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199节

  “宋老生指挥军队猛冲,首先直逼李渊,致使李建成坠落马下。”

  “宋老生乘势攻击,李渊与李建成都退军。”

  “李世民从南面率领两千骑兵冲下高坡,冲断了宋老生的军队,率领军队奋力攻击,宋军大败,都抛弃武器而逃。”

  “此时霍邑的城门已经悬挂起来,宋老生拉住绳子想要爬上城,李世民趁势斩杀宋老生,平定了霍邑。”

  李建成:得,现在我成了反面例子。

  他此刻不想说话,内心很受伤。

  原本皇位要被老二夺走就已经够悲伤的,现在主播为了表现老二的英明神武,把他描述得极为窝囊。

  又是坠落马下,又是退军而逃,合着那场战役全都是老二一个人的功劳,没他什么事。

  要是事实确实是这样,那他无话可说。

  可偏偏真实情况并不是那样,他并不是坠落马下,只是演给敌人看的。

  而且也不是退军而逃,而是引诱敌人。

  现在可倒好,原本和老二一起配合,结果全给老二做了嫁衣,功劳全给了老二一个人。

  “李世民大军到了河东,关中豪杰争着投奔义军。”

  “李世民请求进军入关,攻取永丰仓来赈济穷困百姓,收服群盗来谋取隋朝都城大兴城,李渊认为很好。”

  “李世民以前军渡过黄河,先平定渭北。”

  “官员、百姓以及豪杰绅士到军门请求献身报效者,每天用上千人来计算,扶老携幼,布满在大旗之下。”

  “李世民收留英豪以作为备用的官员,远近听说此事的人,都来献身投效。”

  “李世民的军队在泾阳驻扎,精锐士兵九万人,击破胡贼刘鹞子,兼并了对方的部队,留下刘弘基驻扎在大兴城。”

  “李世民率军亲自奔赴司竹,贼首李仲文、何潘仁、向善志等人都率兵来会合,屯兵在阿城,获得兵士十三万。”

  “大兴城父老乡亲拿牛、酒到军门的很多,李世民慰劳他们而后送走他们,什么也不接受。”

  “并且李世民的军令严明整肃,秋毫无犯,获得老百姓一致拍手称快。”

  刘彻:也难怪李世民最后能够夺取天下,从这民心就能看出老百姓对李世民的拥戴。

  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

  那时的李世民不过才十七岁而已,就能得到豪杰和老百姓的簇拥。

  足以看出大家对李世民的敬佩,要不然也不会投效一个十七岁的毛头小子。

  不过还别说,李世民一路走来,势如破竹,没有遇到什么阻碍。

  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战绩,也难怪能成为那个时代骑兵将领中的天花板,如果名不虚传。

  “李渊不只儿子强,女儿也是狠角色。”

  “李渊晋阳起兵时,女儿平阳公主远在隋都城大兴。”

  “李渊在晋阳起兵反隋,那留在隋都城的女儿肯定就危险了,会被隋军抓了当人质。”

  “所以起兵前,李渊派人赶去大兴,打算接女儿到晋阳来一起创业。”

  “女儿不走,说我一走,肯定会引起朝廷的猜忌,不用担心我,我作为女人,化妆是看家本领,能保护好我自己。”

  “那平阳公主是怎么保护自己的呢?她散尽家财,招揽天下反隋豪杰,部众人数迅速达到了七万人。”

  “因为江湖人称她为李娘子,所以她的部队被称为娘子军。”

  “等李渊和李世民风尘仆仆打到关中时,惊呆了,彪悍的平阳公主自己在关内已经帮他们打下来四座城池了。”

  平阳公主:谁说女子不如男,男人能够上阵杀敌,我也一样可以上阵杀敌。

  杨坚:李渊好福气啊!不仅儿子这么厉害,就连女儿都这么厉害,也难怪主播都说李渊人和占尽了优势。

  天时地利人和,李渊全都占了优势,天下最后被李家夺走也不意外。

  他不得不羡慕李渊太会生了,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全都武德充沛,打起仗来一个个都是猛人。

  再看看他自己的亲生儿女,就没有一个顶用的。

  不过唯一让他欣慰的,就是收了杨世民为儿子,一个顶所有。

  “不久李世民与大军攻克隋朝都城大兴城,李渊推代王杨侑为皇帝,尊隋炀帝杨广为太上皇。”

  “李渊自封为大丞相,自立为唐王,辅佐国政。”

  “李渊任命李世民为京兆尹、封光禄大夫、唐国内史,改封为秦国公,食邑万户。”

  “恰逢敌人率领精兵十万逼近渭水之滨,李世民亲自率军攻打,打败敌人,斩杀一万多人,攻占敌军土地。”

  “617年,义宁元年十二月,李世民再次被任命为右元帅,统兵十万攻取东都洛阳,未能成功而返回。”

  “等到将要回军时,李世民设下三次埋伏等待跟踪追击的敌人。”

  “果然不出李世民所料,隋将段达率领一万多人从后追到。”

  “过三王陵时,李世民发动伏兵攻击,段达大败。”

  “于是在宜阳和新安分别设置熊州和谷州,派人留守而回。”

  “随后,李世民被迁徙改封为赵国公。”

  隋炀帝:悔不当初啊,当初就觉得唐国公心有不轨,那个时候就应该斩草除根的。

  底下有人报告过唐国公有反心,但他那时却不敢轻举妄动。

  毕竟当时全国局势很不好,要是再对付实力强大的唐国公,恐怕会加速天下大乱。

  于是他派人盯着唐国公,得知唐国公没有造反的迹象,反而整日寻欢作乐,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没有再理会对方。

  现在看来,唐国公那时候应该是在自污,想要打消他的戒备。

  要是早知道唐国公会篡夺大隋江山,他那个时候说什么也要把威胁扼杀在源头。

  “618年3月,隋炀帝杨广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杀。”

  “618年5月,隋恭帝杨侑禅位于李渊,李渊改国号为唐,年号武德,定都大兴,改名长安,至此唐朝建立。”

  “李渊封李世民为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进封秦王,加授雍州牧。”

  李世民:建国大唐,一个秦王还远远不够。

  再次回顾大唐建立,他心中感慨良多。

  他为了大唐的建立,立下了泼天的汗马功劳。

  可以说建立大唐,他居功首位,是最大的功臣。

  原本父皇答应要把太子之位给他的,可最终还是食言了,只是让他做了秦王。

  或许从那一刻开始,玄武门之变就已经是注定的。

  大唐建立之初,他获封秦王,尽管心有不甘。

  但他知道还不是时机,还需要忍下去,还需要积蓄威望和实力。

  大唐建立之后,属于他一个人的独角戏也正式粉墨登场。

第208章 封神之战

  就苏晨所知道的,大家之所以对李世民如此推崇备至。

  除了李世民在文治方面的成就,最主要的就是李世民在武功方面的卓越功勋。

  李渊虽然建立了大唐,但只是一个割据政权罢了,领土面积只有全国的四分之一左右。

  而剩下四分之三的领土,全都是李世民一个人打下来的。

  也正是因为李世民的封神之战,才使得他有这么大的威望,乃至于最后成功夺取皇位。

  要细数李世民的封神之战,一共有四次大型战役。

  正是通过这四次战役,才使得大唐统一天下,也为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积蓄了实力。

  要介绍李世民,就不得不说他的封神之战,苏晨慢条斯理的给各朝古人缓缓说来。

  “李渊建唐之后,长子李建成被立为太子,次子李世民封秦王。”

  “此时出生的唐王朝还只控制着山西、关中和四川,并未完全统治全国。”

  “外部此时还有强敌,开疆扩土这种高危作业交给皇帝和太子显然不太适合,也只好请秦王李世民辛苦辛苦了。”

  “如果说建唐之前是老李家群英荟萃的群戏,那建唐之后就属于李世民一枝独秀了。”

  “在历时近五年的统一战争中,李世民四处征战,为建立统一的大唐帝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成为李唐王朝第一大功臣。”

  李渊:哎!朕后悔啊!早知道不给老二功高震主的机会,现在说什么也晚了。

  开疆拓土确实如主播所说的,他身为一国之君不适合出征,而老大是太子也不适合。

  想来想去,也只有战功赫赫的老二最合适了。

  最后老二也确实没有让他失望,把天下的割据政权全都消灭殆尽。

  可也正是给了老二征战天下的机会,才让老二越做越大,以至于实力膨胀的同时,野心也跟着一起膨胀,最后酿成弑兄杀弟的惨剧。

  他时常在想,要是当初不给老二做大的机会,说不定可以避免兄弟相残的悲剧。

  “公元617年,反王薛举称帝,建立西秦政权。”

  “薛举率十万大军攻打大唐,一路南下兵临大唐边境,李世民临危受命发兵迎敌。”

  “第一次独自领兵的李世民很开心,摩拳擦掌打算秀一把身手。”

  “可惜出师未捷先犯病,也不知道路上吃啥了,刚赶到前线就生了重病。”

  “虚弱的李世民叫来了心腹刘文静和殷开山,对着两人就是一番嘱托。”

  “李世民:薛举此时孤军深入,粮草不足,咱们可千万等我病好了再出战。”

  “刘文静和殷开山嘴上答应得好好的,然后领着大军出城,和西秦军杀了个我死他活。”

  “最终唐军惨败,尸体被薛举摆成了小山。”

  “刘文静拽起躺在病床上的李世民就逃回了长安。”

  “李世民很郁闷,自己这属于啥也没干成,专门出去得了场病。”

首节 上一节 199/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