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209节

  “按照李世民设计的剧本,李承乾会成为一代明君。”

  李承乾:安排这么个大喷子给我当先生,都不知道我遭受了多少谩骂打压。

  一想到张玄素,他就恨得牙痒痒。

  不管他做什么事,张玄素总能找到机会批评他。

  他喜欢喝酒打猎,张玄素批评他。

  他不想学习,想休息一天,张玄素批评他。

  他在东宫设宴击鼓,张玄素批评他。

  他不想听张玄素的唠叨,可偏偏张玄素是父皇派来教导他的,他又不得不听。

  张玄素天天在他耳边唠叨,都快把他烦死了。

  每次一见到张玄素,他的心情就极其压抑,怎么看怎么不爽。

  李世民:难道因为张玄素的关系,才让老大叛逆的,以至于最后谋反?

  现在经过主播的提醒,他越想越觉得有可能。

  老实说,就连他这样乐于听取谏言的人,都有些受不了张玄素的谏言。

  也只有张玄素敢骂他不如隋炀帝和商纣王,其他人可都不敢这么骂。

  太子不过十多岁,就把张玄素安排到东宫教导。

  这么做好像确实不合适,不利于太子的教育。

  “可是上天往往另有安排,李承乾瘸了。”

  “这事对于李承乾来说造成了不小的打击,他翻遍史书也没找到第二个瘸腿天子。”

  “于是李承乾开始变得自卑敏感,刚开始是破罐子破摔,后来逐渐放飞了自我。”

  “先是在宫里养了个特好看的小帅哥,给他起名称心如意的称心,俩人关系好到一个被窝睡觉。”

  “李世民得知消息后,非常生气,一怒之下杀了称心。”

  “深受打击的李承乾又玩起了角色扮演,经常扎起小辫演突厥人。”

  “甚至在东宫大草原上放羊,还说总有一天他要去大草原当个突厥将军。”

  “一个大唐太子要去突厥当将军,这简直离了大谱。”

  “不过看得出来,李承乾是真向往自由。”

  “更夸张的是,李承乾竟然派人在老师张玄素上早朝的路上用大马锤砸他,差点就把老师给砸死了。”

  “甚至还说,他有一天当了皇帝,想干啥干啥,谁谏他,他就杀了谁,杀上五百人,看还有没有人谏他。”

  “由此可见,李承乾早已经对打压式教育深恶痛绝。”

  李承乾:腿瘸了?那我以后要是不骑马的话,是不是可以避免这一点?

  他现在有些能理解自己后来为什么会造反了,腿瘸的话确实会把他逼到这一步。

  历史上从来都没有腿瘸的皇帝,一旦他的腿瘸了,他的太子之位恐怕也保不住。

  既然皇位要失之交臂,那学着老爹谋反逼宫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现在倒是不用谋反了,以后只要不骑马,就可以避免历史重蹈覆辙。

  毕竟他要是腿瘸了,唯一的可能就是他骑马造成的。

  尽管他平时没事最喜欢的就是骑马,但现在为了自己的前途着想,他不得不暂时放弃骑马,以免历史悲剧重新上演。

  即便是非要骑马,至少也得等到顺利即位后才行。

  到了那时,他就是皇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就算是腿摔瘸了,那也是皇上。

  “李世民得知李承乾的情况后气坏了,渐渐的开始把关注点转移到自己的另一个儿子李泰身上。”

  “李泰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第二子,嫡次子,是李承乾同父同母的弟弟。”

  “李泰打小也聪明,除了太子,最得宠的就是他了。”

  “可以说李世民对李泰宠到没边了,给年仅九岁的李泰册封了很多官职。”

  “扬州大都督,越州都督,接着兼任了雍州牧,左武侯大将军,福州大将军,相州大都督,封地多达二十二州。”

  “而且李世民不舍得让李泰离开自己身边,所以这些官职都是挂名,属于只拿俸禄不用上任。”

  “相比于李承乾的不务正业,李泰可积极主动多了。”

  “在李承乾忙着装突厥人时,李泰决定出本书,一本装进大唐的山川古迹、风土人情的地理书。”

  “李世民可太高兴了,说这么大的工程可别把我儿累着了。”

  “于是,李世民下令允许李泰开文学馆,自主招募天下才俊一起写书。”

  “要知道,李世民当年还是秦王的时候也开过文学馆,后来帮李世民抢皇位的房玄龄、杜如晦都是当时文学馆里的学士。”

  “因此大家纷纷传言,李世民这是有改立李泰为太子的想法了。”

  李世民:这么一看,是朕考虑不周了,给大家传递了错误的信号。

  他之所以对李泰这么宠爱,也是为了补偿而已。

  毕竟老大已经是太子,以后注定要继承大唐江山,也不需要他再怎么优待。

  因此他想着补偿一下李泰,才给李泰册封那么多官职和地盘。

  至于后面允许李泰开设文学馆,以他目前的心态来看,八成是考虑不周了。

  即便太子腿瘸了,他也不会轻易更换太子之位。

  毕竟太子事关重大,关乎大唐的江山社稷,一旦更易太子容易造成江山社稷不稳。

  听到这里,他已经有些明白太子为什么会冒着风险造反了。

  严格说起来,也有他的一部分原因。

  要不是他过度宠爱李泰,也不会对太子造成那么大的压力,以至于最后铤而走险。

  “这些传言,当然也传到了李承乾和李泰耳中。”

  “李承乾急了,李泰飘了。”

  “李泰觉得自己当皇帝那是早晚的事了,对大臣们开始趾高气扬。”

  “哪个大臣要是遇到他没有下车行礼,他就会觉得是对他不够尊重,就跑去给李世民告状。”

  “李世民就对群臣说了,你们对李泰尊重一点,人生无常,万一哪天太子出点意外,没准李泰就是你们的新主子。”

  “如果伱是太子,听到这话你会作何感想?”

  “于是李承乾想着与其乖乖等着被废,不如向老爹学习,先下手为强。”

  “可惜太子的谋反计划还没落地,就被人举报了。”

  “李承乾被李世民流放去了四川,没过多久抑郁而终。”

  李世民:哎,太子有此下场,朕也有很大一部分责任。

  他不知道后来的自己为什么会说出那样的话,以他现在的眼光看来,极为不合适。

  万一太子出了意外,李泰就是大唐新的主子。

  这样不经大脑的话说出来,简直就是把太子往死路上逼。

  他猜测后来的自己可能是有废太子的想法,因此才说那样令人浮想联翩的话。

  不过就算是再怎么想要废太子,也不能冒失的宣之于众。

  想到此处,他对太子有些愧疚,没有照顾到太子的感受,以至于太子做了错事。

  不过好在知道了这些,他也可以及时弥补,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李承乾被废后,这时的李泰别提多高兴了,心想自己的皇位属于十拿九稳。”

  “但半路杀出个李治来,李治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最小的儿子,李承乾和李泰的一奶同胞。”

  “长孙皇后去世时,李治还小,李世民就亲自抚养。”

  “李治是李世民唯一亲手带大的孩子,可因为李治年纪小,这时候才十六岁,一直没有在皇储的考虑范围内。”

  “就在李泰以为皇位稳了时,李世民一起打天下的老臣长孙无忌站出来说话了。”

  “他不建议立李泰为太子,觉得应该立李治为太子。”

  “原因并不复杂,李泰是有一帮自己的班底的。”

  “等李泰上了位,长孙无忌等这帮老臣,估计都得靠边站。”

  “李治就不一样了,年纪轻轻无帮无派,只能重用他们这帮老臣。”

  “李世民正犹豫不决,不知道该册立谁为太子,李泰却跑去做了一件蠢事。”

  长孙无忌:除了主播所说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二皇子品性不好,不适合成为太子。

  想要成为太子,成为大唐未来的帝王,品性方面是要过关的,最基本也要做到德才兼备。

  可他偏偏看不到二皇子的德行在哪里,反倒是仗着皇上的宠爱对他们这些大臣趾高气扬。

  还不是太子,二皇子就对他们这些大臣不尊重。

  这要是成了太子,恐怕根本就不会把他们大臣放在眼里。

  要是将来成了皇上,估计要对他们这些老臣动辄打骂。

  就这样品性的皇子,不管是为了大唐江山考虑,还是为了他自己个人利益考虑,都不是太子之位的合适人选。

  “有一天,李泰拉住小弟李治放狠话,让李治小心点自己的脑袋。”

  “李治是个老实孩子,吓坏了,如实把这件事告诉了李世民。”

  “李世民听了以后很难过,他最忌讳的就是自己的儿子自相残杀。”

  “看到李泰的戾气这么重,李世民总算下定了决心,把太子之位传给了老实孩子李治。”

  “这要是真让李泰当了皇帝,这帮皇子兄弟们恐怕都得跟着遭殃。”

  “李世民时代的储君危机就这样平息了,可玄武门之变的影响仍在继续。”

首节 上一节 209/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