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187节

  同样都是改革家,他和张居正的性情差异巨大,这点着实让他费解。

  他作为宰相,主导变法,自然也有很多官员阿谀奉承,想要得到他的重用。

  但对于这样溜须拍马的人,他深知一旦重用这样卑劣的人,只会对他的变法事业造成阻碍。

  所以但凡有官员想通过旁门左道走捷径,他是不可能重用的。

  可这个张居正居然非常享受别人的阿谀奉承,更关键的是居然还要重用这样的溜须拍马之徒。

  他是完全看不懂的,明明改革正是需要大量人才的时候,可张居正偏偏任用一些无耻之徒。

  这一刻,他多多少少有些明白张居正改革为什么会以失败告终。

  改革措施需要下面的官员去推行,这些改革派的官员都出了问题,改革怎么可能成功呢!

  “张居正还败坏科举制度,帮助自己的儿子在科举考试中作弊。”

  “万历五年由皇帝亲自出面,在廷试中用了调包计,把他的二儿子从二甲第二名升到一甲第二名。”

  “这让本来应该获取高级官位的人才居于人下,却让才不配位的人成为榜眼。”

  “而且其他大臣也纷纷效仿张居正,为自己的儿子竞相盗取功名。”

  “达官贵族子弟竞相舞弊,朝堂来来去去就被那么几家人把持。”

  “寒门子弟再努力读书也只是为他人作嫁衣,成为别人平步青云的阶梯。”

  “这大大败坏了科举制度,在士大夫中起了很坏的影响,对明代政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加速了大明帝国的衰亡。”

  朱元璋:哼!还敢在科举考试中徇私舞弊,这要是发生在咱的朝代,非得把伱扒皮充草不可。

  他对张居正的看法非常复杂,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对方。

  张居正的一系列改革确实帮助了大明,让大明江山社稷起死回生。

  可这也不能掩盖张居正犯下的过错,甚至可以说是灭九族的大罪。

  不管是从张居正独揽大权来说,还是从张居正在科举考试中徇私舞弊来说,张居正犯下的都是不可饶恕的死罪。

  张居正:幸好此事还没有发生,一切都还来得及改正。

  还别说,他还真有这样的念头,让儿子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名次。

  毕竟那是自己的儿子,他这个做父亲的,怎么着也应该帮衬一下。

  他倒是没有想到自己权力一次小小的任性,就引来其他的官员竞相模仿,这是他始料不及的。

  也确实如主播所说,要是他们这些大官都这么做,那科举制度也就名存实亡了。

  人才选拔制度的破坏,所带来的危害是极大的。

  现在既然已经知道徇私舞弊是改革失败的原因之一,那他自然不可能再犯这样的错事。

  “张居正生前在用人方面,曾经做到了唯才是用,使用了戚继光这样的人才,甚至起用了一些优秀的基层人才。”

  “但与此同时,他的用人也看对方是否有利于他权力集中。”

  “所以他也重用了很多曲意奉承、溜须拍马之人。”

  “这样的人只会说漂亮话,不会干漂亮事,只想着用溜须拍马来获得权力和钱财。”

  “而不会真心实意推行改革,更难以担当重任。”

  “所以随着张居正的去世,改革就难以继续下去。”

  “就像张居正一手提拔并引入内阁的张四维和申时行都是溜须拍马、随波逐流的两面派。”

  “张四维在张居正死后立马迎合万历反对改革,申时行继任首辅后为了收买人心,废除了张居正实行的考成法和其他的一些政策。”

  “这样的两面派窃据要职,改革怎么可能继续下去。”

  张居正:张四维,申时行,你们很好,我看错你们了。

  听到自己最信任的两个阁老,在他病逝后直接背刺自己,他的脸色极为难看。

  这种被别人背叛的感觉,令他极为痛心,尤其是被自己最信任的人背叛。

  张四维和申时行大力支持他的改革措施,同时这两人在推行改革过程中也有很好的表现。

  正因为如此,他才会这般信任他们两人,并提拔他们进入内阁。

  可万万没想到,他们两人的支持是虚假的,根本就不是真心实意的支持改革。

  一个在他病逝后反对改革,一个在他病逝后废除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彻底让他多年的努力付之东流。

  此时此刻,他在痛恨这两个叛徒的同时,也懊恼自己看人不准,居然让两个反对派混进了改革派,最终导致改革成功功亏一篑。

  当即他就拿出纸笔,解除这两人的官职,把他们两人逐出朝堂。

  “张居正改革最终失败了,但是改革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恢复和发展了社会经济,减缓了大明王朝急剧走向衰亡的趋势。”

  “与此同时,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并没办法改变明朝财税制度深层次的弊病。”

  “一方面,开国之初广泛的小自耕农经济,在明朝中期以后便被不可遏止的土地兼并浪潮所吞噬。”

  “土地集中导致了越来越多的流民,产生大量佃农,地主凭借土地垄断对佃农进行过度盘剥。”

  “另一方面,明初按地权分散状态设计的赋役制度日益失效,官府不断膨胀的财政需求和无法遏制的非法征收赋税,成为民间社会不堪承受的重负。”

  “晚明的财税改革已经无力医治这一深入制度骨髓的恶疾,国家机器的败坏已无法挽回。”

  李世民:土地兼并难题不仅是明朝有,各朝各代也都有这种情况,尤其是到王朝后期,土地兼并相当严重,这才导致的改朝换代。

  土地问题自古以来就是历朝历代的死结,不管采取什么办法都无法避免最后的土地兼并。

  除非是像后世那样,一劳永逸的解决土地兼并难题。

  可问题是后世的土地改革政策,他们根本学不来,也不敢学,甚至提都不能提。

  这要是在各朝各代推行土地改革,政策提出来的那一刻,全国各地肯定造反,这样王朝灭亡得更快。

  不过他现在不用考虑土地兼并的问题,毕竟大唐刚刚建国不久。

  全国土地分配给农民绰绰有余,甚至已经到了地多人少的情况。

  土地兼并一般在王朝中后期才慢慢显现危害,距离现在的大唐还早着呢!

  况且现在有了高产农作物粮种,一亩地就足以让一家老小安居乐业。

  如此看来,土地兼并的危害将比原先延长数十上百年到来,目前倒是不用着急。

  “张居正改革人亡政息的结局,也可以给各个朝代的改革者一些启示和教训。”

  “一是改革要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张居正改革能取得成就正是因为他抓住了明中后期社会的主要矛盾。”

  “针对这些矛盾具体实行了一系列措施,挽救了急剧走向衰亡的大明王朝。”

  “二是改革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状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施政方略。”

  “三是改革要善于听取各方面建议,要广开言路才能及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而不能闭塞言路,仅听一家之言。”

  张居正听完若有所思,脸上的表情异常严肃。

  他在思考自己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有没有做到主播所说的三个启示。

  主播刚才所说的给了他很大的启发,让他获益匪浅。

  单说最后一个要广开言路,就是他没有做到的。

  他如今想来,确实发现自己闭塞言路,这一点做得很不对。

  听完主播对自己改革失败的原因分析,他现在信心满满,自信这一次可以成功,不会再出现人亡政息的情况。

  各朝的统治者同样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主播所说的给了他们一些启发。

  这让他们在以后的政策改革中,能够思考得更加全面,制定出更加合适的施政方针。

  同样作为改革者的王安石,仿佛明白了什么。

  他在推行一系列变法措施中,确实没有考虑周全,总感觉哪里有一些纰漏。

  现在经过主播的点拨,他似乎找到了答案。

  除了对张居正改革失败的原因感兴趣的一小部分人,各朝绝大多数古人是没有兴趣的。

  现在主播终于说完了,他们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纷纷开始期待。

  因为大家知道,主播接下来就是卖货环节了。

第201章 房子,车子,票子

  张居正的问题告一段落,各朝古人纷纷打起十二分精神。

  大家对接下来的抢购商品环节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工作,就等着主播上架手表链接。

  虽然大家不清楚手表是何物,但像这种新颖的物件一听就是后世的工艺产品。

  就像之前的对讲机和自行车一样,光听这种陌生的名字就知道不是他们这个时代所能生产的东西。

  既然手表是后世生产的工艺品,那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世间珍宝。

  也正因如此,大家才会如此期待,一个个精神振奋。

  刚才主播长篇大论的讲述张居正的话题,很多人都不怎么感兴趣,大晚上的听得都快睡着了。

  现在好不容易讲完了,也终于到了大家都感兴趣的抢购环节。

  苏晨讲了大半天,都讲得有些口干舌燥,顺手拿过旁边的矿泉水喝了一大口,瞬间就满血复活。

  “好了,刚才的话题到此结束,接下来就是大家所期待的抢购环节。”

  “主播今晚为大家准备的商品是手表,想必很多人心有疑惑,不知道手表是什么东西,主播拿出来给大家看一下就知道了。”

  在各朝古人期待的目光下,苏晨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一个盒子。

  然后当着大家的面打开盒子,赫然一块银白色的精致手表躺在里面。

  苏晨为了让大家看得清楚明白,特意把直播镜头拉近,让大家能够更加清晰的看到精美的机械手表。

  各朝古人看到盒子里的精美小物件,一个个疑惑万分,面面相觑。

  大家看了半天都没有看明白手表是个什么东西,又有什么样的神奇作用。

  不过还别说,手表银白色的材质确实很吸引人眼球,一看就价值不菲。

首节 上一节 187/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