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第227节

“所以刚贾大妈跑得飞快,去找易中海算账去了,也是在告诉小秦,我是被人挑唆的。”二大妈果然更了解中老年妇女,更崇拜刘海中了。

“其实也就是刚才光齐说的,不管是贾大妈还是小秦,他们只是分户,人家还是天然的一家人。聋老太太和易中海想用贾大妈浑水摸鱼,那是不可能的。”刘海中得意洋洋。

“那易中海为什么针对小秦啊?他是不是傻,小秦可是读书人,那脑子,胡同里各家谁不佩服?连厂里,都是相信她的,他什么时候争赢过?还想搞事。”二大妈忙给老头夹了一筷子菜干,自己纳闷起来。

这院里,现在大家都挺服“秦淮如”的,给孩子们补课,提供自习室。谁家不想孩子好?别说他们院了,这条胡同的人,都开始觉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了。

而这一切都是“秦淮如”推动的。主要是,之前他们也觉得读书重要,不过,他们也不知道怎么管,怎么教,现在有人了,孩子们眼看着就好多了,这些人虽说不会把“秦淮如”当菩萨敬重,但心里也有杆称,对着易中海和“秦淮如”,人家的天平自然也会向着“秦淮如”。

厂里也是,“秦淮如”能教技工班,易中海虽说是八级工,可是他只顾自己,有用,可是没有“秦淮如”有用。这么一来,易中海怎么可能争得赢“秦淮如”?

“所以,人得有文化!易中海也就技术好点,但人独,看厂里谁爱搭理他?你们三个也是,好好读书,你们看小秦,当个老师,因为会教,比你们三大爷多赚多少钱。这还是她心善,若是像你们三大爷一家收一把花生,他们家孩子都能把花生当饭了。所以,人有文化,又大气,这才是大家都服她的原由,别的啥事,大家睁只眼,闭只眼也就过去了。”刘海中忙对儿子们说道。

这回三个儿子倒都应了,刘海中得意极了,都想嗞溜一口小酒了。不过算了,自己现在可是技工,不能这么喜形于色。(久污巴一灵一溜叁肆)

第113章

前头三大爷阎埠贵家也在说这个,不过他们没看到欧萌萌拒绝聋老太太,他们在讨论贾大妈怎么就去找易中海了。

说到家庭氛围,明显的,三大爷家强多了,他们一家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正好用来下饭。

他们家桌上的,就比二大爷家寒酸多了,窝头一人一个,不过大小都是一样的,然后一人一碗棒子面粥,也是清汤寡水的,桌上还不错,他们也学着晒了菜干,切得细细的,烫熟了,挤了水,用醋一拌,也就是个菜了,再就是酱菜,也是用来下粥的。不过,孩子们也没什么不满意的,毕竟现在家里父母也不再张口闭口就是钱了。

“所以,贾大妈和小秦闹,是易中海挑唆的?”三大妈边给小闺女夹菜,边问道。早上才说想不通易中海为什么叫王主任,现在贾张氏跑去找易中海扯皮,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

“刚听说聋老太太还找秦老师了,不过秦老师要备课,没去。我看到秦老师一直在看书。”阎家的小闺女忙说道。

“易中海和聋老太太想什么呢?”阎家老三抬头一脸的懵懂。

“就是,别人家的事,他们干啥呢?我就觉得小秦人不错,之前贾东旭在时,真是易中海的亲儿子,没事就号召大家对老贾家捐款,说他们家困难,真是的,谁家不困难,我们家那会也就275养活一家子,怎么不说给我们捐款?”三大妈想想都觉得气愤。

不过那时,阎埠贵也有自己的清高,觉得自己是老师,不能跌份;再说了,他是喜欢占点小便宜,但是让全院都苦哈哈的给自己捐款,凭什么?这点操守他还是有的,宁可算计着花,被人叫“老西”,也不肯跟贾家一样。

“我觉得我爸做得对,你看贾大妈连狗都嫌。还有当初东子哥,被他妈逼成啥样了,见人都低一头。所以秦老师为什么跟贾大妈划清界线,之前中间有东子哥,她也没法。现在,不用了,她正好告诉所有人,我和她不是一路人。我喜欢靠自己。现在秦老师谁不敬重?”阎老大现在也算社会人了,和师父关系好,人家也肯教他,自然也会提提易中海和贾东旭,有些话,他也不能回来说,但拿自己父亲和贾大妈这种人比,他就不能干。

“当然是对的,不是对的,我能跟他过。”三大妈翻了一个白眼说道。

“不过,易大爷图啥啊?挑着贾大妈和秦老师闹腾,秦老师也不会给他好脸,之前都没给,现在更不会给了。”阎老二摇头。

他现在也被老头送到秦家学习,阎埠贵的意思是,想让他和刘光齐一样考个中专之类的。不过他成绩拖得太久了,根本跟不上。

不过秦老师和阎埠贵商量了半天,还特意找了轧钢厂技校的招生简章给阎埠贵看,让大家知道,她没有任何瞧不起他的意思,而是因材施教,最大限度的让他们都能快速的成才。

阎埠贵也没独断专行,还是和老二好好的谈的,和老大一样,选择权在你自己,技校的好处是每月有十块钱津贴,十六岁以上的算工龄。因为现在好些人上学晚,十六岁以上在这会就是大人了。

还有就是,两年理论,第三年实习,学完了,就能国家分配,那是自带编制的,和老大的学徒可不一样。进了技校,那可就是全民所有制的工人。出来考试就是初级工。考得好的,弄不好就能直接是七级工。起点就高很多。

阎老二一听就同意了,读书有津贴,还有全民编制,这是什么神仙学校,他可一点也不觉得比大哥差了。忙不迭的答应,最近就是专项的复习,精神头也很足。

因为这样,他对秦淮如就更是信服了,这代表什么?代表人家真心实意的为他们想的。所以也一直很敬重的叫一声“秦老师”。

“对啊,聋老太太每天喝着秦老师家的羊奶,真是喂狗都比喂她强些。”老大忍不住说道。

“真是,多看点书,现在工人也要有文化了。”阎埠贵啧了一声,摇摇头想想,“他们挑着贾大妈和小秦闹,其实就是驱狼逐虎。让贾大妈去制小秦。若是小秦顶不住压力,把贾大妈接回去。那么贾大妈就可以拿捏小秦,你能乖乖的接我,就表现她有怕的,就凭着这点来弄她。等贾大妈得了好,那不得感谢易中海,聋老太?回头,聋老太是不是也能蹭上小秦?那就不是一碗奶,一把菜的事了。弄不好能在他们家搭上伙。”

“真说喂狗,都是糟蹋了狗。狗TM的还会看家护院,还能摇尾巴呢!”阎老大这回直接爆粗口了。

“真是,这些人心思都坏了,小秦多能赚钱?那聋老太太和贾张氏都好吃懒作,这是要趴在小秦身上喝血啊?那易中海呢,他有什么好处?”三大妈忙呸了一声。

“把聋老太太和贾大妈推给秦老师,对他来说就是解脱啊,之前老太太当孝子贤孙的,也没落着好。不管了,又被人骂。而贾大妈更是搅死棍,推给小秦老师,他一石三鸟。”阎埠贵又摇头,“聋老太,贾张氏就是两,最后一个就是把小秦拖住了。

小秦现在声望高,厂里,街道,学校,胡同上上下下都喜欢她,为什么,学问好,会教书,不然能赚到钱?连技工她都能教,还教出名堂了,这是一般人?这么一来,易中海这八级工就不够看了。你手艺好,也只有你一个,但人小秦是老师,能教一批又一批。价值能一样吗?

有聋老太和贾张氏托着小秦,小秦还有时间在外头教书育人?帮大家的忙?还自习室,贾张氏去了,不得把人都赶了,别浪费了他们家的电。此消彼长,小秦不就被拖死了吗?易中海现在不为自己了,就想拖死小秦,让她别出头,这院里能做主的,还得是他易中海。”

“所以早上当着王主任的面,你要说小秦可能在家被拖住了。”三大妈学不来阎埠贵的话,但意思听懂了。

阎埠贵矜持的一点头,表明自己一早就看出了易中海的奸计,早早的戳破,打消了领导的疑虑。不过他心里也明白,就算没自己的话,小秦也不会答应。她宁可再给点钱,也不能接受贾张氏。(久污巴一灵一溜叁肆)

第114章 八卦

“易中海这个人,真不地道,他最担心的是什么?养老!他若以心换心,人家东旭多温和的孩子,还有傻柱,多么听话。现在一死一走,小秦都不想搭理他,可见,他的性子有多坏。这谁还敢挨他的边?”三大妈呸了声。

“人家不怕,小秦说了,他们这种情况,国家会一管到底,到时能住敬老院!”阎埠贵又叹气了,没儿子的再坏,都能住敬老院。自己这有儿子的,明显的,不如那没儿子的,弄得现在,他还得巴结孩子,每个孩子都好好说话,省得自己现在和他们计较,回头他们给自己算账。

“他这样,只怕敬老院都不收他。聋老太可还猫着,让易中海走前头帮她得罪人,不然,小秦能一天一碗奶,一把菜。现在傻柱都不听他的,东旭多好的孩子,他生生压着他,进厂快十年,就是不给他升级,这是什么师父?所以他在厂里也差不多臭了,我听说,上回他们厂里不是要签师徒合约吗?没一个学徒想拜在他门下。说他又毒又独,好些学徒的家长来打听,然后都去送礼,要求不跟易中海。”三大妈可没阎埠贵想得多,只顺着自己的思路说道。

她扫附近的街道,因为现在街道上的工多,有些家里负担重的,就不想扫街,去干重体力的,能多赚点。而现在街道办的各种三产挺多的,到处要人,看她还是坚持扫地,还挺高兴的,就商量着把别人的地盘给她部分,每个月多了五块钱。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她的八卦范围也变大了,旁人不知道她和易中海一院,说起八卦来肆无忌惮,于是连贾东旭被压多年的事,都拿出来说了。而且外头传的邪乎,贾东旭还不到三十,就传他进厂十多年。

三大妈是知道贾东旭进厂时间的,再想想,自己儿子只是学徒工,中间道道也是知道一些的,一听也就明白啥意思了,不过每天都有新八卦,若不是提到这儿,她都没想起来这事。现在每天上工都无比的积极,充满了热忱。

“别瞎说。”阎埠贵忙说道,他其实还是有点胆小怕事的,虽说不怕得罪易中海,但也不愿妻子乱传八卦。主要是,这事关系到贾东旭,真的传出来,他怕惹火上身。

“爸,这是真的!我师父也说过,说东旭哥可惜了。还有我们一批的,说实话都是找了门路的,厂里的事,自然也是打听过的。之前厂里要分配给易大爷的徒弟,说什么也不肯学钳工了。然后其它人,也没人肯拜在他门下,然后厂里说,要调剂一下,有没送礼就不知道了,但是最后几个学徒分到后勤当临时工了。”这个阎老大知道,忙说道。学徒和临时工可不同,临时工,可能一辈子就临时下去了。学徒工,做得好,跟师傅关系好,转正可是有希望的。

“你怎么没回来说?”阎埠贵一怔,真没想到易中海在厂里混成这样,八级工啊!一个月一百来块钱呢。快赶上他们校长了。结果生生的被搞成这样,阎埠贵都不知道该说啥了。主要是贾东旭的事,他也不敢再提。

“师父说了,一个院住着,这些话别传。您没看,二大爷回来也没说,说了,易中海就是不厚道,才没人搭理,他怎么样,我们不管,但是我们可不能这样。”阎老大忙说道,并对父母和弟妹们说道,“你们也别说出去,影响我进步。”

一句影响他进步,也就啥都解决了。阎家自然不会再说了。

欧萌萌若是知道旁人都把聋老太和易中海都给扒开了,揉碎了想,一定会大笑三声,她其实啥也没想,她就是单纯的不想为这些人费心。没必要!他们又不像荣府贾家满门头上都悬着刀,不想不行。这里,他们祖宗三代的工人加贫农,她担心个啥?就算自己当个小学教师,也是根正苗红,特别经得起查的那种。现在她连报纸都是反复的看,然后保证不在报纸上乱写乱画,更不要说拿报纸垫着吃饭了。坚定的无产阶级。看谁她说事!

至于说易中海和聋老太怎么想,她虽想知道,却很快想明白,无关紧要的人,有什么可想的,浪费时间,有这功夫,陪孩子玩一会不好吗?槐花和小当可想和她玩了,只是有时,她工作太忙,没时间。

京如是初三晚上回来了,看着一脸的焦虑,一回来就清地窖,看看她的东西没被堂姐败光。

当然,收拾完了,看堂姐也真的老老实实的按着分配的食物在吃,才放下心,主要是,她是不知道堂姐带着孩子们出去吃了一顿,顶了他们大半个月的口粮。这个大家也就十分懂事的闭嘴了。

京如去洗漱了,才坐下,咕咕的喝了一大碗糊糊。她这几天,真的饿坏了。回去了一趟才知道,现在农村的日子有多难,只留下口粮,其它的粮食全调走了。

然后农村各处的打井,每家每户都得出人出工,秋收完了,就去山上打树枝子烧地,平地就由农机站统一开地,还从城里运肥土,翻到地里。

由县里的技术员指导他们做温棚,他们的棚子做得和他们用报纸的糊的不同,种土豆,种大南瓜,玉米。跟头几年练钢一样,真的玩命的种地。下雪都要人守着,不能把棚子给压倒了。

秦大妈家因为有欧萌萌每月寄回去的五块钱,日子就相对好点,因为他们原本就不是城市户口,想买粮食,就是高价粮,于是也没什么可惜的。总算能调济一下。而京如不在家,也能替家里省一口,看到过年,老秦家的饭桌,秦京如回来都觉得是造孽了。现在也就更加坚定了,要好好学习,必须得考出来的想法了。

听秦京如说完乡下的情况,欧萌萌倒是没叹气,而是松了大大的一口气。对,若是北方都用温棚的办法在努力再生产,那南方的大地上,只怕也一样的,这时国家的动员力也是超强的,真的是一呼百应,南方那边水土、天气情况较好,用温室、种植一些块茎类的作物,就能缓解一部分的压力。虽说这会子人口基数已经大了,但有点办法,总比没办法强。(久污巴一灵一溜叁肆)

第115章 从众

“要再多寄点钱吗?”娄小蛾忙问道,她是知道一点,但又不出城,其实也是有限的。

只知道他们街道的肥土,那是供不应求,城外的国营农场每天开着卡车来拉,而且已经开始找机械研究所,想弄一个大型的搅拌机、熟化机,实现机械自动化。将来,这厂就不再是街道办工厂,而有可能变成新型国企。说是区里正在讨论,要不要把这个厂做大做强,毕竟化肥这个他们还不敢想,而这种方式实在符合此时的国情。他们街道办还挺欢欣鼓舞的。

只是没想到,乡下离粮食最近的地方,竟然成这样了。现在才明白,原来国家真的困难,各地灾害也是真的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别,寄多了就是事了,会给爹妈添麻烦。”欧萌萌摇头,不患贫患不均,一个月多五块,已经足够让人忌妒了,农村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现钱。大家习惯存粮,存物。

秦家每月有五块的汇款,是经过她和秦大妈商量过的。秦大妈其实当时也没想让她寄钱。知道女儿这么难,怎么好意思还问她要钱。她当时说的是,粮票她真没有,但钱,真不是个事。于是两人就商量出五块这个数字。

因为他们村离城市挺近的,也算近郊了。村里各家在城里其实多少都有家人,亲戚。各家没事出来吹吹牛,说什么城里的女儿寄什么东西回来了,城里的儿子、(大伯子、小叔子)寄钱回来了。五块差不多就是均价了。

大家都有,大家一块买粮吃,顶天羡慕一下,她家女儿能干,懂事。也不会再说旁的。但是再多加钱,就是事了。嫉妒会降低人的道德底线。

“所以我们要少吃一点吗?”小当忙举手,她看小姨吃了一大碗杂面糊,都吓呆了。

因为没有剩饭,最快捷的食物就是烧水把杂面粉倒进去,搅成糊。他们家还有兔子骨高汤,倒了些进去,再加了一把韭菜叶子。平时,京如是自己会做,那真的是会煮得好吃些的。更何况家里还有之前的面条,还有饺子,放在院里冻干着。说煮给她吃,都不行,说太饿了。

之前在家,小姨是怕胖,不敢多吃的。说考艺校,也要体态好看一些的。结果回去三天,回来就饿成这样,让小当觉得,自己是不是得少吃一点。

“别,你们少吃生病了,买药比买饭贵。所以,你们还是好好吃饭。”欧萌萌忙摇头,她坚决不能干省小钱,结果花更多的傻事。

“所以姐姐说得对,不喝奶,不吃棒梗带回来的小鱼小虾,真的是吃多少都不觉得饱。”京如感叹了一声。

她虽说怕胖,只是克制,没让自己因为好吃而吃撑,但每顿饭,她都是吃了。而且家里说了,羊奶是好东西,每天挤出来,一早大家一人喝一大碗。她之前喝不惯,后来习惯了,也没多大感觉。

等着回了家,过年,各家也不会太差,还是尽可能往好做,她第一顿年饭就觉得,姐姐家的日子太好了,等着第二天,她就觉得没着没落,早上吃了饭,就和没吃一样。没到中午就饿得前胸贴后背,可是不敢说。

她来了半年,和大院这些人斗争过了,多蒸个窝头都要被人嫉妒,乡下也不都是好人,不过是恨人有,笑人无。已经有人说哪有出嫁的姑娘还给娘家贴补的。其实不过是自己家女儿没贴补罢了。

真的说大姐家吃香喝辣,她怕给姐姐惹事。走亲戚也只说姐姐辛苦,从早上班上到晚,就为多赚点补课费。至于吃,也就勉强让孩子们混个饱。这样,就有人说秦大妈他们不该收“秦淮如”的贴补了。吓得秦大妈忙偷问京如,京如只是摆手让大妈放心,却多一句也不敢说了。

如此这般,她也不敢说快点回京,还是按着原计划,到点再搭车回来。生怕他们觉得自己是着急回来,露了马脚。

但在车上,她真的饿得全身都痛了。不然也不会一回来就叫东西吃。

“人需要的是营养,不是饮食,饮食只是把我们需要的营养蕴含其中。现在我们吃得多,不是肚量大,而是营养不够。羊奶,那些小鱼小虾,别看不值什么钱,但有营养,营养足了,自然不用吃那么多。”欧萌萌摇头,抱着小当,“所以你们要乖乖的喝奶,乖乖的吃大哥带回来的小鱼、小虾。”

“是,我会吃的,我喜欢吃。”小当忙点头。

欧萌萌轻叹了一声,亲亲女儿。边上的人,都跟着笑了起来。

养兔子的事,她和家里说了,乡下有小山,可以去割草,他们养兔子比自己方便。只不过,母亲说,乡下地方,不仅仅只有自己。所以他们只给她找来兔子,自己却不能养。

而从秦大妈的谨慎里,欧萌萌也就不敢自己吃兔子,有点多的,就去街道换东西。从众这点,她也是从小就知道。而秦大妈,让她更加明白此时,这点的重要性。

“快点睡吧!”欧萌萌决定让妹妹好好歇一下。

“我看看书,这几天都没看书。”京如吃饱了,立刻看看挂钟,忙跳下炕,去拿她的书。

棒梗他们也都笑了,欧萌萌,娄小蛾摇头,但也拿了自己的书,默默的看了起来。可怜的棒梗拿出了自己的寒假作业。唉!

欧萌萌想想,自己好像没有查过他的作业。忙伸手拿过了他的作业本。这会子,还没有那种印制的寒暑假作业。就是把书上预留的那些题目再挑出来,勾出来,回家做了,开学后再交。

欧萌萌这会子都不知道老师是不是真的会看了,这么多,怎么批改?她负责的学生有点多,这布置了作业,收回来,怎么看?

翻了一下棒梗的本子,他寒假作业的本子,是没用完的本子的空白页钉一块。现在大家都不富余,做作业的本子,总会有些空白页。欧萌萌真的觉得没必要,不过,想想看,这会,大家都这样,还是别纠正了。

默默的看看儿子的作业本,字就是一年级的字,再看看他的铅笔,又纠结了一下,“那个我好像给你买文具的钱了吧?能不能别这么节省?”

“不是您说的,要尽量和大家一样吗?人家都用笔头,我用完整的,不是挑事吗?这笔头还是我问娄姨要的呢。”棒梗表示,自己找笔头都容易。(久污巴一灵一溜叁肆)

第116章 人选

初五欧萌萌正式上班,学校还在放假,然后安排老师值班。欧萌萌立的人设就是,有钱她就干,把一个单亲妈妈的不畏艰难的苦楚,表现淋漓尽致。

而轧钢厂也正式上班,夜校重开。欧萌萌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当然,没正式的开学之前,秦家的自习室也又重开了,每天学生们络绎不绝,这让聋老太和易中海想找机会和这位谈谈都没机会。

至于说贾张氏老老实实的去肥料厂上班了,她虽说好吃懒做,但是,她其实还是喜欢钱的。之前也是找不到事做,哪怕是扫大街,她内心的也是畏惧的,她有点害怕,害怕自己做不来,然后被人笑话。现在她被抓着去肥料厂,然后她虽说天天说不想去,但是她到点就跑出门去。害怕丢了这份工的。

现在,院里,除了一大妈,聋老太太,大家也都忙了起来。哪怕是京如,也是开了年,也正式考上初三,然后正式在红星初中上学了。然后可以和初三的学生一起去考毕业试,然后再考升学试。

这个欧萌萌真的特别感谢这时代,可能建国前文盲太多。这也是鼓励大家学习的一种方式,只要你肯学,我就大开方便之门,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没有九年义务教育之前,国家摆脱文盲率那么迅速的原由,就是给足了好处。

京如上学了,槐花就得找人看。不到一岁,还不会走路,进托儿所,也怕出事。请人看,欧萌萌可不敢信这边院的人,直接就去找了夏大妈。

夏大妈为人公正,也干净,之前他们合作就很好。夏大妈一听就答应了,于是每天一早,把槐花要吃要用的弄一大包,连带着小车推到夏大妈家,一个月给十块钱。(小P大姐72年的,我妈那会上班,老爹在部队,奶奶不看,外婆年纪大了,只能请邻居,十块就是公价。)

夏大妈还觉得不太好意思,她就一个儿子,在街道做临时工,现在街道工厂红火,她儿子就转到工厂那边,每月也按着正式工发工资了。之前她就是给人缝缝补补的,每个月赚点钱补贴,现在眼花了,想去街道扫个街吧,她又不好意思跟人抢。去肥料厂,儿子又不同意,说太辛苦,也太味。现在“秦淮如”请她看看孩子,吃的喝的,人家自己带,这还用给钱?

结果“秦淮如”说,这不是一两天,至少得带到秦京如放假,那就是七月份了。这四个多月,哪能不给钱。夏大妈哪儿赚不到十块钱,帮她看孩子,就是给她面子了,所以千万别拒绝,不然,她都该哭了。

夏大妈一听就觉得是这话,她儿子还没对象,她一个人在家,也就糊点纸盒子了。这也耽误她看槐花。她都觉得这真的是白给的。夏家那边院子的人情事故也好,他们的孩子也常到欧萌萌那自习,请教。所以槐花在这夏大妈他们院子,安全上是可放心的。

聋老太和易中海看秦家一家人忙得团团转,连平时常见的京如都不在家了。至于说贾张氏。那日去易中海家闹了一场,虽说没闹到明面上,却也是敲了两斤杂合面才走的,心疼的易大妈直抹眼泪。

首节 上一节 227/2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亮剑从复制神枪手能力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