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454节

  他主张设立各级官员,细致管理各个领域,以确保社会的稳定和治理。

  五是用法治民,韩非子强调君主必须依法治国,而不是凭借个人的意志和权力。

  他主张君主应当遵循法律,行使权力,以免滥用权力导致社会动荡。

  总的来说,韩非子的法治思想强调以法律为基础,以刑罚和奖励为手段,通过严密的社会管理来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统治。

  “在韩非的思想里,没有一点点民主的影子。”

  “要说人权、人格,只有君主才有,其他人只有为君主效劳卖命的义务。”

  “所以也有了后世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的俗语。”

  “从韩非的目的来看,所谓的法治只是一种君主统治臣民的工具。”

  “所以这种法治归根到底其实还是人治,这就是韩非之法的真正实质。”

  “维护君主专制统治才是他的真正目的,但是这在当时是符合历史要求的。”

  “当然,如果从后世政治制度发展的总趋势来看,民主政治才是进步的。”

  “这种君主独裁的帝国政治,显然是落后乃至反动的。”

  “不过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显然不应该以今律古以此来苛责韩非。”

  “而这里的改革,其实就是与时俱进,不断改革。”

  “改革图治、变法图强是韩非思想中的一大重要内容。”

  “韩非继承了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思想传统。”

  “韩非持历史进化的观点,提出只要实行有利于封建一统的政策,就是顺乎历史潮流。”

  “韩非的这种具有发展进化的历史观是具有现实意义,一定程度与现在所提倡的不断改革、深化改革有相同之处。”

  “法治和改革,这两点就构成韩非法治改革的思想。”

  “其次,什么是封建君主专制?”

  “韩非的政治理想,是建立一个统一的君主集权的封建国家。”

  “其在史书中更明确的指出,这种统一的君主集权要做到以统一代替分裂,以集权代替割据。”

  “加强以君主为核心的中央集权,打击任何威胁君主统治的势力。”

  “其次还要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禁止思学。”

  “本意就是禁止威胁君主统治的任何思想,施行思想专制。”

  “而这,也是后来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的重要原因。”

  “例行赏发,奖励耕战,谋求国家富强。”

  “本意就是用私利调动人民积极性,快速的实现国家富强。”

  “以上三点,正是后来秦始皇在创建统一国家的过程中努力加以实行的。”

  李世民:秦始皇统一中华以后,历朝历代巩固统一国家的各种政治措施,基本上都采用了韩非的主张。

  韩非总结了商鞅等各派法家的学说,吸收了儒道两家有关法治的思想,最后完成了法家的理论体系。

  韩非提出了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认为法治是唯一适合当时政治形势的一种必然要求。

  对于这一点,他是持认同态度的。

  虽说如今大唐沿用的儒家思想,但韩非一些法家思想的主张也有借鉴。

  一是国家应当把法令用明文公布出来,使老百姓都能了解,有所遵循。

  不仅老百姓,甚至贵族和官吏,都应当遵守国家法令,从而巩固君主的统治地位。

  二是君主应该有威严和权势,以便掌握国家的最高统治权。

  官吏、将帅都由君主任免,只要有能力,即使出身卑贱也可以做官。

  三是重视开垦荒地和发展农业,认为这是使国家走向富裕的根本办法。

  主张奖励努力耕田的农民和勇敢作战的战士,要求取消不耕而富和没有军功而享有爵位的旧贵族的特权。

  四是主张禁止其他各种学派的活动,以国家的法令来约束老百姓的思想。

  国家对老百姓的言论和思想,应该进行严格的控制。

  五是政治上的改革,应该根据现实的需要,不必遵循古代的传统。

  因为历史是进化的,而国家的法律制度也应该随着变化,不应该拘泥于古代。

  韩非的学说,为历朝历代他这样的帝王加强封建专制的统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韩非总结了前期法家的经验,形成了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

  “法家分三派,商鞅、慎到、申不害。”

  “三派分别提倡重法、重势、重术,各有特点。”

  “法是指健全法制,用法律作为君主专治统治的工具。”

  “术是指驾驭群臣、掌握政权、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

  “势主要是察觉,防止犯上作乱,维护君主地位。”

  “韩非把三者融为一体,作为维护君主专制的思想。”

  “归根到底,其实就是韩非为帝王统治者量身定做的帝王之术。”

  “所以记录韩非思想的《韩非子》一书,也成为了后世历代帝王统治的私人书籍,在民间被禁止观看。”

  “纵观中国历史,我们会发现法家的思想一直影响至今。”

  “儒家思想虽为中国历代统治者所信奉,但韩非的一整套君主专制主义的政治策略,始终是历代君主独裁政治的理论基础。”

  “自汉承秦制,虽然汉武帝确立了儒家的统治地位,但汉朝统治者骨子里采纳的还是法家思想。”

  “越要阴谋用尽,越要推崇孔孟之道,以德礼来装点门面。”

  “法家思想和法家权谋是历代帝王心领神会,不能明言的治国驭下之术。”

  “因此,韩非子一直扮演着历代帝王帝师的角色。”

  “外儒内法被后世两千年专制王朝的历代统治者,发挥得淋漓尽致。”

  “法家打击臣民利益,法高于一切,必要时所有人都要为帝王而死。”

  “并且冠以各种各样冠冕堂皇的理由,比如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等等来迷惑臣民,让所有的人心甘情愿慷慨赴死。”

  “从这一角度来看,法家思想的法治其实就是人治。”

  “法家论述以人为本,其根本目的就是利用人民。”

  朱元璋:法家之法不是寻常意义上的法治,而是严刑峻法,是皇权手中的大棒。

  先秦诸子之一的法家,是一支影响深远的思想学派。

  在长达两千年的历史历程中,法家是帝王用以国家治理的主要方式。

  法家思想流派有两个著名的代表人物,商鞅是法家早期的代表,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到了韩非子,法家进一步丰富完善。

  不但有了单一的刑罚,还丰富了法家的思想。

  法家最终成为一家具有系统性理论的思想学派,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韩非子》这部法家代表作品里。

  总结下来,法家的核心思想集中在三个内容里面法、术、势。

  法,指的是苛刻严峻的刑罚。

  用近乎残酷的刑罚来惩治犯罪,形成威慑力,使老百姓听从皇权的统治,不敢有任何逾越行为。

  商君之法,刻薄寡恩,当时的老百姓就这么评价商鞅制定的刑律。

  术,指的是政治权术。

  说好听点叫做君主管理的手段,讲不好听点就是怎样驾驭臣子,怎么管理老百姓,让老百姓当顺民。

  再不好听点,就是阴谋诡计,属于怎么收拾人的学问。

  对听话的拥护的提拔重用,对不听话的不老实的那就压制排斥流放不用,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韩非认为君主应该深藏不漏,不要让臣子们明白你的心中想些什么。

  有时候还需装聋卖哑,以观察身边的人忠不忠心。

  要防臣如防虎,对待不放心的人,要适时抓辫子,秋后算账,这就是术。

  韩非甚至认为君主有时候要故意说错话,做错事,以试探臣子的忠诚。

  必要时要设置暗探,实施暗杀活动。

  他对此深以为然,设立的锦衣卫就是法家思想的一种运用。

  锦衣卫办案,可以先斩后奏,很大一部分是针对大臣的。

  锦衣卫就是专门的暗探,由于他对大臣不放心,就让锦衣卫时刻盯着。

  韩非这个人是为帝王家服务的,所以韩非认为天下就是帝王一个人的车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所有的人都是为帝王一个人服务的,臣子也不过是帝王管理天下的工具。

  既然是工具,那就要完全顺从。

  工具是双刃剑,要严密监视,觉得用的不顺手了就顺手一扔。

  势,指的是权力与威势,也就是说要保证皇权权威和威严。

  想要保证权威和威严,就需要独断专行。

  大权在握,万人之上。

  没有权力制衡,没有权力监督,没有舆论批评。

  这样就有威严了,就有权威了。

  这是法家的势,一切的制度机制和国家机器的运作,都是维护帝王权威的。

  了解法家的法术势后,就会明白法家之法是帝王之术。

首节 上一节 454/47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