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402节

  “值得一提的是,宋应星写这部书可不是为了功名利禄。”

  “而是出于关心国计民生,重视社会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重视农业和手工业的应用技术考虑的。”

  “《天工开物》全书共分上中下三卷,十八章。”

  “内容十分丰富,几乎包括了当时所有农业、手工业的生产种类。”

  “既有大量确切的数据,又绘制了一百二十余幅插图。”

  “可谓图文并茂,清晰明了。”

  “总的来说,宋应星是中华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民国时期的一些知识分子感慨万千,不仅仅是为了宋应星,更是为了整个中华民族。

  宋应星是伟大的科学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他们这些知识分子的意难平。

  在明末时期,中国的科技水平并不比西方列强差。

  可到了清朝,所有与科学有关的事物全被满清皇室镇压消灭。

  他们不禁猜想,要是清朝能够重视宋应星这样的科学家,如今的中国肯定能够和西方列强相抗衡。

  宋应星一生著作,但因著有反清思想,未被清朝的《四库全书》收录,几近失传。

  宋应星创作《天工开物》的初衷是给不识五谷,只会空谈的儒生看的。

  宋应星没有想过《天工开物》有一天会失传,更没有想到会在异国他乡重生。

  《天工开物》在传播到日本后,日本人将书中记载的先进技术应用到本土,促进了本国经济的飞速增长。

  随后,《天工开物》被传播到朝鲜,受到李氏王朝实学派的重视。

  后来,《天工开物》还被传播到西方各国,西方各国的图书馆至今还有收藏。

  直到如今的民国,才在日本找到全本的《天工开物》,并重新引进国内。

  《天工开物》诞生于中国,却要从日本找回,这是最令他们感到讽刺的地方。

  不过不管怎么说,他们都为中华民族能够出现宋应星这样的科学家而感到骄傲。

  宋应星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并且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杰出的科学家。

  宋应星的一生坎坷,没有在官场上取得成功,却在离世后三百年大放光彩。

  如果说宋应星的上半生不是在准备科举就是在科举,那么其下半生不是在反清就是因为反清而隐居。

  总的来说,宋应星在科学研究上重视实地考察和实践经验的实事求是精神,值得他们这些后人继承和发扬。

第296章 科学家的鼻祖

  说起中国古代的科学家,首当其推的则是科学家的鼻祖墨子。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古代的科学家基本上是沿着墨子的道路前行的。

  数年前,中国把世界上第一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送上太空。

  令人欣喜的是,墨子号代表了我国在全球量子通信科技领域的顶尖地位。

  之所以会用墨子这一先秦思想家的名号来命名量子卫星,是有原因的。

  量子的概念,最早源自现代科学对光的认识。

  而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系统研究光学的学者,正是进行小孔成像实验的先驱墨子。

  墨子不仅是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也是中国早期最重要的科学家。

  同时还是中国军事史上第一位钻研军事科技,利用科学原理研发大量重型武器的技术专家。

  墨子是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在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代表,用墨子的名号来命名大国重器量子卫星,确实恰如其分。

  “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学成归来,不受韩国重用。”

  “韩非子只得退居家中,耗尽心血写下了《韩非子》一书。”

  “在书中,韩非子认为。”

  “世之显学,儒墨也。”

  “儒之所至,孔丘也。”

  “墨之所至,墨翟也。”

  “韩非子是法家代表,在他看来,在他所处的时代,只有儒家和墨家才称得上是显学。”

  “所谓的显学,是指当时处在热点上的学说。”

  “可见,即使在战国后期,墨家学派的影响力仍然不输给同时期的其他学说。”

  “可惜的是秦始皇统一七国,儒家、法家、道家仍然存在,墨家却绝迹了。”

  “春秋时期,诸子百家百花齐放,是中国哲学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

  “之所以会出现百家争鸣,从政治角度来说,是因为当时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周天子原来的那一套不管用了,许多士人谋求建立新的社会规则,进而形成了诸多学说。”

  “在百家学说中,最出名、影响最大的学说有四个,即儒墨道法。”

  “太史公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为儒家、道家、法家代表人物都立了传,唯独没有给墨子立传。”

  “不是司马迁看不上墨子,而是因为秦国统一后,墨家思想几乎绝迹。”

  “司马迁头疼的是,他找不到相关的资料,无从下笔。”

  “司马迁搞不清楚墨子的出身,也很难说清楚墨子所处的时代。”

  “只知道墨子有两个特点,擅长防守、生活节俭。”

  徐光启:墨子,是一个思维领先于当时时代的人。

  墨子虽然是贵族后裔,但墨子出生时家庭早已破落。

  出身平民的墨子,曾做过牧童与木工。

  然后从青年时代起游历各地,拜入儒学门下,却终于摇身成了叛逆者。

  墨子不但一生都在与儒家辩论,更拉起奇特队伍。

  墨子的弟子多达数百人,主要由城市平民和自耕农组成。

  成员称为墨者,有着严格到极致的纪律,甚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比起同时代的学派们,这个队伍,每一个都如同战士。

  而比起墨子的科学思想,墨子在当时更引起震撼的,当属十大主张。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尊天、事鬼、非乐、非命、节用、节葬。

  每一个,对于征战杀伐成习惯的战国时代,都是耳目一新。

  墨子所追求的,就是这样一个没有战争,崇尚节俭,甚至不会有音乐乱人心智的世界。

  为了这个世界,墨子的一生都在布道。

  甚至带领着墨家的子弟,投入一次次战斗,用战斗的方式去制止战争。

  墨家,也从此成为了战国时代,极为知名的战斗团体。

  甚至,在墨子的身后,追求兼爱的墨家。

  更是介入到战国时代的各种纷争里去,更不停被秦楚各大国的政客们所利用。

  尽管如此,墨家子弟赴汤蹈火的精神,依然演绎出无数激动人心的故事。

  不过相比于这些思想主张,墨子的科学思想更为超前。

  墨子的科学思想在接下来的两千多年里,恒久闪烁着光芒。

  墨子的宇宙观念,极限、切面的数学观点,还有对于作用力等物理理念的探索,影响都无比深远。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像他这样的中国古代科学家,确实沿着墨子的道路在走。

  尽管墨家的思想,在战国之后逐渐隐没。

  但其科学的火花,依然不停照亮前路。

  “墨子是平民出身,年幼时曾学过木工。”

  “墨子在制造器械方面的本领,甚至超出了鲁班。”

  “墨子原本是儒家弟子,后来他觉得儒家思想改变不了这个世界。”

  “于是自创一派,开辟墨家思想,并且广收弟子。”

  “墨家学派和其他学派有一个本质的不同,那就是他们实在太简朴,类似于苦行僧。”

  “众所周知,孔子、孟子以贵族自居。”

  “他们出门,后面车马排成排。”

  “而墨子四处游学,身穿布衣草鞋,和儒家截然不同。”

  “兼爱,非攻,这是墨家思想中最核心的四个字。”

  “墨子刚创建墨家学派的时候,或许并不起眼。”

  “在庞大的儒家学派面前,墨家学派最初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

  “但随着墨家的弟子越来越多,儒家开始紧张了。”

  “孟子在详细研究过墨家思想后,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墨家学派的言论太可怕,如果不加以制止,将来天下就是他们的了。”

  “可见墨家学派的崛起,对儒家的威胁之大。”

  “孔子创建了儒家学派,墨子则创建了墨家学派。”

  “儒墨之间的碰撞,才是战国时期最伟大的思想碰撞,是正负两极的碰撞。”

  “孔子自诩贵族,拥护传统的等级制度。”

  “而墨子自诩平民,追求兼爱的新社会秩序。”

  “孔子养尊处优,随从数百人。”

首节 上一节 402/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