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385节
“随后大举南伐,清军抵达辽河,山海关总兵平西伯吴三桂派遣副将向清军乞降。”
“多尔衮此时已知悉李自成攻占北京和崇祯帝已死的消息,他决定向洪承畴咨询军事。”
“五月二日,清军进入北京。”
“面对北京城内民心不安的局面,多尔衮采取了范文程、洪承畴等人的建议,安抚百姓。”
“对于归降的明朝官员,官复原职,对于降清的汉族文武官员,升级任用。”
“争取明朝降官和汉族地主的支持,且为崇祯帝发丧,利用怀旧的心理,得到百姓的赞同。”
“为安定民心,清朝入关后,宣布取消明末的加派赋税。”
“这一系列措施相继出台后,使得北京城逐渐安定。”
“清军占领北京后,曾进行分功赏爵,洪承畴入内院佐理机务。”
“多尔衮入京时,洪承畴已在内院协助多尔衮办理机务。”
“他从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看,认为应该提高内院的权力,才能协助多尔衮处理好朝政。”
“便经常向多尔衮进言,提出恢复明朝的内阁票拟制度。”
“也就是内外文武官员的奏章和各部院覆奏的本章,都要通过内院。”
“由内院发到六科,由六科去抄发各部院。”
“为安定北京的秩序,洪承畴还上本对京城的缉察工作提出具体的建议。”
“顺治二年,清廷正式任命洪承畴以原官总督,招抚江南各省地方。”
“七月初三,多尔衮又以顺治帝名义赐敕洪承畴,表示了对洪承畴的倚重。”
“敕文全长七百多字,是临行前给洪承畴的指示,也是平定江南的具体政策。”
“九月,原李自成的译侯田见秀、义侯张鼎等在洪承畴的招抚政策影响下,纷纷缴械投降。”
“洪承畴由于招抚江南运筹得当,很快取得效果,江南形势基本稳定。”
“不久,洪承畴的父亲去世,再加上他本人的眼疾,所以上书请求他回京守制。”
多尔衮:反抗清朝统治战争给我大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为了扭转这种状况,本王选择了洪承畴解决此事。
如今看来,洪承畴担此重任后,很好的给大清解决了不少麻烦。
在清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为了解决老百姓反抗的问题,洪承畴制定了好几种措施。
一是洪承畴对江南军民进行的招抚策略,为避免当地百姓遭受战乱之灾发挥了重大作用。
洪承畴本身就是明朝的官员,十分了解江南人民的心理。
此外,洪承畴在南方还有许多故人。
为了缓解矛盾,洪承畴便积极对于过去的这些旧交进行人情关系疏通,促进他们归降。
比如明朝兵部尚书,洪承畴便选择了顾念旧情,安抚此人。
确保其能够原官留任政策,最终实现了顺利招抚。
二是洪承畴大开科举考试,为众多学子找到入仕之路。
洪承畴的这种做法使得大量知识分子,对大清采取了较为和善的拥护态度,同时也使清朝招来了许多有用人才。
这对于降低当时尖锐的矛盾,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三是洪承畴建议降低赋税,缓解人民赋税压力。
洪承畴认为江南百姓之所以对前明统治十分不满,重要原因便是明朝的赋税太过严重。
一定程度上降低百姓赋税,可以缓解百姓的敌视情绪,对于改善不利状况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洪承畴还有一个重要措施,那就是武力解决。
江南形势并不是简单的用温和政策就可以一次性的解决,必要的情况下必须采用强硬措施。
面对前明政权的顽固抵抗势力,洪承畴绝不手软。
比如有一位顽固抵抗的大明将领,洪承畴选派已投降清朝的官员,利用旧关系偷偷潜入军营中最终擒杀。
“次年,洪承畴升任为太子太傅,再次入内三院佐理机要,还担任过《太宗文皇帝实录》一书编纂的总裁官和会试主考官。”
“洪承畴曾提出由内三院大学士和九卿举荐总督、巡抚、提督、镇将等各级地方官的保举连坐法,对举荐得当者有赏,举荐失误者要连坐。”
“此后,又兼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将御史甄别为六等,依其政绩优劣分别予以升迁、留任、贬罚,以整顿吏治。”
“顺治八年,河南道御史张煊上疏参劾吏部尚书十罪两不法,其中一些条文涉及洪承畴。”
“张煊称洪承畴曾同吏部尚书在火神庙密议逃叛,送母回闽却不请旨。”
“洪承畴自辩称火神庙集议只为甄别诸御史定等差,而私送母回闽一事则甘愿服罪。”
“对于洪承畴的各项罪状,顺治帝从轻发落。”
“称洪承畴火神庙集议,不必过多揣测。”
“送母归原籍未奏闻,为亲人服罪,情有可原。”
“顺治十年,洪承畴调任内翰林弘文院大学士。”
“这时,南明桂王朱由榔占据着云贵两省,不断派兵进攻湖南、广西、四川等地。”
“洪承畴随即又被任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省。”
“顺治十二年,孙可望派大军攻岳州、武昌、常德等地。”
“洪承畴指挥清军在常德设下埋伏,结果大获胜利,迫使孙可望撤回贵州。”
“两年后,清廷决定不再设五省经略。”
“洪承畴正打点行装,准备回京,孙可望突然率众出降。”
“顺治十六年,清军攻占昆明后。”
“清廷又把消灭永历及其政权的任务交给了洪承畴,洪承畴认为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是安定云南内部。”
“他上疏说云南地方偏远,土司种类最多,不易治理。”
“最好参照元明两朝的经验,留兵驻镇,使边疆永远安宁。”
“于是清廷很快派遣平西王吴三桂,率兵留驻云南。”
“顺治十七年,洪承畴因病请求回京。”
“回京后因其功大、位高、权重,引起满洲贵族和一些汉族大臣的猜忌和不满,受到冷落。”
“次年正月,顺治帝病逝,康熙帝即位。”
“五日,洪承畴又因病请求退休,经清廷同意。”
“清廷几经争论,赐以洪承畴三等阿达哈哈番的爵位。”
“康熙四年,洪承畴病逝,享年七十三岁。”
“康熙帝追赠洪承畴为少师,赐谥号文襄,立御碑。”
明末清初的很多读书人尽管对洪承畴的品性不耻,但也有不少读书人认为洪承畴有大贡献。
南明隆武和鲁王政权的覆灭,以及其他抗清势力的剿平都表明洪承畴招抚政策的成功。
洪承畴减少了武力征服,对百姓和社会来说减少了战乱和破坏,有利于百姓和社会的安定以及生产力的发展。
对清朝来说,减轻了统一的阻力,有利于巩固清中央政权的统治。
为了稳固大清这个新政权,洪承畴提出了不少建议被采纳。
学习汉人语言,阅读汉家千年文化经典。
批判性吸收明朝治国策略,尽可能做到顺利过渡。
积极选拔人才,采用连坐制办法。
尤其对于封疆大吏,必须对保举人一样进行记录。
倘若推荐者表现优异,那么保举人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
如果推荐人表现无法得到预期效果,那么保举人同样也应当受到惩罚。
洪承畴提出的治国安邦策略,十分符合清朝的发展需求,因此被皇上立即进行采用。
同时也说明洪承畴对于稳固清朝统治,确保清初相关政策制定符合民意做出了十分积极的贡献。
第286章 半部论语治天下赵普
中华十大谋士遍及各朝代,有春秋战国、大秦、大汉、三国、大唐、大明。
还有来自大宋的最后一名谋士,他就是大宋开国第一功臣的宰相赵普。
赵普足智多谋,做事决断极快,宛如流水一般,毫不停滞。
然而他贪财专权,为获得宋太宗赵光义信任。
不惜编造史实,构陷皇亲,人品让人不耻。
但是,赵普身为大宋开国宰相,辅佐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两代皇帝长达四十二年。
对于赵匡胤、赵光义治国时犯的错误,他都能犯颜直谏。
赵普辅佐赵匡胤、赵光义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国家的制度,避免了藩镇割据的情况,维护了宋朝的长治久安。
对宋朝日后达到中华经济文化发展的顶峰,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总的来说,赵普私德有亏,于国有功。
“赵普祖籍幽州,出身官宦世家。”
“曾祖父是唐末三河县令,祖父在唐末任澶州司马,父亲在五代时任相州司马。”
“后唐时期,幽州主将赵德钧连年征战,家国不宁。”
“父亲赵迥不堪战乱,举族迁居常州,后又迁至洛阳。”
“赵普是赵迥的长子,为人淳厚,沉默寡言。”
“镇阳豪门大户魏氏很欣赏赵普,将女儿许配给了他。”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大秦:七星灯续命,令祖龙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