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422节

  玄奘从西天取经回来后,为了保存从印度带回的经书和佛像,特意修建了一座石塔,也就是大雁塔。

  大雁塔虽说是大唐第一高建筑,但完全比不上后世的第一高楼,连一个零头都没有。

  上海中心大厦给了他灵感,是不是可以在长安建造比大雁塔更高的建筑。

  因为他意识到,修建最高的建筑不单单看着壮观,也同样是国力强盛的体现。

  如今的大唐,在他的统治下,疆域面积达到一个顶峰。

  而且老百姓安居乐业,整个社会繁荣昌盛。

  有了如此功绩,他觉得可以修建一座高楼来表彰一下。

  如此一来,不仅能彰显他的功绩,也能作为大唐强盛的象征,更能极大的增强大唐子民的民族自豪感。

  “2010年3月26日,全上海80%的搅拌车从全市各处的搅拌站将混凝土运送到工地。”

  “经过连续63个小时的浇筑工作,大厦底板一次性浇筑成功。”

  “至此,大厦地基最大的问题被解决,工人们可以放心大胆的在这个稳固的平台上开始下一阶段的施工。”

  “在施工两年后,大厦工程突破正负零。”

  “终于在地面上冒出了头,并且以三天一层的速度向上崛起。”

  “但随着高度的增加,建筑工人的危险越来越大。”

  “几百米的高度,正常人只是站着都会腿软,更别说工作。”

  “此时我国自主研发的空中造楼机就解决了所有问题,钢平台和两米高的护栏给工人提供了安全平稳的施工场地。”

  “并且在一层楼的施工完成后,工程师利用牛角支架充当钢平台的两手两脚,借助修好的外墙着力上升。”

  “在大厦快速爬升的同时,另一个问题也接踵而来。”

  “随着高度的不断增加,施工也愈发紧张。”

  “其中最为困难的则是架在楼顶的起重机,在接近700米的高空时。”

  “地面的汽车在司机眼里就像是一个移动的光点,在起吊钢材时必须要地面指挥配合才能完成。”

  “但是在碰到大雾天气,则需要司机进行盲吊。”

  “高度上的恐惧和施工难度的增加,以及长时间孤独的工作,都彰显着我国基建工人伟大的付出。”

  “除了施工上的困难,风流对大厦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然而螺旋上升的造型,和每层扭曲一度的设计,体现了它的高明之处。”

  苏轼:西湖边雷峰塔的建造颇为不易,就更不用说上海中心大厦的建造有多么艰难了。

  不说其他的,单单建造地基就用了两年时间,可想而知有多困难了。

  可就是在这样的困难下,后人最终还是成功了,想想都有些不可思议。

  而杭州的雷峰塔,在五代十国时期,是吴越王妃子得子为祈求平安所建造。

  据说,当时为了建造雷峰塔,整整花费了六年时间,其中的人力物力财力无法想象。

  最终,建造而成的雷峰塔成了杭州一大名胜景观。

  他就有去雷峰塔游玩过,作为全国第一高塔,当时看着确实震撼人心。

  但如今有了上海中心大厦的强烈对比,他突然觉得雷峰塔也就一般般,没什么大不了的。

  “螺旋上升的造型能很好的延缓风力环绕建筑时,产生的漩涡脱落。”

  “而漩涡脱落效应简单来说就是在风吹过大楼时,会在背部两边产生漩涡。”

  “当它的频率和大楼的固有频率相同时,就会产生共振,从而引起大楼的剧烈摆动。”

  “而漩涡脱落的大小和频率,则和大楼的形状有关。”

  “上海中心大厦螺旋扭曲上升的设计,使每个高度上的漩涡脱落频率都不一样,这样就很难产生共振现象。”

  “不仅如此,大楼的126层还安装了一个我国自主研发重达1000吨的阻尼器上海慧眼,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阻尼器。”

  “在大楼受到风流作用时,阻力器会产生反作用力,从而让大楼在台风来临时保持稳定。”

  “为使大楼成为绿色环保的经典之作,上海中心大厦的外墙采用的双层幕墙系统,就像热水壶内胆一样。”

  “双层幕墙之间的距离,有效的避免了室内与外界温度的直接交换,比单层幕墙节约50%的能源消耗。”

  “除此之外,大楼的塔冠被设计成雨水收集器,收集的雨水可为大楼提供用水。”

  “并且在大楼的顶部风洞处,还安装了三组风力发电机。”

  “利用600米高空的风力,为大厦提供了照明用电。”

  “上海中心大厦一共设计了19种节能技术,每年能节省25%的能源消耗。”

  “2015年,这座集办公、娱乐、购物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终于正式完工。”

  “它拥有世界上最快的电梯,能以每秒18米的速度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将客人送到119层的上海之巅。”

  “为记录所有参与建设的工人和单位,上海中心大厦用一面长60米琉璃材质的荣誉墙镌刻下了500家单位和4021名建设者的名字。”

  原本各朝各代的古人还在为上海中心大厦的雄伟而震撼,可听到主播所说的最后一句话时。

  一个个愣住了,表情有些复杂,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在上海中心大厦专门立一个荣誉墙,把所有建筑工人的名字刻在墙上,这种做法令他们为之动容。

  在他们看来,上海中心大厦可是第一高楼,说是国家的象征都不为过。

  而建筑工人不过是普通人而已,自然是没有资格出现在荣誉墙上面的。

  就好比他们朝代建造一座宏伟的宫殿,这种荣誉是不属于那些工匠的。

  可后世人却不忘普通工人的付出,并把这些工人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上海中心大厦荣誉墙上面,这一做法大大超出他们的意料。

  直到此时此刻,他们仿佛明白了之前困扰他们的一点。

  后人建造一个又一个的超级工程,他们还很疑惑后人是怎么创造如此奇迹的。

  现在看到后人对待建筑工人的态度,他们觉得找到了答案。

  连普通的建筑工人都如此尊重,也难怪会取得这些伟大成就了。

第308章 人类历史难度最大的天路

  在国家修建的众多超级工程中,川藏铁路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

  原因无他,川藏铁路堪称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工程奇迹。

  青藏高原之所以久久难以发展,无非是因为地形复杂、气候恶劣、交通不便。

  为此,国家不惜重金,狂砸近四千亿人民币,耗时十多年。

  修建了世界上最高、最长、最难修建的高原铁路,也就是川藏铁路。

  川藏铁路的建设,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

  它面临着极端的自然环境、复杂的地质条件、严峻的生态保护、高难度的技术难题等多重挑战。

  由于这些复杂的难题,导致川藏铁路不仅需要花费高昂的建设费用,还需要突破传统的铁路建设理论和方法。

  也正因如此,在川藏铁路修建过程中,创造出了许多世界之最和世界之首。

  “川藏铁路是中国境内连接四川省与西藏自治区的客货共线铁路,该铁路线的定位是我国西南地区铁路干线之一。”

  “川藏铁路是一条东西走向的铁路线,从东边的成都出发到达位于西部的拉萨市,是攀登青藏高原的第二条铁路线。”

  “通车后,成都到拉萨的时间将缩短至13个小时。”

  “该铁路线建成后长达1800多公里,整个项目花费将高达3722亿。”

  “川藏铁路线在公布建设消息之后,曾经一段时间在网上有过激烈的讨论。”

  “那么偏的地方,花那么多钱修铁路有意义吗?”

  “气候环境那么恶劣,地质情况还那么复杂,人还少,没有修的必要。”

  “现在看那些反对的声音,已经渐渐被淹没。”

  “可真是太好了,这条铁路真是意义重大!”

  “我表示支持,西藏人民肯定也非常支持。”

  “自2008年建设规划提出,得益于十多年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和互联网高速发展。”

  “使得西藏地区淳朴的风土人情,独特的风景画面,神秘的宗教文化活跃在各大网络平台,无不例外深深吸引着网友。”

  “特别是对向往自由的人来说,西藏是大家一直想去的地方。”

  “它安静的伫立在那里,吸引着大家前去一探究竟。”

  “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西藏独特的美被万千民众发掘。”

  “目之所及,心之所向,身之所往,但所往的路途是那么的遥远波折。”

  “受制于交通的不便利,西藏在经济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看起来仍像一个未经雕琢的璞玉。”

  “信息的高速传播,广大网友也了解到了西藏地区对国家的重要性。”

  “这条曾经极具争议的川藏铁路,随着部分路段的陆续通车,支持的声音越来越多。”

  嬴政:对于后世来说,川藏铁路的修建意义重大。

  当初抢购到世界地图的时候,他重点查看了一下中华境内的地图。

  全国各地覆盖有四通八达的铁路线,唯有西藏这样的西部地区很少有铁路。

  西藏没有铁路,必然导致西藏和内陆沟通不便。

  这对国家的统一来说,有着很大的隐患。

  川藏线路不通车,后世覆盖全国的铁路网就难以搭建完毕。

  所以说,修建川藏铁路相当于将中国铁路的短板补齐,让铁路的触角延伸到全国各地。

  川藏铁路不仅对国家的统一有着重大意义,还对老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有重要的意义。

  通车后,内陆大部分城市到拉萨的时间将得到极大的缩短。

  这样一来,内陆丰富的物资将源源不断的运往西藏,这对西藏老百姓来说绝对是一大便利。

首节 上一节 422/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