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4节

  《冠军侯是中华武将的最高荣誉,后人也很难再有超越的机会》

  《卫子夫的嫁妆可不止帝国双壁,还有一个最后替汉武帝擦屁股收拾烂摊子的霍光》

  《汉武帝早期靠阿娇娘家,后期靠卫子夫娘家,完事了两个老婆都没有好下场,最强凤凰男》

  《卫子夫的嫁妆太丰厚了,帝国武将双壁,还附赠了霍光,还给汉朝留下了汉宣帝刘病已》

  《真正牛逼的是霍光,没有霍光收拾烂摊子,汉武帝不会有现在的评价》

  《卫青霍去病但凡有一人活着,刘据都不会是悲剧》

  《刘彻和唐玄宗李隆基有一样的毛病,就是活得太久了,但凡死得早点,结局都比现在的好看》

  《可惜,哪怕这样强的嫁妆,都没有护得自己和孩子一个善终》

  《从此以后,封狼居胥,饮马瀚海,成为后世武将最高的追求》

  《一场巫蛊之祸把卫家和霍家杀了大半,就剩下个霍光》

  《霍去病真的很像小说里的快穿男主,去刷了个任务》

  《有人说霍去病是上天给大汉的限时外挂》

  《霍去病是创造最多震撼性成语的人物,人生非常完美,都没有来得及犯错,所以他是最完美的一个历史人物》

  《把他们两人还有唐僧给我那迷人的老祖宗送去,我没有开玩笑》

  《全是卫子夫的陪嫁大礼包》

  《讲真的,就算霍去病有系统,小说也不敢这么写,太离谱了,偏偏还是真的》

  《果然,最能令女子心动的永远都是戎马英雄》

  看着后世人的评价,被提到的历史人物一个个惊住了。

  秦始皇:说的没错,把卫青霍去病给朕送来,朕也没有开玩笑。不过这个唐僧是谁?难道也是一员猛将?

  李隆基:怎么突然提到朕?什么叫朕活得太久了?朕招谁惹谁了。朕的开元盛世不知道多少官员和百姓称赞,难道后面发生了什么,导致大唐出了乱子?否则后世人怎么这个态度,后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倒是给朕透露一下啊!

第5章 四大发明之造纸术

  卫子夫:自己和孩子没有善终?儿子刘据是悲剧?这是怎么回事?未来发生什么了,为何后世人这样说?

  少年霍去病:封狼居胥,饮马瀚海,这是未来自己取得的成就吗?能有青史留名的成就,哪怕是死得早也值了。

  此刻的汉武帝刘彻心头大乱,他从后世人的评价中得出了很多重要信息,让他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乱了方寸。

  在后世人众多的评价中,出现了一个重要人物霍光。

  他很快就得出结论,在帝国早期,由于帝国双壁的骁勇善战,大败匈奴,他取得了前无古人的辉煌成绩。

  但在帝国后期,由于不知名的原因,导致他留下了一堆烂摊子,但好在有霍光给他擦屁股。

  而且根据后世人的评价,他之所以有后人正面的评价,多亏了霍光给他收拾烂摊子。

  这个霍光应该和霍去病有关系,倒是可以一起叫过来。

  后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导致他临死前留下了一堆烂摊子。

  难道和巫蛊之祸有关?要不然后世人怎么会说巫蛊之祸导致卫家和霍家死了大半。

  刘据的悲剧也和后世人说的烂摊子有关吗?

  他刚刚和皇后生下刘据不久,他打算等刘据长大点就封为太子。

  现在后世人告诉他刘据是个悲剧,这里面肯定有他不知道的内幕,就是不知道后世人能不能详细告诉他。

  他死后大汉的皇帝是汉宣帝刘病已,听后世人的意思,刘病已这个皇帝当得很称职,就是不知道这个刘病已以后会是他哪个儿子。

  后世人说他是凤凰男,应该不是什么好词。

  阿娇是没有好下场,现在看来卫子夫以后也没有好下场。

  但他也无所谓了,他是大汉的皇帝,眼里只有江山,没有女人。

  不过既然卫青、霍去病、霍光都是卫子夫带来的嫁妆,看在这三位名垂青史的臣子上面,他以后可以对皇后好一些。

  “来人,把霍光也一起带过来。”

  【早教故事: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著名发明家蔡伦的故事#幼儿故事#亲子教育#育儿】

  画面中一个卡通Q版小人拿着铁锤不停的敲打烧红的铁,此人正是故事的主人公蔡伦。

  【东汉时期,蔡伦出身于一个铁匠之家,他的祖辈都是制造铁具的手艺人,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蔡伦从小就对冶铁,织布等生产工艺感兴趣。】

  【后来,蔡伦被推荐到皇宫里,成为一个宦官。由于他对各种生产工艺都比较熟悉,因此得以负责管理皇宫的作坊,聚集着大汉最厉害的手艺人,专门为皇室贵族制作各种精美的器物。】

  《造纸术牛逼,造福全世界》

  《这样一个发明家,成了太监,真是可惜》

  《蔡伦太聪明了,真不知道脑袋瓜子里怎么想出来的》

  《完全可以说蔡伦极大的促进了古代文明的发展》

  秦始皇:刚来一个北宋,现在由来一个东汉,这个东汉是刚才那个汉武帝的朝代吗?纸是做什么的?称得上四大发明之一,应该很厉害吧。

  刘邦:东汉?怎么回事,朕的大汉该不会分裂成东汉和西汉了吧?

  汉武帝刘彻:不知道朕这个大汉是属于东汉还是西汉,也不知道是哪个不肖子孙把大汉分为了东西两汉。不过这个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看起来很不错的样子,先看看后世人所说的造纸术是干什么的。

  蔡伦:我这是凭借造纸术名垂千古了?简直不敢相信,没想到我一个太监也能够青史留名,后世人夸得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在东汉之前,人们一般在竹简上写字,非常不方便,书写一本书就需要很多的竹简,于是蔡伦想要发明一种又轻又薄又便宜的纸,但用什么材料可愁坏了蔡伦。】

  秦始皇:快,来人,赶紧记录下来,把每一个步骤都详细记录下来。

  刘邦:快让宫人记录,有了这纸,以后就不用竹简那么麻烦了。

  刘彻:用来代替竹简,这纸的意义重大,得赶快让人详细记录。

  在纸发明之前,人们用来记录文字使用的是笨重的竹简。

  像嬴政每天勤政办公,批阅的竹简数百斤,十分不便。

  但现在有了蔡伦发明的又轻又薄又便宜的纸,那以后可以极大减轻负担。

  仅仅通过天幕上的描述,嬴政、刘邦、刘彻等人一下子就意识到纸的重大意义。

  【有一天,蔡伦来到河边,看到一群人正在洗蚕丝,蔡伦发现把蚕丝拿走之后,剩下那些没用的丝絮就会在竹席上形成一层薄薄的东西,这群人并没有把它扔掉,而是晾了起来,蔡伦发现晒干之后成了一层薄片,这就是纸的灵感来源。】

  【后来,蔡伦通过实验,找到了便宜的材料来造纸,他先是让工匠把麻布渔网树皮竹子等材料剪断切碎,放入一个大水池子浸泡,再将这些材料扔进一口大锅里煮。煮好之后让人把这些东西捞起来,不断捣碎搅拌把它们变成黏糊糊的浆糊,接下来再把这些浆糊均匀铺在竹席上晾干,最后一张张又轻又薄的纸形成。】

  《严格说起来,纸是蔡伦改进的,并不是他发明的》

  《确实,不过之前的纸极其粗糙,完全不能用来书写,说是蔡伦发明造纸术也不算过》

  《纸不管是蔡伦发明的还是改进的,都不能磨灭他的贡献》

  《虽然蔡伦人品不怎么样,但光凭造纸术一项成就就足以使他名垂千古》

  嬴政:过程都详细记录下来了,让墨家的人按照步骤制作出来,看看纸的效果如何,有没有天幕上说的那么好用。

  刘彻:不愧是朕的大汉,连一个太监都有如此大才。

  蔡伦:什么叫人品不好?一踩一捧真的好吗?

  造纸术给嬴政和刘彻带来的震动有多大,苏晨是一概不知。

  苏晨一边刷着视频,一边把晚饭吃完,简单的收拾一下,关闭手机朝着图书馆走去,等晚点回宿舍继续刷视频放松一下。

  苏晨在离开食堂之前,看了看脑海中的系统激活进度,才刚刚到2%而已。

  看来,想要彻底激活系统还需要一段时间。

第6章 召见霍去病

  苏晨关闭手机的那一刻,历朝历代的天幕突然暗了下来,引得无数古人忧心忡忡。

  秦始皇:怎么回事?天幕怎么暗了?不是有四大发明吗?还有三个呢?以后还有没有看的?而且他还不知道大秦为什么二世而亡呢?

  汉武帝:怎么突然结束了?倒是把剩下的三个发明说一下啊!而且还没有告诉朕晚年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说朕留了一个烂摊子?

  王莽:这就没了?朕还想从后世人了解关于新朝的信息,朕的新政到底成功了没有?其他三个发明朕也很感兴趣,倒是一起说完也行啊!

  李世民:可惜了,都没有关于朕的信息,后世人到底如何看待朕的,有没有骂朕弑兄杀弟。朕也不想的,可实在是被逼得没办法,不得不如此做啊,否则自身性命难保。

  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这李隆基不是朕的孙子吗?也就是说这江山最终还是回到了李唐手里吗?不知道后世如何评价朕,是不是也和大家一样骂朕篡夺李唐江山。

  李隆基:这就完了,没有了?还没告诉朕,为什么说朕活的时间太长了,后面到底出了什么大事让后世如此评价朕?

  苏轼:造纸术是四大发明吗?没想到后世人对造纸术如此看重,连蔡伦都可以千古留名,不知道后世人认为的其他三个发明又是什么,说不定可以在大宋找到。

  苏轼对后世人口中的古代四大发明倒是没有太在意,毕竟这些和他关系不大,他更在意的还是从后世人口中了解到的被贬信息。

  不过苏轼不知道的是,宋神宗赵顼从后世人口中得知苏轼名垂青史后,为了不背负骂名,不管再怎么看不惯苏轼,也不会贬谪他。

  对于天幕的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各朝各代的古人惊疑不定,议论纷纷。

  特别是古代的这些帝皇,则是派人把心腹大臣找来一起商量对策。

  毕竟出了这么大的事,总要想出个解决方案。

  大秦。

  当得知二世而亡的那一刻,胡亥兴奋得面红耳赤。

  因为他知道,他的机会来了。

  父皇死后,大秦在扶苏手里灭亡,这样一来,父皇肯定不会把皇位传给扶苏。

  如此一来,他不就是大秦最理想的太子人选吗?

  一想到这里,胡亥整个人春风满面,得意洋洋。

  这一刻,他无比感激天幕的出现。

  要不是天幕,父皇肯定不知道大秦最后在扶苏手里灭亡。

  之前扶苏在一众皇子中最为出色,不管是父皇,还是文武大臣,就连那些贱民,就没有不夸赞扶苏的,俨然把扶苏看做大秦的下一任皇帝,那个时候他就对扶苏恨得牙痒痒。

  现在天幕当着所有大秦人的面,说出扶苏会导致大秦二世而亡,这下子扶苏彻底没有继承皇位的希望。

  而他平时深受父皇的喜爱,赵高又是自己的老师,只要加把劲,父皇肯定会把皇位传给他的。

首节 上一节 4/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