐的下。”

  子婴现在可不想坐这龙椅,这半年来,算是他过的最舒心的时候,若不是最近各地难办的事较多,子婴也不会跑的这般勤。

  没有接话,子婴便说道:“大父,我猜一下,莫不是又有人叛乱了?”

  “你怎么知道?”

  “还有何等事,能让大父这般忧愁?”

  嬴政叹口气道:“这六国的贵族,大部分都让他们搬到咸阳来了,本以为这样,各地便没有了这等宵小,可依旧有人起事。”

首节 上一节 79/1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民国谍影:大哥,为啥让我做特工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