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415节

  “港珠澳大桥的建筑难度堪称世界桥梁史上的巅峰之作,几乎所有桥梁的工程难题都在它上面体现了出来。”

  “它就是由我国自主设计、自主施工建设打造的世界上最长、建筑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

  “港珠澳大桥就像一条钢铁巨龙横卧在珠江口的碧波之上,将港珠澳三地紧紧相连。”

  “它大大促进了港珠澳三地经济发展和缩短了交通时间,打造了港珠澳一小时的经济圈。”

  “从高空俯瞰宛如一条蜿蜒的海上巨龙,无比壮观震撼。”

  “港珠澳大桥采用了岛、桥、隧三位一体的建筑形式,桥身全长55公里,宽度33米,造价1269亿,平均每公里23亿。”

  “桥身为双向六车道的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每小时100公里。”

  “为了建造这座大桥,我国先后攻克了十几项世界性的技术难题。”

  “包括填海三千多亩和建立人工岛的海底沉管隧道,就连国外的桥梁专家看了都觉得不可思议。”

  李世民:港珠澳大桥是后世的天下第一桥,赵州桥则是属于这个时代的天下第一桥。

  见识过高铁和三峡大坝,他早已被后世的基建工程所震撼。

  原以为他再见识到什么超级工程都不会震惊了,可没想到还是被港珠澳大桥的雄伟壮观深深的震撼。

  不过转念一想,后世连三峡大坝都可以建造,能够修建跨海的港珠澳大桥也就不足为奇了。

  同为天下第一桥,赵州桥和港珠澳大桥有着天差地别。

  号称天下第一桥的赵州桥,是由隋朝的匠师李春率领能工巧匠建造而成的。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部用石头砌成。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赵州桥建造中选用了附近州县生产的质地坚硬的青灰色砂石作为石料,采用圆弧拱形式,使石拱高度降低,实现了低桥面和大跨度的双重目的。

  赵州桥之所以被誉为天下第一桥,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赵州桥的选址。

  李春将赵州桥的基址选在粗砂之地,是因为以粗砂为根基可提升桥梁的承重力度,以确保桥梁的稳定性。

  赵州桥的桥台直接建在天然砂石上,并在此基础上用五层石条砌成桥台。

  赵州桥之所以出名,在于其异常坚固,历经暴雨洪水都屹立不倒。

  以历史悠久、造型优美、结构坚固而著称于世的赵州桥,称得上是天下的瑰宝。

  赵州桥在中国造桥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代桥梁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

  人的智慧和建造桥梁的技术能够如此的精湛,在于李春凝聚了先人勤劳技艺的结晶,这才能建造这天下第一桥。

  让他不禁感慨,赵州桥经历了风霜与磨难,经历了无数战乱与磨难。

  但在留下千秋业绩与岁月之后,赵州桥仍然雄居在这里。

  “作为一项重大的工程技术成就,港珠澳大桥创下了多项世界纪录。”

  “这些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展现了中国科技的进步,让中国基建在世界上站稳了脚跟。”

  “回望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之路,从2004年成立前期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

  “到2009年开工建设,再到2018年完全建成通车,前后历时14年。”

  “2万多名建筑工人奋战将近3000多个日夜,才让这个世界超级工程展现在世人面前。”

  “但如果从最初酝酿建设开始计算,时间的跨度已足有35年。”

  “20世纪80年代初,香港、澳门与内地之间的陆地运输通道不断完善。”

  “但香港与珠江三角洲西岸的交通联系因伶仃洋的阻隔,还是受到了不小的限制。”

  “1983年,香港富商率先提出兴建连接香港与珠海的跨海大桥,也就是港珠澳大桥的前身——伶仃洋大桥。”

  “但由于种种原因,计划被搁置。”

  “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香港认为有必要尽快建设连接港、珠、澳三地的跨海通道,以发挥港澳优势,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3年,中央政府正式批准港、珠、澳三地成立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协调小组,全面开展各项前期工作。”

  “历经5年的规划、设计、论证,港珠澳大桥最后确定了路线。”

  “香港大屿山经大澳跨越珠江口,最后分成Y字形。”

  “一端连接珠海,一端连接澳门。”

  “全长55公里,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35.578公里,海底隧道长约6.75公里。”

  “2009年12月,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工。”

  “这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苏轼:要说跨海大桥,我大宋的洛阳桥是中华第一座跨海大桥,有着海内第一桥的美誉。

  尽管洛阳桥没有港珠澳大桥那么震撼人心,但至少拿下了第一座跨海大桥这个名头。

  在如今北宋时期,泉州的洛阳江两岸的百姓只能通过江口的渡船来往于两岸。

  江海交汇地,江阔水深,潮狂浪急,十分凶险。

  可没办法,洛阳江是老百姓往来东南沿海的必经之地,

  每逢春夏,水涨潮高,渡江翻船之事常有,葬身江中者不计其数。

  后来,泉州太守主持洛阳桥建桥工程。

  前后历经六年之久,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

  建成后的洛阳桥,不仅是连接福州和泉州的官道,还是当地最主要的交通要道。

  北宋年间泉州的海外贸易正盛,洛阳桥的建成更加促进了贸易往来。

  其他一座座跨海大桥也陆续建起来,满载瓷器的帆船舰队从洛阳桥这里出发,跨越大洋大洲的异邦客船也到此歇脚。

  在桥梁界素有一种说法,北赵州,南洛阳。

  洛阳桥的珍贵之处除了造福百姓外,还有它的造桥技艺。

  可以说洛阳桥是所有名桥中科技含量最高的桥,是这个时代造桥技术的集大成者。

  能在一公里多的水域上架起跨海梁式石构桥,不得不令人称赞。

  洛阳桥的建造,使洛阳江天堑变通途,让当地变得繁荣,充分发挥了洛阳桥的功能。

  “港珠澳大桥分别由三座通航桥、一条海底隧道、四座人工岛及连接桥隧和港珠澳三地陆路联络线组成。”

  “这种集桥、岛、隧为一体的结构体系,为港珠澳大桥所独有。”

  “而在东西两座人工岛间,长达6.75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由33节沉管和一个最终接头对接组成,这也是大桥修建过程中最具难度的一环。”

  “为了同时满足30万吨级巨轮通行、香港国际机场航线限高、控制珠江阻水率等需求,沉管隧道必须深埋在20多米的海底淤泥下。”

  “以往的案例中,传统沉管隧道均为浅埋。”

  “这种深达20米的施工作业没有任何标准可参考,也因此困扰了设计团队半年之久。”

  “经过继日的细化方案、组织模型试验,设计团队提出了创新概念,从结构上解决了沉管深埋的问题。”

  “从2013年5月首节沉管开始浮运安装,到2017年5月最终接头安装,沉管隧道的建设花了整整4年的时间。”

  “由于海底基床泥沙软硬不一,沉管安装上去会因沉降不一产生断裂,大桥的建设团队又研发出挤密砂桩复合地基设计方法。”

  “该方法使得整个海底基槽的总体沉降控制在10厘米以内,差异沉降控制在1厘米以内,创造了外海沉管隧道滴水不漏的建设奇迹。”

  “正因如此之高的建设难度,港珠澳大桥被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创下了多项世界之最。”

  “全长55公里,是世界第一长的跨海大桥。”

  “海底沉管隧道全长6.75公里,是世界第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

  “海底隧道最深48米,是世界第一深的沉管隧道。”

  “港珠澳大桥总体设计理念包括战略性、创新性、功能性、安全性、环保性、文化性和景观性几个方面。”

  “其主桥为三座大跨度钢结构斜拉桥,每座主桥均有独特的艺术构思。”

  朱棣:北京的卢沟桥虽然没有港珠澳大桥来得雄伟,但发挥的作用丝毫不比港珠澳大桥差多少。

  卢沟桥是北京最著名的石造联拱桥,也是华北地区跨度最大的石桥。

  在实用性上,卢沟渡口自古就是天下南北交通大道的要道,卢沟桥的建造使这道天堑瞬间变通途。

  在观赏性上,自卢沟桥诞生的那天起。

  这座石桥就在疏星晓月的映衬下,成就了享誉京城的燕京八景之一。

  北京通往中原的唯一大道上,却有一条大河阻断了这条大道,这就是卢沟河。

  然而,卢沟河穿越太行山支脉和燕山山脉之间的峡谷奔腾而来。

  因上游水流湍急,泥沙量大,进入北京平原后很容易造成河道淤积,致使河水泛滥。

  卢沟河作为北京的母亲河,不仅有慈爱的一面,也有野性的一面。

  每逢洪水季节,卢沟河的肆意都带来无穷水患。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卢沟桥的建造,就是为了让天堑变通途。

  自先秦以来,卢沟河渡口就成了北京地区的交通要道和兵家必争之地。

  但那时的人员、物资运输量不大,可以靠船只摆渡过河,也可以靠浮桥或木桥过河。

  然而当金朝定都北京后,其统治地域已南及淮河流域。

  这个渡口成了南方各省进京的必由之路和北京的重要门户,就不能不考虑在卢沟河上架设一座宽敞而坚固的桥了。

  于是,这件事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兹事体大,此事自然是由皇帝钦定的,也就是史上著名的金世宗。

  金世宗是金朝的第五位皇帝,是金朝历史上一位卓有作为的皇帝,在位期间事事以民生为本。

  在金世宗的治理下,金朝很快步入了鼎盛期。

首节 上一节 415/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