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158节

  考前报考,需要亲戚、邻居、同学为你担保,没有污点方可参加,可以理解为政审,通过考试后成为童生。

  府试为市级考试,由知府主持考试,一般每年举行一次,在每年四月进行,由通过县试的童生参加,通过依旧称为童生。

  院试为省级考试,由各省学政主持,一般三年举行两次,由童生参试,通过的称为秀才。

  秀才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可以见官不跪、不服徭役、穿着青衫等。

  秀才属于乡绅阶层,在古代皇权不下乡的时候,地方管理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些人来管理基层百姓的。

  乡试在各省省城进行,各省主考官为皇帝钦派,每三年举行一次,一般在八月举行,所以称为秋闱。

  由秀才参试,通过者为举人,举人具备当官的基本条件,所以也叫举人老爷。

  但是由于当官的大部分都是进士出身,所以举人在官员中地位较低,一般四品就到顶了,大多数是县副职,政绩好的升任知县就差不多了。

  会试在京城举行,每三年一次,由各省举人参试,一般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由礼部主持,皇帝委任正副主考官,然后翰林学士充任同考官,通过会试的考生称为贡士。

  殿试由贡士参加,通过率基本为100%,除非作弊、作奸犯科等,一般是不淘汰的,殿试分三个档次,即一二三甲。

  一甲固定三人,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赐进士及第。

  二甲和三甲人数差不多,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嬴政:六个等级,一级一级考上去,最后皇帝考察所有考生,这个制度挺好,朕可以借鉴一下,在大秦也搞一个科举考试选拔人才。

  他一眼就看出了科举制度的合理之处,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一级一级,就跟当官似的,从最底层做起,一步一步往上升。

  他的大秦施行的是郡县制,倒是不用搞六级,可以试一试五级考试。

  考生通过县试成为童生,童生通过郡试成为秀才,秀才通过乡试成为举人,举人通过会试成为贡士,最后贡士通过殿试成为进士。

  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进士,必定是大秦最优秀的人才,他也可以放心的让这些进士治理大秦江山。

  至于科举考试的儒家经义,这个可不实用,对于大秦来说用处不大,他可不愿意大秦的官员学习儒家那一套东西。

  李世民:没想到科举制度到了后面的朝代已经发展这么完善了,和大唐的科举制度相差甚远,只能依稀看到一点大唐科举制度的影子。

  不过他尽管感慨科举制度已是物是人非,但他不得不承认这个科举制度远比大唐的要好很多。

  要是按照上面的六级考试,他们大唐的就只有一个会试。

  考生向县衙提交个人资料,查核资料后就让考生赴京参加尚书省举办的省试,成绩出来后就直接放榜。

  如今一对比,他们大唐的科举制度确实太简陋了,远不如明清科举制度来得规范。

  不过他们大唐的科举制度有一点做到很好,那就是考试内容有经义、诗赋、策论,远比简单的儒家经义要好得多。

  当官可不是看谁的儒家经义做得好,最重要的还是策论,只有策论才可以看出为官者的才能。

  【公务员考试分为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地方公务员考试两种。

  国家公务员考试简称国考,由中央用人部门组织的面向全国的考试,考试时间一般集中在十月份。

  地方公务员考试简称省考,由各省用人部门在本省范围内举行的考试,各个省份的考试时间一般有差别。

  考试流程。

  发布招考公告:用人部门提出招考的职位、名额和报考资格条件,拟定录用计划后,依据招考工作方案制定招考公告,面向社会发布。

  报名与资格审查:考生了解公告内容后,选择其中一个岗位报名,提交相关资料,通过审核后获得考试资格。

  考试:内容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

  体检:面试合格的考生需要按照招聘部门的要求进行体检。

  考察:体检合格的考生需要进行政审考察,主要是对考生的政治面貌、道德品质、工作能力等进行考察。

  公示:考察合格的考生名单会在指定的网站上进行公示。

  录用:根据考试成绩、面试成绩、体检成绩和考察结果,招聘部门确定录用人员名单。】

  刘彻:国家公务员考试可以理解,但地方公务员考试朕就不理解了,把官员的任用权力下放给地方,难道就不怕地方做大吗?

  他摇了摇头,有些看不懂后世公务员考试的操作。

  他一直致力于收缴地方的权力,把权力集中到中央朝廷,以免地方权力过大制约中央朝廷。

  但后世的这个操作,他就着实有些不明白了。

  怎么到了后世,不仅不中央集权,还要把最重要的官员任用权力下放给地方。

  地方公务员考试明显不适合他大汉的情况,倒是可以借鉴一下国家公务员考试。

  他们大汉如今正在实行的察举制有明显的弊端,严重阻碍了人才的选拔,急需一种全新的人才选拔制度。

  现如今科举制度和公务员制度的出现,让他找到了问题的解决办法。

  科举考试和公务员考试各有优缺点,只要可以把两者的优点结合一下,就可以制定出符合大汉的官员选拔制度。

  科举考试的内容是儒家经义,这对治国来说一点也不实用。

  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官员大都是书呆子,只会四书五经,根本就不懂得治理国家政务。

  但科举制度从县试到殿试一级一级的考试,还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相比于科举考试,公务员考试的优点也很明显。

  首先是朝廷的各个部门发布职位公告,然后考生根据各个职位不同的要求选择一个职位报考。

  这样一来,由于考生选择的都是自己最擅长的职位,成功录用之后也能更加契合职位。

  他在心里仔细琢磨了一会儿,很快就想到了大汉人才选拔制度的大致方案。

  同样按照科举制度一级一级考试,县试,府试,院试,乡试,然后把会试定为大汉公务员考试,通过考试的就去各自报考的职位上任。

  考试成绩最优秀的一小部分人,就由他来亲自殿试,看一看是否符合他的心理预期。

  要是考生表现让他满意,那殿试的这些考生必然可以得到朝廷的重点栽培。

  心中有了主意后,他把心腹重臣找来一起商议此事。

第185章 出发!前往澳大利亚!

  科举制度和公务员制度的视频播放完后,各朝古人就要去各忙各的。

  但令大家惊讶的是天幕居然没有熄灭,反而播放起了西游记。

  这个变故令各朝古人满脑子疑惑,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

  按照以往的情况,上午播放完相关视频后,天幕就没动静了,要一直到下午的时候才会播放西游记。

  之所以今天西游记播放这么早,是因为苏晨想着西游记剩下没几集了,索性今天把剩下的全部播放完,这样明天下午就能给大家观看其他的影视剧。

  要说最开心的,还得是各朝的孩子们,一个个激动得大喊大叫。

  刚才他们跟着天幕学习三字经,还时不时抓耳挠腮,一个个精神萎靡不振。

  但现在一播放西游记,他们立马就精神百倍,欢喜不已。

  他们不喜欢学习,一学习就犯困,要不是父母逼着学习,他们刚才念着三字经的时候就要打瞌睡了。

  他们喜欢猴哥,只要猴哥一出来,他们就精神了。

  至于各个朝代的大人,要是不忙的话,也会和家里的孩子一起观看西游记。

  但要是手里有活,没有时间的话,就各自忙事情去了。

  各朝的皇帝自然是没有空闲时间看西游记,他们原本就要忙矿藏的事,现在又有科举改革的事情要忙,根本就没有时间放松一下。

  大秦。

  嬴政撇了几眼西游记,见没什么重要的信息后,转身就去找大臣商议科举制度的政事。

  现在既然知道了科举考试和公务员考试,他们大秦自然也要制定自己的人才选拔制度。

  嬴政把几个心腹重臣找来后,就开始商讨起来。

  还没商讨几句,在场大臣争论得异常激烈。

  看这架势,要不是嬴政在场,恐怕都要动手打起来了。

  制定属于大秦的科举制度,此事非同小可,必然会对大秦以后的官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甚至这件事也会在史书上留名。

  也正因为如此重要,大家才据理力争,都想在这件事中发挥重要作用,以便可以青史留名。

  嬴政就这样静静的看着下方的大臣言语交锋,也不干预,脑海中思虑万千。

  制定大秦的科举制度,他心中同样有些想法,大致有一个框架。

  但这个框架还不完善,还需要大臣的集思广益。

  这场争论不知道持续了多久,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就连嬴政都要忍不住发火。

  就在嬴政将要大发雷霆的时候,一个小太监双手捧着对讲机急匆匆冲进来了。

  小太监:陛下,响水县有情况了。

  嬴政一听,脸色微动,立马抢过对讲机。

  他派人去响水县探查矿藏情况,都过了这么长时间,终于是有消息了。

  嬴政:响水县什么情况,有结果了吗?

  通话员:回陛下,经过探查,两个铁矿和一个铜矿开采难度极大,但是响水县的银矿距离地面不深,可以大规模开采。

  听到银矿能够开采,嬴政深吸一口气,强忍内心的激动。

  响水县距离咸阳没有多远,得知响水县有四个矿时,他就立马派人去探查情况。

  好在上天眷顾大秦,四个矿中最重要的银矿可以开采。

  嬴政:好!好!好!

  嬴政一连说了三个好,可见内心有多么振奋。

  那可是银矿,挖出矿石熔炼成银子可以直接拿来当钱用。

  他的大秦现如今正缺钱用,需要海量的银子推动大秦的教育事业。

  他要让大秦每一个郡县都有学堂,他要让大秦每一个孩童都能上学堂。

  想要实现他宏大的愿望,就需要巨额的金钱投入。

  现在,他只要派遣大量的矿工去开采银矿,他的宏愿就向前迈了一大步。

首节 上一节 158/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