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448节

  随着西方列强用枪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思想也随之传入,使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遭到了挑战。

  甚至于,一些学者开始反思孔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以及其思想的价值。

  有的学者将孔子称为改革制度,乃至创立民主的革新者。

  而有的学者则认为,孔子保守的观点导致后世效法他的知识分子变得十分谨慎乃至消沉。

  孔子的观点只能规范当时人的行为,绝对不能作为千年之后人们的行为准则。

  但是随着讨论的加剧,对于孔子的评价出现了新的转变,人们渐渐趋于理性。

  对孔子的成就进行了一分为二的评价,指出需要全面看待孔子的作用,承认孔子思想在历史发展中的进步性。

  孔子的政治设想具有空想性,是不切实际的。

  但是其仁爱的理论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对中国教育发展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

  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理念对后世影响深远,孔子的教育方式深刻影响了后世中国的教育。

  尤其是孔子的不语怪力乱神,对后人的影响更大,避免了宗教化。

  孔子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实用为教,不谈论鬼神之事。

  这一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使中国文化注重现实政治和世俗生活,而不去追求超越现实的宗教或是神学世界。

第321章 道家鼻祖老子

  说到孔子,就不得不提先秦诸子。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在神州大地掀起了一场社会大变革的风暴。

  在这个时期,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应运出现了,这就是士。

  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地位虽然较低,但很多是有学问有才能的人。

  有的是通晓天文、历算、地理等方面知识的学者,有的是政治、军事的杰出人才。

  由于士的出身不同,立场不同。

  因而在解决现实问题时,提出的政治主张和要求也不同。

  他们著书立说,争辩不休,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士,当属孔子、老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等人物。

  相比于孔子,道家创始人老子的知名度丝毫不逊色。

  老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又被奉为道教的鼻祖。

  老子的思想主要集中在《道德经》一书中,核心体系是道,试图用道来总括宇宙万物的统一性和本质。

  在自然观上,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天地万物是道演化生成的。

  道还是万物存在的普遍根据,万物得道而生,得道而成。

  道也有客观自然规律的涵义,天地万物和社会人事都以道为法则。

  此外,老子哲学中还有较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有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并且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其运动规律就是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发展,最终仍要回归到道。

  老子在历史观、人生观、文化观等方面各有论说和独到见解,后世儒家、法家、佛教、道教等对其思想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

  特别是在道教,道教奉《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老子更是被道教神化为道教的太上老君。

  老子的影响并不仅限于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也影响巨大,曾被列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可以展望,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老子思想对世界的影响会更加深广。

  “他是道教太上老君的原型,家喻户晓。”

  “他还是博学多识的东方圣人,闻名中外。”

  “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文化的基石。”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

  “说到老子,可谓是家喻户晓。”

  “老子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也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与庄子并称老庄。”

  “后来,道家思想发展成为道教思想,逐渐成为宗教性的教条。”

  “老子也被后人尊称为道教始祖太上老君,在唐朝也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说到老子的身份,是一个有着悠久而复杂的历史问题。”

  “关于他的姓名、籍贯、生卒年等基本信息,历代学者和史料都有不同的说法和争议。”

  “其中最早和最权威的说法,主要来源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相当于周朝国家图书馆馆长。”

  “他与孔子是同时代的人物,以博学而闻名。”

  “孔子曾入周向老子问礼,这也是为何韩愈师说中孔子师老聃的缘由。”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弃官归隐,于是骑青牛西行。”

  “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的请求,于是写下了《道德经》。”

  “老子形象的最终定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

  “在先秦诸子的笔下,老子是博学多识的学者。”

  “在道家典籍中,老子的形象开始得到神化。”

  “汉初以黄老哲学治国,方仙道兴起,成为国学。”

  “在此背景下,老子的形象开始传说化和神秘化。”

  “尤其是张道陵的天启事件及佛教的影响,老子终于成为至上神。”

  李世民:为了抬高皇家的地位,认老子李耳为李姓始祖是有必要的。

  在唐朝刚刚建立之处,朝廷对佛教的态度一直有所保留,甚至还走向了反佛的一面。

  曾经就有大臣先后七次上书,以僧侣剥削民财为由,提议废除僧尼,减少塔寺。

  考虑到这个情况,高祖皇帝原本要发布诏令,准备废佛的。

  只是后来发生了玄武门之变,这个任务就落在了他的身上。

  他虽然一改高祖皇帝的废佛,但对佛教还是采取了抑制的态度。

  佛教与道教是目前的两大宗教,抑佛自然就会重道。

  况且,他们皇家也姓李,这和道教的始祖老子有着难以言说的关系。

  当然,他推崇道教还有另一层意思。

  朝廷内部有两大政治集团,关陇贵族和山东氏族。

  他李家虽然出身关陇贵族,可要论门阀势力,是不如山东氏族的。

  为了抬高门第,他认为有必要认老子为家祖,并奉道教为国教,采取措施推崇道教,提高道士地位。

  他曾下令搜集晋魏时期的道书,广传大道。

  这时,有一和尚为了拯救佛教江河日下的地位,专门写了一本《辩正论》的书。

  博引史书佛典,宣扬佛教比道教优越。

  同时,这和尚还对症下药,说了关于老子的负面消息,想以此倒逼他不认这个祖先。

  按照和尚的说法,李唐皇室有鲜卑人的血统,而老子出生贫寒。

  和尚认为李唐皇室舍弃鲜卑血统,去认老子这种身份低贱的人为祖先,实在是很不明智的举动。

  他当时大动肝火,想要杀了和尚,竟然质疑自己的先祖。

  当然,他也不是暴虐之人,在崇道的同时,并没有对佛教做到赶尽杀绝,这才有了和尚的获释。

  在和尚获释后,他召见和尚细问佛道的优劣,和尚做出了比较合理的回答。

  于是他就免除了和尚的诋毁之罪,最后敕令让和尚到益州做僧人去了。

  总之,认老子为李姓始祖是他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所做的决定,自然不会任由一个和尚横加阻拦。

  “元明清时期,随着道教的世俗化,老子身上的神秘色彩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消退。”

  “而老子最纯粹的身份其实就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先秦时代的思想和哲学大家。”

  “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参天大树的根在道家。”

  “汉书记载,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由此也能知道道家源源于史官。”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相互攻伐,争夺土地和人口。”

  “老子深感天下大乱,人心不古,于是便站出来反对这种社会乱象。”

  “老子为道家确立了基本的思想主张,这是他留给后世的宝贵思想财富。”

  “老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道,道在《道德经》一书中出现了76次。”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是产生一切形式的根本,也是主宰一切形式的根本,简单理解就是指世间万物的本源和运行的总规律。”

  “昆虫、动物、人类,这些存在实体是道。”

  “潮起潮落、春夏秋冬、夏暖冬凉,这些自然规律也是道。”

  “老子在《道德经》首章中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意思就是道只可意会,无法言传。”

  “若能用语言表述出来,那就不是永恒的道了。”

  “即人生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是可掌握的。”

  “但由于该事物随时随刻在发展变化,现在的事物并不是我们以往已经所认识的事物了。”

  “老子说,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首节 上一节 448/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