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54节
要不是董卓,他也不可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更不可能有今天的权势。
“挟天子以令诸侯!”
他细细品味这一句话,觉得有一种莫名的深意。
打着天子的旗号,号令诸侯王,听起来很不错,说不定可以借鉴一下。
【四,五胡乱华,西晋贾南风
贾南风被誉为乱世妖后,是西晋时期八王之乱的罪魁祸首,同时也导致了历史上著名的五胡乱华事件的发生。
贾南风是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她样貌奇丑,却生性奸诈,成为皇后的她勾结奸臣,残害忠良,诛杀太傅杨骏,废掉太后杨芷。
而晋惠帝司马衷不懂治国之道,且为人愚钝。
也因此贾南风在后宫权势滔天,她不受皇帝宠信就与太医私通,甚至还和太医密谋害死了太子。
最后贾南风由于作恶太多,被赵王司马伦假造诏书,以谋害太子的罪名将其除掉。
贾南风的暴虐、专制以及废黜太子的奸谋,导致八王之乱的爆发,更使得西晋王朝宗室日衰。
最终导致北方胡虏大举南侵,大一统的中国自此陷入了长达30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贾南风祸害司马家没意见,但祸害中华民族,那就是大罪人了》
《最毒不过妇人心,贾南风真的是太狠毒了,一个女人改变了历史》
《司马衷就是那个何不食肉糜的始作俑者》
《司马懿憋屈一辈子忍辱负重才得到的天下,被一个女人坏了事,他要是知道气的把棺材板都掀飞了》
《司马家一大群男人被贾南风玩得团团转》
《历史上的贾南风,又胖又丑又黑的恐龙,就跟那个逼着小鲜肉喝补药后来给了一巴掌的剧情一样》
司马懿:司马家一大群男人居然斗不过一个女人,真是丢脸。
看到一个妖女把晋王朝祸害成这样,他就气不打一处来。
想他聪明绝顶,怎么后代一个个这么蠢笨呢,被一个女人耍得团团转。
他忍辱负重了一辈子,好不容易让司马家得了天下,可司马后人就是这么守天下的?
贾南风:我最后死于赵王司马伦之手?不行,要先下手为强除掉司马伦。
看到后世人对她铺天盖地的谩骂,她虽然气愤,但也无能为力。
而且现在也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除掉赵王司马伦。
她很享受大权在握的感觉,权力的滋味令她痴迷。
只有除掉赵王司马伦,她才能继续享受这一切。
至于后世人说什么她是历史的罪人,她已经不在乎这些了。
在她开始残害忠良的时候,她就知道世人对她是怎样的评价。
而且全天下都在骂她妖后,她也已经习惯,也早就无所谓了。
司马伦:这个妖后想要谋反吗?居然敢谋害太子,本王有责任为晋王朝清理祸国妖后。
看到妖后不断祸害国家,还想要谋害太子,他不能坐视不管。
要是再让妖后肆无忌惮作恶下去,天下迟早大乱。
第61章 历史罪人榜2
【五,弑君夺权,隋朝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出身名门望族,年少时他依仗着父亲的权势,胡作非为,不受法度,也因此他被城中的百姓称作轻薄公子。
杨广当太子的时候,宇文化及是宫廷护卫官,也因此两人相处的非常亲近。
隋炀帝即位后,宇文化及也倚仗着两人的交情变本加厉。
在隋朝和突厥连年作战之时,他直接违反禁令与突厥人通商。
隋炀帝得知后勃然大怒,想将其杀死,但碍于宇文化及的身份和地位,隋炀帝最终还是免其死罪,之后更是念及旧情重新启用。
然而宇文化及的背叛之路并没有止步于此。
隋朝末年,军阀混战,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席卷全国,在隋朝廷陷入混乱之时,宇文化及再次选择了背叛。
他和叛军将正在江都游幸的隋炀帝杀害后,扶持杨浩为傀儡皇帝。
之后更是将杨浩杀死,自立为帝,但没过多久就被起义军给杀死了。】
《杨广死于宇文化及之手,也算是对杨广最大的嘲讽了,也许是他最应该的归宿》
《杨氏灭了宇文氏的国家,宇文氏灭了杨氏的国家,这也算天道好轮回》
《宇文化及才是一把好牌打了稀烂,杨广不死他宇文化及家族过得很好,杨广一死天下人都打着为杨广报仇的旗号来攻打他》
《宇文化及要是不杀杨广,说不定还能多活几年》
《宇文化及这头蠢猪,还不如在江南发展,划江而治还有一片天地》
杨广:什么?朕死于宇文化及之手?
他怒不可遏的注视着宇文化及,目光冰冷刺骨,蕴含着一丝杀意。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居然死于最信任的人之手,之前他还以为自己是被造反的李世民大军杀死的。
他对宇文化及可谓是恩宠有加,怎么也没想到宇文化及最后会下黑手。
“陛下,饶命啊,臣绝没有背叛陛下的心思,全都是后世人污蔑臣,还请陛下明察秋毫,臣对陛下忠心耿耿。”
在天幕讲到宇文化及的那一刻,他整个人都吓傻了,迅速跪地求饶。
他发誓,他真的没有背叛的心思。
但杨广可不会再给宇文化及机会,他生平最痛恨背叛自己的人。
“来人,把宇文化及打入死牢,秋后处斩。”
任凭宇文化及痛哭求饶,他都不予理会。
他之前不是没有给过宇文化及机会,没想到养了个喂不熟的白眼狼。
这次要是再轻饶,难保什么时候背后捅他一刀。
为了以绝后患,必须消灭后患。
【六,外戚权臣,唐朝杨国忠
杨国忠是杨贵妃的族兄,早年嗜酒赌博,行为恶劣,因品行不端而为族人所排挤。
杨贵妃得宠后,她兄凭妹贵,开始飞黄腾达,成为了朝中的权臣。
杨国忠在宰相之位上两次发动对南诏的战争,但两次都以失败告终,让朝廷声望大失,国家元气受损。
然而,杨国忠并未因此收敛野心,反而越发嚣张,他与安禄山争权夺利,意图将更多的权力掌握在手中。
两人之间的权力之争日益激烈,朝廷内部也因此出现了明争暗斗。
随着政治斗争的白热化,局势逐渐失控,最终争权夺利的火焰燃起了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
杨国忠的贪婪与权谋,让整个唐朝陷入了动荡与灾难之中。
安史之乱肆虐了整个大唐,国家元气大伤,百姓流离失所,唐朝的辉煌盛世从此消逝,走向了衰落和分裂。】
《大唐的衰落是社会发展早就预留好了导火索,杨国忠只是那一把火》
《唐玄宗宠幸杨国忠,导致大唐由盛转衰,区区一个安史之乱硬是搞了八年就知道有多么离谱》
《灭唐名相杨国忠,恶得纯粹,恶得无可救药》
《杨国忠罪该万死,李隆基应该千刀万剐》
《杨国忠的行为极大的满足了李隆基的个人荣誉感,可惜动摇了大唐的国本》
《杨贵妃被杨国忠坑惨了,杨贵妃扶持杨国忠是天大的错误》
李隆基:杨国忠,你是大唐的罪人,来人,把杨国忠拉下去处死!
他一声怒喝,让侍卫把正在呆在原地的杨国忠拖下去处死。
看到是杨国忠导致大唐由盛转衰,令大唐盛世辉煌不再,开始走向衰落,他愤怒得浑身颤抖,恨不得把杨国忠诛灭九族。
之前后世人一直骂他活太久,恨不得他早死,说他导致大唐盛世急转直下。
那个时候,他满心惶恐,活在极度恐惧之中。
他带领着大唐走向开元盛世,万国来朝,要是大唐盛世在他手中消亡,他怎么也不会原谅自己。
从那时起,他就一直时刻留心天幕,希望可以从后世人口中知道一点关于大唐盛世急转而下的原因。
现在,终于是被他等到了真相。
原来大唐盛世之所以由盛转衰,全都是杨国忠争权夺利,让大唐陷入动荡和灾难之中。
任何危害大唐江山社稷之人,哪怕是他的宠臣,也必须处死以绝后患。
和大唐江山社稷相比,任何人都无足轻重。
杨贵妃:陛下……
李隆基:爱妃不要再说了,朕已经手下留情了,要不然,朕早就诛九族了。
他目光冰冷的瞥了爱妃一眼,令爱妃噤若寒蝉,不敢再求情。
要不是看在爱妃的面子上,他不会只迁怒于杨国忠一人,早就满门抄斩了。
虽然他宠幸爱妃,但也不会置江山社稷不顾。
心中郁气渐消之后,他注意到还有一人导致大唐发生动乱,使得大唐盛世迅速衰落。
安史之乱应该就是安禄山引发的动乱,令大唐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想到安禄山正好在长安城,他当即就下令捉拿,打入监牢。
处理完杨国忠和安禄山后,他一直以来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没有这两人,大唐盛世应该就不会急转而下了吧!
上一篇:红楼之谁也不能打扰我的退休生活
下一篇:大秦:七星灯续命,令祖龙永生